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畢節(jié)試驗區(qū)石漠化時空演變過程和演變特征

2014-09-19 10:59左太安刁承泰蘇維詞孫秀鋒官冬杰
生態(tài)學報 2014年23期
關鍵詞:畢節(jié)石漠化試驗區(qū)

左太安,刁承泰,蘇維詞,孫秀鋒,官冬杰

(1. 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重慶 400715;2.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生態(tài)工程學院,畢節(jié) 551700;3. 貴州省山地資源研究所,貴陽 550001;4. 重慶交通大學河海學院,重慶 400074)

西南石漠化與西北沙漠化、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并列為我國三大生態(tài)災害,是西部大開發(fā)實施生態(tài)建設所面臨的十分突出的地域環(huán)境問題[1- 2]。石漠化問題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研究成果涵蓋石漠化概念[3- 5]、立地條件[6- 7]、成因[8]、危害防治[9]、空間分布及演變[10]等多個方面,為石漠化防治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和實踐經驗[11]。石漠化演變過程作為石漠化問題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不僅反映了區(qū)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變遷,同時其變化結果還會影響該區(qū)域的社會經濟發(fā)展[12- 13]。相關學者已從石漠化變化面積、變化速率、變化趨勢等方面探討了不同石漠化類型[14]、不同空間格局[15- 16]、不同土地利用類型[17- 18]上的演變特征,政府部門也完成了兩次大規(guī)模的石漠化動態(tài)監(jiān)測工作[19]。但是,石漠化時空演變的實質是人類活動打破生態(tài)平衡后,導致非石漠化與石漠化之間及不同石漠化強度等級之間相互轉化的過程,單純采用變化面積、變化速率等指標也僅反映了演變過程的外部整體特征,不同石漠化強度相互轉化的內部演變過程的定量研究至今還處于初級階段。本研究以畢節(jié)試驗區(qū)為例,對2000、2005及2010年等3期影像進行解譯和空間分析,在探討石漠化時空演變外部總體特征的基礎上,選取演變方式、演變方向和演變速率等指標,著重分析不同石漠化強度之間的內部轉移特征,演繹10年間畢節(jié)試驗區(qū)石漠化演變過程,并對其演變機理初步探討。

1 研究區(qū)概況及數(shù)據(jù)來源

畢節(jié)試驗區(qū)是“畢節(jié)扶貧開發(fā)、生態(tài)建設試驗區(qū)”的簡稱,地處貴州省西北部,東經103°36′—106°44′,北緯26°21′—27°47′之間,轄七星關、大方、黔西、金沙、織金、納雍、威寧、赫章等1區(qū)7縣,幅員面積2.69萬km2。畢節(jié)試驗區(qū)是全國唯一以“扶貧開發(fā)、生態(tài)建設、人口控制”為主題的試驗區(qū),同時是國家石漠化動態(tài)監(jiān)測的重點區(qū)域,試驗區(qū)8個區(qū)縣全部是石漠化綜合治理試點縣,在西南石漠化山區(qū)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本研究所采用的遙感影像及解譯輔助數(shù)據(jù)主要包括:2000年、2005年、2010年Landsat TM影像數(shù)據(jù),來源于中國科學院對地觀測與數(shù)字地球科學中心“對地觀測數(shù)據(jù)共享計劃網(wǎng)(http://ids.ceode.ac.cn/index.aspx)”,1∶5萬畢節(jié)地區(qū)地形圖(1977年),1∶20萬水文地質圖(1978年),1∶5萬土地利用類型現(xiàn)狀圖(2008年);社會經濟數(shù)據(jù)主要包括:2000—2010年《畢節(jié)地區(qū)統(tǒng)計年鑒》、《畢節(jié)試驗區(qū)數(shù)字20年》、《畢節(jié)試驗區(qū)輝煌“十一五”》等資料,來源于畢節(jié)市統(tǒng)計局。

2 數(shù)據(jù)處理

2.1 石漠化強度等級劃分標準

石漠化強度等級的劃分標準,不同學者考慮的角度不一[20],可歸納為以下4個方案:(1)大面積的裸巖是石漠化最醒目的景觀標志,在遙感調查中也較容易識別,根據(jù)基巖裸露率,將石漠化劃分為無石漠化、輕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和強度石漠化等4個等級[21- 22];(2)植被覆蓋降低是石漠化的另一個基本景觀特征,根據(jù)巖石裸露率、植被+土被覆蓋度,將石漠化劃分為無石漠化、潛在石漠化、輕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和強度石漠化等5個等級[23];(3)指出僅根據(jù)基巖裸露率與植被覆蓋度進行石漠化強度分級過于簡單,采用基巖裸露率、植被+土被覆蓋度、土被面積比、坡度、平均土厚等多項指標,將石漠化劃分為無石漠化、潛在石漠化、輕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強度石漠化和極強度石漠化等6個等級[24];(4)指出僅根據(jù)石漠化景觀特征進行分級,相當程度上忽略了人類活動對石漠化發(fā)生、發(fā)展的影響程度,不利于石漠化治理工程的實施[25],采用石漠化景觀+成因的兩級分類模型,根據(jù)景觀現(xiàn)狀進行第一級分類,根據(jù)石漠化的成因類型或土地利用類型進行第二級分類[26]。

針對分類標準的分歧,國家林業(yè)局制定了《巖溶地區(qū)石漠化監(jiān)測技術規(guī)定》(2011年修訂)。首先,根據(jù)基巖裸露度、植被綜合覆蓋度和土地利用類型將土地分為石漠化、潛在石漠化、非石漠化等三大類型;然后,對石漠化土地的基巖裸露度、植被類型、植被綜合蓋度和土層厚度等指標分級打分,再計算各指標評分之和,將石漠化劃分為輕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強度石漠化和極強度石漠化等4個等級。該分類標準是采用“3S”技術與地面調查相結合,以地面調查為主的技術方法,分類規(guī)范,結果準確。但該分類方法較為復雜,且工作量較大。基于數(shù)據(jù)可得性、工作量及主要研究目的等方面的考慮,本研究參照前人研究成果,并結合畢節(jié)試驗區(qū)的地域特點,首先將巖石裸露率、植被+土被覆蓋度作為主要的劃分指標,然后,將土地利用類型作為修正指標,建立石漠化強度等級劃分標準(表1)。

表1 石漠化強度等級劃分標準

2.2 石漠化信息的提取

決策樹作為一種基于知識的分類法逐漸運用于遙感領域,其提取信息的關鍵是特征變量及節(jié)點閾值的選擇[27]。本研究運用基于專家知識算法的決策樹分類方法(ENVI5.0自帶決策樹分類模塊),實現(xiàn)石漠化信息的提取。首先,將原始數(shù)據(jù)經過幾何糾正、圖像配準、影像鑲嵌、輻射校正和信息增強后,作為石漠化信息提取的數(shù)據(jù)源;其次,以預處理后的數(shù)據(jù)源為基礎,通過波段運算,計算3期影像的歸一化植被指數(shù)NDVI和裸土指數(shù)BI,進一步生成植被覆蓋度和土壤裸露率[28- 29];然后,根據(jù)水文地質圖和土地利用現(xiàn)狀圖,提取非喀斯特區(qū)和部分無石漠化區(qū)(建設用地、水體和水田),并建立掩膜;最后,根據(jù)表1所確定的石漠化強度等級劃分標準,應用envi5.0的決策樹分類模塊進行分類,并根據(jù)野外調查驗證和解譯圖斑修正,得到3期畢節(jié)試驗區(qū)不同石漠化強度等級分布圖(圖1)及2000—2010年畢節(jié)試驗區(qū)不同石漠化強度分布面積及比例(表2)。為了石漠化動態(tài)演變過程運算方便,先將3期石漠化分布圖統(tǒng)一轉為30m×30m的grid文件;然后,利用ArcGIS的空間分析功能和Excel的數(shù)理統(tǒng)計功能,分析畢節(jié)試驗區(qū)石漠化時空演變過程。

2.3 分類精度評價

結合地形圖和2008年土地利用現(xiàn)狀圖,采用手持式GPS實地考察的方法,對研究區(qū)進行野外線路調查和樣區(qū)調查,著重對樣區(qū)不同石漠化強度的土地景觀特點進行采樣記錄,確定樣區(qū)各石漠化強度的空間分布范圍。通過ENVI中的Using Ground Truth ROIs模塊,以2010年石漠化分類結果為例,計算石漠化分類精度混淆矩陣(表3)。分類精度評價結果顯示,石漠化強度類型的中間過渡類判對率較低,輕度石漠化的用戶精度僅為71.88%,邊緣類判對率較高,無石漠化及極強度石漠化的用戶精度均大于95%。分類結果總精度為86.1616%,Kappa統(tǒng)計值為0.8316,滿足精度要求。

圖1 畢節(jié)試驗區(qū)石漠化強度等級分布圖(2000—2010年)

表2 畢節(jié)試驗區(qū)不同石漠化強度等級分布面積和比例(2000—2010年)

表3 畢節(jié)試驗區(qū)石漠化分類精度混淆矩陣表

3 畢節(jié)試驗區(qū)石漠化時空演變過程

3.1 石漠化演變的總體特征

石漠化時空演變過程既是時間序列上的演繹,同時還是空間概念上的表達[30- 31]。從時間序列的演繹來看,2000—2010年,石漠化總面積呈現(xiàn)先增加后趨穩(wěn)的演變態(tài)勢:2000—2005年,石漠化總面積凈增加324.94km2,面積百分比增加1.2%,年均增加速率為64.99km2/a;2005—2010年,石漠化面積凈減少69.72km2,面積百分比降低0.26%,年均減少速率為13.94km2/a。10年間,輕度石漠化面積先減少后增加,由2000年的5416.24km2減少為2005年的4982.57km2,然而又增加為2010年的5145.97km2;而中強度以上石漠化面積則先增加后減少的基本特征,由2000年的2020.95km2增加為2005年的2779.56km2,然后又減少為2010年的2546.44km2,石漠化擴張趨勢初步遏制。從空間概念上的表達來看,畢節(jié)試驗區(qū)石漠化演變過程主要是有3種類型:(1)先增加后減少,主要有七星關區(qū)、威寧縣、大方縣、納雍縣和赫章縣,其中七星關區(qū)和威寧縣石漠化面積分別凈減少11.99km2和185.95km2,而大方縣、納雍縣和赫章縣后期石漠化面積雖然有所減少,但10年間石漠化面積仍分別增加22.16、9.79km2和53.19km2;(2)石漠化面積持續(xù)增加,僅有金沙縣,石漠化面積增加166.63km2;(3)石漠化面積先減少后增加,主要有黔西縣和織金縣,石漠化面積分別凈增加178.10km2和37.61km2??梢姡吂?jié)試驗區(qū)石漠化擴張趨勢雖然初步遏制,但局部地區(qū)仍在惡化,防治形勢仍很嚴峻。

3.2 石漠化時空演變內部特征

石漠化內部演化過程是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和時間段內,非石漠化與石漠化之間及不同石漠化強度類型之間相互轉化的過程。石漠化內部演化過程的定量評價應明確以下3個基本問題:(1)不同石漠化強度的演變方式;(2)不同石漠化強度的演變方向,掌握研究時段初期不同石漠化強度的轉移去向及研究時段末期不同石漠化強度的來源與構成;(3)不同石漠化強度的演變速率,掌握不同石漠化強度相互轉化的快慢。

3.2.1 石漠化演變方式

參照前人的研究成果[32- 33],結合畢節(jié)試驗區(qū)石漠化演變特征,將石漠化演變方式定義為以下3種類型:(1)漸變式:在兩個時間段,某種石漠化強度前期轉變成另一種石漠化強度,后期該石漠化強度則不再發(fā)生變化,或者,某種石漠化強度前期未發(fā)生變化,而到后期該石漠化強度轉變成另一種石漠化強度,即a→b→b型或a→a→b型;(2)跳躍式:在兩個時間段,某種石漠化強度前期轉變?yōu)榱硪环N石漠化強度,在后期又轉變?yōu)榈?種石漠化強度,該演變方式較為活躍,即a→b→c型;(3)返變式:在兩個時間段,某種石漠化強度前期轉變?yōu)榱硪环N石漠化強度,在后期又轉變?yōu)樵瘡姸龋碼→b→a型。該演變方式存在兩種可能,一種是前期該區(qū)域不斷被破壞,后期人們開始加強石漠化治理和生態(tài)保護,土地狀況逐漸改善為原石漠化等級;另一種則是該區(qū)域前期由于退耕還林或石漠化治理等修復工程,石漠化等級降低,但由于未能培育出新的經濟增長點,當修復項目結束后,當?shù)剞r民仍然沿用原有的用地方式,土地狀況再度惡化。

圖2 石漠化演變方式的面積和比例(2000—2010年)

在ArcGIS平臺對3期石漠化分布圖進行空間運算,可以分別求出各石漠化演變方式的面積和比例(圖2)。2000—2010年,石漠化強度不曾發(fā)生變化的土地面積為16041.90km2,占總面積的59.74%(含25.42%的非喀斯特地區(qū)),石漠化強度發(fā)生改變的面積為10811.22km2,占總面積的41.26%。石漠化演變方式中漸變式所占面積最大,為10003.84km2,占總面積的37.25%,說明石漠化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本質上是植被覆蓋降低和土壤侵蝕增強的一個漸變過程,從一種方式直接地、很快地過渡、跳躍到另一種方式的比例不是很大;其次是跳躍式,為763.39km2,占總面積的2.84%,說明部分區(qū)域的土地類型并不穩(wěn)定,時刻處于變化之中;最少的是返變式,為43.69km2,僅占總面積的0.16%,但也說明石漠化演變過程中既存在“破壞了又治理好”,也存在“治理好又破壞”的現(xiàn)象。

3.2.2 石漠化演變的方向

探討石漠化演變的方向,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a)用石漠化改善程度和石漠化惡化程度來描述石漠化狀況整體演變方向;(b)構建不同石漠化強度演變轉移矩陣,分析不同石漠化等級內部相互轉化情況。在GIS平臺上對3期石漠化分布圖進行空間運算,分別獲得石漠化狀況演變方向分布表(表4)和石漠化時空轉移矩陣表(表5)。

(1)石漠化狀況整體演變方向

將石漠化狀況分為5個演變方向,分別為較好改善、輕度改善、基本不變、輕度惡化和嚴重惡化。其中,輕度改善是指某石漠化強度向相鄰的較低石漠化等級轉變,如輕度石漠化轉變?yōu)闈撛谑惠^好改善是指某石漠化強度跳躍到較低的石漠化等級,如中度石漠化轉變?yōu)闈撛谑驘o石漠化;輕度惡化是指某石漠化強度向相鄰的較高石漠化等級轉變,如輕度石漠化轉變?yōu)橹卸仁?;嚴重惡化是指某石漠化類型跳躍到較高的石漠化等級,如輕度石漠化轉變?yōu)閺姸仁驑O強度石漠化。由表4可以看出,2000—2010年,畢節(jié)試驗區(qū)石漠化類型基本不變的面積最大,為14867.16km2,輕度改善及輕度惡化的面積次之,分別為4659.33km2和4007.83km2,較高改善與嚴重惡化的面積最少,分別為1338.17km2和1980.32km2,佐證了石漠化漸進式為主的演變方式;2000—2005年,土地惡化面積(5479.63km2)大于土地改善面積(4712.55km2),石漠化擴張趨勢明顯;2005—2010年,土地改善面積(6399.53km2)大于土地惡化面積(5540.04km2),石漠化狀況開始改善,但嚴重惡化面積仍高達1911.87km2;輕度改善大于較好改善,說明石漠化治理工程要循序漸進的開展,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表4 石漠化演變方向的面積和比例

(2)石漠化強度演變轉移矩陣

石漠化強度演變轉移矩陣能夠揭示石漠化內部結構及各等級間相互轉移變化情況。由表5可知,2000—2010年,非石漠化主要向輕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及強度石漠化轉化,分別為2578.56km2、1040.11km2和119.84km2,其中,潛在石漠化分別向無石漠化和輕度石漠化轉化1754.00km2和1883.33km2,可見潛在石漠化雖被定義為非石漠化,但并不穩(wěn)定,容易轉變?yōu)槭?;石漠化轉變?yōu)榉鞘癁?483.9km2,其中輕度石漠化轉化面積為2536.27km2,是石漠化狀況改善的主體,說明現(xiàn)階段治理的主要成果主要體現(xiàn)在輕度石漠化治理方面;中強度以上石漠化面積轉入與轉出面積分別為2194.74km2和1682.89km2,兩者比值為130.41%,說明石漠化較嚴重的地區(qū)石漠化狀況并沒有根本性的改觀,仍是石漠化治理的難點所在。2000—2005年及2005—2010年演變轉移矩陣表現(xiàn)為相似的特點。

3.2.3 石漠化演變速率

常規(guī)的石漠化演變速率是指單位時間內某石漠化類型面積發(fā)生的變化量,能夠反映出某石漠化類型增加或者減少的速度,但難以細致的表達不同石漠化強度之間轉移的情況。本研究引入轉入速率和轉出速率的概念,轉入速率反映了單位時間內該石漠化強度類型來源的活躍程度,轉出速度反映了單位時間內該石漠化強度類型的不穩(wěn)定程度。為了便于區(qū)分,將常規(guī)轉變速率稱為綜合速率。

表5 畢節(jié)試驗區(qū)不同石漠化強度演變轉移矩陣(2000—2010年)

圖3 畢節(jié)試驗區(qū)石漠化演變速率(2000—2010年)

10年間,畢節(jié)試驗區(qū)石漠化面積由7437.19km2增加為7692.41km2,石漠化面積凈增加255.22km2,綜合速率為25.52km2/a,其中轉入速率和轉出速率分別為373.91km2/a和348.39km2/a;各石漠化強度等級中,轉入與轉出速率由大到小排序為潛在石漠化、輕度石漠化、無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強度石漠化和極強度石漠化,可見石漠化強度較低的強度類型更為活躍,石漠化治理的成果還很脆弱,而中度以上石漠化治理任務還很艱巨;此外,盡管潛在石漠化與輕度石漠化的轉入和轉出速率均較高,但綜合速率最高的是中度石漠化,為45.51km2/a,轉入速率大于轉出速率,結合演變轉移矩陣(表5)可以看出,中度石漠化增加的主要貢獻是潛在石漠化與輕度石漠化,分別貢獻771.06km2和913.12km2。可見,石漠化治理工程除了對中度以上石漠化的治理外,更應加強潛在石漠化及輕度石漠化的防護。

3.3 石漠化演變的驅動機制分析

石漠化的演變特征不僅與該自然環(huán)境背景具有很大的關系,同時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及社會經濟發(fā)展關系密切。

3.3.1 石漠化演變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

生態(tài)建設是畢節(jié)試驗區(qū)的三大主題之一,有關該區(qū)的生態(tài)建設工程一直沒有間斷,如長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工程、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退耕還林工程、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和石漠化綜合治理試點工程等。自2000年退耕還林工程開展以來,完成造林1954km2(其中退耕地造林723km2、荒山造林1231km2),涉及試驗區(qū)的31.19萬農戶;2008年,國務院批復了《全國巖溶地區(qū)石漠化綜合治理規(guī)劃大綱》,并在石漠化嚴重的8省(區(qū)、市)的100個縣啟動實施了石漠化綜合治理試點工程,畢節(jié)試驗區(qū)8個縣(區(qū))全部劃為治理試點縣,極大地推動了試驗區(qū)石漠化治理步伐;2000—2005年森林覆蓋率由29.54%增加到33.92%;2005年以后,森林覆蓋率以超過1.2%的年均速度快速增長,2010年達到40.03%(圖4)。此外,以沼氣為重點的生態(tài)能源建設大幅度減少了薪材在農村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有效地促進了植被保護。2000年以前,畢節(jié)試驗區(qū)沼氣池僅為3000余口,2005年全區(qū)已建成沼氣池5.9萬口,到2010年沼氣池數(shù)量已達到23.8萬口,農村適宜建池普及率達22.9%,投入使用率達69.3%,每年至少能為農民增收節(jié)支2.88億元,保護薪炭林480km2(圖5)。

圖4 石漠化面積與森林覆蓋率變化趨勢

圖5 石漠化面積與沼氣池數(shù)量變化趨勢

3.3.2 石漠化演變與社會經濟發(fā)展

畢節(jié)試驗區(qū)屬典型的喀斯特貧困山區(qū),糧食生產是農民最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產業(yè)結構表現(xiàn)為典型的“一頭沉”,即第一產業(yè)比重過大,卻忽略了喀斯特環(huán)境的低生態(tài)承載力。2000年以來,畢節(jié)試驗區(qū)第一產值占地區(qū)生產總值的比例由44.32%下降到20.70%,產業(yè)結構正朝著更合理的方向發(fā)展;此外,隨著試驗區(qū)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及國家政策的引導,外出務工人口及農轉非人口不斷增加,農村人口(農村常住人口)較2000年減少了70.55萬人(圖6)。石漠化面積變化和農村人口變化具有較好的相似性,說明隨著產業(yè)結構的調整,農村人口減少,降低了土地負荷,緩解了土地資源壓力。

畢節(jié)試驗區(qū)8個縣(區(qū))中有5個國家級貧困縣,經濟落后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人們陡坡開墾、毀林開荒,破壞了大量的森林資源,為石漠化發(fā)展埋下伏筆。2000—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316元增加為1795元,增加速度比較緩慢,年均增加不足100元;2005—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795元增加為3354元,年均增加311.8元,生活水平的提高極大地改善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減少了亂砍亂伐、毀山造田和毀林開荒等現(xiàn)象,為生態(tài)環(huán)境恢復提供了有利條件(圖7)。

圖6 石漠化面積與農村人口數(shù)變化趨勢

圖7 石漠化面積與農民純收入變化趨勢

4 結論與討論

石漠化時空演變的實質是人類活動打破生態(tài)平衡后,導致非石漠化與石漠化之間及不同石漠化強度等級之間相互轉化的過程。所以,本研究對石漠化時空演變的總體特征和內部轉移特征進行了定量評價,并初步探討了石漠化演變的驅動機制。

研究結果顯示:(1)10年間,試驗區(qū)石漠化總面積呈現(xiàn)先增加后趨穩(wěn)的演變態(tài)勢,石漠化擴張趨勢雖然初步遏制,但局部地區(qū)仍在惡化,防治形勢仍很嚴峻。應該繼續(xù)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全面啟動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加強生態(tài)公益林補償力度,實施天然林保護,強化封山育林,充分發(fā)揮石漠化地區(qū)的自然修復能力。(2)石漠化演變方式以漸進式為主,說明石漠化治理也應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石漠化演變方向既存在改善也存在惡化,且輕度改善和輕度惡化的面積均比較大,說明一邊治理、一邊破壞的現(xiàn)象還沒有根本遏制;結合石漠化演變速率中,轉入和轉出速率最大的是潛在和輕度石漠化,且中度石漠化新增來源也主要是潛在和輕度石漠化,所以,除了對中度以上石漠化的治理外,更應加強潛在石漠化及輕度石漠化的防護。(3)石漠化的時空演變特征不僅與該區(qū)域的自然環(huán)境背景具有很大的關系,同時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及社會經濟發(fā)展關系密切。石漠化治理工程應該與扶貧開發(fā)緊密結合,進一步調整農村產業(yè)結構,改善山區(qū)農民的生活水平和農村能源結構,才能從根本上緩解土地壓力,實現(xiàn)石漠化地區(qū)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良性循環(huán)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全面改善。

石漠化時空演變過程是認識西南地區(qū)石漠化發(fā)展/逆轉規(guī)律與成因的基礎。無論從政府層面還是科學研究層面,正確把握石漠化時空演變過程及其特征,對協(xié)調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經濟建設之間的關系,制定切合實際的石漠化治理策略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本研究盡管對石漠化時空演變的總體特征和內部轉移特征進行了定量評價,且選擇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畢節(jié)試驗區(qū)為例,但是,石漠化是人為加速背景下的土地(生態(tài))退化過程,僅用10年的時空演變過程揭示石漠化演變規(guī)律還存在些許不足;此外,在石漠化演變的驅動機制研究中,盡管石漠化與自然環(huán)境背景、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和社會經濟發(fā)展存在必然的聯(lián)系,但是,當將研究區(qū)的各指標轉化為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和社會經濟發(fā)展指標時,小范圍的石漠化與它們之間的緊密性就會淹沒在其中而表現(xiàn)不出,而第二、三產業(yè)的發(fā)達及農民收入的多元化也會掩蓋石漠化與社會經濟的相關性,使宏觀視角下兩者關系的數(shù)據(jù)模擬難以實現(xiàn),只能通過理論判讀和圖表表達兩種方式盡可能的予以闡述。

:

[1] Xiong K N, Li Q, Long M Z. Features of soil and water loss and key issues in demonstration areas for combating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67(7): 878- 888.

[2] Wang S J, Li Y B, Li R L.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formation background, evolution and comprehensive taming. Quaternary Sciences, 2003, 23(6): 657- 666.

[3] Yuan D X. Rock desertification in the subtropical karst of south China. Zeitschrift für Geomorphologie, 1997, 108(2): 81- 90.

[4] Wang S J. Concept deduction and its connotation of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Carsologica Sinica, 2002, 21(2): 101- 105.

[5] Wang D L, Zhu S Q, Hang B L. Discussion on the conception and connotation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2004, 28(6): 87- 90.

[6] Zhang D F, Wang S J, Zhou D Q, Li R L. Eco-geo-environment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a typical example in karst mountainous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Rural Eco-Environment, 2002, 18(1): 6- 10.

[7] Li R L, Wang S J, Zhou D Q, Zhang D F, Li F Q, Zhou Z F, Xiong K 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ock desertification and lithology in karst area of Guizhou.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3, 58(2): 314- 320.

[8] Su W C. Controlling model for rocky desertification of karst mountainous region and its preventing strategy in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2, 16(2): 29- 32, 79- 79.

[9] Wang S J. The most serious eco-geologically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Southwestern China: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Bulletin of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2003, 22(2): 120- 126.

[10] Li S, Wei X H, Zhang S H, Li H B, Wang M G, Luo H B, Wang J H. The processes of land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typical karst mountain area: a case study in the karst mountain area of North Guangdong.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0, 30(3): 674- 684.

[11] Cai Y L.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in karst mountain poverty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 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 1996, 11(6): 602- 606.

[12] Yang Q Q, Wang K L, Zhang C H, Yue Y M, Tian R C, Fan F D.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karst areas of Northwestern Guangxi, China.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1, 64(2): 383- 393.

[13] Li Y B, Shao J A, Yang H, Bai X Y.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nd use and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a typical karst area, China. Environmental Geology, 2009, 57(3): 621- 627.

[14] Wang D L, Zhu S Q, Hang B L. Preliminary study on types an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China.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5, 25(5): 1057- 1063.

[15] Zhang M Y, Wang K L, Liu H Y, Zhang C H. Responses of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of karst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to landscape pattern in northwest of Guangxi,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1, 21(4): 446- 453.

[16] Yue Y M, Liu B, Wang K L, Li R, Zhang B, Zhang C H, Chen H S. Using remote sensing to quantify the fractional cover of vegetation and exposed bedrock within a complex landscape: applications for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13, 185(1): 1025.

[17] Long J, Deng Q Q, Jiang X R, Li Y B, Yao B. Effects of landuse types on restoration of soil quality on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region in Guizhou Province.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5, 25(12): 3188- 3195.

[18] Jiang Y J, Li L L, Groves C, Yuan D X, Kambesis P. Relationships between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spatial pattern of land use in typical karst area, Southwest China.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09, 59(4): 881- 890.

[19] China′s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Gazette of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China. Beijing: China′s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2012.

[20] Tong L Q, Liu C L, Nie H F. The remote sensing survey and evolution process in Southeast China.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 Press, 2013.

[21] Wang Y, Zhang G. On the desertification and genesis of karst stone mountain area in east Yunnan. 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 2003, 18(6): 933- 938.

[22] Wang L Q, Qiao Z J, Zheng D X. The remote sensing survey and the analysis of developmental trend of stony desertification from karst land in the southeast of Chongqing.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003, 9(1): 78- 84.

[23] Lan A J, Zhang B P, Xiong K N, An Y L. Spatial pattern of the fragile karst environment in southwest Guizhou province. Geographic Research, 2003, 22(6): 733- 741.

[24] Xiong K N, Li P, Zhou Z F, An Y L, Lü T, Lan A J. The RS and GIS Representative Study of Karst Rock Desertification. Beijing: Geology Press, 2002.

[25] Zhang X B, Wang S J, He X B, Wang Y C, Wen A B.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for slope land in karst mountain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 Earth and Environment, 2007, 35(2): 188- 192.

[26] Wang S J, Li Y B. Discussion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s. Carsologica Sinica, 2005, 24(3): 192- 195.

[27] Pan C, Du P J, Zhang H R. Decision tree classific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rocessing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08, 33(1): 208- 211.

[28] Zhang P P, Hu Y M, Xiao D N, Li X Z, Yin J. A method of the percentage of bare rock calculation in Karst areas based on multi-spectrum remote sensing imag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2010, 25(4): 510- 514.

[29] Zhang P P, Hu Y M, Li X Z, Xiao D N, Yin J, Li Y B. Analysi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in Karst plateau area based on GIS.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9, 25(12): 306- 311.

[30] Li S, Wang J H, Wang X Z, Li H X, Chen Z J, Liao X X. A study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processes and their driving forces in Northern Part of Guangdong, China, from 1974 to 2004: a case study on four counties of Yingde, Yangshan, Ruyuan and Lianzhou.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9, 24(5): 816- 826.

[31] Liu Y S, Wang J Y, Deng X Z. Rocky 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the karst areas of rural Guangxi,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08, 5(4): 350- 357.

[32] Bai X Y, Wang S J, Chen Q W, Cheng A Y, Ni X B.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process and its evaluation method of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64(5): 609- 618.

[33] Li J C, Tu J N, Tong L Q, Guo Z C. 20 year′s evolution features and influence factor analysi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Guizhou.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 Resources, 2013, 25(4): 133- 137.

參考文獻:

[1] 熊康寧, 李晉, 龍明忠. 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區(qū)水土流失特征與關鍵問題. 地理學報, 2012, 67(7): 878- 888.

[2] 王世杰, 李陽兵, 李瑞玲. 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背景、演化與治理. 第四紀研究, 2003, 23(6): 657- 666.

[4] 王世杰. 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繹及其科學內涵的探討. 中國巖溶, 2002, 21(2): 101- 105.

[5] 王德爐, 朱守謙, 黃寶龍. 石漠化的概念及其內涵. 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04, 28(6): 87- 90.

[6] 張殿發(fā), 王世杰, 周德全, 李瑞玲. 土地石漠化的生態(tài)地質環(huán)境背景及其驅動機制——以貴州省喀斯特山區(qū)為例. 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 2002, 18(1): 6- 10.

[7] 李瑞玲, 王世杰, 周德全, 張殿發(fā), 李鳳全, 周忠發(fā), 熊康寧. 貴州巖溶地區(qū)巖性與土地石漠化的相關分析. 地理學報, 2003, 58(2): 314- 320.

[8] 蘇維詞. 中國西南巖溶山區(qū)石漠化的現(xiàn)狀成因及治理的優(yōu)化模式. 水土保持學報, 2002, 16(2): 29- 32, 79- 79.

[9] 王世杰. 喀斯特石漠化——中國西南最嚴重的生態(tài)地質環(huán)境問題. 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 2003, 22(2): 120- 126.

[10] 李森, 魏興琥, 張素紅, 李紅兵, 王明剛, 羅洪波, 王金華. 典型巖溶山區(qū)土地石漠化過程——以粵北巖溶山區(qū)為例. 生態(tài)學報, 2010, 30(3): 674- 684.

[11] 蔡運龍. 中國西南巖溶石山貧困地區(qū)的生態(tài)重建. 地球科學進展, 1996, 11(6): 602- 606.

[14] 王德爐, 朱守謙, 黃寶龍. 貴州喀斯特石漠化類型及程度評價. 生態(tài)學報, 2005, 25(5): 1057- 1063.

[17] 龍健, 鄧啟瓊, 江新榮, 李陽兵, 姚斌. 貴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區(qū)土地利用方式對土壤質量恢復能力的影響. 生態(tài)學報, 2005, 25(12): 3188- 3195.

[19] 國家林業(yè)局. 中國石漠化狀況公報. 北京: 國家林業(yè)局, 2012.

[20] 童立強, 劉春玲, 聶洪峰. 中國南方巖溶石山地區(qū)石漠化遙感調查與演變研究.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3.

[21] 王宇, 張貴. 滇東巖溶石山地區(qū)石漠化特征及成因. 地球科學進展, 2003, 18(6): 933- 938.

[22] 王連慶, 喬子江, 鄭達興. 渝東南巖溶石山地區(qū)石漠化遙感調查及發(fā)展趨勢分析. 地質力學學報, 2003, 9(1): 78- 84.

[23] 蘭安軍, 張百平, 熊康寧, 安裕倫. 黔西南脆弱喀斯特生態(tài)環(huán)境空間格局分析. 地理研究, 2003, 22(6): 733- 741.

[24] 熊康寧, 黎平, 周忠發(fā), 安裕倫, 呂濤, 蘭安軍. 喀斯特石漠化的遙感-GIS典型研究. 北京: 地質出版社, 2002.

[25] 張信寶, 王世杰, 賀秀斌, 汪陽春, 文安邦. 西南巖溶山地坡地石漠化分類芻議. 地球與環(huán)境, 2007, 35(2): 188- 192.

[26] 王世杰, 李陽兵. 生態(tài)建設中的喀斯特石漠化分級問題. 中國巖溶, 2005, 24(3): 192- 195.

[27] 潘琛, 杜培軍, 張海榮. 決策樹分類法及其在遙感圖像處理中的應用. 測繪科學, 2008, 33(1): 208- 211.

[28] 張盼盼, 胡遠滿, 肖篤寧, 李秀珍, 殷潔. 一種基于多光譜遙感影像的喀斯特地區(qū)裸巖率的計算方法初探. 遙感技術與應用, 2010, 25(4): 510- 514.

[29] 張盼盼, 胡遠滿, 李秀珍, 肖篤寧, 殷潔, 李陽兵. 基于GIS的喀斯特高原山區(qū)石漠化景觀格局變化分析.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09, 25(12): 306- 311.

[30] 李森, 王金華, 王兮之, 李輝霞, 陳志軍, 廖肖霞. 30a來粵北山區(qū)土地石漠化演變過程及其驅動力——以英德、陽山、乳源、連州四縣(市)為例. 自然資源學報, 2009, 24(5): 816- 826.

[32] 白曉永, 王世杰, 陳起偉, 程安云, 倪雪波. 貴州土地石漠化類型時空演變過程及其評價. 地理學報, 2009, 64(5): 609- 618.

[33] 李建存, 涂杰楠, 童立強, 郭兆成. 貴州巖溶石漠化20年演變特征與影響因素分析. 國土資源遙感, 2013, 25(4): 133- 137.

猜你喜歡
畢節(jié)石漠化試驗區(qū)
廣州通過電商帶貨畢節(jié)農產品 累計銷售136萬元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現(xiàn)狀分析與評價
廣西南寧市巖溶土地石漠化狀況及動態(tài)變化分析
18個自貿試驗區(qū)
各試驗區(qū)先行先試 探索創(chuàng)造模范做法
典型巖溶區(qū)不同水土流失強度區(qū)石漠化特征分析
尋味貴州——畢節(jié)
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qū)發(fā)展現(xiàn)狀以及未來展望
游洞——畢節(jié)織金洞
石漠化治理存在問題及對策——以廣西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