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延潼
摘要:
在古典型藝術時期,繪畫是通過以理制情來完成的,而,現(xiàn)在,隨著心的自覺和自由化思潮的興起,情已經掙脫理的束縛,凌駕于理之上了。繪畫作品中情的異化恰恰反映的是現(xiàn)實中我們真正的心理的變化。
關鍵詞:情;理
一、情與勢
《樂記》和《毛詩序》都有關于情的記載,“情動于中故形于聲”“情于中而行于言”。《文心雕龍》中劉勰就單獨列出情采篇,謂:“立文之道,其里有三,一曰形文;二曰聲文;三曰情文……五情發(fā)而為辭章?!痹谝槐厩宄司幍摹豆沤裨~話》中,謂詩詞只有無理才能入妙,又說,羨門“落花一夜嫁東風,無情蜂蝶輕相許”句愈無理則愈入妙。這都說明寫詩作文都離不開言說性情、表達情致?;蛘咧苯诱f,詩歌、文章、音樂是人的內在情志借助語言、聲音等形式的外在表現(xiàn)。清初王夫之就主張理、志應統(tǒng)一于情之中。而在早期的繪畫理論中,很難見到直接“言說性情”的論述。但是,哲學上又非常肯定情的存在,謂“以我觀物,情也”。而畫面上的情又何在呢?我以為,早期的繪畫內容并非重視情的本身,而是利用一種嫁接形式,即通過氣與勢來完成畫面對情的傳達。六朝 謝赫將“氣韻生動”列為六法之首,而不說要表現(xiàn)情采。
二、物、我、情的關系
我們可以通過兩條脈絡(物與我)對情進行梳理和了解。第一條是內心的情感,或者說是心靈的感發(fā)。從古典到現(xiàn)代,藝術家對情的渲染和刻畫是漸序而行的。從六朝時候的繪畫的“暢懷”到元代“畫,不過意思而已”(黃公望)再到后來的“借彼物理,抒我心胸”“抒發(fā)觀感,寄托懷抱”以致近來的”“情緒的宣泄”無不反映著對情的關照方式的轉變。這種轉變的原因,在東方看來,是理勢的必然,是集體下的個體心靈或者說“我”的認識的結果。西方看來,是“精神的個體性返回到內心生活的無限”的結果??偲饋碚f,是人類的收心內視,心靈自覺的結果。
第二條線索從物的角度來觀看。上章我們談過,“以物觀物”,是不帶有情感成分的。那么物自身是否具備情的因素呢?聽起來似乎是生物學上的課題,但是不同的認識往往造成不同的審美趨向。古詩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西方的利普斯(lipps)將這種現(xiàn)象歸納為移情說(Einfuhlung),即將我的情移到物上去,賦予物的生命人格。而中國更多是將其解釋為化境。佛教講,我非我,物皆是我。昔日莊周夢蝶,不知哪位是我哪位是蝶。古人講天人合一。當個人充斥的情緒希冀與上天合一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周圍的一切就與自身的情感相通了。從視覺藝術上來看,有物必然有態(tài),有態(tài)必然成趣,有趣必然生情。所謂“形態(tài)情趣”,說的就是情與物的關系。老子講“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奔热惶斓赜写竺?,那么情是否存在于這大美之中呢?《文心雕龍》也有關于情的敘說?!扒榕c氣偕,辭共體幷,文明以健,圭璋乃騁。蔚彼風力,嚴此骨骾。才鋒竣立,符采光炳。怊悵述情,必始于風;沉吟鋪辭,莫先于骨。故辭之待骨,如體之樹骸,情之含風,猶形之包骨。” 是說情與氣是同時存在的。氣動必然成風,風動必感于心,心動必生情。再者,氣之運行必顯物之精神。小草發(fā)芽,搏力向上,枯草氣衰,迎風低下。草的自然變化是勢的發(fā)展,也是理之必然。莊子在《齊物論》里講三籟,風之過穴,地氣所為,形成地籟;人之吹簫,形成人籟;而上天自身發(fā)出之聲音,稱為天籟,上天發(fā)出的聲音是天自身具足的,不需要外力作用與外因。莊子說:“夫道者,有情有信?!弊匀粯淠居趾螄L不是呢?只是萬物所存有的情是“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罷了。因此,我們說,情是以氣的形式存在于物體中。如果將我們部分中國古典類型的繪畫歸納為再現(xiàn)風格,那么,除了對形的摹寫外,更重要的是對氣的把握與交代(如果表現(xiàn)就呈現(xiàn)為勢)。如此說來,謝赫將“氣韻生動”列為六法之首,不無道理。
三、從理到情的轉換
對理的認識和其人為性的發(fā)展,到明代王陽明那里已發(fā)展為“心學”,它講究“心外無物”,心靈便是一切的命題。強調人的良知與直覺。很自然這種說辭已經萌發(fā)了當時文學藝術界個性解放、直抒性靈的傾向。其實心學已經是精神個性掙脫傳統(tǒng)羈絆的一種自覺。六朝時候講的“道與理”到程朱那里成了“道即是理”;朱熹講的“天理”到清代王夫之那里,發(fā)展為“天理即人理?!倍颊f明了人的自省與個性解放。就人而言,自我覺醒必定導致情感的宣泄與張揚。這種宣泄與張揚不僅僅是自體的內心的排解,還包括背離傳統(tǒng),掙脫束縛,奔放激情,趨向癲狂的心理追求。王陽明心學之后,社會上就掀起了情感表現(xiàn)的思潮便是例證。在中國美學史中,甚至把徐渭、李贄等人的思想納為“異端美學”。總起來說,我們所說的“心”給予個體和整個人類提供了諸多可能。它結合著先天的本性,主體的認識,后天的影響呈現(xiàn)出錯綜復雜、飄渺不定的視象。從過去、現(xiàn)在到未來,理在不停的變化著,人的認識也在不斷的提高著,后天的環(huán)境也在持續(xù)影響著。換言之,理或者是絕對精神在通過傳統(tǒng)的浸潤后也經歷著加工。筆者以為,因為理的這種無常性,所以釋氏提出“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薄斑^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將來心不可得”的理論。從理到情的轉換,就是伴隨著“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之心”的這一發(fā)展認識而來的。很有意思的是,石濤在《一畫論》的十八章《資任篇》中提到山水畫包含著“位、神、化、仁、動、靜、理、和、謹、智、文、武、德、義、勇、平一、察、善和志?!豹毆殯]有提到情。我們知道,石濤非常講究繪畫的“我”的主觀能動性。但是,這位吃齋念佛的原濟和尚就連談書論畫也是忌諱“情”字的。(或許,情已經以“另外的面目”被其他的字匯擠兌了。)如此看來,體現(xiàn)什么樣的情以及情在藝術中應以怎樣的姿態(tài)呈現(xiàn)也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參考文獻】
[1]敏澤,中國美學思想史[M]下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2][日]今道友信,美的相位與藝術[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 ,1988
[3]陳傳席,六朝畫論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貴州省六盤水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