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金
黃章晉先生在《“貓論”的由來及背后的故事》(參見《學(xué)習(xí)時報》2014年4月4日)中說:將“黃貓黑貓”變“白貓黑貓”,是毛澤東本人有意為之。 不要小看“這一字的修改,意味迥然不同?!S貓、‘黑貓都是中性修飾,不會有人認為兩種貓有好壞或優(yōu)劣之別,而‘黑貓‘白貓則不然,在聽者潛意識里,它很容易就先有了好貓壞貓之別,再加上后面的‘都是好貓,憑空有了不問是非問結(jié)果的意思。如果不管其完整原話和語境,特意只拎出這句話來批,更會強化這種認知?!?/p>
筆者對“貓論”在當(dāng)今社會生活中所產(chǎn)生的效果暫且不論,僅就毛澤東是否最先改了鄧小平的“黃貓”成為“白貓”的說法,并不敢茍同。嚴格地說,黃章晉先生的講法是對毛澤東的一種誤讀。
據(jù)《鄧小平年譜》一條注釋介紹:“1962年7月2日,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討論農(nóng)業(yè)如何恢復(fù)問題時說, 不管黃貓、黑貓, 哪一種方法有利于恢復(fù)生產(chǎn), 就用哪一種方法。同年7月7日, 在接見共青團三屆七中全會全體同志的講話中, 又說:劉伯承同志經(jīng)常講一句四川話:‘黃貓、黑貓,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鄧小平的這個比喻不脛而走,但流傳中都把‘黃貓說成‘白貓。”(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第147頁, 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
可見,將“黃貓”改為“白貓”的始作俑者并不是毛澤東,而是在社會上“流傳”中出現(xiàn)的。《鄧小平年譜》對于譜主的生平、活動、講話等介紹的時候,并沒有斷言是毛澤東有意識改了鄧小平的“黃貓”為“白貓”。
事實上,將“黃貓”改說成“白貓”的,是鄧小平自己所為。1968年六七月間,鄧小平寫的《我的自述》中說:“1962年刮單干風(fēng)的時候,我贊成安徽搞‘包產(chǎn)到戶這種破壞社會主義集體、其實就是搞單干的罪惡主張, 說過‘不管白貓黑貓, 抓得住老鼠就是好貓等極其錯誤的話?!?/p>
這里寫得很明確,是鄧小平把“黃貓”改成了“白貓”。鄧小平的這份《自述》,在“文化大革命”期間, 在保密制度受到?jīng)_擊的情況之下,它成為民間紅衛(wèi)兵小報轉(zhuǎn)抄并廣為散發(fā)的傳單。1976年3月,中共中央四號文件《毛主席的重要指示》中,傳達了毛澤東對鄧小平的批評,說鄧小平還是“白貓黑貓”啊。 在這里,毛澤東是根據(jù)鄧小平八年前寫下的《自述》中的說法而改變的, 其源出自鄧小平。說毛澤東故意扭曲后強加在鄧小平的頭上, 這種觀點是難以服人的。如果不是鄧小平自己改變說法在先, 毛澤東就會沿用鄧小平原來的說法“黃貓黑貓”。這樣,黃章晉先生提出的毛澤東“有意為之”的說法就難以成立了。
歷史文獻的真實性, 是研究歷史的最根本的依據(jù)。如果限于所讀、所見、所聞的范圍不能自知,對于并不了解的東西就輕率地下斷語,實是研究工作的大忌。換言之,假如研究者憑著自己的主觀想象刻意地將毛澤東搞得灰頭土臉,也是嚴肅的學(xué)者所不為。
(作者為江蘇省社會科學(xué)院研究員)
本欄目責(zé)任編輯 殷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