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我國建筑施工行業(yè)也實現了跨越式的發(fā)展,尤其是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高層建筑數量逐漸增多。本文首先闡述了高層建筑的施工特點,結合我國高層建筑的實際發(fā)展情況,簡要分析了高層建筑中的施工技術要點,希望對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借鑒經驗。
關鍵詞:高層建筑;高空作業(yè);施工技術
城市人口逐步增多,導致城市用地極為緊張,而高層建筑卻發(fā)揮了重要功效。高層建筑不僅可以有效節(jié)省建筑用地,還可以對城市環(huán)境和道路起到一定程度的優(yōu)化作用,而且現代化的建筑工藝在高層建筑中的使用,使得一些高層建筑成為了城市街角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然而隨著高層建筑數量的增多,高層建筑的施工難度也逐步加大,在高空作業(yè)中還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因此加強對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1 高層建筑施工特點簡析
由于高層建筑的高度要比普通的建筑高出很多,而且建筑體量也較大,因此高層建筑在實際施工中具有很多技術特點。
不言而喻,高層建筑高度較高,無形當中就增加了建筑施工中的工作量和垂直運輸難度;高空作業(yè)量較多,加大了建筑施工中的風險性;因而高層建筑中的高空作業(yè)時,要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防護意識,要對設備材料進行妥善管理;另外要做好高空垂直運輸工作,對高空作業(yè)中的用水、用電進行科學管理;高層建筑通常以鋼筋混凝土材料為主,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時,其技術要求要比普通的多層建筑技術要高很多,而且在未來的發(fā)展中,還會向著鋼結構和型鋼-鋼混組合結構趨勢發(fā)展,因此一定要加大對該項技術要點的研究;在高層建筑施工中對防水、防火、裝飾燈等技術工作也不能忽視,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要突出建筑設計的多樣化和個性化,不僅要實現建筑外觀的審美需求,同時還要實現用戶使用功能最大化;為了保證高層建筑基礎的牢固穩(wěn)定性,使其基礎埋置達到一定的深度,因此必須保證地基埋設要大于整體建筑高度的1/12,而樁基要大于整體建筑高度的1/15[1],同時要配備至少一層高度的地下室;高層建筑的施工工期較長,一般情況下,普通多層建筑的工期大約為10個月,而單棟高層建筑的平均工期一般均在兩年或兩年以上,因此一定要對高層建筑的施工工期進行嚴格把控,盡量在結構施工和裝飾施工環(huán)節(jié)加塊施工進度,以此來縮短工期;另外,高層建筑的施工環(huán)境相對來說都比較復雜,通常都是市區(qū)進行施工,這里往往是人群較為密集的中心地帶,因此在高空作業(yè)時,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和使用材料不宜過多,以免對周邊環(huán)境帶來影響,如果出現安全隱含一定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解決,以確保安全。
2 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2.1 高層建筑的地基測量
地基測量工作在高層建筑施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首先一定要做好高層建筑的地基測量工作。如果地基土質較為復雜,并且持力層較深,此時就應該采取樁基礎施工技術。由于預制樁存在造價較高、耗鋼量大、截樁困難大以及施工噪音大等缺陷[2],因此對地基施工中應該采用現澆樁施工技術。同時要配合運用現代化的機械設備開展輔助性的工作,以此來保證地基施工質量。另外當樁基礎埋置較深時,為了確保施工安全,則應該采取沉箱或沉井等法進行施工,而在祖國的大西南地區(qū)多屬于喀期特地質特征,對于超深孔,一般盡量多采用機械沖擊成孔或旋挖成孔工藝。
2.2 鋼筋工程施工技術
(1)鋼筋工程施工之前,首先應該對設計圖進行充分熟悉,并要對高層建筑結構上重要部位進行詳細掌握,要與現場的施工技術人員進行交底。同時對于需要使用鋼筋的型號、質量規(guī)格以及數量進行隨機抽取進行檢驗,尤其是建筑中關鍵部位、關鍵節(jié)點的鋼筋,一地要進行強度測試,保證鋼筋各項性能及強度指標滿足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從而確保施工質量。
(2)完成對鋼筋的綁扎工作后,還要嚴格檢查懸臂結構上的螺紋接頭,以此確保鋼筋接頭的可靠安全性。
(3)對鋼筋綁扎和錨固工作過程中,除了要滿足現行高層建筑施工質量標準外,還必須滿足建筑物的抗震等級要求。如果在鋼筋的綁扎過程中,需要預留管道洞口,此時一定要遵照施工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將對施工產生障礙的建筑物體進行合理清除,同時要合理進行加筋補強,要特別注意的是嚴禁隨意拆除或是對鋼筋節(jié)點任意切割。也不可根據個人的主觀判斷,對鋼筋進行隨意更換,如果必要時,需要在相關技術部門等確定好替換方案后再實施替換。
(4)為了有效防止鋼筋出現位移,應該對插放鋼筋位置區(qū)域的鋼筋施工質量進行更加嚴格的把控,合理設置懸掛部位的面板鋼筋高度,及時做好鋼筋跳板、支架等輔助工具的保護工作,防止倒塌傷人等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2.3 逆向施工技術
逆向施工技術在當前的高層建筑施工中被廣泛應用,并且取得了較好效果。逆向施工技術不是一項單一的施工內容,而是包括了施工中的眾多方面,如地下連續(xù)墻、向上逐層建筑地上結構等都屬于該技術的范疇[3]。逆向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使用中有幾點優(yōu)勢,首先使用該技術對地下室結構的內部支撐結構進行逐層澆筑,能夠有效保證結構的剛度,因而就能夠避免由于地基沉降或變形而導致建筑物出現整體性能下降的情況;其次是逆向施工技術可以保證工程項目的地上和地下同時進行施工,因此能夠減少施工期限,促進工程的順利按期或提前完成;最后當管線布置好之后,施工中可以根據地下連續(xù)墻的方式,將地下連續(xù)墻變成建筑物永久性的外墻,從而能夠有效擴大建筑面積。
2.4 預制模板技術
建筑的施工工期與工程項目的效益密切相關,而高層建筑施工也毫不例外?;诟邔咏ㄖY構施工重復性高以及豎向結構施工的特點,在施工中可以采用爬模法與滑模法的方式對工期進行有效控制,同時還能夠提高建筑主體結構的性能[4]。爬模法與滑模法是建筑施工實踐中非常行之有效施工方法,如果將二者進行有機結合,更加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的整體實效性。這兩種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點:第一,二者的機械化程度較高,結構整體性能較好;第二,這兩種方法對組織管理都有較高要求,而且在結構物立面造型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限制;最后,二者對施工成本和施工工期的控制都有著更加迫切的需求。由此在實際的高層建筑施工中,要科學合理的將爬模法與滑模法進行應用和有機結合,從而對工程的工期和成本進行有效控制。
2.5 混凝土施工技術
高層建筑施工離不開混凝土技術的支持,對于高層建筑而言,要嚴格對混凝土的質量進行控制,而對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無疑是關鍵環(huán)節(jié)。應該對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含水量以及砂石骨料的使用比例進行準確把控,選用高質量的砂石材質作為骨料。同時還要嚴格控制好混凝土的澆筑質量,以防止混凝土裂縫的產生。
2.6 混凝土泵送技術
由于高層建筑的特殊性,對混凝土的強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對混凝土的供應量、供應時間及垂直輸送要求較高,因此混凝土必須進行泵送才能滿足施工要求。在高層建筑施工中,布置現場混凝土泵機、裝備混凝土輸送管道、固定輸送管、泵送水泥砂漿或水泥漿、泵送混凝土,這一系列活動是泵送流程,由此可以判斷混凝土泵送技術是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重點和難點。目前,我國將“雙摻技術”運用在了混凝土泵送中,即在混凝土中科學合理的摻入了一定比例的粉煤灰和化學外加劑。該項技術將混凝土摻合料技術、配合比設計技術、外加劑技術、泵車操作等技術進行了綜合[5],從而可以將混凝土直接泵送到高空澆筑地點,更好的為高層建筑服務。
混凝土泵選型一般是根據實際泵送距離,估算管道的阻力,根據所計算壓力值初選混凝土泵型號,判斷是否滿足壓力(決定了泵送距離)、理論方量(決定了泵送時間)是否滿足要求,如果滿足要求,型號確定,如果不滿足要求重新選型號,如此反復,直至所選型號滿足要求的為止,圖1為選擇混凝土泵流程圖所示。
2.7 模板施工技術
(1)在安裝轉換層模板時,應該按照施工方案開展施工,嚴格控制立桿、方木、橫桿之間的距離,同時要按照相關技術實施規(guī)范標準來設置剪刀撐,而且立桿下部必須要設置墊板。
(2)轉換層的荷載相對較大,可以采取合適的加固方案,對其模板支撐體系進行加固,采用此方式可以保證各個轉換層之間的荷載有效傳遞。
(3)模板安裝的質量要達到GB50204中的相關規(guī)定要求。為了加強對梁板的監(jiān)控,可以采用水準儀進行測量,每當進行混凝土澆筑振搗前需要進行一次觀測,通常要間隔大約半小時的時間進行一次測量。同時要對兩次觀測出現的差值進行對比和分析,如果超出標準值范圍,就應該立即停止?jié)仓⒁皶r查明原因,當問題進行有效解決處理后可以繼續(xù)進行澆筑。
3 結束語
高層建筑可以節(jié)約建筑占地面積,能夠有效緩解目前全世界人口增長、人均占地面積過多的局面。高層建筑對當前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要不斷加強對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研究,針對當前在高層建筑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有效進行解決,嚴格控制高層建筑施工的技術和質量,保證高層建筑施工安全有序開展,從而促進我國建筑行業(yè)平穩(wěn)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江小珠.淺議高層建筑施工技術[J].工程建筑,2011(21).
[2]陳輝.淺析超高層建筑樁基的設計與施工要點[J].建筑施工,2010(15).
[3]周麗娜,董英輝.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控制分析[J].科技促進發(fā)展,2011(4).
[4]崔曉強.超高層建筑鋼結構施工的關鍵技術和措施[J].建筑機械化,2013(5).
[5]李雪華.淺析當前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及質量控制[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11(9).
作者簡介:李富江(1970-),男,漢族,貴州納雍人,本科,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工作和研究方向是建筑工程監(jiān)理及項目管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