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希
摘要:目前,港口與航道建筑工程項目越來越多,為滿足建筑工程項目的實際需要,基坑支護技術在港口與航道建筑施工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大部分基坑支護都是臨時搭建的,工程施工結束后就會迅速拆除,于是導致施工成本增加,因此,如何有效地進行港口與航道基坑支護設計與施工已經(jīng)成為建筑施工企業(yè)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港口與航道;基坑支護;設計與施工
1.工程概述
本工程位于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東側(cè)的溝疏村,為擬建的中海油粵東LNG項目取水口,項目施工用地面積約4517m2,周邊長度269m。地下工程建設面積約1900m2。建地下取水口構筑外形為長方形,長度為55m,寬為42 m,場地地面高程為5.4~8.90 m,取水口最深地下室底板底面標高為-8.90m。
2.基坑支護方案設計
2.1地下水防控體系
(1)地表水控制:排水溝截導水,基坑支護壁周邊外地面1.2m處修筑500×300磚砌水溝,在其周邊外6.0m范圍內(nèi)地表用水泥砂漿封閉,使基坑周邊地表的四周來水截入排水溝,通過沉淀池,導流入集水井。
(2)基坑外側(cè)地層內(nèi)水控制
AB段基坑外地層內(nèi)水填封隔:支護樁(沖孔灌注樁D1000 mm)間采用施工雙管旋噴樁止水,樁徑D600 mm,樁長11.0 m,每兩樁間施工1根,若兩樁間距大于0.35 m,兩樁間施工兩條旋噴樁。
BCD段基坑外地層內(nèi)水填封隔:沿基坑坡頂線外施工雙排攪拌樁,樁徑D600mm,水平樁間距500mm,橫向樁間距450mm,樁長10m(樁端入隔水層不少于1.5m)。
2.2基坑支護體系
2.2.1支護剖面
(1)排樁支護體:支護樁為沖孔灌注樁,樁徑D1000mm,樁長11.0m,樁間距1300mm,支護樁間采用旋噴樁止水,樁徑D1000mm,樁長11.0m,樁間距1300mm。支護樁和旋噴樁形成一整體擋墻。
(2)拉錨(錨索):第一層錨索位于地面下0.3m處,錨索為4束15.2鋼絞線,鋼絞線規(guī)格為7φ5,錨索長30m,孔徑D150mm,錨索水平傾角15度,水平間距2.0m。設計抗拔力500KN,張拉鎖定值350KN。第二層錨索位于地面下3.3m處,錨索為3束15.2鋼絞線,鋼絞線規(guī)格為7φ5,錨索長20m,孔徑D150mm,錨索水平傾角15度,水平間距1.3m。設計抗拔力300KN,張拉鎖定值200KN。第三層錨索位于地面下6.3m處,錨索為3束15.2鋼絞線,鋼絞線規(guī)格為7φ5,錨索長15m,孔徑D150mm,錨索水平傾角15度,水平間距1.3m。設計抗拔力250KN,張拉鎖定值170KN。第四層錨索位于地面下9.3m處,錨索為3束15.2鋼絞線,鋼絞線規(guī)格為7φ5,錨索長15m,孔徑D150mm,錨索水平傾角15度,水平間距1.3m。設計抗拔力250KN,張拉鎖定值170KN。
2.2.2支護剖面(BC段)
(1)攪拌樁、土錨加噴錨網(wǎng)支護結構:基坑頂部地面下4.3m,采用雙排攪拌樁加三層土錨加噴錨網(wǎng)垂直支護結構。攪拌樁樁徑D600mm,樁長10m,排距450mm,樁間距500 mm。土層錨桿,鋼拉桿為D50焊管,第一層土錨在絕對高程7.1m處,土錨長度12 m,水平傾角12度,水平間距1.2m,第二層土錨在在絕對高程5.9m處,土錨長度12 m,水平傾角12度,水平間距1.2m,第三層土錨在絕對高程4.7m處,,土錨長度12m,水平傾角12度,水平間距1.2m。放坡面掛網(wǎng)噴射混凝土,混凝土噴厚10CM。
(2)分級放坡加噴錨網(wǎng)支護結構
第一級放坡,自絕對高程-5.9m~-17.8m,地層屬中風化巖,放坡高度3.0米,放坡坡度為65度。第二級放坡自絕對高程-0.9m~-5.9m,地層屬強風化巖和殘積土層,放坡高度5.0米,放坡坡度60度,第一層錨桿在絕對高程-2.1m處,錨桿鋼拉桿為φ22鋼筋,土錨長6.0米,水平傾角12度。第二層錨桿在絕對高程-3.3m處,錨桿鋼拉桿為φ22鋼筋,土錨長6.0米,水平傾角12度。第三層錨桿在絕對高程-4.5m處,錨桿鋼拉桿為φ22鋼筋,土錨長6.0米,水平傾角12度。放坡面掛網(wǎng)噴射混凝土,混凝土噴厚10CM。第三級放坡自絕對高程 4.1m~-0.9m,地層屬殘積土層,放坡高度5.0米,放坡坡度60度,第一錨桿在絕對高程2.9m處,錨桿鋼拉桿為φ22鋼筋,土錨長9.0米,水平傾角12度。第二錨桿在絕對高程1.7m處,錨桿鋼拉桿為φ22鋼筋,土錨長9.0米,水平傾角12度。第三錨桿在絕對高程0.5m處,錨桿鋼拉桿為φ22鋼筋,土錨長9.0米,水平傾角12度。第四錨桿在絕對高程-0.7m處,錨桿鋼拉桿為φ22鋼筋,土錨長9.0米,水平傾角12度。放坡面掛網(wǎng)噴射混凝土,混凝土噴厚10CM。
2.2.3支護剖面(CD段)
(1)攪拌樁、土錨加噴錨網(wǎng)支護結構:基坑頂部地面下4.3m,采用雙排攪拌樁加三層土錨加噴錨網(wǎng)垂直支護結構。攪拌樁樁徑D600mm,樁長10m,排距450mm,樁間距500 mm。土層錨桿,鋼拉桿為D50焊管,第一層土錨在絕對高程7.1m處,土錨長度12 m,水平傾角12度,水平間距1.2m,第二層土錨在在絕對高程5.9m處,土錨長度12 m,水平傾角12度,水平間距1.2m,第三層土錨在絕對高程4.7m處,土錨長度12m,水平傾角12度,水平間距1.2m。放坡面掛網(wǎng)噴射混凝土,混凝土噴厚10CM。
(2)分級放坡加噴錨網(wǎng)支護結構
第一級放坡,自絕對高程 -5.9m~-17.8m,地層屬中風化巖,放坡高度3.0米,放坡坡度為65度。第二級放坡自絕對高程 -0.9m~-5.9m,地層屬殘積土層,放坡高度5.0米,放坡坡度45度,放坡面置1.5長的φ22螺紋鋼土釘,土釘間距1.5米,掛網(wǎng)噴射混凝土,混凝土噴厚10CM。第三級放坡自絕對高程 4.1m~-0.9m,地層屬殘積土層,放坡高度5.0米,放坡坡度45度,放坡面置1.5長的φ22螺紋鋼土釘,土釘間距1.5米,掛網(wǎng)噴射混凝土,混凝土噴厚10CM。
3.結語
在實施建筑基坑支護技術時,一定要嚴格遵循施工方案,規(guī)范施工人員的工作流程,提高其安全意識。而在選擇基坑支護方案時,一定要秉承科學合理原則,要根據(jù)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地質(zhì)水文條件、天氣因素、周邊環(huán)境以及施工所需的材料和機械設備等因素進行合理選擇,這樣既能保證施工安全性,也能保證經(jīng)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