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海明威筆下的戰(zhàn)爭主題、硬漢形象和“冰山”理論對歐美乃至整個世界文壇都產(chǎn)生了長久而深遠的影響,其中“冰山”原則主要指一種突破傳統(tǒng)、清澈凝練的寫作風格。本文從客觀描寫、簡潔對話、象征手法三方面來分析“冰山原則”在其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中的運用。
關鍵詞:海明威 冰山原則 《永別了,武器》
作為20世紀美國最重要的文體風格大師,厄內(nèi)斯特·海明威被盛譽為“我們時代最干凈利落、最清新微妙、最富有才華和藝術感染力的散文作家”①。他看似粗獷樸實的筆觸下流動著極為深沉濃烈的情感,猶如湛藍海水上緩慢漂移的冰山,表面看不出它蘊蓄著的巨大動能,實則有撼人心魄的內(nèi)涵底力。無論是長篇或短篇小說,海明威始終堅持把“冰山原則”貫穿于他的立意構思、主題表現(xiàn)、情節(jié)結構、背景描寫、人物刻畫中,不僅開一代文風,甚至引起了一場文學革命。
一、“冰山原則”的基本內(nèi)涵
“冰山原則”是海明威文學美學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多年創(chuàng)作理念、寫作實踐的形象總結,他一直遵循這一原則處理藝術與生活的關系。1932年,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學創(chuàng)作比喻為海上漂浮的冰山?!氨皆诤I弦苿邮呛芮f嚴、很宏偉的,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雹?954年,海明威接受了喬治·普林浦敦的采訪,關于“冰山”理論的精髓,他又補充了幾句:“凡是你省略掉你所了解的東西,它們在作品中仍然存在,它們的特質會顯示出來。如果一個作家省略掉的是他所不了解的東西,它們在作品中就會像漏洞一樣顯現(xiàn)出來?!雹?958年他在回答《巴黎評論》記者提問時,再次強調(diào):“我總是試圖根據(jù)冰山原理去描寫。關于顯現(xiàn)出來的每一部分,其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的。你可以略去你所知道的東西,這只會使你的冰山深厚起來。”④
綜合他的解釋,可對“冰山原則”做一個粗略的概括:它指一種簡練含蓄、言近旨遠的寫作風格。海明威將深廣豐富的內(nèi)容寓于清新洗練的文字里,以有形表現(xiàn)無形,以有限蘊藏無限,從而達到“越少,就越多”的審美效果,借古人司空圖的話說就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⑤。冰山上“精警剔透”的“八分之一”與水面下“秘響傍通”的“八分之七”是一與萬、少與多的辯證統(tǒng)一,是意與言、情與采、體與用、實與虛、近景與遠義、形象與哲理、形似與神似、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有機結合。一方面,“八分之一”依“八分之七”而深,有了“八分之七”,作品顯得厚重、神秘;另一方面,“八分之七”待“八分之一”而明,有了“八分之一”,作品顯得清晰、真切。
二、“冰山原則”在《永別了,武器》中的藝術體現(xiàn)
《永別了,武器》(舊譯《戰(zhàn)地春夢》)發(fā)表于1929年,海明威借此成為“迷惘的一代”這一文學流派的代表作家。在這部僅有十六萬余字的長篇小說中,海明威把“冰山原則”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也標志著他在思想和藝術均已走向成熟。書名“A Farewell to Arms”一語雙關,既可作“永別了,武器”解,也可作“永別了,懷抱”解,概括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戰(zhàn)爭與愛情的雙重主題。具體來看,以下三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冰山原則”的藝術特征:
1.客觀的描寫 海明威的傳記作家卡洛斯·貝克爾曾高度評價《永別了,武器》的結尾:“這個悲劇性的失落已臻頂峰,是源自這一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及戰(zhàn)后曾受過成千上萬相似的損失。這個結尾也被視為對不可避免的事物堅忍接受的縮影?!雹?“他順著走廊走去。我走到房門口?!悻F(xiàn)在不可以進來,護士中的一個說。‘不,我可以的,我說?!壳澳氵€不可以進來。‘你出去,我說?!俏灰渤鋈?。但是我趕了她們出去,關了門,滅了燈,也沒有什么好處。那簡直像是在跟石像告別。過了一會兒,我走出去,離開醫(yī)院,在雨中走回旅館。”⑦
這種純客觀的“零度結尾”不回避,不隱匿,不拔高,不夸飾,不為了達到某種既定的觀念而故作姿態(tài)地去直奔主題,不為了追求思想意義而放縱地哭喊或激烈地宣泄,只是用看似最平淡無奇的描述,“如實”呈現(xiàn)了亨利兩次同護士爭執(zhí),以及他一連串的機械動作:走進病房——關上門——滅了燈——走出病房——離開醫(yī)院——回旅館,從而成功抹掉了作家的影子,讓現(xiàn)實存在能夠盡量以其原生本相的形態(tài)進入作品,真實自然,清晰不隔,最大限度地縮短了讀者與亨利間的敘述距離和審美距離,巧妙地規(guī)避了直白的情感抒發(fā)可能留給讀者的蒼白無力,實現(xiàn)了作品的主題情感對作家主觀意向的干擾的超越。
特別是寫到亨利向凱瑟琳的遺體告別時,沒有一個形容詞,沒有一處環(huán)境渲染,只硬邦邦地擲出一句“那簡直像是在跟石像告別”,鏗鏘有力,字字珠璣,使讀者立刻置身于沉重壓抑的死寂氛圍中,明顯感受到一股因緘默而顯得愈益厚重的情感潛流,不禁潸然淚下,不忍卒讀,這種效果是撕心裂肺般號啕大哭遠不能及的。亨利把凱瑟琳看成石像,是因為對他來說,痛不欲生的心情已把凱瑟琳“石化”,凱瑟琳“石化”的同時鮮活的他也已經(jīng)“去世”,“過了一會兒”,另外一個行尸走肉般的他才悄然“誕生”。亨利孑然一身地走進蒙蒙雨霧,萬念俱灰,莫大的幻滅感夾雜著無限的哀傷彌漫天地。小說中唯一一抹亮色被黑暗的現(xiàn)實所吞噬,徒留荒謬的恐怖,避無可避的戰(zhàn)亂。亨利回到旅館后又將何去何從?哪里才是他的真正歸宿?海明威沒有交代,既是刻意不講,也是無法講明,但他相信讀者會憑借自己的閱讀體驗、生活閱歷、感悟能力和精神境界得出相應的答案,進一步延伸和擴展作品的內(nèi)涵。
2.簡潔的對話 在《永別了,武器》中有一段凱瑟琳告訴亨利她懷孕時的對白:“‘怎么啦,凱瑟琳?‘沒事。沒有什么?!欢ㄓ惺隆!疀]事。真的沒事?!抑烙惺?。告訴我,親愛的。你可以告訴我?!疀]有什么?!嬖V我?!也幌胝f。我怕說了會叫你不高興或者擔心?!粫??!愎娌粫??我倒不愁,只怕你發(fā)愁?!悴怀畹氖挛易匀灰膊粫畹??!也幌胝f?!f吧?!钦f不可嗎?‘要說?!矣泻⒆恿?,親愛的。差不多三個月了。你不發(fā)愁吧?請你不要愁。你一定不要發(fā)愁?!雹?/p>
海明威刪繁就簡,把那些表現(xiàn)說話者外表、情緒、姿勢、神態(tài)、語調(diào)、語速等的標志性說明語句通通砍掉,甚至連“我說”“他說”之類的導入性詞語也一并省去,僅是凱瑟琳一句,亨利一句,一來一往,交替進行。句子結構十分簡單,一掃19世紀西歐大多數(shù)長篇小說對白的臃腫面貌,用的全是經(jīng)過提煉和凝聚的地道口語,短小精悍,親切易懂。作者安排如此緊湊連貫的對話,不僅符合生活實際和生命實在,而且在客觀上也加快了行文的節(jié)奏,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投射出更多、更細微、更隱蔽的情感蘊意,以“四兩撥千斤”之勢撩撥著涌動在每個讀者靈魂深處的“八分之七”的幽暗之火。
盡管在亨利的再三追問下,凱瑟琳最終如實以告,但她起初為什么要三緘其口?如果讀者回過頭去重新審視前面的各個細節(jié),尋找這些細節(jié)間的根本聯(lián)系,也許就能設身處地地感受到凱瑟琳所承受的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當凱瑟琳還在意大利前線做護士時,未婚夫的陣亡不僅結束了她等待八年的婚姻,也徹底擊碎了她對戰(zhàn)爭不切實際的幻想。失去至愛的悲痛和嚴厲的自責使她比亨利更早地認清了戰(zhàn)爭滅絕人性和踐踏生命的本質。她早已宣稱什么人都可能垮掉,在那個兵荒馬亂、戰(zhàn)火紛飛的特殊時期,任何局部和個人的幸福都不可能穩(wěn)固和長久,隨時都有被摧毀的危險,即使是新生命也不例外。為了不叫亨利不高興或者擔心,她原本準備獨自忍受生理上的疲憊和心理上的惶恐。坦白之后,她連用三個結構相近、感情色彩不斷加強的句子“你不發(fā)愁吧?”“請你不要愁”“你一定不要發(fā)愁”,可見她以愛情為最高生活準則,處處依戀著亨利,凡事為亨利考慮,永遠把亨利的感受和需求放在第一位,表現(xiàn)出堅強、勇敢、善良、溫柔的性格特征。
3.象征的手法 《永別了,武器》的開篇歷來被人稱頌:“那年晚夏,我們住在鄉(xiāng)村一幢房子里,望得見隔著河流和平原的那些高山。河床里有鵝卵石和大圓石頭,在陽光下又干又白,河水清澈,河流湍急,深處一泓蔚藍。部隊打從房子邊走上大路,激起塵土,灑落在樹葉上,連樹干上也積滿了塵埃。那年樹葉早落,我們看著部隊在路上開著走,塵土飛揚,樹葉給微風吹得往下紛紛掉墜,士兵們開過之后,路上白晃晃,空空蕩蕩,只剩下一片落葉。”⑨
讀者眼前如看電影般先閃過遠處連綿起伏的高山、一望無際的平原、碧波盈盈的流水,緊接著是近處風塵仆仆的軍隊,軍隊過后,落葉飄零,空空如也,一派肅殺蕭瑟的景象。海明威用“樹葉早落”預示了凱瑟琳的早逝,空蕩的道路既象征著亨利內(nèi)心的空虛和精神上的虛無,也象征著他最后百劫歸來、憂患余生的凄涼境況,為全文奠定了沉重哀婉的基調(diào)。隨著情節(jié)的展開,我們見證了主人公“接二連三”的厄運:負傷、離別、被捕、逃生、愛人難產(chǎn)而死,都印證了這一開頭。
此外,《永別了,武器》中的象征還體現(xiàn)在天氣、景色、動物、人物等多重維度上。如不斷重復出現(xiàn)的“雨天”是災難、不幸的象征,成為一種不祥的陰云籠罩全篇;“河流”暗示著罪孽的結束,象征洗去一身征塵的重生;“雪”象征凈化的力量,與快樂、健康、美好的生活相關;“螞蟻”代表蕓蕓眾生,象征人類的卑微與渺小。總之,海明威的象征既不變形,也不怪誕,反而洋溢著現(xiàn)實主義的某種特質,是他表達言外重旨的有效藝術手段,在“冰山原則”的應用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換言之,他憑借忠實于特定時空內(nèi)“實際生活”面目的寫實具體性與寓意超越性有機統(tǒng)一的象征意象,挑開了作品瑰麗的帷幕,展現(xiàn)出內(nèi)里鮮血與和平、欺詐與安
寧、罪惡與光明之間的尖銳沖突,讓小說在“冷面敘述”中增添了一份意境深遠、耐人咀嚼的韻味。
海明威的“冰山原則”寄絢爛于素樸,于平易處見功夫?!队绖e了,武器》在一個有限的空間內(nèi)暗含一個無限的精神世界,感情充沛卻含而不露,思想深沉但隱而不晦,恰是這一原則的完美詮釋。1954年海明威憑“精湛的敘事藝術和對當代文體風格的影響”⑩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中說他的重要性“主要在于他那生動的對白、語言增減恰到好處,既使人易懂又達到令人難忘的境界”,的確是實至名歸。
①⑥ 董衡巽:《外國文學研究資料叢刊組 海明威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第142頁,第98頁。
②③④ 董衡巽:《海明威談創(chuàng)作》,三聯(lián)出版社1985年版,第42頁,第43頁,第43頁。
⑤ 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01頁。
⑦⑧⑨ 海明威:《永別了,武器》,林疑今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頁,第191頁,第11頁。
⑩ 董衡巽:《美國現(xiàn)代小說家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102頁,第101頁。
作 者:李笑笑,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2012級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寫作原理、古代文論。
編 輯: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