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清楊
摘要: 余華新作《第七天》自問世以來就引起巨大爭議,讀者褒貶不一。透過丑陋現(xiàn)實直達人間溫暖、給人生存下去的希望是余華小說一直不變的特色?!兜谄咛臁芬酝鲮`楊飛的視角展開對當下中國社會與普通人生存境況的體察,展現(xiàn)了生活的荒誕與生存的絕望感;作為象征的“死無葬身之地”卻昭示了亡靈的永生,表達了對美好人性的呼喚。由此,絕望與溫情在敘述中得到統(tǒng)一,表現(xiàn)了《第七天》愛的主題。
關鍵詞: 《第七天》主題絕望感悲憫情懷統(tǒng)一
時隔七年,余華推出了最新的長篇小說《第七天》,這部小說的首日預訂量達到了70萬冊,由此可見余華的文學影響力之大、讀者的期待之重?!兜谄咛臁分v述了一個叫楊飛的亡靈在死后七天之中的所見所聞,這部新作自問世起就處于被批判被質(zhì)疑的中心。有人批判小說的語言平庸,像“白開水一樣”[1],有人質(zhì)疑余華對現(xiàn)實的書寫太過繁雜,像是“新聞雜燴”、“平庸剪報”[2],更有甚者評價《第七天》是余華出道以來的最差小說[3]。
面對不絕于耳的批評聲,余華表示大家的評論他都會看,但不是現(xiàn)在,這部小說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沉淀,對于讀者和作者都需要時間[4]。程永新說:“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作家,會在他的作品里透露出一種與眾不同的精神,這種精神是在表達生活、人物、人性與現(xiàn)實、與世界、與生活的關系時有一種特殊的方法?!保?]可見在日新月異的當今中國,書寫現(xiàn)實已經(jīng)成了作家在創(chuàng)作中無法逃避的問題。古希臘盲人詩人荷馬說過:神祇編織不幸,是為了讓后代不缺少吟唱的題材,余華對此評論:“荷馬借助神祇置身事外的風度,以敘述者的身份來吟唱世事難測和人間不幸。”[6]事實上,在《第七天》中,余華用文學的真實抵達了荒誕的現(xiàn)實,與小說主人公楊飛在今天的不幸與憂思中走在一起,并用敘述者的身份吟唱了一首“安息日的悲歌”,是一部在絕望之中仍存在溫情的亡靈書。
一、絕望:安息日的悲歌
余華在《第七天》的扉頁中引用了《圣經(jīng)·舊約·創(chuàng)世記》的一句話:“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jīng)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鄙系鄣膭?chuàng)造與人類的墮落,這是西方人意識中人類歷史的起源,也是《創(chuàng)世記》中新開始的原型。在圣經(jīng)最后,有兩個明顯的主題:終結(jié)與開始,所有給人類帶來災難的惡勢力被摧毀,新的天地開始了,圣經(jīng)結(jié)尾即是對《創(chuàng)世記》中已經(jīng)創(chuàng)造好的世界的再創(chuàng)造[7]。無獨有偶,余華在談到《第七天》書名時表達了類似的想法:“寫到第七天才是故事的開始,我這次是反過來寫,我的小說開始是傳統(tǒng)小說的結(jié)尾,寫到第七天時死無葬身之地的故事開始了,但是我在這里結(jié)束了。我這個小說是反過來的,從結(jié)束地方開始寫,寫到開始的地方結(jié)束?!保?]余華用一貫簡潔的筆法對這個故事進行了簡化處理,以簡代繁,以輕載重,使這部“反過來寫”的小說更具有形式感和深層意蘊。
文學給予我們的是一個虛構(gòu)的世界,卻承受著來自現(xiàn)實世界的所有欲望、情感和想象,所以文學中的現(xiàn)實比生活中的現(xiàn)實更加真實[9],借助這個虛構(gòu)的世界抒寫人的情感經(jīng)歷、表現(xiàn)生活的現(xiàn)實,人們就會從對照中獲得共鳴。從“文學的減法”角度來說[10],《第七天》講述了一個“游蕩亡靈”的故事。楊飛,一個意外事故中的亡靈,因為沒有墓地安葬而到處游蕩,他回憶生前的種種經(jīng)歷并開始了解同行者生前的遭遇。從“第一天”開始,余華就通過楊飛“第一人稱”敘述的真實感把讀者拉進楊飛“回憶中的人間”,并直指當今社會現(xiàn)實:暴力拆遷、公款吃喝、官員瞞報死亡人數(shù)、警民沖突、死嬰事件……李月珍如此善良無私,可是到最后連尸體都不見了,骨灰都是從別的死人那里分出來的;鄭小敏的父母在強拆事件中死去,女兒鄭小敏在廢墟中等待父母的歸來;劉梅發(fā)現(xiàn)伍超送她的是蘋果高仿手機而不是真貨時宣布自殺,網(wǎng)友們不僅不勸說,反而告訴她哪種自殺方式更好,當她跳樓時,那些江湖小販把下面圍觀的人群當做絕佳的生意契機。有學者認為在余華作品中苦難具有雙重涵義,一是在人物的現(xiàn)實境遇層面的“生存(命運)之難”,二是在人物的生命體驗層面表現(xiàn)出來的“存在(靈魂)之苦”[11]。對于“余華式苦難”的定義同樣適用于《第七天》,亡靈們在現(xiàn)實世界的生活充滿艱辛,然而死后的世界依舊讓他們感到不安:殯儀館里等級制度森嚴,富有的候燒者有貴賓區(qū)域,有昂貴的墓地,而貧窮的候燒者只能在普通區(qū)域等待,有一些死去的人還沒有墓地,所以不能火化,只能去“死無葬身之地”;曾經(jīng)的愛人即使死去也不能在一起;楊飛的養(yǎng)父楊金彪在殯儀館成了等級制度的幫兇。
這一系列的事件沒理由不讓讀者感到絕望,與其說是世界太殘酷,不如說是余華把人們不愿意接受的現(xiàn)實血淋淋地擺在讀者面前?!兜谄咛臁酚羞@樣一個細節(jié):鼠妹從高樓墜落牛仔褲都被崩裂了。這種驚心動魄的死法使讀者產(chǎn)生了巨大的震撼,余華在隨筆中提到:“從高樓跳下來自殺身亡的人,由于劇烈的沖擊使他的牛仔褲都崩裂了……牛仔褲的崩裂使這個事件一下子變得與眾不同了,變得更加觸目驚心,這樣的事件進入了文學,可以讓文學在現(xiàn)實生活和歷史事件里脫穎而出,文學的現(xiàn)實應該由這樣的表達來建立?!保?2]由此可見,這些來自生活的經(jīng)驗就組成了文學中的現(xiàn)實可信的依據(jù),在現(xiàn)實世界的倒影下,余華碰觸了荒誕的真實。作家如何敘述現(xiàn)實沒有方程式,“但是必須要有距離,在《第七天》里,我從一個死者的角度來描寫現(xiàn)實世界,這是我的敘述距離?!兜谄咛臁肥俏揖嚯x現(xiàn)實最近的一次寫作,以后可能不會這么近了,因為我覺得不會再找到這樣既近又遠的方式”[13]。楊飛作為敘述者,以一個親身經(jīng)歷者的身份敘述自己的人生與同行者的人生,也為其他人命運做了前后呼應:第一天楊飛等待203路公交車時看到的車禍,就是為肖慶的死做鋪墊。這種地方看起來不經(jīng)意,其實決定了整個小說的情節(jié)走向,也決定了此后的高潮敘述是否更有感染力。如果沒有肖慶的死,鼠妹就不會知道伍超為了給她買墓地而去賣腎,也就沒有鼠妹回憶他和伍超的愛情,也就不會讓人更深刻地思考在當今現(xiàn)實下人性的卑微與命運的絕望。
在余華三十年的創(chuàng)作中,“傷痛感”和“絕望感”一直貫穿其中,余華本人說:“我感到這種絕望至今都還伴隨著我,并沒有因為我?guī)啄隂]有寫小說了,然后他們就慢慢消失了。我發(fā)現(xiàn)它們還是和我在一起。”[14]如果說和《第七天》同樣著意書寫當下現(xiàn)實生活的《兄弟》充分彰顯了中國社會轉(zhuǎn)型期所暴露出來的各種人性本相的話,那么《第七天》則是向讀者展示了普通人在當今中國現(xiàn)實生活下的無力感與絕望感,就像在楊飛回憶生前世界的七天里,他沒有感受到愛,只有無盡的傷害與絕望。不得不說,這真是一曲“安息日的悲歌”。
二、新生:死無葬身之地
在余華的文本序列中,死亡事件并不是永恒的終止,在死亡的背后,是與生命同形的亡靈世界[15]。在楊飛死去的第一天,他得知因為自己沒有墓地只能到處游蕩,在游蕩的過程中,他結(jié)識了鼠妹,并在鼠妹的指引下來到“死無葬身之地”。
在中國,“死無葬身之地”是詛咒人的話,是誰死了都不愿去的地方,而《第七天》中,“死無葬身之地”成了沒有墓地的亡靈群居的地方,它與現(xiàn)實世界比鄰,甚至多了幾分生機和溫暖?!八罒o葬身之地”作為一種象征并不是從某個人物或者某些事件中顯示出來的[16],而是亡靈寓居這個世界的象征,正如小說中寫道:“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樹木茂盛,樹枝上結(jié)滿了有核的果子,樹葉都是心臟的模樣?!薄澳抢飿淙~會向你招手,石頭會向你微笑,河水會向你問候。那里沒有貧賤也沒有富貴,沒有悲傷也沒有疼痛,沒有仇也沒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17]楊飛作為一個亡靈,在現(xiàn)實世界是不占有空間的,不占有任何空間就說明了他們不會在實際的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作用,即使是正常人也會產(chǎn)生無力和絕望的情緒,而在“死無葬身之地”,“人人死而平等”就是他們理解世界和與世界打交道的方式。正因為如此,警察張剛和李姓男子才能放下在現(xiàn)實世界的仇恨,快樂地下棋、悔棋、吵架然后又和好;被隱瞞的商場火災死亡者生前雖不相識,卻在那里成了一家人;二十七個死嬰在人間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卻在“死無葬身之地”唱出了夜鶯般的歌聲。
用“輕逸”解構(gòu)“沉重”是余華小說的特色之一,在描繪死無葬身之地的圖景時,余華用明亮的筆調(diào)消解了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對命運的絕望與悲哀,使得鼠妹的凈身儀式更像一場盛筵。鼠妹在人間受盡欺凌,伍超賣腎為她買了墓地,去火化時亡靈為她舉辦了巨大的凈身儀式,所有骨骼都摘下一片樹葉舀起河水去澆灌鼠妹,鼠妹身上長滿了青草和野花,成為最美的“死者”。余華推重的作家博爾赫斯在《另一次死亡》寫達米安在荒原上消失,“仿佛水消失在水中”[18],由此可見,敘述的力量往往是在豐富有力的細部表現(xiàn)出來的,它決定著小說內(nèi)在的力量[19]。凈身儀式這一段,余華一步步推進:鼠妹“像是進入睡夢般安詳”地等待凈身;蒼老的骨骼用雙手合攏的樹葉之碗舀起河水為鼠妹凈身;經(jīng)常圍成一團的那三十八個骨骼分開去用樹葉之碗舀水,發(fā)出了觸景生情的嗚咽聲;譚家鑫安慰哭泣的女兒“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里都一樣”;張剛和李姓男子虔誠地將河水灑向鼠妹身上的青草和鮮花;鄭小敏的父母、身穿白色衣衫的李月珍和27個嬰兒都來了,青草弄癢嬰兒們的脖子,他們發(fā)出了咯咯咯的笑聲。這一段的敘述非常質(zhì)樸簡單,像是在純粹地講故事,有一種很溫暖的東西在里面。這里是整部小說的高潮,鼠妹的凈身儀式將“死無葬身之地”的平等、溫暖體現(xiàn)到極致,是整部小說中最有力量的部分。
余華說:“我寫《第七天》的時候……把現(xiàn)實世界作為倒影來寫的,其實我的重點不在現(xiàn)實世界,是在死亡的世界?,F(xiàn)實世界里的事件只是小說的背景,‘死無葬身之地才是小說的敘述支撐。所有的敘述理由都來自于‘死無葬身之地。”[20]沒有楊飛與李青在生死邊界的相遇,就沒有李青自殺事件;沒有楊飛遇到鄭小敏父母,就沒有強拆事件;沒有寫楊飛在“死無葬身之地”遇到譚家鑫,就沒有公款吃喝與譚家鑫一家的遭遇;沒有遇到鼠妹,就沒有鼠妹和伍超生存的無奈與愛情的悲劇。余華借對“死無葬身之地”的敘述表達了他的悲憫情懷,其實悲憫一直貫穿余華的作品始終,承襲以往小說,《第七天》通過亡靈在沒有貧賤富貴、悲傷疼痛的死無葬身之地的生活表現(xiàn)出深刻的悲憫情懷,只有在這個地方,才能消解人世的罪惡和荒誕,從而在“人人死而平等”的無奈中得到些許慰藉?!兜谄咛臁返奈膶W意義就在于“死無葬身之地”,它是對現(xiàn)實世界的反襯,表現(xiàn)了溫暖與平等,表達了對美好人性的呼喚。
三、統(tǒng)一:苦難中的溫情
川端康成在《禽獸》的結(jié)尾寫了一位母親凝視死去女兒時的感受,“死去的女兒的臉生平第一次化妝,真像是一位出嫁的新娘”[21]。在《第七天》中,楊飛的死是一個結(jié)束,人間的苦難止于人間,他在第七天來到“死無葬身之地”又是一個新的開始。余華的寫作深受川端康成的影響,生在死之后出現(xiàn),沒有生死之隔,沒有美丑和善惡之分,一切事物都以平等的方式相處?!八麄儗?nèi)心的忠誠使他們寫作時同樣沒有了邊界,因此生和死、花朵和傷口可以同時出現(xiàn)在他們的筆下”[22]。由此,在余華的敘述中就出現(xiàn)了生與死的和聲,絕望與溫情達到了統(tǒng)一。
《圣經(jīng)》是一部有關生命、現(xiàn)實和思想的宗教之書,小說開頭引用《創(chuàng)世記》正是體現(xiàn)了一種宗教的意味:上帝創(chuàng)造了人們,而人們也需要信仰和愛。在絕望和殘酷的現(xiàn)實中,《第七天》演繹了動人的父子之親、男女之情和人間大愛,表達了愛的主題。
小說中余華極盡諷刺現(xiàn)實之能事,通過楊飛的回憶將人間的苦難鋪陳得淋漓盡致,可是任何一種回憶中都帶有溫情的成分,即使是面對苦難的過去,命運也會展開苦難中難得顯現(xiàn)的溫情:年輕、單身的鐵路扳道工楊金彪一心一意撫養(yǎng)楊飛長大,甚至沒有娶妻;李青是一個美麗、高傲、聰慧的女子,她覺得領導們的兒子都不可靠,也曾經(jīng)奚落過求愛者,卻偏偏被楊飛的溫暖忠誠所吸引,從而成全了這段短暫的愛情和婚姻;伍超和鼠妹的愛情故事正反映了當下社會底層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他們卑微卻不卑賤,他們的愛情揪心卻真誠。這些來自于現(xiàn)實中的人物,在死后卻更像傳說中的人物,他們的內(nèi)心有讀者讀不到的當今的現(xiàn)實[23]。他們的行為并不是要體現(xiàn)出個人的苦難,而是真正意義上的現(xiàn)實,在上帝缺席的時候,愛是我們存在的唯一理由。已經(jīng)死去的楊飛與楊金彪在另一個空間里苦苦尋找對方,終可以不離不棄,這個倫理主題在當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生前已離婚的夫妻可以在死后互訴衷腸,祝福對方,更體現(xiàn)了滾滾紅塵之中的無奈與深情;鼠妹有了伍超為她買的墓地,在所有人的祝福下走向安息之地;生前是仇人的張剛與李姓男子,在“死無葬身之地”竟然成為好朋友;李月珍雖然死去了,但是她在“死無葬身之地”做了27個嬰兒的母親,依舊延續(xù)著她作為母親的無私與寬厚。正是在與苦難的對比中,溫情的力量才顯得尤為可貴。
余華善于在敘述中運用辯證法,如用喜劇的形式表現(xiàn)悲劇的內(nèi)容:譚家鑫一家在“死無葬身之地”將飯館重新開張,骨骼人都快樂地吃著喝著,并數(shù)落那個世界的食品問題。譚家鑫說這里沒有公安、消防、衛(wèi)生、工商、稅務這些部門,也沒有欠賬的問題;張剛和李姓男子在一起下棋,捉弄了楊飛之后,“他們兩個哈哈大笑,兩個做出同樣的動作,都是一只手捂住自己的肚子,另一只手搭在對方肩膀的部位。兩個骨骼在那里笑的不停地抖動,像是兩棵交叉在一起的枯樹在風中抖動”[24]。余華借楊飛之口發(fā)問:“有墓地的得到安息,沒墓地的得到永生,你說哪個更好?”[25]亡靈們用平和的承受、近乎逆來順受的態(tài)度接受了沒有墓地的生活,作為一個“人”來講,不想得到安息是不可能的,而作為一個“亡靈”,即使沒有墓地會感到生命的悲苦,但死無葬身之地散發(fā)的溫情的力量,使他們得到永生的快樂。
魯迅先生曾經(jīng)提出:人道主義的愛,應該是“離絕了交換關系利害關系的愛”[26]。余華被公認為魯迅文學精神的繼承者,他本人也說,如果讓他選擇一個中國作家做朋友,他一定會選擇魯迅,因為余華認為他的內(nèi)心深處與魯迅非常接近[27]。這不僅體現(xiàn)在他直面現(xiàn)實的精神,負載、承受文學的“不能承受之重”,更體現(xiàn)在他對人的命運和苦難的情感擔當,憂患苦難的人道主義關懷。他將批判現(xiàn)實的鋒芒直插入歷史和現(xiàn)實的最疼處,從存在的悲劇和絕望的意義上理解人性與現(xiàn)實[28],但絕非“自我優(yōu)越”與“施惠于人”,而是秉承“創(chuàng)作總根植于愛”。他以一貫的悲憫情懷和平等的心態(tài)體察當下現(xiàn)實生活中普通人類乎災難的經(jīng)歷,從而創(chuàng)作出了深刻動人的作品。
從1983年開始寫作到2013年《第七天》出版,余華的創(chuàng)作正好走過了三十個年頭,在《第七天》的學術研討會上,余華表示《第七天》是最能代表他的寫作風格的一部作品,“因為從我八十年代的作品一直到現(xiàn)在作品里的因素都包含進去了”[29]。洪子誠先生曾評價余華的長篇小說:“透過現(xiàn)實的混亂、險惡、丑陋,從卑微的普通人的類乎災難的經(jīng)歷,和他們的內(nèi)心中,發(fā)現(xiàn)那種值得繼續(xù)生活的簡單而完整的理由,是這些作品的重心?!保?0]洪子誠先生非常精辟地概括了余華長篇創(chuàng)作的特點,《第七天》的創(chuàng)作也體現(xiàn)了這個特點。作家原就不該僅滿足于做生活的記錄者,一個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內(nèi)心寫作,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31],文學的偉大之處在于它的同情心與憐憫心,《第七天》向人們展示了如何在苦難中尋求溫情,雖然遭到很多批評和質(zhì)疑,但是作為一部新作,它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沉淀,也需要時間的檢驗。
參考文獻:
[1][8][20][29]張清華,張新穎,等.余華長篇小說《第七天》學術研討會紀要.當代作家評論,2013(6).
[2][3]劉霞云.超越苦難與生死的高尚書寫——評余華新作《第七天》.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3(5).
[4]余華談新書《第七天》:我會關注批評.但不是現(xiàn)在.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3/06-25/4967969.shtml.
[5]蘇童新書《黃雀記》.拷問那個時代的過來人.http://cul.qq.com/a/20130606/010102.htm.
[6]余華.前言.十個詞匯里的中國.臺北:麥田出版社,2010:7.
[7]利蘭·萊肯,著.黃宗英,譯.圣經(jīng)文學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500-501.
[9]余華.網(wǎng)絡與文學.沒有一條道路是重復的.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124.
[10][28]張清華.文學的減法——論余華.南方文壇,2002(4).
[11]夏中義,富華.苦難中的溫情與溫情的受難——論余華小說的母題演變.南方文壇,2001(4).
[12]余華.文學中的現(xiàn)實.沒有一條道路是重復的.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183.
[13]張曉琴.一次不徹底的遠行——余華的《第七天》及其他.博覽群書,2013(8).
[14][19]余華,洪治綱.火焰的秘密心臟(對話).洪治綱編.余華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24-25,27.
[15]戴錦華.裂谷的另一側(cè)畔——初讀余華.北京文學,1989(7).
[16]余華.虛偽的作品.沒有一條道路是重復的.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175.
[17][24][25]余華.第七天.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225,142,155.
[18]余華.博爾赫斯的現(xiàn)實.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36.
[21][22]余華.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9,8.
[23]余華.布爾加科夫與《大師和瑪格麗特》.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18.
[26]魯迅.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魯迅全集(第1卷).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133.
[27]楊少波.余華:忍受生命賦予的責任.環(huán)球時報,1999-3-12.
[30]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378.
[31]余華.中文版自序.活著.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