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寒梅
山東省禹城市人民醫(yī)院六病區(qū),山東 禹城 251200
近年,伴隨人口老齡化,人們患有心血管疾病逐年增多,以往臨床上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多采用手術治療,但療效不佳,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性較大,預后并發(fā)癥較多,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手術導致病死率可高達40%[1],伴隨微創(chuàng)技術的不斷更新,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逐步受到醫(yī)生及患者的青睞,該方法是將生化酶技術和穿刺針結合,通過正壓的連續(xù)的沖洗,使顱內的血腫液化,進而達到消腫、降低顱內壓的目的,操作簡單、安全、方便、快捷,對機體損傷小,手術時間短[1]。本文對我院開展微創(chuàng)清除引流術治療,給予相應的護理進行探究,分析綜合護理對疾病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4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微創(chuàng)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80例,入選患者均符合全國高血壓腦出血制定的診斷標準[2]。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在37~59歲之間,平均年齡 (51±3.5)歲。就診時間在發(fā)病的1~12h;出血部位:基底節(jié)區(qū)出血8例,腦室出血12例,丘腦出血8例,小腦出血6例,腦葉出血6例。有10例患者腦出血量<30 ml,有20例患者腦出血量30~100 ml,有10例患者腦出血量>100 ml。臨床表現(xiàn):頭痛14例,惡心伴嘔吐20例,呼吸不規(guī)則6例。意識分類:意識清醒20例,昏迷8例,其他12例。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在39~62歲之間,平均年齡 (55±4.5)歲。就診時間在發(fā)病的3~10h;出血部位:基底節(jié)區(qū)出血10例,腦室出血10例,丘腦出血6例,小腦出血4例,腦葉出血10例。有12例患者腦出血量<30 ml,有16例患者腦出血量30~100 ml,有12例患者腦出血量>100 ml。臨床表現(xiàn):頭痛12例,惡心伴嘔吐14例,呼吸不規(guī)則8例。意識分類:意識清醒16例,昏迷10例,其他14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首先通過CT頭顱片確定血腫部位,定位應避開大腦重要功能區(qū)、頭皮血管區(qū),為患者剃頭,用龍膽紫劃好部位,消毒鋪巾,嚴格無菌技術操作,對情緒躁動者,給予苯巴比妥肌注,局部麻醉,配合醫(yī)生在定位處將直徑2~3 mm,長度為6~7cm顱內穿刺針深入血腫中心,進行穿刺,之后將針芯拔出,盡量將淤血及血塊抽吸清除干凈。用含肝素的鹽水沖洗血腫部位,末端與無菌引流袋連接。待引流液變清再給予尿激酶10萬單位加生理鹽水5mL,閉管后再進行閉式引流。在進行腦出血穿刺引流術的同時,給予脫水、降顱內壓、止血、降血壓等對癥處理。觀察血腫部位的大小以及殘留的血量,引流時間3~7天,一般不超過7天。兩組的治療方案是一致的。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一般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同時實施綜合護理,病情觀察、加強管道的護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具體如下。
1.3.1 一般常規(guī)護理 宣教正確體位,昏迷患者頭偏向一側平臥位,將床頭抬高15-30°,以利于靜脈回流且降低顱內壓,減輕水腫。安裝防護欄,避免患者墜床,保持室溫在l8~22°,保持環(huán)境安靜,減少搬動和刺激。病房內空氣應該有良好的流動性,每日空氣消毒2次,每次30min。
1.3.2 綜合護理
1.3.2.1 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狀態(tài),由于麻醉因素,導致意識難以進行判定,因此,密切監(jiān)護生命體征變化,做好記錄,昏迷患者容易發(fā)生舌后墜導致窒息,因此,根據(jù)病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時行氣管切開術。若患者思維和意識模糊,表示患者的大腦可能已經受壓,若患者逐漸清醒,也就表示病情逐步好轉。若患者昏迷進行性加深,同時伴有煩躁、惡心、嘔吐,鼾聲加重,預示可能發(fā)生腦疝,若患者的瞳孔出現(xiàn)不等大,則預示疾病進行性加重,患者已經出現(xiàn)腦疝,應立即報告醫(yī)生,進行搶救。術后意識清醒的患者,應按時翻身、拍背,協(xié)助排痰,有效預防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濕潤,可給予沐舒坦15mg,霧化吸入,保持呼吸道濕潤通暢,利于氧氣供給。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量,引流袋中血液的顏色正常為淡紅色,若顏色鮮紅,可能出現(xiàn)了再出血:如果血量減少之后突然有無色液體出現(xiàn),則表示引流的液體為腦脊液,應立即向醫(yī)生報告,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做好血壓監(jiān)測,血壓升高是誘發(fā)腦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治術后發(fā)生再出血的關鍵在于血壓的合理控制,避免血壓突然升高,使用合理的降壓藥物,將血壓值調整合理范圍,保證腦組織獲得更多的血供給和氧供應。做好體溫監(jiān)測,患者體溫升高多為中樞性高熱,應給予物理降溫,有效維持腦溫在28~30℃,必要時,術后給予冰帽,不僅能有效退熱,還可有效預防腦水腫,緩解腦細胞的氧耗及代謝速度,降低腦水腫。
1.3.2.2 加強管道護理 保持患者頭部引流管的清潔,按時更換輔料,若敷料處有滲出情況應立即更換,注意敷料滲出量。引流管的護理對患者的康復十分重要,引流管放置不宜太高或太低,應妥善固定好引流管,防止管路扭曲、受壓打折、脫落和阻塞,保證引流管能夠保持通暢。需移動病人做檢查時,應暫時關閉引流管,防止反流、積氣。如果引流管被血塊堵塞,可使用冰鹽水加尿激酶溶解血塊液化,若患者經復查,結果示血塊基本吸收則預示可以拔管。在拔管之前,應關閉引流管24 h,觀察患者沒有顱內高血壓癥狀,方可拔除。
1.3.2.3 心理護理 患者突然發(fā)病,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因此,容易產生焦慮、恐懼、緊張等不良心理。護士應進行有效溝通,必要時請同病室病友進行親身宣教,改善患者的不良心態(tài),樹立治療的信心,消除恐懼心理,調動患者的積極性,主動配合醫(yī)生進行治療。
1.3.2.4 飲食護理 術后患者應加強營養(yǎng)的供給,保證機體代謝所需,對昏迷患者可給予鼻飼,注入營養(yǎng)物質。對清醒患者應給予高蛋白、高膳食纖維、高維生素、易消化流食。注意少食多餐,避免飽餐。
1.4 療效評定[3]治愈:患者癥狀、體征消失,肌力達5級。顯效:患者癥狀、體征消失,肌力達3—4級。有效:患者癥狀、體征明顯好轉,肌力達2—3級。無效:癥狀、體征無改善。
1.5 護理滿意度評判標準 自制滿意度評價表,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讓患者根據(jù)親身經歷或感受,真實、客觀地進行評價,并在自己認為適宜的序號上劃“√”,滿意度等于滿意加一般×100% 。
1.6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學資料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 (±s)表示,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法,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及總有效率均為100%,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75%,總有效率85%,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
高血壓在我國是一種常見病,伴隨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高血壓腦出血病死率逐年增高,患病人數(shù)以中老年人為主,長期的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容易導致患者的腦內小動脈發(fā)生病理性的改變,從而誘發(fā)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突發(fā)頭痛、眩暈、惡心、嘔吐、肢體偏癱、語言障礙,病情嚴重者可發(fā)生意識障礙。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3],在各種非損傷性腦出血病因中,高血壓占半數(shù)以上,該病起病急、進展快、病情嚴重、預后不佳,嚴重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更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較大影響,給患者的生活帶來痛苦,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也在不斷調整,即使在同一血壓范圍的不同患者其發(fā)生高血壓導致誘發(fā)心血管疾患的危險程度不同,因此,臨床醫(yī)生在血壓范圍方面,應根據(jù)不同患者進行個體調整,選擇最適合該患者的理想血壓范圍。
微創(chuàng)血腫清除術是近年臨床治療腦出血較為推廣的技術,已得到廣大患者及家屬的認可,但手術治愈僅是一方面,術后綜合有效的護理是預后的關鍵,有效護理是手術成功的基礎和保障,能有效保證手術成功率,提高患者滿意率。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及總有效率均為100%,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綜上所述,對微創(chuàng)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能顯著提高護理滿意度及總有效率,使患者生存率顯著提高,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值得推薦。
[1]田繼梅.微創(chuàng)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術后護理探討[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3,22(13):160-160.
[2]張木蘭.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高血壓腦出血42例[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3,22(06):1057-1058.
[3]黃佳勇,張英育,陳曉海,等.不同術式選擇治療高血壓腦出血198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02):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