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軍
近年來,后進生的轉化工作越來越受到學校和家庭的重視。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實施素質教育和提高學生素質的前提和保證。我特別關注這些學生,在家長和任課教師的緊密配合下,走出了一條“后進生轉化”之路,使班級一批“后進生”轉化為熱愛班級、認真學習的學生。
一、分析后進生的形成原因
1.家庭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將直接影響到孩子。但有的家長熱衷于賭博、煙酒,甚至酒后施暴,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有的家長性格暴躁,教育孩子不講究策略和方法,非打即罵;有的家長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只顧眼前利益,認為學習無用,還花錢,還不如混個初中畢業(yè)證,出去打工或經(jīng)商。在這種思想的驅使下,孩子便失去了進取的動力,得過且過。其次,父母與孩子之間有代溝。對于市場上出現(xiàn)的一些高科技新事物,父母接受較慢、較少,而青少年接受新事物較快,思想新潮,做父母的對孩子了解甚少,因此相互之間溝通困難。再次,父母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時下有相當多的人為了生計,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看管,自己出去打工。而老人對于隔輩人通常一貫溺愛,疏于管理。有些因父母離異而造成單親家庭,對孩子的關愛更是不夠,也影響到他們的健康發(fā)展。
2.社會因素。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也會帶來負面影響,從而使意志薄弱的青少年失去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滋生了好逸惡勞的思想。其次,對子女的教育投資是巨大的,有的家長認為這樣不劃算,還不如讓孩子早點輟學掙錢好;有的家長寧愿把錢花在別的地方,也不愿意花錢供孩子讀書。再者,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計算機網(wǎng)絡的普及,也或多或少地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觀念,這給青少年情感走向極端創(chuàng)造了可能,也使得青少年往不良方向發(fā)展。
3.學校因素。學生在學習上遭遇失敗后,有些教師出于失望心理,會做出挖苦、譏諷甚至責罵等行為,殊不知,這樣會極大地挫傷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習上的困難者很快變成學習上的落后者。其次,要因材施教,學生的學習動機依賴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為什么上同樣一節(jié)課,有的學生掌握得很好,而有的學生卻一知半解呢?就是因為有的學生適合這樣的教學方法,有的學生不適合這樣的教學方法。
4.自身因素。首先,學生心理發(fā)展的某些特點如強烈的好奇心、盲目的模仿心理、逞強好勝、重友誼、好“結伙”、逆反心理嚴重等,都可能誘發(fā)某種不良行為。其次,部分學生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意志薄弱;有的學生缺乏社會經(jīng)驗,美丑不辨,受某些不健康需要的驅使,明知故犯。再次,學生生理的迅速成熟與心理尚未成熟間存在巨大反差,這種反差造成心理騷動不安,這時如果沒有家長與教師及時、正確的引導,很容易造成與異性交往過密等問題,影響學習和正常的人際交往。
二、耐心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1.愛心感化,關心倍增。對后進生的教育,切忌簡單粗暴。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對后進生付出更多的愛,在思想上關心他們、親近他們,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為他們排憂解難。只有這樣,才能使其轉化思想,形成樂觀的生活、學習態(tài)度,樹立求知的信心。
2.因勢利導,善于抓住閃光點。每個人都有閃光點,這就是施教的支點。我們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發(fā)現(xiàn)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微弱的一點,也要千方百計地抓住它,并且發(fā)揚光大,以此作為轉化的“起點”。一旦發(fā)現(xiàn)他們有了點滴的進步,教師完全可以“小題大做”,公開表揚,不失時機地夸獎他們,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3.因材施教,教給他們簡單的預習和復習方法。對后進生的預習指導不能泛泛而提,而要把它當作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其進行精心指導。例如:在指導他們進行課文預習的時候,我把重點字詞語的意思寫下來讓他們根據(jù)提去預習,使他們的預習工作有明確的目標。要求他們把不會的東西記下來,再學習的時候做到心中有數(shù)。復習的時候,要求他們記住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然后復習近幾天學習的內容??梢越o他們一些具體的題目進行練習,也可以課后讓幾個學生互相提問比賽,使學生感覺他們不是自己在學習,還有好多伙伴,這樣學生積極性也會提高。
4.充分利用小組學習,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小組學習給這些后進生提供了很好的學習平臺。有不少學生的自卑情緒較高,不愿意在全班同學面前回答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小組學習可以避免這個問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任務,能夠在小組學習中鍛煉自己。所以我在備課中特別關注這些學生,給他們分配一些簡單的問題,使他們能夠積極參與,找回自信。在上課的過程中,對于較難的問題,先讓成績好的學生回答,然后再讓后進生補充或者回答,并對兩者都給予鼓勵。這樣他們的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體驗了成功,激發(fā)了學習的積極性。
5.反復抓,堅定信念。后進生的自覺性和自制力較差,他們的進步總要經(jīng)過一個“醒悟—轉變—反復—穩(wěn)定”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因此,對于后進生的問題,家長和教師要反復抓。要預見后進生反復的時間,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制力,幫助他們走出低谷。既要允許其反復,又要鼓勵其進步。對待這類學生應加強學習目的、動機的教育,和他們一起定下容易達到的學習目標,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并用校規(guī)校紀嚴格要求他們,使他們逐步養(yǎng)成遵規(guī)守紀的良好習慣。在此基礎上,啟發(fā)學生加強意志品質的自我鍛煉,增強克服困難的決心與毅力,戰(zhàn)勝自身弱點,健康地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