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有一個被大家公認的好習慣,那就是守時。有一次出席自己公司的領(lǐng)導(dǎo)層會議,柳傳志遲到了7分鐘,結(jié)果他自罰站了半個小時。原來那天電梯故障,柳傳志被困在里面足足有30分鐘。同事勸他,今天只是一個意外,罰站就不必了吧。柳傳志卻嚴肅地說:“我是對同事們的時間負責!”柳傳志告訴大家,在一些中國企業(yè)家眼里,有時因為工作或意外情況,遲到或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在外國同行們的眼里,卻是非常不靠譜的事情。在別人眼里,中國的這些杰出的企業(yè)家或官員都不守約,普通百姓就更難說了。
正因為如此,很多時候,柳傳志總能提前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到達活動地點。比如某天上午他要開車去某地參加活動,活動時間是上午10點,而從出發(fā)地到活動地開車需要一個小時,按理只要在9點前出發(fā)就行了,但他一般在8點就會出發(fā),他把堵車等意外情況也考慮在內(nèi)。不過,雖然他總是提前趕到,但并不急于走進活動現(xiàn)場,而是待在車里處理其他事務(wù)。有一次,司機問他:“早點進場等待,不是更舒服嗎?”柳傳志回答道:“我提前過去,一定會打亂主辦方的陣腳,這不僅會給他們添麻煩,還會搞亂他們事先的計劃?!?/p>
【多維解讀】
1.尊重他人。守時,不僅是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更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一個人只有尊重他人,才容易獲得他人的認可與尊重。
2.體諒他人。柳傳志算是非常成功的人士,可在他的眼里,總是將他人放在等同的位置。這種放低自己、體諒他人的做法,在當今這個時代是多么可貴。
【適應(yīng)話題】
守時、習慣、尊重、體諒、榜樣、成功、準備。endprint
作文評點報·初中版2014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