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宇
(遼寧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遼寧 大連 116600)
在眾多的樂器中,鋼琴是最有表現(xiàn)力的一種。演奏者要想完美地演奏一首鋼琴音樂作品,除了要熟練把握鋼琴作品的曲式、調(diào)性、旋律、織體、和弦等,還要熟練掌握鋼琴的觸鍵技巧。鋼琴的觸鍵對鋼琴聲音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沒有觸鍵就沒有鋼琴演奏。
所謂的快速觸鍵和慢速觸鍵,其劃分主要取決于在彈奏中彈奏速度的選取。在快速觸鍵中,又可以分為快速垂直和快速水平兩種觸鍵方式。在快速垂直觸健中,所產(chǎn)生的音色相對較為清脆明亮,其所采用的發(fā)力多為大臂、前臂等帶動手指垂直法力,相對于快速垂直觸鍵而言,快速水平觸鍵在音色的表現(xiàn)上則多顯得渾厚。快速彈奏在音樂彈奏中的運用相對廣泛,而慢速觸鍵在彈奏中多表現(xiàn)連奏、斷奏的曲目,并多用在抒情類的曲目當中??傮w上來講,在運用快速觸鍵方式時音樂多清晰,并且極具有彈性,適合一些活潑、歡樂地音樂彈奏,而慢速觸鍵方式則更多地表現(xiàn)一些抒情類的曲目,連貫性和歌唱性相對要強。在現(xiàn)行的一些音樂中,很多采用慢速觸鍵和快速觸鍵中垂直觸鍵的方式進行曲目的彈奏。
在觸鍵區(qū)分上還可以分為垂直觸鍵和水平觸鍵,而觸鍵方式的劃分則是根據(jù)觸鍵角度來決定的。所謂的垂直觸鍵則是在彈奏時指尖和琴鍵保持著垂直角度,在垂直觸鍵時所發(fā)出的聲音多非常清脆、明亮,這種觸鍵方式適合彈奏速度較快的音型;而水平觸鍵較垂直觸鍵的不同點在于斜向觸鍵,并且有不同的彈奏方法,運用這種方式所彈奏出的音色相對柔和,在不同的時期,所采用的觸鍵方式也有所不同,并表現(xiàn)出不同的音樂欣賞力。
根據(jù)觸鍵時勤儉下沉的深度可以將觸鍵劃分為深觸鍵藝和淺觸鍵兩種形式,所謂的深觸鍵就是將琴鍵壓到底,手指在觸鍵過程中將琴鍵一觸到底,這種觸鍵方式在發(fā)力上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需要使身體某些部位保持輕松,通過力量集于指尖觸動琴鍵。如果用力方法不當,所表現(xiàn)出來的聲音則非常不連貫;而淺觸鍵則是在觸鍵時不將琴鍵觸到底,并且在具體操作上,淺觸鍵相對較難。在這里需要提出一點,淺觸鍵并不是不用力。而使將力用到正常狀態(tài),找到音的最佳發(fā)音點,在不同的音樂當中,觸鍵深度的控制對于音色的控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前面提到,鋼琴是一種帶有鍵盤的擊弦樂器,在其內(nèi)部,琴槌與琴弦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不像別的擊弦樂器,琴槌可以任意擊打琴弦的任何位置來達到改變音色的目的。
(一)快速觸鍵的音色效果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手指快速觸鍵,使琴鍵受到相應的沖擊力.導致琴槌產(chǎn)生更大的力量來擊弦,相應的反作用力會使音板的振幅越大,發(fā)出的聲音也越強。由此可見,手指觸鍵的速度決定了琴槌擊弦的力度,而色與音量的變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琴槌擊弦的速度。當然,同樣是快速觸鍵,不同的發(fā)力點形成的觸鍵方式也會帶來音色上的差異。比如,手指的快速觸鍵能形成非常干凈、明亮、清澈的音色效果;手腕的快速觸鍵能形成清脆、明朗的聲音效果;前臂的快速觸鍵,除了能改變音色,更重要的是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音量上的對比,使整個作品在情緒上產(chǎn)生了巨大的起伏,更能將作品推向高潮;大臂的快速觸鍵則多用于彈奏大和弦時,為了營造輝煌、嘹亮的聲音效果而采用的觸鍵方式。
(二)慢速觸鍵的音色效果與快速觸鍵法相反,慢速觸鍵法所彈奏的聲音更柔和,更深沉,而在慢速觸鍵法中,高抬指與貼鍵彈奏又有不同的音色效果。高抬指的慢速觸鍵能使音色更加連綿、悠長、深沉而富有歌唱性;而貼鍵彈奏的慢速觸鍵,能產(chǎn)生更為飄渺、圣柔的音色效果,除此之外,還能改變演奏的音量。
在鋼琴演奏過程中,觸鍵技巧種類繁多、形式多種多樣,想要獲得更為豐富的音色效果,除了采用每一種單一的觸鍵方式來之外,還可將各種觸鍵方式有效合理的相配合。這也是研究鋼琴演奏與教學中最具吸引力和挑戰(zhàn)性的一點。誠然,每一時期、每一個作曲家都有其不一樣的風格與特點,演奏者應該盡可能的根據(jù)自己的音樂想象力、表現(xiàn)力,在鋼琴上尋找適合的觸鍵方式,為鋼琴藝術(shù)注入活力。
[1]崔玉.論歌曲伴奏中的音型手法--中小學教師教學技能選議[D].東北師范大學,2005.
[2]劉洋.試論鋼琴伴奏能力的培養(yǎng)的幾個環(huán)節(jié)[D].山西大學,2005.
[3]高慧.試論藝術(shù)歌曲的鋼琴伴奏與教學[D].湖南師范大學,2006.
[4]邵一言.鋼琴演奏的心理因素及其調(diào)節(jié)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