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霞
[摘 要]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領導了中國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統(tǒng)治,使中國在積貧積弱、飽受帝國主義列強蹂躪的困境中,邁進了現(xiàn)代國家的門檻,走上國家民族的整合之路。從“驅除韃虜”到“五族共和”孫中山的民族觀經歷了從建立單一民族國家到多民族國家的轉變,這個過程曲折而艱辛。孫中山等資產階級革命者如何從“驅除韃虜”和“仇滿”的狹隘的種族主義逐漸演變成為倡導民族平等的“五族共和”的民族主義思想,本文從歷史學的角度闡述其思想變化的歷史淵源。
[關鍵詞]孫中山;民族主義;驅除韃虜;五族共和
1894年,孫中山在美國的檀香山創(chuàng)立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在《興中會章程》中指出:“中國積弱,非一日矣……近之辱國喪師,剪藩壓境,堂堂華夏不齒于人鄰邦,文物冠裳輕于異族?!蓖赵凇杜d中會同盟書》中稱“驅除韃虜,恢復中國”。這里的,“剪藩”、“異族”、“韃虜”通指滿清政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反滿”。此后孫中山多次強調“志在驅逐滿洲人。認為民族革命就是“將滿洲韃子從我們的國土上驅逐出去”。孫中山是革命派的領袖,他倡導“反滿”的思想在當時社會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孫中山的影響下開始了持續(xù)十幾年的反滿風潮,“排滿”成為當時思想界一大風尚。
1905年同盟會成立,《民報》的發(fā)刊詞這樣寫道:“今日中國以千年專制之毒不解,異族殘之,外邦逼之,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殆不可須臾緩”。此時孫中山把推翻清政府和建立民國結合起來,擺脫帝國主義的瓜分宰割為根本的出發(fā)點,不再僅僅是反對“滿州”的統(tǒng)治。同時對當前流行的“仇滿”問題做了闡述“我們不是恨滿洲人,是恨害人的滿洲人。假如我們實行革命的時候,那滿洲人不來阻害,我們決無尋仇之理”。盡管這時期的民族觀還沒有脫離大漢民族主義的窠臼,但是不可否認較前期的種族革命來說是一次重大的進步。1912年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的宣言鄭重宣布要實行“五族共和”,反對種族歧視和仇殺。從上述的變化中,我們清晰的看到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民族觀從建立一個單一的大漢民族國家開始向建立一個多民族國家轉變,從傳統(tǒng)的族類意識向現(xiàn)代政治國家觀念的轉變。從1894到1912年短短的幾年間,孫中山的民族觀經歷了從濃厚的種族主義到民族平等的重大轉變,這種民族觀的變化有著深刻的思想、政治淵源。
一、清末改良思想提供思想修正的來源
改良派倡導的維新變法運動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曇花一現(xiàn),但是對中國民族觀改變卻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梁啟超對什么是民族主義,民族主義的具體內涵作了詳細的闡述,對當時民主主義盛行時代起到了正確的輿論導向的作用,同時他也提出了中華民族的名稱,以及“大民族主義、“小民族主義”等概念,對中國的民族認同起到了重要作用。對于“民族主義”,他解釋道:“吾中國言民族主義者,當于小民族主義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義。小民族主義何?漢族對于國內的他族是也。大民族主義者何?合國內本部之諸族以對于國外之諸族是也?!笨梢姼牧寂傻拿褡逵^包含了民族的認同觀點,同時對于國家政治的統(tǒng)一作用不容小覷,對后來革命派民族觀整合和演進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在清末立憲運動中,以楊度為代表的立憲派繼承了康梁的民族觀,對民族主義做了具體的闡述,成為孫中山民族觀思想轉變的最直接的淵源。1907楊度的在《金鐵主義》中說:“以今日中國國家論之,其土地乃合二十一行省、蒙古、回部、西藏而為其土地,其人民乃合滿、漢、蒙、回、藏五族而為其人民,不僅于國內之事實為然,即國際之事實亦然,根據(jù)甄克思《社會通詮》一書把社會國民的發(fā)展程度,從易到難分為四者:即軍事能力、經濟能力、政治能力和責任心。楊度認為,五族的國民程度由低到高依次為蒙、藏、回、滿、漢”。楊度認為漢、滿、蒙、回、藏,其能力和責任心程度則高下有別,就能力而言可分為三級,漢為首,滿次之。蒙回藏又次之,就責任心而言漢人猶有不足,而滿族更甚,但各族均為中國國民。對于民族主義問題,楊度認為無論滿族還是漢族皆應是以國家主義為本,即國家民族主義是各族的共同取向,從而在國民統(tǒng)一之下實現(xiàn)民族平等、文化融合。實現(xiàn)國民社會的途徑就是確立君主立憲的政治體制和實行民族同化,他倡導:“其始也,姑以去其種族即國家之觀念;其繼也,乃能去其君主即國家之觀念,而后能成為完全之國民,庶乎中國全體之人混化為一。盡成為中華民族,而無痕跡、界限可言”。楊度鮮明的提出了五族并立的觀點,為以后孫中山五族共和的理念提供了理論的來源。
二、辛亥革命推進現(xiàn)實認同
五族共和觀念的接受和認同與辛亥革命時期的整體政治環(huán)境密不可分。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勝利,迫使立憲派加入到革命的陣營之中,與革命派建立了合作的關系,他們的加入增強了革命的力量,為推翻清政府的統(tǒng)治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革命形式的進展,越來越多的立憲派和舊官僚參加進來,湖北的黎元洪、湯化龍,湖南譚延闿,江蘇的程德全,浙江的湯壽潛等相繼加入到革命的陣營中,甚至進入了革命的領導層。這為以后辛亥革命的結果的確是埋下了隱患,但是他們開始中和革命派激進的民族主義觀,對孫中山等革命派的民族觀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在主張建立什么樣的政府上展示出來。武漢光復次日,各省代表來上海會商臨時政府一事,參加會議的代表有:江蘇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湯壽潛,滬軍都督陳其美,還有各省留滬代表沈恩孚、林長民、居正、吳景濂、劉學甲、趙學臣等,從與會代表的名單看,立憲派占有明顯的優(yōu)勢,大會決議“改政體為五族共和”,“國旗為五色,以紅、黃、藍、白、黑代表漢、滿、蒙、回、藏為一家”。事實上湖北軍政府并沒有把五色旗作為國旗而是采用的十八星旗,但是“五族共和”、“五色旗”的出現(xiàn)卻向我們展示這樣的事實:革命陣營已經開始把民族團結和國家領土完整問題放到及其重要的地位,這和革命者早期倡導的“驅除韃虜”、排滿狹隘的民族觀在實質上發(fā)生了重大的轉變。
五色旗是辛亥革命中江浙地區(qū)首先使用的旗幟,當時在南方革命的陣營里立憲派舊官僚所占的比例較大,孫中山對五色旗并不認同,一直主張青天白日旗,認為“五色旗是清朝海軍一二品大官之旗,中華民國政府再用此旗,未免失體”。五色旗、十八星旗還是青天白日旗的出現(xiàn)說明在建立何種政府上,不同的派別存在著分歧。1911年12月孫中山回國后被推選為臨時大總統(tǒng),而參議院討論通過的國旗就是五色旗。此時孫中山認為中國的民族、民權的革命任務已經完成,國內要實現(xiàn)民族平等,為此在1912年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的宣言鄭重宣布:“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滿漢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tǒng)一。武漢首義,十數(shù)行省先后獨立。所謂獨立,對于清廷為脫離,對于各省為聯(lián)合,蒙古、西藏亦同此。行動既一,決無歧趨,樞機成于中央,斯經緯周于四至,是曰領土之統(tǒng)一。”這可謂是孫中山對中國五大民族在中華民國中的地位向全體國人的一次明確闡述。至此五族共和的思想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三、動蕩現(xiàn)實的愛國之舉
1912年1月1號,孫中山當選為臨時大總統(tǒng),推翻清政府已經不是問題,關鍵是建立一個什么樣的國家。社會角色由以前的革命者轉變到一個國家的建設者,是要建立一個單獨的漢族國家還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擺在了孫中山的面前,在這種情況下,孫中山的民族建國理論不得不發(fā)生變化,接受了五族共和以及保持領土完整成為時代的需求。更為重要的是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迫使孫中山不得不修正狹隘排滿種族主義民族觀。湖南、四川、江浙、上海、河南等地的起義高喊“興漢滅滿”、“驅滿復仇”等口號,起義軍到處屠殺滿族民眾,武昌起義總指揮蔣翊武說起義“三天來殺旗人不下四五百人,橫尸遍地,不及時處理,恐發(fā)生瘟疫”在“驅除韃虜”號召下,出現(xiàn)了民族之間的大仇殺,這是孫中山始料不及的。同時國外的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利用中國社會的動蕩,扶持少數(shù)民族上層分子加緊分裂中國。沙俄煽動蒙古獨立,以哲布尊丹巴為首的外蒙古宣告獨立,在新疆策動阿爾泰叛亂,并出兵唐努烏梁海地區(qū),英國慫恿西藏獨立,西藏十三世達賴出逃英屬印度。如何處理民族國內民族關系上傳統(tǒng)的“驅除韃虜”已經失效,孫中山所信奉的西方民族建國理論“一民族一國家”在中國慘遭破滅。在這這種情況下五族共和就成為當時避免國家分裂、社會動亂的必然選擇。于是孫中山在接見《巴黎日報》記者,談話中說“中國于地理上分為二十二省,加以三大屬地即蒙古、西藏、新疆是也”。這就說明“大中國觀”得到了孫中山的認同。
孫中山的民族觀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中國現(xiàn)實斗爭中不斷修正,這正是孫中山的進步之處,面對辛亥革命后民族分裂的嚴酷社會現(xiàn)實,孫中山借鑒立憲派的民族思想從而接受和認同了“五族共和”民族觀,從而避免了國家和民族的分裂,有利于民族之間團結,一直到今天這種思想仍然具有現(xiàn)實價值。
參考文獻:
[1]楊度:《金鐵主義說》,劉晴波主編:《楊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2]張永:《從“十八星旗“到”五色旗“》,北京大學學報,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