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巖
摘 要: 威廉·華茲華斯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作主要描寫山色和田園生活,歌詠大自然的美,是“湖畔派”詩人的代表。本文從新歷史主義批評“顛覆”與“抑制”兩個基本概念入手,分析華茲華斯的詩歌創(chuàng)作,指出華茲華斯寄情山水,在大自然中尋求慰藉的真正原因:面對黑暗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無能為力,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
關鍵詞: 威廉·華茲華斯 浪漫主義 顛覆 抑制
新歷史主義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英美文化和文學界,它在70年代末已經(jīng)初露端倪,即在文藝復興研究領域中逐漸形成了一種新的批評方法,而且這種闡釋文學文本歷史內(nèi)涵的獨特方法日益得到西方文論界的認可。新歷史主義主張我們不可能對歷史進行任何“置身于其外”的客觀分析,對過去的重建只能基于現(xiàn)存的文本,這些文本是“我們依據(jù)我們自己的特殊的歷史關懷予以建構的”。蒙特洛斯對新歷史主義的理念給出了一個簡明扼要的界定:文本的歷史性與歷史的文本性。新歷史主義實質(zhì)上是一種文本歷史主義,是一種與歷史發(fā)生虛構、想象或隱喻聯(lián)系的語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歷史主義,是一種帶有明顯的批判性、消解性和顛覆性特征的后現(xiàn)代主義的歷史主義。格林布拉特的兩個重要的概念:“顛覆”與“抑制”。顛覆是指對代表統(tǒng)治秩序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提出質(zhì)疑,使普通大眾的不滿得以宣泄,而抑制則是把這種顛覆控制在許可的范圍內(nèi),使之無法取得實質(zhì)性的結果。本文從新歷史主義批評的這兩個基本概念入手,對威廉·華茲華斯的詩歌創(chuàng)作進行分析。
一、華茲華斯的成長歷程
1798年,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與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合作出版的《抒情歌謠集》(Lyrical Ballads)標志著浪漫主義新詩的誕生。華茲華斯的詩歌描寫湖光山色和田園生活,歌詠大自然的美,是“湖畔派”詩人的主要代表。他的詩風格淳樸,清新自然,英國詩人雪萊稱他是“謳歌自然的詩人”。華茲華斯的人生與詩作都與大自然水乳交融,他一生定居于山野鄉(xiāng)村,與青山為群,和綠水做伴。他以飽含感情的文字贊美大自然,發(fā)掘湖光山色、花草蟲魚等對人類心靈的影響??梢哉f大自然是華茲華斯的良師益友。是什么使他醉心山水,從大自然中尋找慰藉。難道是他天性使然?讓我們看看華茲華斯的成長歷程。
華茲華斯降生在一個律師家庭,他有過短暫的歡樂幸福童年。在故鄉(xiāng)的青山上,他和妹妹多蘿茜一起追逐嬉戲。然而就在他忘情地游玩于青山綠水之中流連忘返的時刻,母親拋下華茲華斯永遠地離開了人世,那年華茲華斯8歲。禍不單行,5年后他的父親也匆匆地離開了人世。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的他只得投奔親戚。盡管如此,這段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對他以后的人生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在他的詩作里充滿對童年美好時光的回憶。1787—1791年他就讀于劍橋大學。在這期間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暴發(fā)了,詩人熱情洋溢地投入了這場革命,他曾兩度去法國,但不久因為經(jīng)濟原因被喚回祖國。沒過多久英法兩國交戰(zhàn),詩人的革命夢想破滅,他失去了革命熱情,從此隱居于風光秀麗的湖區(qū),再度與自然為伴。
可見華茲華斯是自己革命理想破滅之后,心灰意冷,才退隱山林,從大自然中尋找安慰。難道他像我國晉宋時期詩人陶淵明那樣過起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閑生活?雖然華茲華斯“性本愛丘山”,但他的歸隱并不意味著真的從此與世事隔絕,過起了遠離塵世、寧靜悠閑地日子。
二、華茲華斯的詩歌創(chuàng)作
《抒情歌謠集》壓卷之作《丁登寺》是1798年華茲華斯在其妹妹多蘿西的陪伴下故地重游后所作,敘述了與其妹妹重游丁登寺時的感受和思想變化。懷河河谷及丁登寺的美與寧靜給詩人留下深刻印象,天地一片安詳,使他深感慰藉,令他遐思無限。
全詩大致分為五節(jié),用內(nèi)心獨白的形式,采用無韻詩(blank verse)的格律寫成。第一節(jié)從Five years have passed; five summers with the length開始到The Hermit sits alone結束,主要描寫詩人五年后故地重游時的所見所聞。第二節(jié)從These beautious forms開始到We see into the life of things結束。在此節(jié)中,詩人回顧五年前與妹妹初次游歷懷河河谷和丁登寺時所留下的深刻印象及其對詩人心靈的沖擊和凈化。美好的景物雖已久違,但從未忘懷。第三節(jié)較短,可以看做是一個過渡,也可以看做是對第二節(jié)的肯定或強調(diào)。它以If this be but a vain belief開始,以How often has my spirit turned to thee結束。自然幫助華茲華斯從“無益的煩悶和世界熱病的沉重地壓迫”中解脫出來。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詩人是如此頻繁地在精神上轉(zhuǎn)向“綠葉蔥蘢的懷河”和懷河所代表的自然。在第四節(jié),詩人回到詩歌的開頭。此節(jié)從And now, with gleams of half-extinguished thought開始,到Of all my moral being結束。在此節(jié)中,詩人對比此次游歷與年少時初次游歷的不同,由第一節(jié)作鋪墊,強調(diào)重游對未來歲月的影響。在當下的愉悅中,詩人欣慰地想到未來歲月的生命與糧食正蘊藏。
第五節(jié),也是詩的最后一節(jié),從Nor perchance,/ If I were not thus taught到最末一行結束。這一節(jié)主要為詩人對其妹妹的“勸勉之言”。詩人在妹妹身上看見了過去的自我(“在你的嗓音里/我捕捉住從前心靈的語言,在你顧盼流轉(zhuǎn)的/野性的眼睛里,我再一次重溫了/往昔的快樂。”),他希望妹妹也能回歸自然,也能培養(yǎng)、發(fā)展出一種與自己一樣的對自然力量的深切領悟。
在《丁登寺》這首詩中,華茲華斯探討了人與自然、自然與人生的相互關系。自然之于人,有如神靈之于虔誠的教徒,而要得到自然的啟迪和護佑,正確的途徑就是像詩人一樣回歸自然,崇拜自然,返璞歸真。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如火如荼,由此引發(fā)了英國內(nèi)部的動蕩。正如Geoffrey Durrant所指出的那樣:“《丁登寺》可以看作英國式想象在18世紀末面對由革命和戰(zhàn)爭的熱情所帶來的不安,面對與科學不斷增強的疏離感所帶來的不安,特別是面對商業(yè)、工業(yè)城市不斷發(fā)展壯大所帶來的不安時的經(jīng)典表達?!?
顛覆是指對代表統(tǒng)治秩序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提出質(zhì)疑,使普通大眾的不滿得以宣泄,而抑制則是把這種顛覆控制在許可的范圍內(nèi),使之無法取得實質(zhì)性的結果。華茲華斯把自己的真實意圖隱藏在詩行中,讓讀者自己細細體會。他的不滿與憤怒,抱負與期望,只是徘徊在字里行間,在現(xiàn)實中無法實現(xiàn)。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種顛覆是權力產(chǎn)生的,權力本身就“建立在這種顛覆的基礎之上”,通過抑制顛覆來強化統(tǒng)治。(楊正潤,1994)
華茲華斯的另一首詩作《倫敦,1802》,是運用這一理論的最佳例證。十九世紀初,在英國,商業(yè)資本的發(fā)展和海外的掠奪,使地主和中產(chǎn)階級的一部分人發(fā)財致富,社會貧富懸殊。詩人深感國人重視物質(zhì)利益、自私、精神沉悶、缺乏內(nèi)心的歡樂。這首十四行詩的前四行,“彌爾頓,您應該生活在今天!/英國需要您:它是泥沼,死水一潭;/圣壇、刀劍、紙筆,火爐旁,/雄偉富麗的大廳與閨房”,表達的是詩人對英國沉悶腐朽現(xiàn)實的痛心疾首,希望借彌爾頓的獻身精神,把英國從墮落的現(xiàn)實中拯救出來,“啊!扶我們起來,再回到我們身旁;/給我們禮讓、美德、自由與力量/您的靈魂象顆明星遠在天邊;/您的聲音象是大海的激浪,/純潔好似朗朗的青天,自由而莊嚴”。
《世事讓我們過分勞心》是一首帶有社會批判性的十四行詩。在詩的前八行中,“我們對大自然的召喚視而不見;/為了蠅頭微利,我們八靈魂棄捐/大海沐浴在月光之中,/大風呼嘯晝夜不停,/現(xiàn)在象安睡的花兒一般沉靜……”人們齷齪的金錢交易,與大自然月光海水交相輝映,與風云變幻的圖景形成鮮明對照。從第九行中間開始,詩人表達了寧愿做個異教徒以求與大自然為侶的想法。在詩的結尾大海引起的聯(lián)想滌蕩了前面數(shù)行使人感到郁悶氣氛,把人帶入美妙的神話般的世界,表達了詩人忘卻樊籠、返歸自然的喜悅。詩人面對英國社會風氣的低下,商業(yè)意識的滋長驅(qū)使人們絞盡腦汁攫取財貨的社會現(xiàn)實,雖然滿腔憤怒,但無能為力,到最后只能忘卻煩惱,回歸自然。
三、 結語
本文從新歷史主義角度,尤其是格林布拉特的“顛覆”與“抑制”兩個概念,簡單分析了華茲華斯的成長歷程及其三首詩作,認為華茲華斯雖然一生寄情山水,追求超塵脫俗,但內(nèi)心恬靜淡雅,浪漫飄逸,樸實無華,長期生活在盡享天地之靈氣的湖區(qū),其詩作多以描寫大自然和人生關系為主題,詠頌大自然這一人生快樂和智慧的源泉,被譽為偉大的“自然詩人”和“詩的風景畫家”,其名作《詠水仙》、《丁登寺》、《孤獨的收割人》、《致杜鵑》等被后人爭相傳誦,但其實是懷有一顆憂國憂民的心,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只能寄情山水,將對貧苦人民的同情及對不平等社會的憎惡反映在作品中。大自然對華茲華斯來說,既是心靈的歸宿,又是靈魂的避難所。面對殘酷而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他無能為力,只能選擇逃避。
參考文獻:
[1]羅選民.英美文學賞析教程(散文與詩歌)[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孟慶樞,李毓榛.外國文學名著鑒賞:上冊[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3]孫華祥.文學文本:閱讀與闡釋[M].濟南:山東電子音像出版社,2006.
[4]周永啟.英詩200首賞譯[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8.
[5]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6]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批評理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