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精,快放了我爺爺!”
還記得葫蘆娃與蛇精的這句經(jīng)典臺詞嗎?七個長在藤上的葫蘆兄弟,成為了正義的化身。而在民間,葫蘆還是多子多福的象征。葫蘆是爬藤植物,屬于葫蘆科葫蘆屬,因葫蘆藤蔓綿延,結(jié)子繁多,所以它被賦予“子孫萬代”、“萬代盤長”的寓意。葫蘆的發(fā)音與“福祿”相似,所以它又被看做富貴長壽的象征。
葫蘆除了寓意吉祥外,還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可以說,葫蘆全身都是寶。
葫蘆可以做食物?!对娊?jīng)·瓠葉》中,首章就描述了主人烹調(diào)葫蘆宴請賓客的場景。在葫蘆果實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可以作為蔬菜食用。新鮮的葫蘆皮為嫩綠色,果肉為白色。在世界各地,只要是出產(chǎn)葫蘆的地方,葫蘆都會成為一道不可缺少的菜肴。葫蘆可做湯,也可以炒菜。在日本,葫蘆果肉大多是被曬干后食用。在中美洲,葫蘆籽會與其他香料一起作為飲料的添加劑。除葫蘆本身之外,葫蘆藤和葉也是可以食用的哦!
葫蘆可以做樂器。云南的西雙版納是一個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方,葫蘆絲則是那里特有的樂器之一。葫蘆絲是選用成熟的葫蘆做成,音色獨特優(yōu)美、悠揚婉轉(zhuǎn),如春天般富有朝氣,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并把它視為吉祥的樂器。
不知道《西游記》中,你對孫悟空偷吃太上老君仙丹那集是否還有印象,是不是想起了什么?對,沒錯!正是葫蘆里裝的仙丹!葫蘆除了能吃,能做樂器之外,還是我們?nèi)粘I钪兄匾娜萜鳌3墒旌竽举|(zhì)化的葫蘆可以用來盛水、盛酒,當水杯、水壺使用。在《西游記》中,我們經(jīng)常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帶有魔力的葫蘆,它們能把妖怪收進去,化成水;能放黑煙等。哈哈,當然,這只是神話故事啦,我們生活中的葫蘆可沒這么多奇異功能,最多就是劈成兩半兒,當成水瓢,再或者是做成工藝品掛在墻上?,F(xiàn)在,隨著科技的進步,就連把它做成水壺都已經(jīng)很少見了。
幡幡瓠葉,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嘗之。
有免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免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詩經(jīng)·小雅·瓠葉》
【注釋】
1.幡(fan)幡:翩翩,反覆翻動的樣子。
2.瓠(hu):葫蘆科植物的總稱。
3.炮(pao):將帶毛的動物裹上泥放在火上燒。
4.燔(fan):用火烤熟。
5.炙?。▃uo):回敬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