劉磊 李改婷
《麥田里的守望者》自誕生之日就是毀譽參半的典范,追捧者將其奉為“圣經(jīng)”,認為它忠實地記錄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美國所謂“垮掉的一代”的成長過程,其中的陣痛一直警示著當時的青少年,認為他們可以從書中認清社會生活的丑惡,從而選擇一條道德自新之路;貶斥者則對本作品大加撻伐,認為這部作品是教壞青少年的書籍。主人公霍爾頓語言鄙俗,做法不為常人理解,每天都無所事事,將自己融到幻想之中,只說不做,這樣的人物會對青少年產(chǎn)生不良影響,也正是這種評論使得該書被列入了禁書之列。
對同一部作品,之所以產(chǎn)生這樣涇渭分明的審美感受,主要是由于審美差距的存在。本文主要針對《麥田里的守望者》敘事層的審美差異進行分析,試圖找到其內(nèi)在原因,重建審美期待視野。
審美差異
所謂審美差異,是指由于歷史、階級、民族、文化、倫理道德、思想修養(yǎng)的不同,而形成的各自不同的審美趣味和審美理想,最終導致不同的審美評價。這種差異既是宏觀的,又是微觀的;既是群體的,又是個體的;既存在于普通讀者中,又存在于批評讀者中。不同的接受態(tài)度及效果直接影響著對作品本質(zhì)意義的把握。
例如《麥田里的守望者》的結(jié)局,不同的受體會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認為,霍爾頓在經(jīng)受了人生的洗禮以后,從之前的無知放蕩逐漸走向了理性和成熟,他選擇了用愛的方式來承載世界上讓人沮喪的東西,最終成長為社會的人。有的人從悲劇精神去解讀,認為霍爾頓瘋狂了,并沒有選擇自殺、隱居式的弱者行為,這種瘋狂在一定程度上是主動的“反抗”。更有人覺得霍爾頓最終放棄自殺和流浪,回歸家庭,從本質(zhì)上而言是對社會的徹底妥協(xié)。
敘事層蘊含的審美差異
(一)對文本敘述者認識的差異
1.文本敘事者
布斯認為小說的敘事者有兩種,一個是非戲劇化的敘述者,另一個是戲劇化的敘述者。前者一般都是以第一人稱敘事或者第三人稱敘事,但是受眾在這種非戲劇化的敘事中無從體會文本人物的真實性格,所以無從對其下定義,讀者只能在其敘述中了解人物,只要是文本中的講述,受眾都必須相信,否則敘事將變得毫無意義。而戲劇化的敘述者,都是圓形人物,形象豐滿,有血有肉,他往往和文本中的其他人物一樣是有生命力的個體,同時也參與敘事的完成。在這種情況下,受眾可以根據(jù)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審美認知等來判斷講述的可靠性。
在此基礎上,戲劇化的敘述者又被分成了兩類,即可靠的和不可靠的??煽繑⑹稣咧傅氖悄切槭鼙娞峁┝舜罅空鎸嵱嵪⒌臄⑹抡?;而不可靠敘事者,則是那些在普通人看來是有問題的人,可以是神經(jīng)病人、瘋子、傻子等這些有嚴重生理缺陷的人,也可以是殺人犯、變態(tài)狂等道德或者人格上有嚴重問題的人。
敘述者以違反正常邏輯順序的方式將自己破碎混亂的內(nèi)在精神軌跡展示出來(例如《塵埃落定》、《洛麗塔》、《發(fā)條橙》等),其主要目的就是用一種不可靠的表述來展現(xiàn)現(xiàn)象和本質(zhì)之間的區(qū)別,從而揭露我們隱瞞甚至是歪曲事實的真相。也就是說,作者利用不可靠的敘述是從反面意義上獲得可靠敘事表達的內(nèi)容,因為委婉曲折,所以更具魅力。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明顯看出,讀者對《麥田里的守望者》中的敘述者是否為可靠敘事者的認知差異,是導致對該文不同認知的一個重要原因。
2.對本文敘述者的認識差異
假如說文本的敘述者是一個真正的傻子,那他基本上不能為我們提供任何有價值的信息,而讀者在文本閱讀中也會自然地提高警覺,不會陷入敘事的泥淖。但對于某些不可靠敘述者,人們往往警惕性比較低,不由自主地受到程度不同的暗示,從而偏離作者的期待視野,《麥田里的守望者》中的敘事者顯然是后者。
該文本的敘述者是霍爾頓,他是一個十幾歲的青少年,作者通過他的所見所聞來帶領(lǐng)讀者感知世界,同時通過他的內(nèi)心活動來表達對世界的看法。通過一個正在接受心理治療的未成年人的講述,讀者看到了這個世界的價值觀與社會普遍價值觀有著明顯不同。如果我們按照霍爾頓的視角去看世界,在潛意識里就會被暗示和吸引。
在《麥田里的守望者》中,讀者在一開始就發(fā)現(xiàn)霍爾頓是在一個精神病醫(yī)院里講述自己的故事,他講述了自己在去年圣誕節(jié)前所過的那段荒唐生活。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主人公又再次提到當時請來了精神分析家對“我”進行無休止地提問,甚至自己哥哥也問自己的看法,而這所有的一切,主人公都認為無話可說。
我們不能根據(jù)這樣的描述就認定主人公的精神狀況,但是作者顯然故意給讀者這樣的印象,讓大家將其作為不可靠敘事者,這樣就能夠帶給讀者獨立思考的余地。讀者可以自己分析敘述者話語的真實程度,根據(jù)自己的認知重構(gòu)話語,這樣就會產(chǎn)生數(shù)種不同的審美效果。也就是說,從不可靠敘述者的話語中得到的最終結(jié)果也是不可靠的,這就使得敘述者的判斷能力得到質(zhì)疑,而不是絕對正確的先驗存在。
霍爾頓本身的言行不一致,思維混亂,滿嘴謊言和欺騙,思想和行為之間的差距非常大,這也是他作為不可靠敘述者的一個鐵證。實際生活中,他裝作成年人的樣子出入酒吧,放縱自己,可是他的精神上卻蘊含純潔的希望;他為找到一個不讓家長傷心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滿口謊話,卻又指責別人說謊;他對室友滔滔不絕的“教育”,希望對方認同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可是自己又討厭別人的說教;他在電影院里看電影,甚至還模仿一些明星的動作,可是內(nèi)心中對電影極度厭惡。這種行為上的惡和內(nèi)心的善極其矛盾地綜合在一個人身上,不但自己糾結(jié),同時也讓讀者感受出敘述者的不可靠性。
文本中霍爾頓的敘述支離破碎,他一邊一點一滴甚至連經(jīng)歷過的陌生人的臉孔外貌都描繪得毫發(fā)畢現(xiàn),另一邊卻自稱“有些事情很難回憶”,種種矛盾之處,讓人難以相信。
霍爾頓自稱琴是他的女友,對“琴理解得像一本書那么透”,他曾經(jīng)甜蜜地回憶和琴在一起的美好時光,他把他們之間的愛情講述得純真無瑕、浪漫溫馨,完全是柏拉圖式的。他們打球、看電影,握手、下棋,霍爾頓還特別提到琴在下棋時候的小癖好——喜歡把國王擺在后排待著,他對琴簡直無所不知,以此來證明和琴的關(guān)系密切。但是細心的讀者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其自相矛盾的地方。如果像霍爾頓所說,琴是他的女朋友,為何霍爾頓連在和對方打招呼的時候還得搪塞?而身為女朋友的琴怎么會不知道男友霍爾頓家的地址?霍爾頓一再指出老斯特拉德萊塔是個好色之徒,他曾經(jīng)和女朋友在眾目睽睽之下親熱,如果和琴在一起,他斷然不會成為柳下惠的。老斯特拉德萊塔說,他和琴就坐在汽車里面約會,霍爾頓肯定不難想到這意味著什么,但他又無法肯定或者不愿相信這一切是真的,于是跑去問老斯特拉德萊塔:“你干了些什么啦?——跟她干那事兒啦?”當他聽到對方具有暗示性的回答——“那可是職業(yè)性的秘密”時,他就忍不住怒火中燒,和對方大打出手了。endprint
也許敘述到這里,讀者會恍然大悟,原來所謂的純潔的愛情只是霍爾頓的想象,琴根本不是他的女友。他耽于幻想,當然會包括對愛情的憧憬,他一再回憶和琴的與性無關(guān)的親密交往,其實是對以老斯特拉德萊塔為首的混賬學生們的反抗。
但是,我們也不應該從以上敘述中就簡單地認定霍爾頓是一個徹底的精神病人,或者將他身上那些具有覺悟精神的因素歸結(jié)起來認為他是一個反抗者,上述兩種看法的鴻溝就在于對敘述者的判定。讀者要從霍爾頓不可靠的敘述中,找出其話語的深層內(nèi)涵,從而準確地填補不可靠敘述帶來的空白。
霍爾頓在文本開頭對自己一年前的所作所為的評語是“荒唐”,這與魯迅的《狂人日記》的文言小序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用不可靠敘述顛覆現(xiàn)實。那么怎樣才能厘定作者最終的創(chuàng)作意圖呢?如何實現(xiàn)從不可靠到可靠的連接和轉(zhuǎn)化呢?只有通過探討作者寫作中可靠的語言表達、修辭手法來探討文本表現(xiàn)的真實意圖。
詳細地分析《麥田里的守望者》文本,會發(fā)現(xiàn)敘述者本身就是割裂的,他有時候是一個言語和行為之間矛盾重重的未成年人,有時候又像一個透露出理性之光的智者。這都是由于敘述自我和經(jīng)驗自我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造成的誤讀。
(二)對霍爾頓敘述自我與經(jīng)驗自我之間的認識差異
小說一開始,霍爾頓就用煩躁的口吻說:“你要是真想我講,你想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可能是我在什么地方出生……可我老實告訴你,我無意告訴你這一切……我想告訴你的只是我在去年圣誕節(jié)前所過的那段荒唐的生活。”
這個開頭看似平淡無奇,甚至有點兒噦唆,但是意味深長,他至少告訴我們兩件事。第一,主人公以第一人稱的形式講述自己的生活;第二,主人公敘述的不是現(xiàn)在自己的生活,而是一年前自己的生活。于是,作品中出現(xiàn)了兩個霍爾頓,一個是講故事的人,一個是故事中的人,即敘述者和被敘述者都是“我”。作為敘述者的“我”和被敘述者的“我”存在于兩個時空之中,于是同樣的一件事情,我們就會體味到主人公不同時間的兩種不同的認知。
在作品中,一年前的被敘述者承擔了故事的真實性,當時的霍爾頓是那個“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語言粗俗,行為猥瑣,干了很多不知所云的事情。但是作為敘述者的他卻體現(xiàn)出驚人的觀察力和洞察力,作為一個所謂的精神病患者總是理智內(nèi)省的。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年前自己的行為和現(xiàn)在自己的思維之間有著明顯差異,這使得受眾的認識出現(xiàn)了誤區(qū)。如果把敘述者的“我”看作具有客觀批評能力的內(nèi)省的人,那么他現(xiàn)在看起來已經(jīng)改邪歸正了,甚至打心底里認識到之前的生活全都是“荒唐的生活”。很多評論者借此得出結(jié)論,認為這是主人公“性格的轉(zhuǎn)變”,以此作為霍爾頓最終妥協(xié)的一個證據(jù)。
但是,在公園里那一幕——霍爾頓雖然很擔心菲茁從木馬上掉下來,可他并沒有像“改邪歸正”的自己說的那樣挺身而出,“麥田里的守望者”依然沒有當成,他只是“什么也沒說,什么也沒做”,甚至就想讓他們摔下來,最好沒有什么阻攔地讓他們摔下來。這段描述是霍爾頓最終放棄理想的鐵證嗎?
在這里,同樣出現(xiàn)了敘述者和被敘述者之間的轉(zhuǎn)換,其中的敘述者冷靜,思維縝密,代替了被敘述者進行思考,他自己曾經(jīng)非常迫切地希望能夠做一個純粹的、天真的“守護者”,但是那只存在于思維的“烏托邦”中。在木馬上旋轉(zhuǎn)的時候暗示了其理想王國,而從木馬上摔下來就指現(xiàn)實社會,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中,孩子勢必會摔下來,和成人世界接觸,從而變成“垮掉的一代”。
本文緊接著描寫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這里敘述者又一次代替被敘述者發(fā)言,他說“可我依舊在長椅上坐了好一會兒。我身上都濕透了,尤其是我的脖子上和褲子上。我那頂獵人帽在某些部分的確給我擋住了不少雨,可我依舊淋得像只落湯雞”,這是清醒客觀的認識,不復有調(diào)侃和沮喪。紅色獵人帽擋不住傾盆大雨,主人公在現(xiàn)實的社會中遭遇的困境是當時客觀存在的,但此時已能夠坦然面對。內(nèi)心的危機仿佛消失殆盡,“我快樂”,但卻不知道快樂何來。這種類似于魂靈附體的宗教式愉悅,有些評論者認為是人生的頓悟,甚至霍爾頓的最后一章發(fā)言還被認為是“頗有禪宗隱語味道”;有的評論者認為是徹底放棄反抗;有的評論者認為是在愛的感召下的勇敢承擔。由于敘述者與被敘述者之間的敘述轉(zhuǎn)換,文本話語就變得異常復雜,而審美差距也就此產(chǎn)生。
作者塞林格讓主人公進行自我解析,是如此理性和深刻,但是此時的敘述者是一個精神病人,不可靠的敘述者的內(nèi)心獨白很難令人信服。霍爾頓的講述一邊持續(xù),一邊遭到質(zhì)疑和顛覆,但文本的意義就在于此。筆者認為小說并非是為50年代美國社會開出的一劑救世良方,而是恰恰用文本反諷的方式將其內(nèi)在的荒誕、可笑、虛偽表現(xiàn)得更加入木三分。
總的來說,我們從文本敘事層發(fā)現(xiàn)文本審美意蘊的含而不露,這使得本作品價值和意義更趨向多元化,《麥田里的守望者》也因此獲得了經(jīng)久不衰的如潮好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