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芋枚
隨著經(jīng)濟和社會的發(fā)展,英語文化作為目的語文化已經(jīng)受到了普遍的重視,許多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在談論西方的“圣誕節(jié)”、“情人節(jié)”或是“感恩節(jié)”等節(jié)日時可以滔滔不絕,也可以流利的講述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甚至是歷史,但是大部分的學習者卻不能很好地用英語表達中國古代獨特的事物如風水、陰陽、武術、太極拳、中庸等;中國傳統(tǒng)飲食如湯圓、餛飩、餃子、包子、饅頭等;傳統(tǒng)物品如文房四寶、唐三彩、中國結(jié)、景泰藍、青銅器等,以及現(xiàn)代的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詞匯如四合院、五講四美、三個代表、八榮八恥、中國夢等等。即使在教學過程中碰到,師生一般都會一帶而過,不會特別學習。長此以往, 學生都熱衷學習西方文化,而對自己的文化卻非常的淡漠甚至是忽視,在實際交際中,一旦遭遇中國文化,竟然“無從下口”,不知怎么應對,出現(xiàn)了“中國文化失語癥”。
一、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失語癥”產(chǎn)生的原因
1.英語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diào)目的語文化導入,忽視母語文化的學習。在語言教學過程中加入目的語的文化教學,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事情,而且這樣的做法也受到了語言學家和教育學家的認可。因此,我們的英語課程在教材的選定上和教學的內(nèi)容上都大量的融入了英語國家的文化和習俗,這種做法確實能夠讓我們的英語學習者能夠在掌握語言的同時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全面提高了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伴隨著學生的英文水平的提高,他們對中國文化的東西卻知之甚少,即使是一些最經(jīng)常談論的神話故事、典故或是成語,日常吃的水果,食物,一些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節(jié)令,都不知道怎么用英語表達。究其原因,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太過于強調(diào)英語文化的學習,忽略了對中國文化的滲透,結(jié)果造成講英語國家的文化可以振振有詞,而在使用英語講述自己的文化時卻會語塞或是中英文夾雜。正如王宗炎所說:“對自己的文化、語言和人家的文化、語言該怎么看待,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強國或強大民族傾向于自高自大,認為人家什么東西都比自己好,這是懼外心理?!?/p>
2.學生主動學習中國文化的興趣不濃。根據(jù)筆者多年的教學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對中國自己的歷史、傳統(tǒng)的文化發(fā)展過程、對具有中國特色的詞匯或是表達不予關注,不僅不了解學習相關的譯法,更不要說流利的解說表達了。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走上了 “危險的單行道”,在實際的語境中尤其是跨文化交際中注定不是有效、高層次的交流。
二、解決“中國文化失語癥”的途徑
在全球化交流日益頻繁的背景下,只關注目的語文化的教學已經(jīng)不再適應社會的實際需求了,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日益凸顯出來,作為外語教學工作者也應該反思自己的教學,培養(yǎng)出具有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學生,在交際中不斷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才能真正從源頭上解決“中國文化失語癥”的現(xiàn)狀。
1.英語教育工作者要在教材的編寫使用和課程的設置上加入中國文化的內(nèi)容
教材的編寫者在編寫過程中應該適當加入一些中國文化的內(nèi)容,并且把英語的表達方式編寫在后面,在教師上課過程中可以給學生進行介紹學習。課外閱讀的材料可以采用一些中國名作家寫的關于中國的作品,如林語堂先生英文著作的《京華煙云》、《吾國與吾民》,錢鐘書的《錢鐘書英文文集》,華裔作家譚恩美的《喜福會》,賽珍珠的《大地》等;文國際頻道CCTV-4或是英文頻道CCTV-9。此外,在課程的設置上,應該在必修課中開設一些介紹中國文化的英語課程,介紹有關中國的歷史、地理、哲學、宗教、名勝、文學藝術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逐漸的知曉中國文化類知識的英文表達。
2.英語教育工作者要改變教學理念,加強自身的母語文化素質(zhì),以便更好的引導學生學習中國文化?!坝⒄Z教師是英語知識的直接傳播者者,他們的教學理念、知識面、還有對中國文化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學生對自己母語文化的意識程度。“打鐵還需自身硬”,英語教師不能一直走“單行道”,只向?qū)W生講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內(nèi)容,而是先要有意識的提高自身的中國文化素質(zhì)和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教師也可以通過報刊雜志如《21世紀報》、《中國日報》或是《英語世界》進行學習;也可以通過電視或是網(wǎng)絡等多種方式逐漸積累,甚至可以買一些關于中國文化的英文版書籍來看,如四大名著的中英文版,唐詩宋詞元曲的中英文對照版等;有條件的學校,甚至可以請專家到學校對英語教師進行一些關于中國文化英語表達能力的培訓以及傳授中國文化的技能培訓。在課堂教學上,在講到節(jié)日的內(nèi)容時,可以將中西方的重要節(jié)日進行對比學習,講到食物時,可以將中西方的主要食物進行對應的教學,在無形中把中西方的文化糅合在一起,這樣,也不會顧此失彼了。
綜上所述,母語文化教學在英語教學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英語教學中不能忽略母語文化教學,那種學了英語就丟到母語文化的做法在交際中注定會失敗的。正如劉潤清所說:“學習外語時,完全脫離母語是不可能的。語言之間有些普遍現(xiàn)象,不參考母語,不與母語對比,會造成莫大的損失?!睂τ诂F(xiàn)在普遍存在的“中國文化失語癥”現(xiàn)象,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在學習英語國家的文化的同時,必須加強母語文化教育,作為英語教育工作者,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在課堂有意識的有重點的向?qū)W生傳達自己的文化,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只有這樣,我們的英語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參考文獻:
[1]吳淑瓊.外語教學視角下的“中國文化失語癥”現(xiàn)象[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7.
[2]劉潤清.跨文化交際——外國語言文學中的隱蔽文化[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