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
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過程,而是師生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在課堂實踐過程中,運用動態(tài)的生成教學,正是新課程倡導的教學理念的體現。那么,如何才能使思想品德課超越課前的預設,利用動態(tài)生成實施教學,從而使我們的課堂活力四射、靈性十足呢?
一、 充分的課前準備是課堂動態(tài)生成的“動力源”
一堂優(yōu)質的思想品德課,離不開教師課前的精心準備和教學預設。教師準備得越細致,就越能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適時地捕捉到動態(tài)的課程教學資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自己的教學經驗、個人能力和教育智慧,圍繞課堂上出現的各種動態(tài)資源,適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改變預設的教學流程,動態(tài)地處理課堂,真正地做到預設和生成的有機統一、融合和升華。記得聽過一次市級公開課,教師在介紹“堅強的意志是成功的保證”這部分內容時,引用了“中日夏令營的較量”的故事。教師在用幻燈片呈現故事的內容后,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讀完故事后,你們有什么想法?”經過認真的思考,大部分學生都能從中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通過較量,從客觀上反映了我們這一代人身上,確實缺失吃苦耐勞的精神。教師接著提出了第二個問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呢?”于是學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的小組認為與自身因素有關;有的小組認為與家庭教育有關;有的小組則認為與學校教育有關??删驮诖蟛糠謱W生認為對這個問題討論得差不多時,一個學生大聲地問:“這種現象的出現,跟社會因素有關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思維由此而打開了……
二、 個性的張揚是課堂動態(tài)生成的“生長素”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的生成者。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把學生看做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課堂教學活動的旁觀者。學生是有創(chuàng)造力的生命機體,他們富有情感,具有想象力,敢于質疑,勇于探索,喜歡張揚個性。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思想品德課堂,不會是死水一潭,它具有不可預測的變數,會出現許多意外,從而導致教學資源的大量涌現。因此,作為一線的教師,必須善于捕捉課堂上出現的、稍縱即逝的、有利用價值的觀點,敢于及時調整教學設計,改變預設的教學內容,適時地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充分地展示他們的能力,挖掘他們的潛力,張揚他們的個性。在教學過程中,要逐步讓學生意識到:只要是課堂上提出的有利用價值的問題,同學們都會重視;只要是在課堂上出現的具有新意的答案,都會得到大家的贊賞;只要是在課堂上運用的探究問題的新方法,都會得到老師的肯定。長此以往,學生的潛能定會被源源不斷地挖掘出來。例如在教學“關愛大自然 從我做起”這一主題活動的過程中,筆者要求學生在課前準備一份關于“2011年渤海灣原油泄漏事件”的材料,要求學生針對這次漏油事故,以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的形式,討論“經濟發(fā)展與關愛大自然”有關的問題。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以康菲公司的身份出現,另一組以記者的身份出現。在發(fā)布會上,作為記者身份的學生提出的問題很尖銳:事件發(fā)生后貴公司為什么沒有及時上報?你們處理這次事故的速度為什么這么緩慢?對遭受損失的漁民你們準備怎樣賠償?通過激烈的對話,學生明白了一個觀點:不能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片面地追求經濟發(fā)展。
三、 科學探究是課堂動態(tài)生成的“營養(yǎng)液”
科學探究是新課程倡導的嶄新理念,它是學生在實踐和課堂活動中獲取新知的方法和過程,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運用這種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內在的潛能,喚醒學生沉睡的記憶,開啟學生幽閉的心智。學生通過科學探究,許多預設之外的驚喜會不斷出現,原本沉悶的課堂會因此而精彩。學生本來就有一探究竟的天性,而且隨著他們的知識、能力、經驗和情感的發(fā)展而愈發(fā)愈強。在初中階段,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認知特點以及對同一問題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揮出來,使我們的思想品德課堂由講堂轉變成學堂呢?發(fā)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交流——再探索問題——再解決問題……如此循環(huán)往復,不斷地積累,不斷地生成,不斷地提高升華,從而最終解決問題。還以“關愛大自然 從我做起”為例,一位教師的教案中有一段是這樣設計的:1.自讀課本,完成以下兩個任務。(1)通過自學你有哪些新的收獲?(2)在自學的過程中你有沒有遇到疑問?2.小組內部探索、交流。3.全班展示收獲,引導學生提出新的問題,全班繼續(xù)討論、交流并最終解決問題(教師可因勢利導)。而在他的二次備課中,則有以下記錄: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部分學生提出了如下問題: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對我們中學生有什么現實要求?為什么說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等于保護了人類的文化多樣性?怎樣理解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石?學生在質疑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出的問題使我始料未及,但實際效果卻直接使我們的課堂生機勃勃、靈性十足。
(責任編輯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