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為剛
中國的沿海城市,東面或南面臨海的居多,北面臨海的卻很少。煙臺恰是北面臨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獨特的海上景觀。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顯得很凝重。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經常氣勢洶洶地掠過這片海域。小山似的涌浪像千萬頭暴怒的獅子,從北邊的天際前赴后繼、鍥而不舍地撲向堤岸,濺起數(shù)丈高的浪花,發(fā)出雷鳴般的轟響,有時竟把岸邊數(shù)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幾米遠的馬路中央。每到巨浪拍岸的日子,許多煙臺人和外地的游客,紛紛頂著寒風跑到岸邊,觀賞這蔚為壯觀的景象。還有的不顧被浪花打濕衣服,站在岸邊,以那數(shù)丈高的巨浪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壯麗的風景線。
春天,海水變得綠瑩瑩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從北面遙遠的地平線嬉笑著追逐著奔向岸邊,剛一觸摸到岸邊的礁石、沙灘,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撲了上來,像個頑皮的孩子。春天是播種的季節(jié),大海也不例外。脫去冬裝的漁民們駕船駛過平靜的海面,到養(yǎng)殖區(qū)去播下希望的種苗,期待著收獲的季節(jié)。
夏天,來自南太平洋的風使許多南面臨海的城市感到濕漉漉的,而這股帶著潮氣的風經過膠東半島崇山峻嶺的阻攔、過濾,到達北面臨海的煙臺時,只剩下涼爽和愜意。因此,夏日煙臺的海常常水平如鏡,宛如一個恬靜、溫柔的少女。清晨,太陽像被水沖洗過的紅色氣球,飄飄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著長長的倒影,每一次的海邊日出都使人如癡如醉。晚上,平靜的海面倒映著萬家燈火,岸邊的石凳上坐滿了游人,他們腳下,是海浪與堤岸的呢喃細語。
走出夏日的浪漫,煙臺的海步入秋的高遠。久居這座城市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一到立秋這天,海水立刻變得格外湛藍,天空也顯得格外明朗,較之昨日,空氣中立刻就有了秋的涼意。告別了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輕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海平添了幾分充實與忙碌,漁家駕船出海了,貨輪起錨遠航了……
煙臺的海,是一幅畫,是一道廣闊的背景,是一座壯麗的舞臺。世世代代的煙臺人在這里上演著威武雄壯的活劇。
【作品賞析】
《煙臺的?!肥且黄獙懢暗募炎?。比喻這一修辭手法的恰當運用,讓文章更加打動人心。比如在寫煙臺冬天的海那段,把“奔涌的浪花”比作“小山”和“千萬頭暴怒的獅子”,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浪濤的巨大、洶涌,仿佛天地都要為之震顫。文章的最后,作者把煙臺的海比喻成“一幅畫”、“一道廣闊的背景”、“一座壯麗的舞臺”,把煙臺人在這里生活比喻成“上演著威武雄壯的活劇”。文末的比喻恰當而精彩,因為有了海,煙臺人的生活與海密不可分;因為有了人,煙臺的海顯得更加多情,充滿了生命力。在這里,人與海相互依存、和諧共生。endprint
作文評點報·小學三、四年級2014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