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樹仁
作文教學是個盲區(qū)。我總結出學生在寫作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分析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一、學生在寫作方面存在的問題
1.對寫作不感興趣,“談文色變”
每次布置作文,學生都會發(fā)出聲聲哀嘆:“又寫作文了!”“我不會寫!”看著學生一張張哀怨的臉,我反思:他們這是怎么了?是惰性在作怪,還是在寫作中缺乏成就感?或許是教師對學生的要求過高?
2.下筆時不知寫什么內容
每次布置學生寫作,總會發(fā)現有的學生咬著筆桿愣愣地坐著,任憑時間過去,寫不出東西來。即便寫了,也抓不住重點。這是因為學生在平時缺乏細心觀察,缺乏經歷,缺乏寫作素材。
3.寫作形式不新,墨守成規(guī),內容單一
從學生寫作內容來看,大多套用一種內容,親情類的就寫自己生病,父母親背著去醫(yī)院治療或是雨中送傘;友情類的就寫自己與朋友發(fā)生矛盾后又和好之類;師生情的無非是教師幫助自己解決某一個難題。再有一種情況是教師猜題,把可能考查的內容找?guī)灼段淖寣W生背。這種不正確的引導方法,導致學生寫作興趣的缺失,導致學生寫作水平的低下。
4.書寫潦草,抄襲作文,應付上交
學生寫作態(tài)度不端正,對寫作不感興趣,又迫于教師的壓力,常抄襲類似內容的文章,草草了事。
二、解決策略
1.寫作務實,從命題開始
葉圣陶先生說:“我們要求整個生活的充實,雖不預備著作文,但‘誠實的‘精密的‘好文章必須源于充實的生活,那是無疑的?!蔽覀兤綍r的作文題,動輒冠以“理想”“人生”“拼搏”等激揚豪邁的詞語,結果是學生如墜入云霧之中,虛無縹緲,只能“以空架空”。我在布置學生寫作時,命題內容從身邊事說起,從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說起,從學生熟悉并有情感體驗的事情說起。這樣,學生就可以做到有話可講,有情可抒。
2.積累要豐富,觀察要仔細
如何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走出教室,摹寫生活;走出書本,感受心靈;走出自我,交流思想。我們不應該讓作文成為學生交給教師的作業(yè),而應該成為學生的一種創(chuàng)作。我從七年級開始就要求學生準備一本筆記本,每周固定把星期一的第六節(jié)作為閱讀實踐課,要求學生到閱覽室去看書,在閱讀過程中學會摘抄。教師定期檢查摘抄本,必要時讓學生讀出自己認為比較優(yōu)美的文段,使之成為寫作的材料。要寫出一篇有內容的文章,還得學會觀察,善于把普通平常的生活“據為己有”,使之成為寫作的源頭,寫作的動力,寫作的靈感。我曾要求學生寫自己最熟悉的人,寫值得讓他們感動的一個動作,他們都能描寫到位,從而明白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值得動情地表達出來。
3.鼓勵加獎勵,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我鼓勵學生說真話,抒真情。如果學生的文章能入選??秲?yōu)秀作文選》,即獲得面額為三元的購物卡(這是學校的獎勵方法),此舉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每當布置作文時,學生總能把自己所要表達的東西寫出來,真實的東西最能打動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此外,我還在班上成立了寫作興趣小組,組織班上學生訂閱一些報刊,指導學生積極投稿。學生因為自己的文字變成鉛字而自豪,大大促進了寫作興趣的提高。
4.重視書寫,適時表揚
我從七年級學生入學開始,堅持每周上一節(jié)書法課,從基本的點、橫、豎、撇等八種基本筆畫入手練習。教師自己也要注意板書工整,給學生做好表率,及時表揚書寫工整的學生。曾有個學生在作文本里對我說:“老師,還記得嗎?那次您在班里表揚了書寫漂亮的同學,其中也包括我。那時我的心就像喝了蜜一樣甜。老師,您保護了我最初的興趣,從此我一發(fā)不可收拾地愛上了書法。謝謝您,老師?!笨吹竭@樣的話語,我就明白我的做法是對的。教師千萬不能吝嗇對學生的表揚。
5.擬寫作文提綱,寫作形式要多樣化
寫作有了提綱,就不會抓不著重點。所以我要求學生在寫作時要擬提綱。先確定自己要寫的內容,然后再確定為了表達這個內容,要通過哪一件事或哪幾件事來記敘,哪件事詳寫,哪件事略寫,這些內容要在稿紙上有個大概的思路。在有提綱的基礎上,可用書信體,可用題記,或用后記,或用小標題的形式,但唯一不變的形式是開篇點題,中間承上詳寫,結尾照應深化。有了真實的內容,加上新穎的形式,再書寫整潔。用心寫作,以情交流,情景交融,就是寫作之根本。
總之,作文訓練之路雖難,但我們應勇于為學生開辟通徑。在作文教學中,有了問題,找出病因,對癥下藥,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初中階段,學生打好寫作基礎很重要,需要我們積極努力地實踐和探索,開拓出一片作文教學的新天地,讓學生在寫作中快樂地飛翔。
(責任編輯陳劍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