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霖
摘要:對一例豬偽狂犬病、細小病毒病、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病例的診治情況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豬偽狂犬;細小病毒病;大腸桿菌??;混合感染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7-0032-02
收稿日期:2014-06-23
作者簡介:饒 霖(1969-),男,貴州甕安人,獸醫(yī)師,主要從事畜牧獸醫(yī)技術推廣工作。
2014年1月,貴州省甕安縣中坪鎮(zhèn)某養(yǎng)豬場發(fā)生了疫情,生豬急性發(fā)病,急性死亡。通過對該場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觀察、病理解剖及實驗室檢驗,診斷為豬偽狂犬病、細小病毒病、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通過采取綜合防治措施,豬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F(xiàn)將診治情況報道如下。
1 發(fā)病情況
該場現(xiàn)有存欄生豬223頭,其中能繁母豬31頭,種公豬2頭,哺乳仔豬59頭,商品豬131頭。2014年1月2~9日共發(fā)病51頭,其中母豬1頭,其余均為保育仔豬和商品育肥豬,死亡21頭(100~120日齡),發(fā)病率為22.85 %,死亡率為9.42 %。
2 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
病豬不食,精神沉郁,喜臥,消瘦,體溫升高至41.3 ℃。部分病豬表現(xiàn)呼吸困難,下頜及頸部炎性水腫,后期下腹部皮膚發(fā)紅、耳尖發(fā)紺。有6頭豬鼻孔流出鮮紅血液,死亡豬中有1頭鼻盤歪斜,病程1周左右。
剖檢可見肝臟壞死;肺蒼白肉變,并有點狀出血;脾臟黑色;腎臟蒼白;心肌有點狀出血;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
3 實驗室檢驗
將2頭病豬和無菌采集的病豬血清20份送貴州省畜牧獸醫(yī)研究所疫病研究室進行病原及抗體檢測。
3.1 細菌分離培養(yǎng)
無菌采集送檢病豬的肝、腎、脾和腸系膜淋巴結接種至鮮血瓊脂平板,置37 ℃需氧培養(yǎng)12~48 h。肝臟病料培養(yǎng)基上生長出1個灰白色、圓形、光滑、濕潤、邊緣整齊、隆起的中等大小菌落,不溶血。其細菌檢出率為25 %。挑取單個菌落接種至麥康凱培養(yǎng)基進行純培養(yǎng),24~48 h后觀察,生長出中等大小的粉紅色菌落,涂片染色鏡檢均呈革蘭氏陰性短小桿菌,經(jīng)生化試驗鑒定為大腸桿菌。
3.2 豬偽狂犬病抗體檢測
采用武漢科前動物生物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的偽狂犬病毒乳膠凝集抗體檢測試劑盒(生產(chǎn)批號:131105),以檢測血清中偽狂犬病毒抗體。全部乳膠凝集,顆粒聚于液滴邊緣,液體完全透明為“++++”;大部分乳膠凝集,顆粒明顯,液體稍渾濁為“+++”;約50 %乳膠凝集,但顆粒較細,液體較渾濁為“++”;有少許凝集,液體呈渾濁為“+”;液滴呈原有的均勻乳狀為“-”。以出現(xiàn)“++”以上凝集者判為陽性凝集。結果:陽性率為75.00%,見(表1)。
3.3 豬細小病毒抗體檢測
采用武漢科前動物生物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的“豬細小病毒乳膠凝集抗體檢測試劑盒”(生產(chǎn)批號:130902),以檢測血清中細小病毒抗體。判定標準與偽狂犬病抗體檢測相同。結果陽性率為41.67%,見(表1)。
4 診斷
根據(jù)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剖檢變化、實驗室檢驗,確診該病為豬偽狂犬病、細小病毒病、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
5 防治措施
(1)迅速隔離發(fā)病豬,嚴格消毒豬群及周圍已被
污染的環(huán)境,避免疫情蔓延和擴散。
污染的環(huán)境,避免疫情蔓延和擴散。
(2)在飼料中加喂氟苯尼考粉,飲水中添加黃芪多糖、電解多維、葡萄糖,連用7 d。
(3)對該場臨床其他健康的妊娠母豬接種豬偽狂犬病、細小病毒病疫苗,接種過程中嚴格避免交叉感染。
(4)加強飼養(yǎng)管理,提高營養(yǎng)水平,嚴格消毒制度,保持豬體和環(huán)境衛(wèi)生。
(5)清除帶毒豬,凈化豬群疫病。
通過以上措施進行綜合防控,半月后,該群其他母豬產(chǎn)仔逐步趨于正常。
6 小結
(1)豬偽狂犬病毒、豬細小病毒嚴重危害養(yǎng)豬業(yè)的發(fā)展,它們的共同致病特征是能導致斷奶仔豬多系統(tǒng)衰竭綜合征及豬繁殖障礙。
豬偽狂犬病毒病主要引起妊娠母豬繁殖障礙和仔豬(60日齡前)發(fā)病死亡,成年豬也可見發(fā)病死亡。細小病毒可感染不同年齡階段的豬,但其危害主要是使初產(chǎn)母豬發(fā)生繁殖障礙(流產(chǎn)、死胎、木乃伊胎),其余日齡的豬群特別成年豬幾乎不表現(xiàn)臨床癥狀或者只表現(xiàn)輕微的亞臨床癥狀。
(2)此次疫情檢測結果,豬偽狂犬病病毒、豬細小病毒混合感染,陽性率分別為75.00%和41.67%,另分離出大腸桿菌,為多種疫病混發(fā),病情重,應加強對此類疾病的免疫接種工作。
摘要:對一例豬偽狂犬病、細小病毒病、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病例的診治情況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豬偽狂犬;細小病毒病;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7-0032-02
收稿日期:2014-06-23
作者簡介:饒 霖(1969-),男,貴州甕安人,獸醫(yī)師,主要從事畜牧獸醫(yī)技術推廣工作。
2014年1月,貴州省甕安縣中坪鎮(zhèn)某養(yǎng)豬場發(fā)生了疫情,生豬急性發(fā)病,急性死亡。通過對該場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觀察、病理解剖及實驗室檢驗,診斷為豬偽狂犬病、細小病毒病、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通過采取綜合防治措施,豬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F(xiàn)將診治情況報道如下。
1 發(fā)病情況
該場現(xiàn)有存欄生豬223頭,其中能繁母豬31頭,種公豬2頭,哺乳仔豬59頭,商品豬131頭。2014年1月2~9日共發(fā)病51頭,其中母豬1頭,其余均為保育仔豬和商品育肥豬,死亡21頭(100~120日齡),發(fā)病率為22.85 %,死亡率為9.42 %。
2 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
病豬不食,精神沉郁,喜臥,消瘦,體溫升高至41.3 ℃。部分病豬表現(xiàn)呼吸困難,下頜及頸部炎性水腫,后期下腹部皮膚發(fā)紅、耳尖發(fā)紺。有6頭豬鼻孔流出鮮紅血液,死亡豬中有1頭鼻盤歪斜,病程1周左右。
剖檢可見肝臟壞死;肺蒼白肉變,并有點狀出血;脾臟黑色;腎臟蒼白;心肌有點狀出血;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
3 實驗室檢驗
將2頭病豬和無菌采集的病豬血清20份送貴州省畜牧獸醫(yī)研究所疫病研究室進行病原及抗體檢測。
3.1 細菌分離培養(yǎng)
無菌采集送檢病豬的肝、腎、脾和腸系膜淋巴結接種至鮮血瓊脂平板,置37 ℃需氧培養(yǎng)12~48 h。肝臟病料培養(yǎng)基上生長出1個灰白色、圓形、光滑、濕潤、邊緣整齊、隆起的中等大小菌落,不溶血。其細菌檢出率為25 %。挑取單個菌落接種至麥康凱培養(yǎng)基進行純培養(yǎng),24~48 h后觀察,生長出中等大小的粉紅色菌落,涂片染色鏡檢均呈革蘭氏陰性短小桿菌,經(jīng)生化試驗鑒定為大腸桿菌。
3.2 豬偽狂犬病抗體檢測
采用武漢科前動物生物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的偽狂犬病毒乳膠凝集抗體檢測試劑盒(生產(chǎn)批號:131105),以檢測血清中偽狂犬病毒抗體。全部乳膠凝集,顆粒聚于液滴邊緣,液體完全透明為“++++”;大部分乳膠凝集,顆粒明顯,液體稍渾濁為“+++”;約50 %乳膠凝集,但顆粒較細,液體較渾濁為“++”;有少許凝集,液體呈渾濁為“+”;液滴呈原有的均勻乳狀為“-”。以出現(xiàn)“++”以上凝集者判為陽性凝集。結果:陽性率為75.00%,見(表1)。
3.3 豬細小病毒抗體檢測
采用武漢科前動物生物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的“豬細小病毒乳膠凝集抗體檢測試劑盒”(生產(chǎn)批號:130902),以檢測血清中細小病毒抗體。判定標準與偽狂犬病抗體檢測相同。結果陽性率為41.67%,見(表1)。
4 診斷
根據(jù)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剖檢變化、實驗室檢驗,確診該病為豬偽狂犬病、細小病毒病、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
5 防治措施
(1)迅速隔離發(fā)病豬,嚴格消毒豬群及周圍已被
污染的環(huán)境,避免疫情蔓延和擴散。
污染的環(huán)境,避免疫情蔓延和擴散。
(2)在飼料中加喂氟苯尼考粉,飲水中添加黃芪多糖、電解多維、葡萄糖,連用7 d。
(3)對該場臨床其他健康的妊娠母豬接種豬偽狂犬病、細小病毒病疫苗,接種過程中嚴格避免交叉感染。
(4)加強飼養(yǎng)管理,提高營養(yǎng)水平,嚴格消毒制度,保持豬體和環(huán)境衛(wèi)生。
(5)清除帶毒豬,凈化豬群疫病。
通過以上措施進行綜合防控,半月后,該群其他母豬產(chǎn)仔逐步趨于正常。
6 小結
(1)豬偽狂犬病毒、豬細小病毒嚴重危害養(yǎng)豬業(yè)的發(fā)展,它們的共同致病特征是能導致斷奶仔豬多系統(tǒng)衰竭綜合征及豬繁殖障礙。
豬偽狂犬病毒病主要引起妊娠母豬繁殖障礙和仔豬(60日齡前)發(fā)病死亡,成年豬也可見發(fā)病死亡。細小病毒可感染不同年齡階段的豬,但其危害主要是使初產(chǎn)母豬發(fā)生繁殖障礙(流產(chǎn)、死胎、木乃伊胎),其余日齡的豬群特別成年豬幾乎不表現(xiàn)臨床癥狀或者只表現(xiàn)輕微的亞臨床癥狀。
(2)此次疫情檢測結果,豬偽狂犬病病毒、豬細小病毒混合感染,陽性率分別為75.00%和41.67%,另分離出大腸桿菌,為多種疫病混發(fā),病情重,應加強對此類疾病的免疫接種工作。
摘要:對一例豬偽狂犬病、細小病毒病、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病例的診治情況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豬偽狂犬;細小病毒?。淮竽c桿菌??;混合感染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7-0032-02
收稿日期:2014-06-23
作者簡介:饒 霖(1969-),男,貴州甕安人,獸醫(yī)師,主要從事畜牧獸醫(yī)技術推廣工作。
2014年1月,貴州省甕安縣中坪鎮(zhèn)某養(yǎng)豬場發(fā)生了疫情,生豬急性發(fā)病,急性死亡。通過對該場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觀察、病理解剖及實驗室檢驗,診斷為豬偽狂犬病、細小病毒病、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通過采取綜合防治措施,豬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F(xiàn)將診治情況報道如下。
1 發(fā)病情況
該場現(xiàn)有存欄生豬223頭,其中能繁母豬31頭,種公豬2頭,哺乳仔豬59頭,商品豬131頭。2014年1月2~9日共發(fā)病51頭,其中母豬1頭,其余均為保育仔豬和商品育肥豬,死亡21頭(100~120日齡),發(fā)病率為22.85 %,死亡率為9.42 %。
2 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
病豬不食,精神沉郁,喜臥,消瘦,體溫升高至41.3 ℃。部分病豬表現(xiàn)呼吸困難,下頜及頸部炎性水腫,后期下腹部皮膚發(fā)紅、耳尖發(fā)紺。有6頭豬鼻孔流出鮮紅血液,死亡豬中有1頭鼻盤歪斜,病程1周左右。
剖檢可見肝臟壞死;肺蒼白肉變,并有點狀出血;脾臟黑色;腎臟蒼白;心肌有點狀出血;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
3 實驗室檢驗
將2頭病豬和無菌采集的病豬血清20份送貴州省畜牧獸醫(yī)研究所疫病研究室進行病原及抗體檢測。
3.1 細菌分離培養(yǎng)
無菌采集送檢病豬的肝、腎、脾和腸系膜淋巴結接種至鮮血瓊脂平板,置37 ℃需氧培養(yǎng)12~48 h。肝臟病料培養(yǎng)基上生長出1個灰白色、圓形、光滑、濕潤、邊緣整齊、隆起的中等大小菌落,不溶血。其細菌檢出率為25 %。挑取單個菌落接種至麥康凱培養(yǎng)基進行純培養(yǎng),24~48 h后觀察,生長出中等大小的粉紅色菌落,涂片染色鏡檢均呈革蘭氏陰性短小桿菌,經(jīng)生化試驗鑒定為大腸桿菌。
3.2 豬偽狂犬病抗體檢測
采用武漢科前動物生物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的偽狂犬病毒乳膠凝集抗體檢測試劑盒(生產(chǎn)批號:131105),以檢測血清中偽狂犬病毒抗體。全部乳膠凝集,顆粒聚于液滴邊緣,液體完全透明為“++++”;大部分乳膠凝集,顆粒明顯,液體稍渾濁為“+++”;約50 %乳膠凝集,但顆粒較細,液體較渾濁為“++”;有少許凝集,液體呈渾濁為“+”;液滴呈原有的均勻乳狀為“-”。以出現(xiàn)“++”以上凝集者判為陽性凝集。結果:陽性率為75.00%,見(表1)。
3.3 豬細小病毒抗體檢測
采用武漢科前動物生物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的“豬細小病毒乳膠凝集抗體檢測試劑盒”(生產(chǎn)批號:130902),以檢測血清中細小病毒抗體。判定標準與偽狂犬病抗體檢測相同。結果陽性率為41.67%,見(表1)。
4 診斷
根據(jù)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剖檢變化、實驗室檢驗,確診該病為豬偽狂犬病、細小病毒病、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
5 防治措施
(1)迅速隔離發(fā)病豬,嚴格消毒豬群及周圍已被
污染的環(huán)境,避免疫情蔓延和擴散。
污染的環(huán)境,避免疫情蔓延和擴散。
(2)在飼料中加喂氟苯尼考粉,飲水中添加黃芪多糖、電解多維、葡萄糖,連用7 d。
(3)對該場臨床其他健康的妊娠母豬接種豬偽狂犬病、細小病毒病疫苗,接種過程中嚴格避免交叉感染。
(4)加強飼養(yǎng)管理,提高營養(yǎng)水平,嚴格消毒制度,保持豬體和環(huán)境衛(wèi)生。
(5)清除帶毒豬,凈化豬群疫病。
通過以上措施進行綜合防控,半月后,該群其他母豬產(chǎn)仔逐步趨于正常。
6 小結
(1)豬偽狂犬病毒、豬細小病毒嚴重危害養(yǎng)豬業(yè)的發(fā)展,它們的共同致病特征是能導致斷奶仔豬多系統(tǒng)衰竭綜合征及豬繁殖障礙。
豬偽狂犬病毒病主要引起妊娠母豬繁殖障礙和仔豬(60日齡前)發(fā)病死亡,成年豬也可見發(fā)病死亡。細小病毒可感染不同年齡階段的豬,但其危害主要是使初產(chǎn)母豬發(fā)生繁殖障礙(流產(chǎn)、死胎、木乃伊胎),其余日齡的豬群特別成年豬幾乎不表現(xiàn)臨床癥狀或者只表現(xiàn)輕微的亞臨床癥狀。
(2)此次疫情檢測結果,豬偽狂犬病病毒、豬細小病毒混合感染,陽性率分別為75.00%和41.67%,另分離出大腸桿菌,為多種疫病混發(fā),病情重,應加強對此類疾病的免疫接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