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華
內(nèi)容摘要:高中生具備了一定量的生活素材,但往往缺乏將這些素材進行思維加工,將其轉(zhuǎn)化為寫作素材的能力。如何巧將生活素材變?yōu)樽约旱膶懽魉夭氖潜疚年U述的重點。
關(guān)鍵詞:生活素材 寫作素材
怎樣開發(fā)學生的思維,如何讓學生將生活素材順利轉(zhuǎn)化為寫作素材,從而促成寫作教學的新發(fā)展呢?筆者作了以下嘗試:
一.組合式處理
組合式處理形式多樣:一是時間組合,即把發(fā)生時間相隔較久的事放到一起;二是人物組合,即把發(fā)生在幾個人身上的事集中到一個人身上;三是事件組合,即把沒有關(guān)聯(lián)的事聯(lián)系在一起;等等。
如一學生在三篇隨筆中分別寫到了這樣三個素材:⑴父親的電瓶車車胎被路上的玻璃碎渣扎破;⑵上了高中,學校離家遠,為了安全,父親決定騎車接送我。⑶弟弟把玻璃瓶隨手扔在路上。這幾件事,很難單獨成文,即便成文內(nèi)容也很平淡單薄。筆者引導學生將這幾則材料組合起來,改寫成了這樣一件事:中午,父親送我上學,在路上電瓶車車胎被玻璃碎渣扎破;修車師傅拔出車胎上的玻璃碎片,隨手扔到路上,父親仔細找了好—會兒,把那塊玻璃碎片又拾了起來,放進上衣口袋???,把這幾則材料組合、充實后,事件便有了意義,也顯得感人了。這種組合素材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作文的謀篇布局。在積累的大量的生活素材中,選其所需為我所用,組合式處理必不可少。
二.添加式處理
如果生活素材只是事件過程,我們可以給它添加背景,這樣一來,文章就會顯得充實、感人。例如,有學生寫《我的鄰居》這篇作文,寫“我”和父母回家時,看見鄰居王奶奶正在給“我”家的花澆水。這則材料體現(xiàn)了鄰里之間的真情互助、和諧友善,但學生只是敘述了耳聞目睹的事情過程,情節(jié)平淡,不能感染讀者。經(jīng)過筆者引導,學生給這件事添加了這樣的背景:當時正是暑假,雖然天氣十分炎熱,但我和父母還是出去旅游了十天,王奶奶擔心我家的花會枯死,天天傍晚給花澆水。還回憶了去年王奶奶家的小狗跑到“我”家花壇亂踩踏花,被父親看見,他氣上心頭,從地上撿起拖鞋就砸,結(jié)果把小狗砸傷,為這事兩家還發(fā)生過不愉快。這樣的添加不但不失真實,反而大大地提升了素材的價值,人物形象鮮明感人了,同時也使文章有了波瀾。作文應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不能脫離生活。適當?shù)丶庸に夭氖翘嵘魑馁|(zhì)量的突破之處。
三.細節(jié)式處理
“細節(jié)是文章的生命”。很多時候,學生作文的細節(jié)描寫還不到位,以致缺乏表現(xiàn)力。有一學生在隨筆中寫到了這樣的一個真實素材:打掃衛(wèi)生時,手上不小心弄了個刺,疼死了,可我怎么拔也拔不出來。還是媽媽細心,她幫我挑出了刺。文章主要是描寫媽媽的細心,但在細節(jié)上處理還不夠。筆者指導學生繼續(xù)充實了這些內(nèi)容:媽媽的細心是通過挑刺體現(xiàn)的,要用微妙的描寫感染人。后來學生改成了這樣:“……媽媽讓爸爸緊緊捏住我手指的兩側(cè),她看準刺的部位,沿著刺的周圍撥開皮層,露出藏在肉里的刺兒。媽媽小心翼翼地一針一針地挑,一針一針地撥,刺終于露出了頭,媽媽手上的汗也露出了頭。她用針尖朝上撥一次,我便咬一次牙,眉頭擰成了疙瘩……。”親身經(jīng)歷的生活素材,通過這種細節(jié)式的處理,描寫將生動感人。
四.深化式處理
很多學生寫到的生活素材,常常只是事態(tài)發(fā)展中的某一階段或過程,如實寫進文章中,大多挖掘不夠,過于膚淺。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要引導他們往下深入。如有篇題為《我是一個大傻瓜》的文章,內(nèi)容梗概是:別人都叫我傻瓜。一次店主多找了一百元,我返身還給了他,當我出店時,聽到顧客說我傻。在路上,只要遇到乞丐,我就會把身上的錢都給他,同學們都說我傻。我后悔了,決定以后要學聰明些。一次坐車,見車上有個座位,就連忙擠過去,想當一回“聰明人”,不料卻坐在了一塊口香糖上,被旁邊一位姑娘當“傻瓜”笑了一頓。此文生動有趣,但實寫到這里,文章顯得缺乏正確的價值取向。經(jīng)過筆者引導、啟發(fā),學生延伸了這樣一個結(jié)局:走下車,我想到了一些事情,那店里的顧客,那圍攏上來的同學,那大笑的姑娘,難道他們才算聰明?我真的是傻嗎? 唉,人為什么要扭曲自己純真的本性,去獲得些許“好處”,甚至傷害他人圖得幾絲“快慰”呢?我并不傻,想到這,我輕松多了。這樣主題就深刻了,表現(xiàn)出對生活的內(nèi)省與感悟,表現(xiàn)出對美的積極追求。對審美價值取向的矯正,使這件小事有了積極的意義,文章也就不再小氣淺俗了。學生的許多作文,雖然素材來自生活,但不懂得如何處理才會提升作文的價值。這就需要實實在在的引導,特別是那些大眾化的素材,常寫的素材,更要幫助學生“深入一層”,在深入中有所創(chuàng)新。
采用什么方法去處理生活素材,只是一個技巧,最終的目的是要讓學生領(lǐng)會到:作文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不能脫離生活。適當?shù)丶庸に夭氖翘嵘魑馁|(zhì)量的突破口。
(作者單位:江蘇泰興第一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