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才俊
摘 要:本土信仰是民眾內在世界觀的體現(xiàn),在官方與民間的對話中官方應當對民眾的本土信仰有充分的理解與尊重,對于民間本土信仰中不合時宜的內容應當積極加以引導而非強制干預。河南各地平墳事件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民間本土信仰與官方經(jīng)濟功力性意識之間的沖突,在當下我國經(jīng)濟社會轉型這一關鍵時期,如何把民間官方兩者的利益統(tǒng)一起來則是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基點,民間本土信仰在治國方面是阻力抑或是動力則完全在于是否有正確而又合理的思想導向和切實政策。
關鍵詞:民間;官方;本土信仰;治國;對話;平墳事件
中圖分類號:C9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596(2014)06-0112-04
近幾年發(fā)生在河南等地的平墳事件在歸于消歇之后,我們的反思總是殯葬改革要做到循序漸進化,政府尤其是基層政府要切實以民為本處理好官民關系,然而,從社會學大視野角度來看,隱藏于背后的民間信仰與官方意識在根本利益問題上的對立統(tǒng)一卻時常被我們所忽視,如果我們基于這一角度來研究殯葬改革,來看待當下官方政策與民間反應我們將得出新的啟示。
一、研究本土信仰對于治國的意義
本土信仰作為當下民眾信仰的主要信仰形式,不僅為民俗學、文化人類學的學者所關注,也為執(zhí)政官方所重視。不言而喻,國家官方重視本土信仰不僅是為移風易俗,更重要者是為如何把民眾凝聚起來為社會穩(wěn)定和發(fā)展服務。正如漢代學者應劭在其《風俗通義》序言中所述“為政之要,辨風正俗最其上也”,把那些不合時宜的風俗加以引導,使其逐漸消解,另一方面積極提倡引導民間好的風習擴散發(fā)展,促使社會和諧因子為社會穩(wěn)定服務。
早在詩經(jīng)時代,官方就注重采風,并設置采風官深入民間搜集民歌民謠,通過采集來的民歌內容來考察統(tǒng)治的得失?!抖Y記·王制》中載:“天子五年一巡守。”并且定期觀民風,“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覲諸侯,問百年者就見之。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命市納賈,以觀民之所好惡,志淫好辟”。“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東巡守之禮。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禮。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禮。”其實,這種采風慣例或者說民間考察傳統(tǒng)最早可追溯到司馬遷的《史記》中描述的《五帝本紀》的黃帝。
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東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雞頭。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雖然黃帝到四方之極并不是采風而只是為了征伐“不順者”,但這一至四方之極的行為卻為后代統(tǒng)治者樹立了示范,啟發(fā)他們以一種象征性的行為使自己成為合法的統(tǒng)治者,這種慣制被后來統(tǒng)治者所沿襲,及至堯、舜、禹三代到民間去觀察民情就成了王的正事。
堯曰:“誰可順此事?”放齊曰:“嗣子丹朱開明。”堯曰:“吁!頑兇,不用?!眻蛴衷唬骸罢l可者?”讙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堯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堯又曰:“嗟,四岳,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有能使治者?”皆曰鯀可。堯曰:“鯀負命毀族,不可?!痹涝唬骸爱愒?,試不可用而已?!眻蜢妒锹犜烙悯叀>艢q,功用不成。堯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踐朕位?”岳應曰:“鄙德忝帝位?!眻蛟唬骸跋づe貴戚及疏遠隱匿者。”眾皆言於堯曰:“有矜在民間,曰虞舜?!眻蛟唬骸叭唬蘼勚?。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頑,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眻蛟唬骸拔崞湓囋铡!?/p>
從上面堯帝和眾臣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眾臣是很了解民間的,這也必然與官員們深入民間體察民情有密切關系?!妒酚洝返鹊浼墨I中記載大禹為治水到各地勘察地勢,征求民間意見,這樣的例子實在是不難找出。無論是以上所述歷代統(tǒng)治者重視民間意見還是下級官員、士大夫所記的國家地方方志,內容無不涉及民間與社會穩(wěn)定的關系,從另一方面看,民間對于執(zhí)政者而言同樣也是一面鏡子,民間擁有一定的監(jiān)督權被開明的君王所默許?!八奢d舟,亦可覆舟”,“國將興,聽于民”,“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些被后來學者稱之為“民本思想”的言論不只是開明士大夫的歌頌口碑,更是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為歷代統(tǒng)治者所發(fā)揚。他們通過“觀風俗知厚薄”來考察自己的政績得失,當“禮失”時則“求諸野”,這里的“諸野”自然是指民間,“禮”則是合乎規(guī)范的政治行為。把這種優(yōu)良傳統(tǒng)貫徹到國家治國方略中自然成了現(xiàn)代法律社會不可或缺的補充。
本土信仰作為滋生發(fā)展繁榮于民間的民眾信仰,不僅有頑強的存在根基,更有不斷發(fā)展衍伸的巨大動力,作為被民間大眾所信奉的無形的約定俗成的一種強力,本土信仰相對的穩(wěn)定性把民眾聚集起來,并以其特有的文化整合功能化解民間社會的種種暴力,使民間社會朝著一個禮治方向發(fā)展,隨著社會現(xiàn)代化的加快,外來文明信仰的侵入或滲透,雖然這種力量已漸次消退,于鄉(xiāng)土來說許多農(nóng)村青少年已經(jīng)漸行漸遠,但那些無形的內質的深層次的范式卻被保留了下來。而這種內質性的范式卻無時無刻地影響著他們的思維、習慣,因此,即使社會發(fā)展到現(xiàn)代化的今天,研究本土信仰也是一件不可或缺的事。從國外的經(jīng)驗來看,如美國學者魯思·本尼迪克特《菊與刀》為美國政府對待戰(zhàn)后日本政策作出重要決策參考一樣,德國許多民俗學者在政府機構工作,他們成為政府決策不可忽視的智囊團,這樣的實例其實還很多,有待我們挖掘研究。于國內來說,20世紀最偉大的壯舉莫過于世人嘆許的長征,然而在這兩萬五千里的路上,紅軍與少數(shù)民族之間的融合團結或摩擦或沖突時常被我們所忽視,翻看資料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例子。
1935年5月,在彝族聚居的大涼山,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與彝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結為兄弟,不僅使紅軍通過了這個多少年來沒有一支漢族軍隊通過的地方,而且點燃了民族解放的火把。小葉丹護送紅軍大部隊順利通過后,將彝民組織于“中國彝民紅軍沽雞支隊”旗幟下,堅持斗爭數(shù)年。為躲避國民黨反動軍閥的迫害,小葉丹的妻子把沽雞支隊的隊旗縫在百褶裙里,歷盡千辛萬苦才保全了這面珍貴的旗幟[1]。
長征途中尊重和利用民間本土信仰來促進人民團結的實例不僅僅這些,我們從中得到的啟示是民間本土信仰對于社會進步發(fā)展的積極作用。以往學者所關注更多的是本土信仰的迷信、唯心、落后消極方面抑或是其中民俗、宗教、文化、藝術等積極方面,卻很少指出其中關于民間與官方在意識思維方面的和諧對話的治國意義。然而無論作為社會上層的官方還是作為下層的民間民眾,在當下經(jīng)濟社會轉型中都應當扮演和諧共主的角色,只有使這一社會上下兩端實現(xiàn)真正的對話才能實現(xiàn)社會的真正和諧。
二、河南平墳事件與其相關思考
從2012年春天開始,河南省周口、洛陽、南陽、商丘等地,相繼開展平墳復耕。最早開始平墳的南陽,后因故而擱淺。8月14日在周口市鄲城召開的殯葬改革農(nóng)村公益性公墓建設現(xiàn)場會則拉開了周口平墳運動的序幕,為此當?shù)卣雠_了免費火化、農(nóng)村公墓建設等配套惠民政策,到11月河南周口市平遷200多萬座墳墓,復種耕地近3萬畝。11月16日,中國政府網(wǎng)公布國務院第628號令(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殯葬管理條例》第二十條將“拒不改正的,可以強制執(zhí)行”這一條款取消。由于政策調整,周口平墳復耕才得以基本就停[2]。
此事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前所未有的震動,且不說事件背后與當事人有什么利害關系,但就事件的時間跨度上我們就可以質疑,究竟是什么緣由使得在如此優(yōu)越的社會主義國家如此長的時間內如此猖狂連續(xù)性的進行粗暴性的行徑,我們反思的結果大概只有一點,那就是官方與民間的平等對話這一“現(xiàn)實可行性”沒有達到滿意的效果,至少是在民間信仰方面,學者的民間研究不能為政府的社會和諧或者很少為社會的和諧發(fā)展使上正力量,而政府雖然在民主化、科學化、法制化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但也只是在傳統(tǒng)的方面有所建樹,卻很少在新的領域有所突破。平墳事件的結果仍然是因民間的憤怒、網(wǎng)民的質疑、學者的呼吁致使政府及時調整政策以《殯葬管理條例》的修改來緩解官民之間的沖突,這種由下而上而非由上而下的官民對話暴露的最大缺陷就是社會階層的不協(xié)調與不和諧。而為了解決這種當下十分關鍵的發(fā)展瓶頸,我們不得不把目光轉移到民間,去“禮失”而“求諸野”。
三、“平墳火葬”政策與民間本土喪葬信仰
火葬是一種用火將尸體焚燒的喪葬方法,“在新石器時代的甘肅臨洮的寺洼文化中即有陶罐火化骨灰出土,1987年7月24日,我國文物考古工作者又在遼東半島新金縣雙房石棚墓葬內發(fā)現(xiàn)有火燒之后的人骨,這是我國發(fā)現(xiàn)的兩例已知為火葬的最早實例”[3],可見我國的火葬可最早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火葬雖然發(fā)展延續(xù)這么多年但其分布并不均勻,從古至今其分布地仍然是集中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而漢族尤其是鄉(xiāng)村時至當下仍然不甚流行,《呂氏春秋》有關于氐羌少數(shù)民族“其虜也,不憂其累,而憂其不焚也”的記載,《后漢書》也記載了關于羌人死后燒其尸火葬習俗。到了東漢佛教傳入中原后這種火葬習俗得到了某種程度的發(fā)展,開始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向中原的漢人擴張,朱熹在《跋向伯元遺戒》說:“自佛法入中國,上自朝廷,下達閭巷,治喪禮者,一用其法?!钡珡目傮w來看推廣火葬的效果并不好,歷代統(tǒng)治者大多禁止火葬,宋太祖趙匡胤下令:“近代以來,率多火葬,甚愆典禮,自今宜禁之?!蹦纤畏锻献唷胺浇窕鹪嶂畱K,日益熾甚”,建議朝廷撥地令貧民葬親。元朝規(guī)定土著漢人一律土葬。《大清律》規(guī)定“其從尊長遺言,將尸體燒化或置水中,杖一百”。然而與此形成相反對照的卻是土葬,它被人們廣泛接受,《孟子·滕文公》記載“上古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于壑”,先人們不忍死者的尸體被鳥獸叼啄,于是才有了掩其尸而埋之的土葬風習,并且在之后的中國喪葬史上不斷延續(xù)和發(fā)展。
土葬盛行的原因首先是出于靈魂信仰,人們認為人的靈魂和肉體在死后是分開的,靈魂要脫離肉體而到鬼的世界中去,而人死后這個叫做鬼的世界在民眾的觀念中只能是在地下,即陰間或冥界,這自然只有土葬才能滿足人們死后得以圓滿的愿望。其次是原始先民所留下的千萬年來關于喪葬方式的思維定勢,陳華文認為,土葬是出于原始先民由于當時自然條件限制,鑒于自然和手段采取的類似于大象埋葬同類的本能行為,“原始人除了用泥土掩埋死者以防止野獸鳥類的侵害并防止環(huán)境的污染、腐臭之外,很難選擇其他方式”[4]。事實上我們可以以此進一步推論,土葬在原始先民那里是不是最早出于對動物洞穴的模仿,因為先民們希望死者死后能在另一個遙遠的世界里擁有與其生前一樣的居住條件,于是才他們發(fā)明了山葬和土葬,而山葬是限于自然條件對當時居住環(huán)境洞穴的模仿,土葬則是對動物建筑的模仿(在這里動物并不是像我們今天想象的那么低人一等,而是如佛爾斯脫所說“在品質上是相等的”那樣,這一點可以從十二生肖信仰看出)。再次是出于回歸的認同。《禮記·祭儀》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薄俄n詩外傳》載:“人死曰鬼,鬼者歸也。精氣歸于天,肉歸于地?!薄抖Y記·禮運》也說:“魂氣歸于天,形魄歸于地?!边@種回歸思想早在遠古的那首《蠟詞》中就已昭示:“士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边@種思想在之后的中國農(nóng)業(yè)社會歷史上隨著統(tǒng)治者的重農(nóng)政策愈演愈烈,后來“安土重遷”、“父母在不遠游”、“客死他鄉(xiāng)為大不吉”之類的熟語自然也就成了約定俗成的風習,就連不大被人們喜愛的動物狐貍也被演繹成“狐死必首丘”的感人的回歸佳話。人們認為土地是最好的回歸,土地在詩作文章里常被認為具有孕育生命的功能,死后回歸土地正如回歸生育萬物的太極一樣回歸本源,于是關于人類的母親神女媧的傳說中便也將人類解說為由黃土而來的生靈。另外,土葬也被漢族民眾視為孝道的表現(xiàn),《孝經(jīng)》說:“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边@種倫理觀的制約使得漢族民眾在千百年來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于是禁止火葬代代相襲,遂成定俗。
關于火葬,自漢代才傳入中原,在宋代達到發(fā)展的頂峰,無論從規(guī)模還是范圍上都難以與土葬相比擬,火葬的存在,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自漢代佛教傳入中國,佛教信仰對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尤其是對死亡觀念的影響甚遠,這些觀念也同樣影響到人們的喪葬習俗。第二,少數(shù)民族的火葬習俗的影響。第三,關于驅散兇魂的巫術存在及流行,尤其是一些早夭的未成年人死在許多地方都要被火葬并將其灰拋撒任風散去,意在消除禍端。第四,寄予死后尸體保存后果的考慮?!缎挛宕贰x高祖皇后李氏傳》記載了李太后的火葬遺言:“我死焚其骨,送范陽佛寺,無使我為虜鬼也?!薄缎挛宕贰x高祖安太妃傳》也有相似的記載:“南向揚之,庶幾遺魂得返中國也。”歷史上的伍員鞭尸,張居正死后尸體被挖出遭侮辱,汪精衛(wèi)死后被國民黨炸墓焚尸[5],這樣的歷史教訓使得某些漢族民眾背離土葬傳統(tǒng)而火葬處之。
綜上所述,土葬民眾相信人死后回歸陰間、回歸大地,回歸生命出始的本源,他們認可的是一種回歸哲學。而火葬民眾認為火是永生的象征,如鳳凰涅槃那樣達到靈魂不死或死而復生的目的,肉體是可惡的,靈魂則是不死的,他們信仰的是死后靈魂升天的思維哲學。對比上面的火葬和土葬習俗,我們了解到兩種喪葬方法不僅是各地各個時代的不同習俗,而且也是基于不同民眾不同考慮所行使的對于生命終結的一種待遇,對于這種待遇,這種風習,作為官方只能引導而不能強加干預。
國家官方與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以火化為核心的殯葬改革有助于規(guī)范喪葬文化的管理,他們指出現(xiàn)代殯葬文化應當由繁到簡,主張節(jié)儉辦事,并且以此來促進民眾的信仰向現(xiàn)代科學而非迷信的道路上發(fā)展,總體而言他們認為當前的土葬存在著主要3個問題,即“文化上的迷信(常被認為精神污染)、經(jīng)濟上的費(包括對公民的經(jīng)濟壓力與國家的資源壓力:土地、木材、財力、時間)以及秩序上的亂”[6],而火葬在這些方面卻完全沒有,于是從一開始提倡火葬,我們始終都是不依不饒地迎合以火葬為核心的殯葬改革,鑒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殯葬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殯葬管理的方針是:積極地、有步驟地進行火葬,改革土葬,節(jié)約殯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提倡文明節(jié)儉辦喪事?!币约白罱鼛啄暧捎谄綁炇录鶐淼膶τ趩试岣母锏馁|疑,我們不能不再次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原本好的意圖好的政策成了鄉(xiāng)村民眾眼中的“不懷好意”,這里面縱然有某些基層政府的粗暴激進行為所致,但其本質原因還是出現(xiàn)在官方與民間的對話上。其一,歷次涉及民間《殯葬條例》的出臺都沒有真正的民間參加者,包括官方征求的學者意見也很少真正意義上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民意測驗和田野作業(yè)式的考察報告,這種非實證主義的“建言獻策”也只能是停留于似是而非的自以為是的武斷,并不能做到科學化。其二,土葬和火葬并不是完全對立的,在一些山地或者非經(jīng)濟型的林地進行土葬而非火葬是完全合理可取的。據(jù)有關資料統(tǒng)計,中國的山區(qū)土地面積有95億畝,占全國土地面積的61.1%,而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7],能夠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恐怕要比與民間百姓爭那些較住房建筑交通微不足道的不足兩平方米的墳地要來的更明智。其三,火葬并不是沒有缺陷,相對于土葬而言火葬同樣存在環(huán)境污染問題,只不過一個是土壤污染,一個是大氣污染,兩種污染沒有誰優(yōu)誰劣?;鹪岵粌H在風俗慣習上無法被民間民眾所接受,而且還會無意中給他們帶來對于生命對于死亡的巨大恐懼和焦慮,人們無法忍受想到或者聽到自己的親人死后被燒成灰,即便尸體沒有任何知覺,而那種出于愛的通感卻能夠讓人們感覺到“死者在經(jīng)歷煉獄般的煎熬”,這會使他們不由得想到多年后自己死去時也會如此被對待。于是即便法律法規(guī)如何禁止,官方政令如何三令五申,民眾還是會選擇兩全其美的辦法,即偷埋,這是出于對官方政策的消極反抗,除此之外民間民眾還會想出賄賂關系、二次土葬和骨灰墳等多種對策,從這些年的殯葬改革效果來看,確實出現(xiàn)了這些令人感覺不安的現(xiàn)象。
在此我們并不是在懷疑殯葬改革的合理性,而是在說當我們在執(zhí)行這一殯葬改革政策的時候,我們應當首先做好民間與官方之間的對話,只有在兩者對話得以達成共識的時候,我們才能保證基于兩者間利益兼顧的可能,從長遠利益看,這樣的對話關系著治國大業(yè),從眼下現(xiàn)狀看,平墳事件的紛紛攘攘使得兩者在關于殯葬改革這一話題上心有余悸,雙方為難,殯葬改革斷斷續(xù)續(xù),有些地方甚至是不管不顧完全放任自然,有些地方則轟轟烈烈使得民怨道路以目。而鑒于此,當務之急我們所應當做的就是如何實現(xiàn)官方民間兩者之間的和諧對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治國這個大的至關重要的方面大有作為。
——————————
參考文獻:
〔1〕長征精神在這里回響[Z].(2006-11-19).中國國房網(wǎng)http://jczs.sina.com.cn/20061019/081500.html.
〔2〕劉子倩.周口平墳風暴[Z].中國新聞周刊http://www.newsweek.com/20121203.html.
〔3〕〔4〕陳華文.喪葬史[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147,146.
〔5〕人民網(wǎng).歷史事實:汪精衛(wèi)死后被國民黨炸墓焚尸[Z].http://www.people.com.cn/20080424/150 4.html.
〔6〕崔家田.農(nóng)村土葬之“弊”:事實抑或對話[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3,(2):101.
〔7〕陳華文.殯葬改革與農(nóng)民利益[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06,(11):49.
(責任編輯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