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錢怡
我的“豬七戒”老弟在我們小區(qū)里可是出了名的?!柏i七戒”是我們家人給他取的外號。為什么叫他“豬七戒”呢?告訴你們吧,我老弟除了沒有豬八戒的肥頭大耳,其他地方都像豬八戒,尤其是吃!因為只少了一戒,所以叫他豬七戒。
爺爺總是說老弟的肚子像個“無底洞”,這名兒,可真是取對了。我們一日吃三餐,可老弟卻要吃五餐:早餐兩個雞蛋、一杯半牛奶、兩碗稀飯;中午和晚上飯前必須吃零食,比如一大塊面包或一包餅干,外加一樣水果,吃飯時竟然還能吃兩碗飯,遇到美味佳肴時,飯量更會大增。為此,老媽總是把我跟他比,說我吃飯像小雞啄米。唉!老弟的胃實在太大了,好像怎么也裝不滿。老弟是不是外星人下凡?怎么這么能吃?!
老弟不僅能吃,還吃得很快呢。每當吃包子時,我才嚼完一口,他兩個包子已下肚了。我一碗稀飯還沒吃完,他已吃第二碗了。我第一碗才剛吃完,他居然早已吃好飯拍拍屁股走人了!“可真是神速啊!”我感嘆。
這些還不算,老弟最大的特點是饞!這天,媽媽買回幾對烤雞翅,準備晚上給我們一個驚喜,可這香噴噴的味道怎能逃過老弟的長鼻子呢?當家里只剩下我們倆時,老弟便開始行動了,他踮起腳尖,偷偷地溜進廚房,生怕我來了又要和我分享。不過,我早就發(fā)現(xiàn)了呢!
“哼!想獨吞,沒門兒!”我自言自語道,沖過去,大聲說:“你在干什么?”
老弟嚇了一跳,“噓—”老弟東張西望,輕聲地說,“我分你一只,千萬別告訴別人,特別是老媽!”
“OK!”我倆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我剛吃完一個,準備吃第二個時,發(fā)現(xiàn)烤雞翅全沒了!我抬起頭一看:老弟正拿著最后一根雞骨頭慢慢地嚼著。
“不會吧!這么多雞翅,連一根雞骨頭都不放過!”我當場震驚了。
最后,這件事還是讓老媽知道了,我們挨了一頓批評,真是自作自受。
看,這就是我的“豬七戒”老弟,有趣吧?!
點金石: 說起老弟“豬七戒”真有趣,個性鮮明,特點突出,呼之欲出。文章主要記敘有關老弟的幾件瑣事,通過與“我”的比較,突出了他“吃得多、吃得快、分外饞”的特點,這當然歸功于作者對老弟的精細描寫,比如“肚子像個‘無底洞”“好像怎么也裝不滿”;“踮起腳尖,偷偷地溜進廚房”“我剛吃完一個,就看到老弟正拿著最后一根雞骨頭慢慢地嚼著”……這些語言和動作等的描寫,揭示了老弟獨特的性格。
文章層次清楚,思路明晰,這得益于過渡句的恰當銜接,如第三自然段開頭的“老弟不僅能吃,還吃得很快”,第四自然段開頭的“這些還不算,老弟最大的特點是饞”,使文章前后連貫,氣脈相承,通篇渾然一體。語言樸實清新,流暢得體,也值得學習。 (李仰臣)
小小評分員: 主題: 內容:
結構: 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