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瑞琴
摘要: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yǎng)識字能力,使識字教學更具有實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 識字教學 游戲 語言生活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yǎng)識字能力?;谶@樣的認識,我談談幾點平時自己在識字教學中常用的做法。
一、創(chuàng)設游戲活動,輕松識字
教育學家卡羅琳說:“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在游戲中激發(fā)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愿意接受的?!钡湍昙壍慕虒W識字是重點,每篇文章都有十幾個的生字要會認、會讀,對于七、八歲的孩子來說,確實是個難題。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開展各種活動和游戲,以此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如快樂對對碰游戲、開火車識字、摘果子游戲、走迷宮、打地鼠、送字寶寶回家等游戲,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培養(yǎng)他們潛意識里對識字的渴望。
在《平房和樓房》一課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更扎實地掌握生字,我根據課文特點,設計“蓋高樓”的游戲活動,即把生字新詞放入每塊方磚里,依次點擊出現(xiàn),只要學生讀對詞語,方磚就會一塊塊由下往上“壘”成一座高高的樓房。學生在活動嘗試著成為一名小小建筑師,心里感到特別新奇與自豪,詞語讀得特別認真。當生字單個出現(xiàn)時,我還設計了“打地鼠”的游戲,一撥生字呈紅色字體,另一撥生字呈黑色字體,當出現(xiàn)紅色生字時,學生站著讀,當出現(xiàn)黑色生字時,學生坐著讀,一站一坐的活動中,學生興趣盎然,積極主動,識字效果非常明顯。
正所謂“對癥下藥”,不同的學習內容所選擇的游戲方法也是有講究的,才能起來事半功倍之效。在教學新生字時,我通常設計 “開火車去旅游”的游戲,指導學生開起單軌、雙軌火車,單人或同桌倆按順序讀生字,中間如讀斷開了即火車要改道,換給其他小組開,學生都讀得特別用心,生怕火車在自己這“脫軌”了,學習熱情高漲,識字效果很不錯。當教學完一單元或復習整組生字時,我常在小組里開展“我們來找茬”的游戲,即學生按要求組成小組,互相檢查同組同學的識字情況,注意聽出、指出讀錯的地方。通常學生要找出自身不足比較不情愿,但若是要找別人的“茬”,都顯得躍躍欲試,大家都不想成為“最差的”,所以都讀得認真,聽得仔細,識字效率明顯提高。
識字教學中游戲法的使用倍受兒童的青睞,學生始終處于一種愉快的心態(tài),游戲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在靈活運用的多種游戲方式中,學生從中享受到知識的樂趣,從內心激起了學生的自主識字的愿望,從而達到了主動識字的目的。
二、依托語言環(huán)境,靈活識字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自己學習,所以教師要盡快地“授之以漁”,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識字,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教學的質量。語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結合的學科,更具備“授漁”的條件。因此,我們應該利用語文學科語感強烈的特點,創(chuàng)設各種語言環(huán)境,豐富學生的識字方法,以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猜字謎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它既有游戲的娛樂特點,又有長知識的特殊功能,既識記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義,同時鍛煉了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一舉多得。“三人一同看日落——春”“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王老頭,白老頭,同坐一塊大石頭——碧”“兩個人坐在土上——坐”等,都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字謎,這些字謎都是根據漢字的構字特點進行編寫的,讀來通俗易懂又瑯瑯上口,學生掌握了規(guī)律,舉一反三,由此也引發(fā)了編寫字謎的興趣。在教學《一個字》時,學生深深被祝枝山、唐伯虎、文征明和酒店老板所編寫的字謎所吸引,他們各具匠心,扣緊漢字的特點,利用語言的特殊表達作用,用不同的字謎詮釋著同樣的一個“口”字。之后,我讓學生也試著編編類似的字謎,效果果然不錯,如“嘴巴有,眼睛無;頭部有,身體無。”“墻壁有,窗子無;客廳有,臥室無?!痹谶@樣的活動中,學生身心愉悅,思維敏捷,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大大提高了識字的興趣。
根據字的形和義把生字編成兒歌,也便于識記生字的形和義。教學《平房和樓房》的“繞”字時,我設計了“變字小魔術”和“順口溜”的語言活動,首先讓學生給“繞”字換部首變成一個個新字,如“曉、澆、燒”等,然后,再引導學生根據部首所表示的意思給這些形近字編順口溜:有火才能“燒”,有水就能“澆”,用絲來纏“繞”,有日見分“曉”。學生讀著節(jié)奏感十足的順口溜,立馬就把這幾個“多胞胎”兄弟記住并區(qū)分開來了。
同樣和語言表達有關的識字教學方法還有聽故事識字法,這在低年級教學中很常用,因為這時的孩子最喜歡聽故事了。《平房和樓房》教學中,學習“闊”字時,如果單純從字的構成來記這個字的話,也是不難,但學生未必深刻。我就選用了歷史上曹操《修改園門》的故事來指導學習,當學生聽著故事,悟出故事中楊修一語道破天機的時刻,這個“闊”字也就牢牢地在他們的小腦袋瓜中扎根了。諸如此類方法都和兒童語言相輔相成,符合童心成長規(guī)律,便于學生接受,因此,能收到很好的識字效果。
三、立足生活實際,多方識字
識字是一個長期、反復的學習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識字教學觀。要想讓學生牢牢地記住生字,做到“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成好朋友”,就必須要反復地出現(xiàn)教材中的生字,從而加強鞏固;如果學生單單從課本來識字也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把學習生字和生活相結合起來,生活就是最好的舞臺,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生活資源指導學生識字。
教室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也是學生校園生活的重要場所。我利用教室環(huán)境的熏陶感染功能,把環(huán)境布置與識字學習結合在一起,把學過的生字或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以及構字特點鮮明(比如品字形結構)的漢字貼在各種圖形的花片上,展示在學習園地里,讓學生一進教室就能感受到漢字的存在,生發(fā)識字的意愿。
生活中,學生總是要接觸各式各樣的人群,我有意識地引導他們主動去認識朋友、老師、同學等的名字,想想怎樣更能簡單地識記名字;看電視、看電影中識字。孩子喜歡看動畫片、兒童智力游戲節(jié)目等,教師可引導他們認讀屏幕上的字。這樣,學生在覺得好玩有趣的同時,拉近了與身邊人的關系,還增強了主動識字的愿望。還可以鼓勵學生多看書,推薦適合孩子看的童話故事書,少兒讀物等,根據兒童表現(xiàn)的愿望,在課前、課間組織學生交流。在逛街、購物、旅游中識字。家長們在帶孩子上街、旅游、進商店、酒店時,不斷地認讀相關的內容,我們可以放手讓他們注意積累,收集起來。這些生活資源,對于引導學生識字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