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暉,柯小霞
(江西科技學院管理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8)
(1)高校品牌信息的傳播主體。高校品牌不僅需要建設,更需要讓社會公眾了解。高校品牌信息的傳播主體分為兩大類:①指有計劃地發(fā)布信息的組織和個人;②指一級傳播的目標受眾,由于對高校品牌存有一定的忠誠度,會將高校品牌形象間接地在更大的范圍內進行傳播,提高高校品牌的曝光度。
(2)高校品牌信息的傳播渠道。當前高校品牌信息傳播有多種,集中采用廣告?zhèn)鞑?、體驗傳播、公關傳播以及人際關系傳播等。因為高校具有非營利性和獨有的文化特性,更傾向于公關傳播。在二級傳播主體處形成人際傳播的發(fā)散效應,形成品牌的美譽度。
(3)高校品牌信息的傳播目標。傳播主體樹立良好的形象,獲得受眾的信任是提高傳播效果的基本條件。高校品牌傳播的目標是實現(xiàn)高知名度、高忠誠度、高美譽度的三高效應,促進高校品牌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1)宣傳模式。在宣傳模式中,組織只是傳播對其有利的信息,獲得更廣的媒體覆蓋。其常用形式有:新聞宣傳、口碑傳播、陳列展示等。
(2)公共信息模式。高校在公眾信息的傳播,注重信息的準確性和實效性,強調公共關系信息發(fā)布的作用。其常用形式有:新聞發(fā)布、學術交流、公關廣告等。
(3)雙向對稱模式。一方面把高校的想法與信息傳遞給公眾;另一方面可以獲得公眾的反饋信息,以達到雙向溝通和信息對稱的良好環(huán)境。當前網絡公關嘗試著“雙向對稱模式”,其常用形式有:網絡社區(qū)、網絡視頻、博客/微博、微信、APP客戶端等。
(4)雙向非對稱模式。從相關受眾處收集反饋信息,根據反饋去設計有針對性的內容。這種模式目的是有針對性地說服,強調對方接收。其常用形式有:主題活動、直郵公關、借勢公關等。
(1)品牌維護。品牌有效管理是品牌的曝光度與品牌的美譽度的有效組合。高校能否成為品牌由美譽度的高低直接決定,而對高校的忠誠度是社會公眾對高校品牌的持續(xù)的認可程度,甚至是能夠對對高校品牌短期失誤的包容程度,其傳播狀態(tài)如圖1所示。
圖1 高校品牌傳播的狀態(tài)
①第一區(qū)塊。高校品牌的傳播主體是高校組織,其品牌信息的曝光機會比較少,且曝光的少數信息也基本上是負面消息。因此,高校首先要加大媒體的曝光率,采用“宣傳模式”和“雙向非對稱模式”共同來完成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雙增長。②第二區(qū)塊。此類高校品牌信息經常曝光,但以負面消息為主,美譽度和曝光度成負相關。使用“雙向非對稱模式”或者“退出”目標媒體進行有針對性的信息引導和公關策劃。③第三區(qū)塊。高校憑借其高曝光度和高美譽度,讓自己成為新聞的發(fā)布主體與傳播渠道,做好“雙向對稱模式”的合理運用。處于該區(qū)塊的高校在健全網絡宣傳平臺的同時,擴大新媒體的覆蓋面,實現(xiàn)多種媒體的整合傳播,不斷創(chuàng)新傳播新模式。④第四區(qū)塊。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曝光信息多數是負面信息的情況下,處于該區(qū)塊是高校品牌傳播的最佳狀態(tài)。此類高校進行公關傳播的保證持續(xù)和穩(wěn)定,通過“公眾信息模式”進行適度的曝光,打開信息傳播通道,增加高校的關注度。任何一個高校品牌不會永遠僅處于一種傳播狀態(tài),其狀態(tài)可能會在四個區(qū)塊中輪番出現(xiàn)。因此,高校品牌公關必須加強輿情監(jiān)測,必要時調整公關傳播模式。
(2)突發(fā)危機,高校危機公關是高校為謀求發(fā)展,針對各種危機事件而采取的公共關系活動。危機存在有3個階段:①危機潛伏期一般采用宣傳模式和雙向對稱模式的結合。在新媒體平臺下越來越傾向“雙向對稱模式”的自媒體,為高校收集信息帶來了便利。高校要做好信息的發(fā)布和信息的收集,善用其自媒體平臺。②危機爆發(fā)期一般采用公眾信息模式和雙向對稱模式的結合。高校在危機爆發(fā)后,應盡快評估危機的等級,建立有效預警機制,在第一時間將將信息傳達到位,保持與公眾雙向的信息暢通。③危機解決期一般采用四種模式的整合應用。經過危機爆發(fā),高校的公關傳播模式由信息的被動接受和轉變?yōu)橹鲃影l(fā)布宣傳,掌控好信息主導地位,發(fā)揮其高校品牌信息的主體傳播,從被動回應回到信息的主動發(fā)布。
(3)重大活動通過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地策劃,向公眾傳播特定的信息,包括品牌的塑造與傳播,需注意以下4點:①高?;顒討獋戎馗咝F放频奈幕厣蕴岣吖妼ζ放频挠∠?,通過學校的?;铡⑿S?、校歌、等都可以運用在高校品牌活動的傳播過程中。②整合傳播渠道,傳播內容符合高校特色。高校在進行品牌公關傳播時,須做好輿情監(jiān)控,避免發(fā)生渠道選擇不恰當、曝光過度、缺乏文化特色等公關行為。③活動策劃要有明確階段性目標。高校的重大活動,需要設立階段性的目標,宣傳目標層層遞進,受眾類別和受眾層次需要進行細分。④注重網絡媒體的運用。高校的受眾學歷較高,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強。高校品牌在宣傳時,不能忽視網絡媒體的力量,尊重其即時性、交互性、社會化、個性化的特點,使得傳播效果達到最大化。
高校品牌與高校、教育服務和人三個要素相關聯(lián),具有較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品牌塑造與傳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僅是高校教育實力的展示,也是高校教育水平的體現(xiàn),讓社會公眾了解和認可。
[1]張金娟.淺析民辦高校品牌發(fā)展的對策[J].甘肅科技,2010,(11).
[2]田素美.高校危機管理中個的公關傳播的現(xiàn)狀與策略研究[D].南昌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