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春玲
摘 要:120型空氣控制閥故障在檢修過程中準確判斷并處理,將120型空氣控制閥的常見故障扼殺在檢修搖籃里,是120型空氣控制閥檢修工作當務(wù)之急。
關(guān)鍵詞:120型空氣控制閥 常見故障 判斷和分析 對策
中圖分類號:TH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8(c)-0106-02
120型空氣制動機現(xiàn)今已成為我國貨車主型空氣制動機,而120型空氣控動閥是120型空氣制動機的核心部件,減少120型空氣制動機運用故障率是保證車輛安全運營的基本保障,如何把120型空氣控制閥故障在檢修過程中準確判斷并處理,將120型空氣控制閥的常見故障扼殺在搖籃里,是120型空氣控制閥檢修工作當務(wù)之急。
1 漏泄試驗中常見故障的判斷和分析
1.1 緊急制動位主閥排氣口漏泄量大于100 ml/ min
原因分析:緊急制動位利用滑閥經(jīng)加速緩解閥通大氣作為排氣通路,所以這條路上也容易產(chǎn)生泄露,下一階段充氣緩解位試驗中,如果沒有發(fā)生加速緩解閥向大氣泄露的話,那主要泄露部分就集中在滑閥部分。
(1)滑閥與滑閥座研磨不良或被異物拉傷,或組裝時活塞,滑閥與銅套別勁造成副風缸壓力空氣竄入排氣通路造成主閥排氣口漏泄。
(2)滑閥套或主閥體漏泄及滑閥本身有漏泄,屬于加工缺陷。
1.2 緊急制動位漏泄試驗時列車管壓力上升10s內(nèi)超過15 kPa
原因分析:120控制閥列車管及與作用部的滑閥,主活塞上部及緊急二段閥,局減閥,加速緩解閥,等五處隔開,因此,列車管壓力上升也與這五處有關(guān)系,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滑閥與滑閥座研磨不良或被異物拉傷,造成壓力空氣向列車管充氣孔或通過局減室充氣孔流向列車管孔造成漏泄。
(2)節(jié)制閥與節(jié)制閥座研磨不良,或被異物拉傷,副風缸壓力空氣位局減用孔漏泄。
(3)緊急二段閥上套或O形圈密封不良或銅套漏泄使制動缸壓力空氣竄入列車管。試驗臺試驗時表現(xiàn)為主閥排氣口大量排風。
(4)加速緩解閥套上的O形圈損傷,或閥體與加速緩解閥套的接觸面劃傷或有缺損,或加速緩解閥套磨耗過大造成O形圈密封不良,或加速緩解閥內(nèi)的Ф16夾心閥與閥座接觸不良,這些都將使加速緩解風缸的壓力空氣向列車管逆流。試驗臺試驗時表現(xiàn)為加速緩解風缸管路漏泄。
(5)局減閥套或O形圈密封不良,使制動缸壓力向列車管漏泄。試驗臺試驗時表現(xiàn)為制動缸管路壓力上升。
(6)當主閥膜板有氣孔,主閥上下活塞有變形或砂眼主閥上下活塞間的O形圈有損傷,主活塞桿有氣孔,主活塞上的緊固螺母松動時都將導致副風缸壓力空氣向列車管漏泄。試驗臺試驗時表現(xiàn)為副風缸充氣時間快。
(7)滑閥套或主閥體漏泄,滑閥本身因砂眼或開焊造成漏泄。
1.3 緊急制動位時,局減閥蓋上的小孔有壓力空氣漏出
原因分析:制動位時,局減活塞兩側(cè)一側(cè)為制動缸壓力空氣;另一側(cè)為大氣,局減閥上的小孔處有壓力空氣漏出,表明局減活塞處有漏泄。
(1)局減膜板緊固螺母松動。
(2)局減膜板有氣孔。
(3)局減上下活塞有砂眼。
1.4 制動位時半自動緩解閥排風口有漏泄
原因分析:
(1)排風閥與下閥座密封不良或墊有異物。
(2)下閥座上的O形圈損傷或未裝。
1.5 制動位時,半自動緩解閥手柄部漏泄
原因分析:
(1)緩解閥手柄部Ф16的夾心閥與閥座不密貼或夾心閥不良有卡的現(xiàn)象。
(2)緩解閥活塞桿O形圈密封不良,或活塞桿套與閥體間有漏泄,使制動缸經(jīng)密封不良處通過緩解活塞套與手柄部的暗道進入手柄部,造成漏泄。
(3)夾心閥座與閥體之間漏泄。
1.6 充氣緩解位主閥排氣口漏泄量超過120 ml/min
原因分析:120閥在充氣緩解位時,列車管,副風缸加速緩解風缸都有空氣,而制動缸壓力空氣是經(jīng)過緊急二段閥,緩解閥,滑閥,加速緩解閥排向大氣。因此當制動缸壓力空氣排至零后,主閥排氣口仍有漏泄,必定是列車管或副風缸或加速緩解風缸通路與制動缸通路之間有漏泄。
(1)緊急二段閥與套或O型密封圈密封不良,列車管壓力空氣經(jīng)壓力空氣經(jīng)密封圈不良處竄入制動缸緩解通路,從主閥排氣口排向大氣。
(2)緩解閥與主閥之間橡膠件有漏泄。使副風缸,加速緩解風缸與緩解部的制動缸通路相同。
(3)滑閥與滑閥座研磨不良,或被異物拉傷,組裝別勁,造成壓力空氣竄入制動缸緩解聯(lián)絡(luò)槽,經(jīng)制動缸緩解通路從主閥排氣口排向大氣?;蛘邏毫諝飧Z入第二階段局減通路,經(jīng)制動缸緩解通路排向大氣。
(4)加速緩解閥套或加速緩解閥頂桿的O型密封圈密封不良,或加速緩解閥頂桿反裝O型密封圈密封不良,造成列車管壓力空氣經(jīng)加速緩解閥加速緩解活塞外側(cè)從主閥排氣口排向大氣。
(5)滑閥套與閥體之間漏泄或滑閥鑄造缺陷有砂眼開焊等原因造成漏泄。
1.7 充氣緩解位局減排氣口漏泄量超過100ml/min
原因分析:與局減室相同的氣路全部在主活塞滑閥部分,因此造成漏泄的原因也集中于此,主要有以下幾點。
(1)節(jié)制閥與節(jié)制閥座研磨不良或有拉傷,致使副風缸或列車管壓力空氣經(jīng)第一階段局減通路從局減排氣口排入大氣。
(2)滑閥研磨不良或被異物拉傷,壓力空氣竄入第一階段局減通路從局減排氣口通向大氣。
(3)主閥體或滑閥套漏泄。
2 主閥各項性能及通量試驗時的故障判斷和分析
2.1 副風缸充氣慢endprint
原因分析:副風缸充氣量由列車管壓力空氣經(jīng)滑閥座列車管充氣孔L1再通過滑閥上的副風缸充氣孔(L3、L4和L1)向副風缸充氣的。由于空氣系統(tǒng)中含有大量的油霧、水氣和塵埃,雖然120閥增設(shè)了各種濾塵器和濾塵網(wǎng),但仍不可能完全防止油霧、水氣進入閥內(nèi)。另外,閥體內(nèi)部砂粒、石蠟及加工時遺留的金屬屑也可能未被徹底清除,這些都可能導致滑閥和滑閥套內(nèi)空氣通路不暢而影響副風缸充氣時間。
另254 mm直徑制動缸配套的120閥,列車管充氣縮孔堵應為Ф1.8 mm,如發(fā)生副風缸充氣慢的情況,還應檢查此縮孔堵是否裝錯或被異物堵塞。
2.2 副風缸充氣過快
原因分析:
(1)閥充氣限制孔偏大。
(2)與254 mm直徑制動缸配套使用的列車管充氣縮孔堵偏大或未擰緊。
(3)加速緩解風缸充氣孔被異物堵塞。
(4)加速緩解閥的Ф38的夾心閥與閥座不密貼,或忘裝。
2.3 加速緩解風缸充氣過慢
原因分析:
(1)滑閥上的加速緩解風缸充氣通路或充氣孔f2(Ф0.9 mm)被堵塞。
(2)主閥體內(nèi)加速緩解風缸充氣通路堵塞。
2.4 加速緩解風缸充氣過快
原因分析:
(1)滑閥上的加速緩解風缸充氣通路或充氣孔f2(Ф0.9 mm)過大。
(2)加速緩解閥中Ф38夾心閥與閥座不密貼,或忘裝。致使列車管壓力空氣經(jīng)此處向加速緩解風缸充氣。
2.5 局減壓力過高
原因分析:局減彈簧壓力過高或局減閥桿上密封圈過大。
2.6 緩解不良
原因分析:
(1)滑閥上的Ф0.2 mm眼淚孔過大。使列車管和副風缸行不成壓差。
(2)列車管通路堵塞。列車管無法減壓。
(3)存在漏泄;主要是主活塞或主活塞膜板漏泄。
(4)主活塞和滑閥阻力大,其原因主要是加工或組裝造成的。主活塞不能下移。
2.7 緊急制動時制動缸壓力上升時間不符合要求
原因分析:如躍升壓力已達到要求則是因為以下幾點。
(1)緊急二段閥桿上的限制孔(與254 mm直徑制動缸配套的縮孔堵)尺寸不對。
(2)制動缸升壓時短還有可能是緊急二段閥桿下部O型密封圈與套之間的密封不良。
2.8 制動缸壓力下降時間不符合要求
產(chǎn)生原因:
(1)主閥前蓋內(nèi)面上的緩解限孔(或縮孔堵)尺寸不符合要求。
(2)緩解通路被異物堵塞。
2.9 Ф0.2 mm眼淚孔作用試驗時不符合要求
(1)眼淚孔被異物堵塞。
(2)緩解閥與主閥連接面密封不良,加速緩解風缸壓力空氣向副風缸漏泄,致使副風缸壓力空氣不易下降。
(3)節(jié)制閥與節(jié)制閥座研磨不良。
3 建議及對策
職工在檢修中要嚴格按檢修工藝、標準化作業(yè)程序進行檢修,針對上述120閥的原因分析對癥處理故障,保證120型控制閥閥檢修質(zhì)量確保120型空氣制動機在運用中安全平穩(wěn)正常運行,適應鐵路高速重載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鐵路制動裝置檢修規(guī)則[S].
[2] 夏寅蓀,吳培元.120型空氣制動機[M].中國鐵道出版社,1995,1.
[3] 張旺獅.車輛制動裝置[M].中國鐵道出版社,200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