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早期綜合性吞咽訓練對改善急性腦梗死后吞咽障礙的臨床研究

2014-10-24 16:00何德深梁炳松李育英張岐平李健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4年28期
關鍵詞:吞咽障礙急性腦梗死

何德深?梁炳松?李育英?張岐平?李健

【摘要】 目的 探討早期綜合性吞咽訓練對改善急性腦梗死后吞咽障礙的療效。方法 84例急性腦梗死后吞咽障礙患者, 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42例。治療組采取常規(guī)治療聯(lián)合早期綜合性吞咽訓練;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方法。1個月后觀察療效。結果 治療組經(jīng)1個月的早期綜合性吞咽訓練, 吞咽功能明顯改善, 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總有效率90.5%, 明顯高于對照組71.4%(P<0.05)。結論 早期綜合性吞咽訓練對改善急性腦梗死后吞咽障礙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 綜合性吞咽訓練;急性腦梗死;吞咽障礙

吞咽障礙是急性腦梗死患者常見臨床表現(xiàn), 是假性球麻痹主要癥狀之一, 極易導致吸人性肺炎和營養(yǎng)不良, 嚴重影響患者的整體康復[1]。因此, 探討早期的吞咽功能訓練干預, 對于預防和控制吞咽障礙所致的吸入性肺炎、縮短急性腦梗死患者住院天數(shù)、降低住院費用意義重大。本研究探討早期吞咽綜合訓練對急性腦梗死球麻痹患者吞咽障礙的臨床效果,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確診的急性腦梗死同時合并出現(xiàn)吞咽功能障礙的患者84例。腦梗死患者病例選擇標準:①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疾病學術會議通過的標準, 均有頭顱CT或 MRI明確診斷。②發(fā)病時間不超過7 d。排除標準:①各種原因的真性球麻痹。②多發(fā)性硬化, 一氧化碳中毒等各種非腦血管病引起假性球麻痹。③心、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④造血功能疾病者。⑤有嚴重原發(fā)病者。⑥醫(yī)囑依從性差、不符合納入標準、有精神疾病、無法判定療效者。84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治療組, 各42例, 對照組男28例, 女14例;平均年齡(59.6±8.4)歲;平均病程(41.5±4.3)d。治療組男29例, 女13例;平均年齡(59.9±7.7)歲;平均病程(42.5±3.7)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調脂、必要時溶栓、脫水降顱壓、改善腦血管循環(huán)、控制血壓、血糖 、針灸、高壓氧等常規(guī)治療方法;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 對患者進行早期綜合性吞咽訓練。

1. 2. 2 早期吞咽訓練方法分為間接訓練法及直接訓練法, 操作45 min/次, 2 次/d, 5次/周, 持續(xù)進行4周。

1. 2. 2. 1 間接訓練法 ①發(fā)音訓練法:先單個音節(jié)或者單個字開始, 盡量拖長發(fā)音時間, 逐步過渡為數(shù)數(shù)、說詞語、簡單的句子等, 循環(huán)重復進行。②舌肌、咀嚼肌功能訓練法:患者取坐位或將病床調整到30~60°, 治療師配戴一次性消毒手套, 囑患者張口, 同時配合食指、中指和拇指按摩患者雙側咬肌;配合患者進行撅嘴、咂唇和鼓腮等動作, 按摩其口唇、牙齦與軟腭等部位;然后進行伸舌訓練, 讓患者舌頭盡量外伸, 并按上下左右順序進行擺動, 完成后收舌并閉口磨牙, 逐漸恢復并鍛煉其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③深呼吸訓練法:采用經(jīng)鼻呼吸法練習, 囑患者深吸氣并屏氣5 s后咳嗽, 再呼氣, 反復循環(huán)。④咽部冷刺激訓練法及空吞咽訓練法:該法可在餐后2 h或空腹狀態(tài)進行, 以棉簽蘸冰水輕輕刺激患者軟腭、咽腭弓、舌根和咽后壁, 5 min后囑其做空吞咽動作3次。⑤Mendelsohn (門得爾松)手法:對于喉部可上抬者, 囑其以舌頂硬腭, 屏住呼吸, 同時空吞咽, 并囑患者食指和中指分別置于甲狀軟骨和環(huán)狀軟骨上方以感受喉部上抬動作;對于喉部上抬無力者, 醫(yī)師可通過按摩患者頸部、上抬喉部, 從而協(xié)助吞咽。

1. 2. 2. 2 直接訓練法又稱直接進食法 ①體位:該法要求以直坐或身體傾斜30~45°, 取半坐位?;颊咄瑫r需要向健側稍做傾斜, 頭頸部向前稍彎曲, 以增高舌骨舌肌張力、促使喉上抬, 有利于食物順利通過食管。②選擇合適的食物:食物以易于移動、密度均勻為宜, 并應不易松散變形及殘留。最好選用味道鮮美, 制作精細, 易于消化的半流質食物或糊狀食物。其中稀流質食物可適量添加凝固粉(以5~10 ml/次為宜), 并按照患者恢復情況可逐步過渡為固體食物。

1. 2. 3 患者吞咽功能評級與方法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后均進行洼田飲水試驗評分和吞咽功能療效判定、統(tǒng)計治療效果。采用洼田飲水試驗方法進行吞咽功能級別評定。洼田吞咽能力評定標準提出3種能減少誤吸的條件:食物、進食方法和時間。根據(jù)患者需要條件的數(shù)量和種類分為6級, 級別越高吞咽障礙越輕 [2]。

1. 3 療效判定標準 ①顯效:吞咽障礙消失, 恢復正常飲食或吞咽障礙緩解2級以上。②有效:吞咽障礙明顯改善或吞咽分級提高1級。③無效:吞咽障礙改善不明顯, 治療前后吞咽分級無變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 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對照組及治療組患者吞咽能力情況比較 治療前對照組及治療組患者洼田吞咽能力評定等級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洼田吞咽能力評定等級較治療前明顯升高, 治療組比對照組升高更明顯,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療效對比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5%, 明顯高于對照組71.4%,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腦梗死是因動脈粥樣硬化、血脂過高等因素使得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 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軟化。急性腦梗死是神經(jīng)內科的常見急診疾病, 如不能及時處理, 嚴重的會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危害健康。部分急性腦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礙, 主要表現(xiàn)為進食時發(fā)生嗆咳, 程度輕重不一, 以輕中度嗆咳多見[3]。吞咽障礙所致吸入性肺炎是急性腦梗死常見并發(fā)癥, 也是腦梗死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因此, 探討早期的吞咽功能訓練干預, 對于預防和控制吞咽障礙所致的吸入性肺炎、縮短急性腦梗死患者住院天數(shù)、降低住院費用意義重大。

本研究將早期綜合性吞咽訓練與常規(guī)治療方案相結合, 通過相關肌肉運動功能的強化訓練增強吞咽肌的靈活性及協(xié)調性運動, 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吞咽障礙[4]。治療組的總有效率高達90.5%, 顯著高于對照組71.4%, 治療未發(fā)生明顯不良反應。結果表明, 早期吞咽訓練在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明顯降低患者吞咽困難的程度, 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故臨床上應盡早積極干預急性腦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礙。但其在臨床應用中仍需更大量樣本的驗證以及進一步理論化、系統(tǒng)化。

參考文獻

[1] 李愛東, 黃宗青, 陳月馨, 等.老年腦梗死患者隱性誤吸與吞咽異常模式的相關性研究.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4, 22 (4):31-33.

[2] 紀蓉, 蔣毅, 姚世媛.Vital Stim低頻理療儀面部肌群聯(lián)合治療多發(fā)性腦梗死吞咽障礙臨床觀察.河北中醫(yī), 2013, 35(3):473-475.

[3] 楊柯君.腦梗死引起的吞咽困難.上海醫(yī)藥, 2012, 33(14):50.

[4] 朱幼玲, 黃治飛, 蔡偉, 等.不同干預措施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吞咽障礙的影響.安徽醫(yī)學, 2011, 32(4):417-419.

[收稿日期:2014-07-04]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討早期綜合性吞咽訓練對改善急性腦梗死后吞咽障礙的療效。方法 84例急性腦梗死后吞咽障礙患者, 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42例。治療組采取常規(guī)治療聯(lián)合早期綜合性吞咽訓練;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方法。1個月后觀察療效。結果 治療組經(jīng)1個月的早期綜合性吞咽訓練, 吞咽功能明顯改善, 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總有效率90.5%, 明顯高于對照組71.4%(P<0.05)。結論 早期綜合性吞咽訓練對改善急性腦梗死后吞咽障礙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 綜合性吞咽訓練;急性腦梗死;吞咽障礙

吞咽障礙是急性腦梗死患者常見臨床表現(xiàn), 是假性球麻痹主要癥狀之一, 極易導致吸人性肺炎和營養(yǎng)不良, 嚴重影響患者的整體康復[1]。因此, 探討早期的吞咽功能訓練干預, 對于預防和控制吞咽障礙所致的吸入性肺炎、縮短急性腦梗死患者住院天數(shù)、降低住院費用意義重大。本研究探討早期吞咽綜合訓練對急性腦梗死球麻痹患者吞咽障礙的臨床效果,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確診的急性腦梗死同時合并出現(xiàn)吞咽功能障礙的患者84例。腦梗死患者病例選擇標準:①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疾病學術會議通過的標準, 均有頭顱CT或 MRI明確診斷。②發(fā)病時間不超過7 d。排除標準:①各種原因的真性球麻痹。②多發(fā)性硬化, 一氧化碳中毒等各種非腦血管病引起假性球麻痹。③心、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④造血功能疾病者。⑤有嚴重原發(fā)病者。⑥醫(yī)囑依從性差、不符合納入標準、有精神疾病、無法判定療效者。84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治療組, 各42例, 對照組男28例, 女14例;平均年齡(59.6±8.4)歲;平均病程(41.5±4.3)d。治療組男29例, 女13例;平均年齡(59.9±7.7)歲;平均病程(42.5±3.7)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調脂、必要時溶栓、脫水降顱壓、改善腦血管循環(huán)、控制血壓、血糖 、針灸、高壓氧等常規(guī)治療方法;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 對患者進行早期綜合性吞咽訓練。

1. 2. 2 早期吞咽訓練方法分為間接訓練法及直接訓練法, 操作45 min/次, 2 次/d, 5次/周, 持續(xù)進行4周。

1. 2. 2. 1 間接訓練法 ①發(fā)音訓練法:先單個音節(jié)或者單個字開始, 盡量拖長發(fā)音時間, 逐步過渡為數(shù)數(shù)、說詞語、簡單的句子等, 循環(huán)重復進行。②舌肌、咀嚼肌功能訓練法:患者取坐位或將病床調整到30~60°, 治療師配戴一次性消毒手套, 囑患者張口, 同時配合食指、中指和拇指按摩患者雙側咬??;配合患者進行撅嘴、咂唇和鼓腮等動作, 按摩其口唇、牙齦與軟腭等部位;然后進行伸舌訓練, 讓患者舌頭盡量外伸, 并按上下左右順序進行擺動, 完成后收舌并閉口磨牙, 逐漸恢復并鍛煉其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③深呼吸訓練法:采用經(jīng)鼻呼吸法練習, 囑患者深吸氣并屏氣5 s后咳嗽, 再呼氣, 反復循環(huán)。④咽部冷刺激訓練法及空吞咽訓練法:該法可在餐后2 h或空腹狀態(tài)進行, 以棉簽蘸冰水輕輕刺激患者軟腭、咽腭弓、舌根和咽后壁, 5 min后囑其做空吞咽動作3次。⑤Mendelsohn (門得爾松)手法:對于喉部可上抬者, 囑其以舌頂硬腭, 屏住呼吸, 同時空吞咽, 并囑患者食指和中指分別置于甲狀軟骨和環(huán)狀軟骨上方以感受喉部上抬動作;對于喉部上抬無力者, 醫(yī)師可通過按摩患者頸部、上抬喉部, 從而協(xié)助吞咽。

1. 2. 2. 2 直接訓練法又稱直接進食法 ①體位:該法要求以直坐或身體傾斜30~45°, 取半坐位?;颊咄瑫r需要向健側稍做傾斜, 頭頸部向前稍彎曲, 以增高舌骨舌肌張力、促使喉上抬, 有利于食物順利通過食管。②選擇合適的食物:食物以易于移動、密度均勻為宜, 并應不易松散變形及殘留。最好選用味道鮮美, 制作精細, 易于消化的半流質食物或糊狀食物。其中稀流質食物可適量添加凝固粉(以5~10 ml/次為宜), 并按照患者恢復情況可逐步過渡為固體食物。

1. 2. 3 患者吞咽功能評級與方法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后均進行洼田飲水試驗評分和吞咽功能療效判定、統(tǒng)計治療效果。采用洼田飲水試驗方法進行吞咽功能級別評定。洼田吞咽能力評定標準提出3種能減少誤吸的條件:食物、進食方法和時間。根據(jù)患者需要條件的數(shù)量和種類分為6級, 級別越高吞咽障礙越輕 [2]。

1. 3 療效判定標準 ①顯效:吞咽障礙消失, 恢復正常飲食或吞咽障礙緩解2級以上。②有效:吞咽障礙明顯改善或吞咽分級提高1級。③無效:吞咽障礙改善不明顯, 治療前后吞咽分級無變化??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 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對照組及治療組患者吞咽能力情況比較 治療前對照組及治療組患者洼田吞咽能力評定等級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洼田吞咽能力評定等級較治療前明顯升高, 治療組比對照組升高更明顯,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療效對比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5%, 明顯高于對照組71.4%,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腦梗死是因動脈粥樣硬化、血脂過高等因素使得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 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軟化。急性腦梗死是神經(jīng)內科的常見急診疾病, 如不能及時處理, 嚴重的會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危害健康。部分急性腦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礙, 主要表現(xiàn)為進食時發(fā)生嗆咳, 程度輕重不一, 以輕中度嗆咳多見[3]。吞咽障礙所致吸入性肺炎是急性腦梗死常見并發(fā)癥, 也是腦梗死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因此, 探討早期的吞咽功能訓練干預, 對于預防和控制吞咽障礙所致的吸入性肺炎、縮短急性腦梗死患者住院天數(shù)、降低住院費用意義重大。

本研究將早期綜合性吞咽訓練與常規(guī)治療方案相結合, 通過相關肌肉運動功能的強化訓練增強吞咽肌的靈活性及協(xié)調性運動, 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吞咽障礙[4]。治療組的總有效率高達90.5%, 顯著高于對照組71.4%, 治療未發(fā)生明顯不良反應。結果表明, 早期吞咽訓練在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明顯降低患者吞咽困難的程度, 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故臨床上應盡早積極干預急性腦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礙。但其在臨床應用中仍需更大量樣本的驗證以及進一步理論化、系統(tǒng)化。

參考文獻

[1] 李愛東, 黃宗青, 陳月馨, 等.老年腦梗死患者隱性誤吸與吞咽異常模式的相關性研究.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4, 22 (4):31-33.

[2] 紀蓉, 蔣毅, 姚世媛.Vital Stim低頻理療儀面部肌群聯(lián)合治療多發(fā)性腦梗死吞咽障礙臨床觀察.河北中醫(yī), 2013, 35(3):473-475.

[3] 楊柯君.腦梗死引起的吞咽困難.上海醫(yī)藥, 2012, 33(14):50.

[4] 朱幼玲, 黃治飛, 蔡偉, 等.不同干預措施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吞咽障礙的影響.安徽醫(yī)學, 2011, 32(4):417-419.

[收稿日期:2014-07-04]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討早期綜合性吞咽訓練對改善急性腦梗死后吞咽障礙的療效。方法 84例急性腦梗死后吞咽障礙患者, 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42例。治療組采取常規(guī)治療聯(lián)合早期綜合性吞咽訓練;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方法。1個月后觀察療效。結果 治療組經(jīng)1個月的早期綜合性吞咽訓練, 吞咽功能明顯改善, 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總有效率90.5%, 明顯高于對照組71.4%(P<0.05)。結論 早期綜合性吞咽訓練對改善急性腦梗死后吞咽障礙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 綜合性吞咽訓練;急性腦梗死;吞咽障礙

吞咽障礙是急性腦梗死患者常見臨床表現(xiàn), 是假性球麻痹主要癥狀之一, 極易導致吸人性肺炎和營養(yǎng)不良, 嚴重影響患者的整體康復[1]。因此, 探討早期的吞咽功能訓練干預, 對于預防和控制吞咽障礙所致的吸入性肺炎、縮短急性腦梗死患者住院天數(shù)、降低住院費用意義重大。本研究探討早期吞咽綜合訓練對急性腦梗死球麻痹患者吞咽障礙的臨床效果,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確診的急性腦梗死同時合并出現(xiàn)吞咽功能障礙的患者84例。腦梗死患者病例選擇標準:①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疾病學術會議通過的標準, 均有頭顱CT或 MRI明確診斷。②發(fā)病時間不超過7 d。排除標準:①各種原因的真性球麻痹。②多發(fā)性硬化, 一氧化碳中毒等各種非腦血管病引起假性球麻痹。③心、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④造血功能疾病者。⑤有嚴重原發(fā)病者。⑥醫(yī)囑依從性差、不符合納入標準、有精神疾病、無法判定療效者。84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治療組, 各42例, 對照組男28例, 女14例;平均年齡(59.6±8.4)歲;平均病程(41.5±4.3)d。治療組男29例, 女13例;平均年齡(59.9±7.7)歲;平均病程(42.5±3.7)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調脂、必要時溶栓、脫水降顱壓、改善腦血管循環(huán)、控制血壓、血糖 、針灸、高壓氧等常規(guī)治療方法;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 對患者進行早期綜合性吞咽訓練。

1. 2. 2 早期吞咽訓練方法分為間接訓練法及直接訓練法, 操作45 min/次, 2 次/d, 5次/周, 持續(xù)進行4周。

1. 2. 2. 1 間接訓練法 ①發(fā)音訓練法:先單個音節(jié)或者單個字開始, 盡量拖長發(fā)音時間, 逐步過渡為數(shù)數(shù)、說詞語、簡單的句子等, 循環(huán)重復進行。②舌肌、咀嚼肌功能訓練法:患者取坐位或將病床調整到30~60°, 治療師配戴一次性消毒手套, 囑患者張口, 同時配合食指、中指和拇指按摩患者雙側咬??;配合患者進行撅嘴、咂唇和鼓腮等動作, 按摩其口唇、牙齦與軟腭等部位;然后進行伸舌訓練, 讓患者舌頭盡量外伸, 并按上下左右順序進行擺動, 完成后收舌并閉口磨牙, 逐漸恢復并鍛煉其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③深呼吸訓練法:采用經(jīng)鼻呼吸法練習, 囑患者深吸氣并屏氣5 s后咳嗽, 再呼氣, 反復循環(huán)。④咽部冷刺激訓練法及空吞咽訓練法:該法可在餐后2 h或空腹狀態(tài)進行, 以棉簽蘸冰水輕輕刺激患者軟腭、咽腭弓、舌根和咽后壁, 5 min后囑其做空吞咽動作3次。⑤Mendelsohn (門得爾松)手法:對于喉部可上抬者, 囑其以舌頂硬腭, 屏住呼吸, 同時空吞咽, 并囑患者食指和中指分別置于甲狀軟骨和環(huán)狀軟骨上方以感受喉部上抬動作;對于喉部上抬無力者, 醫(yī)師可通過按摩患者頸部、上抬喉部, 從而協(xié)助吞咽。

1. 2. 2. 2 直接訓練法又稱直接進食法 ①體位:該法要求以直坐或身體傾斜30~45°, 取半坐位?;颊咄瑫r需要向健側稍做傾斜, 頭頸部向前稍彎曲, 以增高舌骨舌肌張力、促使喉上抬, 有利于食物順利通過食管。②選擇合適的食物:食物以易于移動、密度均勻為宜, 并應不易松散變形及殘留。最好選用味道鮮美, 制作精細, 易于消化的半流質食物或糊狀食物。其中稀流質食物可適量添加凝固粉(以5~10 ml/次為宜), 并按照患者恢復情況可逐步過渡為固體食物。

1. 2. 3 患者吞咽功能評級與方法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后均進行洼田飲水試驗評分和吞咽功能療效判定、統(tǒng)計治療效果。采用洼田飲水試驗方法進行吞咽功能級別評定。洼田吞咽能力評定標準提出3種能減少誤吸的條件:食物、進食方法和時間。根據(jù)患者需要條件的數(shù)量和種類分為6級, 級別越高吞咽障礙越輕 [2]。

1. 3 療效判定標準 ①顯效:吞咽障礙消失, 恢復正常飲食或吞咽障礙緩解2級以上。②有效:吞咽障礙明顯改善或吞咽分級提高1級。③無效:吞咽障礙改善不明顯, 治療前后吞咽分級無變化??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 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對照組及治療組患者吞咽能力情況比較 治療前對照組及治療組患者洼田吞咽能力評定等級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洼田吞咽能力評定等級較治療前明顯升高, 治療組比對照組升高更明顯,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療效對比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5%, 明顯高于對照組71.4%,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腦梗死是因動脈粥樣硬化、血脂過高等因素使得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 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軟化。急性腦梗死是神經(jīng)內科的常見急診疾病, 如不能及時處理, 嚴重的會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危害健康。部分急性腦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礙, 主要表現(xiàn)為進食時發(fā)生嗆咳, 程度輕重不一, 以輕中度嗆咳多見[3]。吞咽障礙所致吸入性肺炎是急性腦梗死常見并發(fā)癥, 也是腦梗死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因此, 探討早期的吞咽功能訓練干預, 對于預防和控制吞咽障礙所致的吸入性肺炎、縮短急性腦梗死患者住院天數(shù)、降低住院費用意義重大。

本研究將早期綜合性吞咽訓練與常規(guī)治療方案相結合, 通過相關肌肉運動功能的強化訓練增強吞咽肌的靈活性及協(xié)調性運動, 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吞咽障礙[4]。治療組的總有效率高達90.5%, 顯著高于對照組71.4%, 治療未發(fā)生明顯不良反應。結果表明, 早期吞咽訓練在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明顯降低患者吞咽困難的程度, 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故臨床上應盡早積極干預急性腦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礙。但其在臨床應用中仍需更大量樣本的驗證以及進一步理論化、系統(tǒng)化。

參考文獻

[1] 李愛東, 黃宗青, 陳月馨, 等.老年腦梗死患者隱性誤吸與吞咽異常模式的相關性研究.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4, 22 (4):31-33.

[2] 紀蓉, 蔣毅, 姚世媛.Vital Stim低頻理療儀面部肌群聯(lián)合治療多發(fā)性腦梗死吞咽障礙臨床觀察.河北中醫(yī), 2013, 35(3):473-475.

[3] 楊柯君.腦梗死引起的吞咽困難.上海醫(yī)藥, 2012, 33(14):50.

[4] 朱幼玲, 黃治飛, 蔡偉, 等.不同干預措施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吞咽障礙的影響.安徽醫(yī)學, 2011, 32(4):417-419.

[收稿日期:2014-07-04]endprint

猜你喜歡
吞咽障礙急性腦梗死
腦卒中伴吞咽障礙患者不同訓練方法的療效觀察
尤瑞克林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血栓通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老年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分析
急性腦梗死辨證分型與ADC、Hcy及hs—CRP的相關性研究
持續(xù)負壓吸引防止老年人吸入性肺炎臨床研究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奧扎格雷鈉聯(lián)合疏血通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評價及對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響
電針聯(lián)合神經(jīng)肌肉促進技術對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
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應用綜合康復訓練的意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