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解讀《喜福會》中的文化沖突

2014-10-21 02:36:18左瑜高文捷白雪
校園英語·上旬 2014年10期
關(guān)鍵詞:喜福會沖突文化

左瑜 高文捷 白雪

【摘要】譚恩美,是當代美國華裔文學史上頗具影響力的一位女作家,其成名作《喜福會》通過描寫四對華裔母女間的矛盾與分歧,揭示了兩代華裔所代表的中美文化的沖突,以及華裔美國人在身份認知上的困惑和焦慮。華裔只有認清自己特殊的文化身份和微妙的文化地位,才能求同存異,從沖突走向融合。

【關(guān)鍵詞】喜福會 文化 沖突 母女關(guān)系

譚恩美,著名美籍華裔女作家,1952年出生于美國加州奧克蘭, 是當代著名的華裔女作家之一。三十三歲開始寫小說,于1989年發(fā)表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自此奠定了她在文學界的聲譽。《喜福會》生動地描寫了母女之間微妙的感情及兩代移民之間的文化沖突,這本小說曾獲得“全美圖書獎”、“全美圖書評論獎”,以及“1990年海灣地區(qū)小說評論獎”,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九個月之久,后被改編成了電影,創(chuàng)下了極高的票房佳績。譚恩美擅長描寫母女之間的感情糾葛,而且常以在美國出生的華裔女性為主角,這些華裔女性不僅要面對種族認同和性別歧視的問題,還必須應對來自父母的壓力。因此中西方文化的沖突和交融也成為譚恩美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

《喜福會》講述的是四個家庭四對母女之間不同的故事。母親們在異國他鄉(xiāng)的美國相識相交,她們組織了一個以打麻將為主的純中國式的俱樂部——喜福會。她們一邊打麻將,一邊訴說自己在中國的遭遇,來美國后對異國文化的迷茫,以及和女兒之間的種種問題。小說由16個各自獨立而實際上卻緊密聯(lián)系的小故事組成,前后共有四個章節(jié)。第一和第四章節(jié)由母親一代敘述,其他的兩個章節(jié)由女兒一代來敘述。

《喜福會》中的四位母親是典型的中國傳統(tǒng)女性,恪守古老的中國文化和傳統(tǒng)習俗。她們帶著身心創(chuàng)傷踏上了異鄉(xiāng)的土地,夢想著擁有全新的生活,獲得成功和幸福,并對自己的女兒寄予厚望:“在美國,我會生一個像我一樣的女兒。在那里她無須仰仗丈夫的鼻息度日,沒有人會輕視她,因為我會讓她說一口漂亮流利的的美式英語,她將應有盡有,不會再有苦難和憂傷?!保═he Joy Luck Club,17)母親們的愿望基本實現(xiàn)了:女兒們確實過上了與母親截然不同的生活,她們享有自由、幸福和他人的尊重。但同時,女兒們卻變成了“黃香蕉”,黃皮膚下填充的是白種人的價值觀念。她們所珍視的是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消費主義等。她們已經(jīng)很好的融入了美國社會,并認為自己是純正的美國人。

母女間時常會出現(xiàn)分歧和對立。而這一問題的實質(zhì)就是以母親為代表的東方文化和以女兒為代表的西方文化之間的沖突。所有移民都會不可避免的卷入祖先的文化與移民國家的主流文化之間的沖突。一方面,他們希望能夠保留從祖先那里傳承下來的傳統(tǒng)文化,另一方面,他們又渴望被移民國家吸納和認同。這種“文化二元性”讓大部分的移民感到困惑和痛苦。在《喜福會》中,母女沖突的具體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語言障礙

語言可以幫助我們記錄歷史和文化,語言也是人際交往的一個關(guān)鍵因素。四對母女都居住在美國,母女間的交流主要是通過英語。但由于不同的語言背景,母親不能很好地用英語來表述自己的想法,而女兒卻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因此語言不通成為了母女交流的一大障礙。其中一個女兒, 吳精美,曾這樣說過:“我和母親從來都不曾真正的理解過對方。我們總是先把對方說的話翻譯成自己的語言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母親的話我似乎只能理解一二,而母親總覺得我說的話有言外之意?!?/p>

母親們作為第一代移民,由于語言不通無法與當?shù)厝藴贤?,她們一直生活在一種邊緣狀態(tài),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所以她們一直希望女兒們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結(jié)果,女兒們卻變得過于美國化,她們拒絕去中文學校讀書,在公共場所只說英語,在家里也只是偶爾說一兩句普通話或粵語。就像譚恩美所說的那樣,她們“只說英語,吞下的可口可樂多于憂傷”。在書中,吳精美不止一次的指出,她和母親沒有共同語言,她用英語和母親說話,而母親只用中文回答。

語言不通不僅加深了母女兩代人之間的代溝,而且將母女分割開來,形成了新舊兩個世界。母親不能用流利標準的英語來表述宏大的中國文化,只能向女兒介紹一些膚淺的、表面的東西。因此女兒對中國文化只有一些片面的,簡單的甚至是錯誤的認識。

二、教育理念的差異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就是家長制。家庭的主要權(quán)力集中于家長一人手中,權(quán)力不劃分,其他成員均須服從家長一人。在家庭中奉行非正式控制原則,無正式規(guī)章,靠習慣、習俗等來維持管理與控制。因此,中國父母的權(quán)威是不容置疑的。小到吃飯穿衣,大到教育、婚姻甚至是未來的職業(yè),父母都要為子女做出規(guī)劃,而子女要做的就是順從。相比之下,美國的父母民主的多,他們會充分尊重孩子的選擇。而美國孩子則會根據(jù)自己的興趣來選擇課程和專業(yè)。此外,在中國家庭中,個人的成功不只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光耀門楣。所以當子女獲得成功時,父母都會以此為傲。而在美國的個人主義觀念中,成功是個人奮斗的結(jié)果,跟他人沒有多少聯(lián)系。這樣的理念差異使得《喜福會》中的母女關(guān)系變成了一場斗爭:母親想要女兒聽話,女兒卻想要個人自由。

母親吳素媛認為在美國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于是便想把女兒培養(yǎng)成一個天才。吳素媛為女兒制定了各種各樣的的計劃,但都沒有成功。最后,不顧女兒的反對,她逼著女兒學鋼琴。但女兒精美覺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是指崇尚自由,張揚個性。所以她無法忍受母親的獨斷專橫。“我絕不會讓她改變我。我發(fā)誓,我絕不會任人擺布失去自我?!?(The Joy Luck Club, 134)

薇弗萊·鐘,曾是少年象棋冠軍,她的母親總在別人面前炫耀女兒的才華,這讓薇弗萊感到很尷尬“我媽媽總是很驕傲的和我走在一起,帶著我走進一家家店鋪,卻只買些小東西。不管見到誰,她都會對那個人說‘這是我女兒,薇弗萊·鐘”(The Joy Luck Club,99)。“她總是和別人談?wù)撐业谋荣?,就好像那些招?shù)都是她想到的”(The Joy Luck Club,170)。她曾要求母親別再這樣做,甚至為了表示對母親的抗議,她一連幾天都不碰棋盤一下。

母親提出的要求在女兒看來是專橫,而在母親眼中,女兒的叛逆是不孝。不同的價值觀在母女之間形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屏障。

三、對“母愛”的理解

中美兩國的母親向孩子表達母愛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美國母親常通過言語或肢體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如表揚、擁抱或親吻。而作為第一代移民的四位母親,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她們不善言辭,也不會像美國母親那樣直白的表達自己情感,而是用一種含蓄、委婉的方式來關(guān)愛孩子。中國母親會精心的為子女準備有營養(yǎng)的美食,希望他們能健康成長“她們對孩子的愛不是表現(xiàn)在擁抱和親吻上,而是堅定又不斷地給她們蒸湯團,煮鴨屯肝和螃蟹。” (The Joy Luck Club,202)看到女兒憔悴,她們就會埋怨“怎么這么瘦?你要多吃一點??!”。美國長大的女兒們是無法理解這種中國式母愛的。

中國有句俗語: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所以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的四位母親對女兒的婚姻尤為關(guān)心,特別是針對女婿,母親們總會做出冷靜的判斷。而她們的批評總會讓女兒們心中的愛人變得渺小不堪。母親的直言不諱就曾讓薇弗萊感到很痛苦“我看出這個家伙的腦袋里,已經(jīng)鉆出懶蟲了。他如此熱衷高爾夫和網(wǎng)球,只是為了逃避該盡的家庭職責……他喜歡擺闊氣,扔出十塊錢給陌生人作小費,然而對家庭,他卻顯得特別小氣。”(The Joy Luck Club,174)。萊娜·圣克萊爾的母親覺得女婿花大價錢買下一片四英畝的空地和一座改造過的谷倉是一種極大的浪費,還認為他買的藝術(shù)品都是一些中看不中用的家具。她直截了當?shù)呐u讓女兒深感不安。

總而言之,女兒們認為母親的愛是威嚴有余而親切不足。中國式的母愛在美國女兒的眼中已變成了一種難以擺脫的負擔。

四、身份認同

身份認同,指一個人對于自我特性的表現(xiàn),以及與某一群體之間所共有觀(國籍或者文化)的表現(xiàn)。其基本含義是指個人與特定社會文化的認同。身份認同感和身份認同度則表征了個體在諸多文化個體間的身份確認度。

從中國移民到美國,就意味著原有身份的喪失。移民到美國后,四位母親面對的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她們不得不適應新的環(huán)境,不得不艱難的學習英語,不得不努力的改變自己去迎合美國文化。但由于歷史文化背景、個體屬性及美國主流文化對外來移民的排斥,所以在美國人眼中,她們依然是中國人,是美國人理解不了的中國人。在爭取新文化認同失敗后,母親們便對自己的身份做出了一個新的界定:在美國生活的“中國人”。而對于女兒們來說,她們生在美國,長在美國,她們認為自己就是純正的美國人。母女兩代人對各自身份認知的不同導致她們之間的沖突頻頻發(fā)生。比如,母親許安梅信奉海龍王,在家中還會時不時的查閱黃歷;映映·圣克萊爾不讓女在床尾擺放鏡子。以上種種在女兒們看來都代表著落后和愚昧。女兒們甚至覺得喜福會“不過是中國民間的陋習,如同‘3K黨的秘密集會,或是電視里印第安人在打仗前舉行的手鼓舞會一類的宗教儀式”(The Joy Luck Club,28)。

另一方面,女兒薇弗萊覺得,找一個比自己小的白種人作丈夫沒什么大不了的,而她的母親鐘林東卻很難接受這一點;萊娜和丈夫?qū)嵭蠥A制,因為他們認為“唯有這樣才能排除一切捆綁感情的束縛,從而達到?jīng)]有任何企圖的相愛” (The Joy Luck Club,162)。在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這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這是不被人接受的。所以萊娜的母親覺得夫妻應該共同承擔家庭開支,彼此不該這樣錙銖必較。

作為成長在美國的第二代華人,作者譚恩美的身上具備著雙重文化和多重的視角。其作品《喜福會》之所以成為暢銷書,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是因為小說不僅向西方讀者展現(xiàn)了一種異域文化而且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國華裔的心聲。第一代華裔在美國努力的生活卻很難融入當?shù)氐闹髁魑幕?,他們固有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美國也處于弱勢社會中。所以他們希望孩子們能適應美國的環(huán)境,保留中國的人的性格。但第二代華裔從小生長在美國,深受美國文化的熏陶,他們對父母口中的中國文化置若罔聞,甚至覺得不可理喻。因此代表中美兩種文化的兩代華裔就會有很多誤解和不理解之處。其實,中美兩種文化沒有優(yōu)劣之分,只是對世界的兩種不同的認知體系。只有承認差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才能對世界有一個完整的認識。

參考文獻:

[1]Amy Tan.The Joy Luck Club.New York:Penguin Books,1989.

[2]程愛民,張瑞華.中美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對《喜福會》的文化解讀[J].國外文學,2001,(03).

[3]程愛民.論譚恩美小說中母親形象及母女關(guān)系的文化內(nèi)涵[J].南京師大學報,2001,(4).

[4]程愛民.美國華裔文學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5]胡勇.文化的鄉(xiāng)愁:美國華裔文學的文化認同[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喜福會沖突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耶路撒冷爆發(fā)大規(guī)模沖突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三宜”“三不宜”化解師生沖突
井岡教育(2020年6期)2020-12-14 03:04:32
誰遠誰近?
跨文化視閾下的中美文化沖突
淺析《喜福會》的敘事結(jié)構(gòu)
從《喜福會》看華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電影《喜福會》中母女雙重文化境遇中的自我追尋
電影評介(2016年7期)2016-06-29 11:12:02
“鄰避沖突”的破解路徑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40
衡山县| 甘孜县| 黔西| 于都县| 鹿邑县| 巢湖市| 安西县| 耒阳市| 青田县| 金昌市| 原平市| 濮阳县| 河南省| 永州市| 射洪县| 舒兰市| 云阳县| 日土县| 平利县| 景泰县| 邯郸市| 比如县| 宾川县| 恩平市| 双鸭山市| 阳城县| 丰原市| 犍为县| 肥东县| 乐昌市| 南投市| 连江县| 丹寨县| 虎林市| 桂平市| 高邑县| 宜春市| 威海市| 云霄县| 奉新县| 杨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