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眾+鄭瑋
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fā)展,高等教育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來自國家、社會、高校和教師自身等多方面的因素加大了高校教師的壓力。高校教師也成為了心理問題發(fā)生較多高的群體之一。本文通過對高校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和研究,找出了高校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分析了產(chǎn)生和引發(fā)這些問題的影響因素,提出提高高校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的對策和建議,為改善和提高高校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學依據(jù),為促進高等教育健康發(fā)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教師;心理健康;調查;對策
教師的心理健康是從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條件,也是教師自身健康生活的保證,更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前提條件,也會影響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更影響大學生的成長和成才。近年來,社會和教育主管部門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視,但是對高校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卻很少關注。高校教師面對著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和壓力,產(chǎn)生了各種心理問題,有些問題已經(jīng)嚴重地影響了高校教師的身心健康。所以,必須正確面對和處理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分析引發(fā)問題的影響因素,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高校教師的主要心理問題
高校教師存在的心理問題比較復雜,涉及范圍比較廣,表現(xiàn)出來的主要癥狀有疲勞、緊張、焦慮、憂郁、煩躁、情緒不穩(wěn)定、人格障礙及人格缺陷。有些屬于生理和心理癥狀,主要現(xiàn)象是抑郁、精神不振、對教學活動冷淡,他們對外界過分擔心和憂慮,時常感到不安全,對某些事情過分擔憂。以上心理問題如果存在的時間較長,可能會轉化為生理方面的問題,比如失眠、厭食、腰酸背疼、惡心、呼吸困難、頭疼等,這說明心理問題已經(jīng)比較嚴重了。調查和研究發(fā)現(xiàn),人際交往障礙也是影響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很多心理問題和心理危機都與缺失正常的人際交往和良好的人際關系相聯(lián)系。
二、高校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
教師心理健康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是復雜和多樣的。有些是由當前的社會變革和市場經(jīng)濟的沖擊帶來的,有些是由教學和科研任務帶來的,有些是職稱評定的壓力和教師之間的激烈競爭帶來的,還有些是高校領導對教師心理健康不重視導致的,當然也與教師自身對心理健康的認識不足有關。
1.工作壓力加大
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fā)展,許多高校推行了一些改革政策和措施,高校教師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量不斷增加:一方面,教師教學的課時增加,超過工作負荷;另一方面,高校追求科研成果的數(shù)量和質量,有些高校急功近利,將壓力轉嫁到教師身上,使教師面臨巨大的科研壓力。
2.職業(yè)倦怠出現(xiàn)
高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一批一批的大學生來到高校,又從高校走向社會,高校教師也一年又一年地進行了相對比較重復的勞動,這就容易使他們產(chǎn)生職業(yè)倦怠,職業(yè)倦怠是高校教師中一種常見的癥狀。這種職業(yè)倦怠會使高校教師對教育事業(yè)產(chǎn)生退縮和畏懼的心理,對本職工作失去責任感,對學生喪失原有的熱情和耐心,不顧及學生的學習效果,把教育當成一種負擔,對教學工作不認真,精力投入不足。
3.職稱評聘競爭激烈
高校教師必須要面對職稱評聘的問題。目前,激烈的人才競爭使得高校職稱評聘標準越來越高,教師晉升難度越來越大,很多沒有得到職稱晉升的中青年教師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心理壓力,這影響了一部分教師的心理健康。
三、促進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的建議和對策
1.高校減輕教師教學負擔
教學是高校教師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繁重的教學負擔是引發(fā)心理壓力的主要因素。高校可以適當增加教師的人數(shù)和比例,在任務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增加教師人數(shù),可以有效地減少教師的授課量。在教學與科研的協(xié)調方面,要考慮不同教師的特點,對于擅長創(chuàng)新與科學研究的教師,可以適當減少教學任務,而增加更多的科研機會;對于專注基礎教學的教師,可以將教學工作向其傾斜。通過教師內部的協(xié)調,也能達到減小教師工作壓力的目的。
2.建立教師心理咨詢中心
國家和社會非常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每所高校都建立了大學生心理咨詢中心。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應該得到同樣的重視,要在大學生心理咨詢中心的基礎上,建立高校教師心理咨詢中心,及時對教師進行心理疏導和治療,這種方式可以有效解決高校教師的心理問題。
3.高校教師主動轉變觀念
對于“高校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得不到應有的關注”,教師首先要主動轉變這個錯誤的觀念。只有教師心理健康了,才能讓大學生在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下學習,這是實施教育的根本前提,因為高校教師是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者,教師的很多情緒和行為都將通過教學活動傳給大學生,如果教師的心理不健康,是培養(yǎng)不出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的合格大學生的。
教師是一項專業(yè)性很強的職業(yè),高校教師都是高級知識分子,是寶貴的人力資源,他們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要職責,關注他們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對于維護教師的身心健康,促進高校又好又快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美]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2]周國韜,張明,遲毓凱.教師心理學:怎樣做一個好教師[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