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宗
我們的人民共和國走到了自己的第六十五個年頭。六十五個春秋的風(fēng)雨與朝霞,冰雪與鮮花,都清晰地寫在了凝重并輝煌的史冊上?!拔逍羌t旗迎風(fēng)飄揚,勝利的歌聲多么響亮……”這首歌,我們年年唱,時時唱,唱得自豪,唱得雄壯,唱出了我們每個人對共和國的一片深情的熱愛。
逢五小慶,逢十大慶。今年是逢五。白山出版社以其對共和國摯愛的情感,對社會和時代的責(zé)任和使命,對詩人的關(guān)懷和信賴,提出編輯這樣一套叢書,作為對共和國六十五周年的獻禮。編輯室韓光主任找到我,讓我主編這套書,讓我也編選出叢書中的一本,另三位詩人分別是東來、楊凱華和張清清,韓光主任邀我為這套叢書寫篇序文,我皆欣然應(yīng)允。
東來是一位堅定執(zhí)著、熱情洋溢的詩人。我與他有20多年的交情。我曾為他的第一部詩集寫過序,那時他署名“楊衛(wèi)東”。他從20世紀(jì)80年代開始創(chuàng)作,已出版六七部詩集,其中不乏獲獎作品。他的詩作曾在社會和詩壇引起積極的反響。我通讀了他的這部新著,給我最直接的感覺是,東來的詩越寫越成熟老練了,而且在這部詩集中,我高興地看到了他的詩有了明顯的質(zhì)的飛躍。
籠統(tǒng)地概念地泛泛地歌唱,是寫詩的大忌,東來的詩卻是具象的“我”歌唱具象的“祖國”。具象到“12年后,我誕生在祖國的期盼中”,表明了他是1949年之后的12年即1961年出生的;“帽徽經(jīng)常映照鮮紅的陽光”,突顯了他的職業(yè)。他歌唱祖國有了自己年齡和身份的鮮明定位。
詩人把祖國具象為陽光、水、山巒、土地和人民,具象為一個個著名的或無名的英雄。“祖國明亮是因為有照耀土地的陽光”,是的,沒有陽光,我們的土地注定是貧瘠的,而我們自己“也只是飄起飄落的塵?!?。
“我們是陽光之子/靈魂跟著陽光行走”,這是詩人的宣言,亦是詩人的信仰:“沒有陽光的照耀/我只是背陰的花樹/總有一天會在途中枯萎”。從莊嚴(yán)神圣的青藏高原,到景色秀麗的黃山,再到風(fēng)光無限的“東方第一哨”……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滿了詩情畫意?!瓣柟獠谎?天天傳遞著希望/引領(lǐng)著我們的夢想”,詩人從外在寫到內(nèi)在,從陽光寫到水。在水的一節(jié)里,詩人的憂患情結(jié)傳遞并感染著讀者,為人類的水源、水質(zhì)擔(dān)憂。水并非取之不盡,人類要為環(huán)境的惡化負(fù)責(zé)。詩人發(fā)出了“誰能像疼親人一樣,疼受傷的地球”的呼喚。生態(tài)覺悟,環(huán)保意識,讓詩情變得尤為沉重,令人警醒。
詩人寫到諸多的山:首陽山、井岡山、岷山、太行山,還有泰山、五臺山、九華山、武夷山、華山、普陀山、峨嵋山……他說他登過的布達拉宮海拔4500米,很高,那兒的一棵小草,比幾大名山還高,但他認(rèn)為天安門才是一座真正的高山。他贊美祖國的土地,說“曾經(jīng)有人將泥土裝入瓶子,帶離大陸”,這泥土,是根,是本,是源,“看到它,心里就踏實,身上就有力量”。這力量是祖國給予的。
“年輕的共和國像一條記憶的河/從歷史的基座上緩緩流過”,也從詩人的心上流過,也從詩人的筆下流過。
如果說前半部,詩人側(cè)重歌唱祖國自然的美;那么后半部,詩人以英雄的雕塑來追溯共和國如何來之不易。穿透暗夜靠的是火光、刀光和英雄的目光,英雄是共和國的基石。從左權(quán)、方志敏、彭雪楓、劉志丹、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董存瑞等著名人物,到蔡中熙、龍德生、張壽春、劉曙華、江永年等眾多的不為更多人所知的英雄楷模,“血之刃,是戰(zhàn)爭之血涂抹了利刃/刃上血,是英雄獻身的最好證明”。詩中還專情歌唱了新中國成立后我們戰(zhàn)區(qū)涌現(xiàn)的如劉英俊、陳寶俊、劉柏林、何秘書、蘇寧、吳志國、程志國、葉景林等英模人物,他們和前輩英雄一樣,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愛國的坐標(biāo)。
詩人歌唱了年輕的祖國,“無論什么艱難困苦,只要年輕/就沒有逾越不了的山峰”。詩人感嘆自己“……衰老不可遏止/年輕多么美好”。啊,歌唱和向往年輕,青春——萬歲!
楊凱華也是我熟悉的一位戰(zhàn)士詩人,時光匆匆而去,轉(zhuǎn)眼間,凱華也有9年的從軍歷史了。他一直致力于為士兵雕像,致力于描寫士兵的生活,抒發(fā)士兵的情感,致力于成為士兵的代言人,并以此為豪。我記得2006年他還是一個新兵的時候,就參加了沈陽軍區(qū)軍旅抒情歌曲創(chuàng)作筆會,參加這個筆會的有鐵源、鄔大為、胡宏偉等數(shù)位歌曲創(chuàng)作的名家,在筆會里,他的年齡和軍齡都是最小的,我就是在那個筆會上認(rèn)識他的。他的謙遜和勤奮,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0年軍區(qū)舉辦業(yè)余文藝會演,凱華作詞的《因為有了你》曾備受稱贊,那些寓意深刻又簡潔明快的詞句,如“誰是可愛的人,越說越親密”,“迷彩肩頭挑著滿天風(fēng)雨”,容易被人記憶。
“種下種子/收獲希望”,這是他在《從軍行》里的句子。是啊,凱華是一個辛勤播種的人,他寫詩,也寫歌詞,曾出版幾部詩歌集,并有作品在全軍獲獎。他不斷地收獲希望。他對祖國的歌唱,是從對戰(zhàn)士的形象塑造開始的。在《一動不動》里,他塑造的是一絲不茍堅守著的士兵:“在淚眼模糊中/他仍然堅守/目不轉(zhuǎn)睛地堅守/堅守著”,“黃昏的陽光斜照在他的頸上/我似乎可以看到/那些發(fā)出金色反光的細(xì)細(xì)的汗毛……”《在遠(yuǎn)處,甚至更遠(yuǎn)》,寫哨所,寫哨兵,他們是平凡的,是易被遺忘的生活角落,他用詩歌來提醒,來呼喚,這些平凡的哨所和哨兵,值得尊敬,值得贊頌。《軍人的美》,美在哪兒?被鋼槍托舉,被冷漠包圍,也被母親隱藏。詩人知道,他們“最美的微笑只對和平綻放”!走在這遙遠(yuǎn)的《征途》上的都是戰(zhàn)友,“因為我們叫兄弟/只要還在一起/萬物便舉手可及”“我們的心靈已寂靜/敵人正因囁嚅著我們的名字/而戰(zhàn)栗不已”,在我們面前,“是鮮花/還有孩子們爽朗的笑聲”?!拔覀兾⑿?深淵在含笑中跨越/我們歌唱/荊棘在歌聲中閃躲”(《跟你走》)。在凱華筆下的士兵身上,我們看到的是祖國守衛(wèi)者的意志和決心。
在《無名烈士林》中,詩人詠嘆再三:“腳步輕一些吧”“腳步輕一些吧”,表達了對逝去英雄的敬仰和尊崇。在《退伍就像下了一場雨》中,讓人們感受到軍人情感的溫潤,新兵、老兵,雨水、汗水、淚水,每當(dāng)有老兵退伍,都將會有一場“晶瑩的洗禮”,這是我們所熟悉的軍營獨特的景象。
在寫親情、愛情和鄉(xiāng)情的詩中,凱華的《父親的背》寫得格外有味,父親“把我搭在弦上/射出了他的世界/于是/我便成了他無眠之夜里無弦的初月”,他寫的是偉大的父愛。在《這不怪你》一詩中,詩人說:“我和你的相遇/我都寫成日記/一頁一頁的思念/都是想你的證據(jù)//我和你的故事/我都親身經(jīng)歷/一天一天的情感/都深深烙在心底……”他寫的是平凡的日子里愛的積累和持久。
這種愛的體察、描摹和傾訴,都有鮮明的個性色彩?!跋扔懈冻霾艜懈袆?世界因此精彩紛呈”。在愛情的世界里,計較天秤上砝碼的輕重是沒有意義的,舍得付出才會體驗到愛的真諦和快樂。
凱華的歌唱,有時過于理智和冷靜,如果能讓激情燃燒起來,多一些如火熾烈的句子當(dāng)會更好。
張清清是一位喜愛寫作的軍嫂,對于我們的閱歷,她好似一位新的歌者,但她本人的寫作經(jīng)歷也不短了。她在這本《凝聚》里,熱誠地為祖國而歌。我們看到《頌太陽》《為了祖國的需要》《等待祖國的召喚》《你·黃河的歌聲》《祖國裝在心中》《祖國,我是您的兒子》這樣一些抒情詩的標(biāo)題,讀到這些詩,自會感到詩人對祖國母親的依戀、依賴和奉獻的赤子之心。一句“我永遠(yuǎn)是您的忠實的不講半點酬價的兒子”,是那么無私而坦蕩?!白鎳?,我的母親/我的脈搏為您跳動/我的血液為您而流動”,“我的信念是為您灑下最后一滴血”,“無論走到天涯海角/您的名字——中國/永遠(yuǎn)在我心里涌動”。這種信念、這種情感的表達,在《祖國,我愛你》這首詩中變得更加直抒胸臆:“祖國,我愛你/像山火般強烈灼熱/理智的閘門也無法將它戰(zhàn)勝/一切言語都是蒼白無力/我對你的虔誠如同泉水/汩汩流淌永不歇息”。這種思緒,在《為了祖國 我是》里,又是那樣赤誠、那樣忘我、那樣激情噴發(fā)地歌唱著,這不能不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對祖國深摯的熱愛。
在詩人的記憶和思緒中,祖國不應(yīng)是抽象的,祖國應(yīng)是具象的。祖國的每寸土地都是可愛的。那么愛故鄉(xiāng)就是愛祖國。張清清在這本詩集中有大量篇頁是歌唱她的家鄉(xiāng)——美麗的海濱城市興城的?!肮枢l(xiāng)啊/你那多情的海水/把我滋養(yǎng)大/你那俊俏的山峰/給我無窮的智慧”?!肮枢l(xiāng)啊/親愛的故鄉(xiāng)/無論我走向何方/何時何地/愛你這顆心/癡癡不動搖/你那無形的風(fēng)箏線/時時牽動著我的情”。那首《早晨的?!?,是海邊小鎮(zhèn)的黎明寫真,那么清晰和樸實地描繪了早晨和海景:繽紛的人流,喧鬧的碼頭,滿船的海鮮,吵雜的交易,詩人被這場景深深地打動了,她感念大海的恩惠,用詩句留下了這幸福的畫面。那首《游子歸期》,寫家鄉(xiāng)山變、水變、人變,那巨大的變化,令人可視、可聽、可感。詩人帶著赤誠的心,投入家鄉(xiāng)的懷抱,望著家鄉(xiāng)的騰飛,不禁灑下激動幸福的淚水。那首《五一出游·濱?!?,記述的是一次假日放松快樂的出游經(jīng)歷:“就是要笑啊/把煩惱/一切疲勞/隨著大海的波濤消失吧”,“想著我們的人生/想著我們走過的路/想著我們的溝溝坎坎/那些逝去的東西/不能阻礙/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源泉/雖然腳下的路像沙灘/柔軟/可我們的/心路/永遠(yuǎn)/年輕/蓬勃”。
作為在軍營里度過美好青春時光的一位軍嫂,她目睹了、體驗了、感受了軍人的奉獻與犧牲,她對軍人有更多的理解,更細(xì)的觀察。在《軍旗,我們的驕傲》《今天是八一建軍節(jié)》《八一 軍人》等詩作中,我們體會到詩人對她“敬慕的軍營”投放的熱烈情感:“走在八月的營區(qū)/感受八月綠色的海洋/八月 是軍人相逢相擁的日子/是歷史賦予軍人的禮品/是母親饋贈軍人的愛/八月 是和平的象征/八月是軍人的誓言/八月是軍民享受天倫之樂/八月/又是不能忘懷親人的日子……”共和國的軍人,是共和國的守衛(wèi)者。對于社會一般讀者帶有一定神秘色彩的軍營生活,是這片土地上具有獨特使命和責(zé)任的子弟兵生活的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說,愛軍營就是愛祖國。
在張清清的歌唱里,如果更多一些深思和熟慮,在煉意和煉句上再下一番功夫,將會取得更好的閱讀效果。
在韓光編輯的這套詩叢的作者中,我是年齡最大的一個。收入到我的這本《為祖國而歌》集子里的詩作,大多都是應(yīng)約而作,而且多是朗誦詩。《旋轉(zhuǎn)的地球上有我的祖國》和《仰望國旗》,均是發(fā)表在《人民日報》迎接國慶佳節(jié)專版上的詩,這樣一些紀(jì)念性的詩作,多次被集會朗誦或在電臺、電視臺朗誦,通過這樣的渠道會讓更多的人了解我的創(chuàng)作。我歌唱祖國,歌唱黨,歌唱人民,歌唱英雄,歌唱故土,歌唱人生。我是一個不倦的讀者和歌者,我的閱讀量和寫作量都很大,我為此感到欣慰,同時感到汗顏。欣慰的是我創(chuàng)作生涯的充實,汗顏的是我創(chuàng)作精品的缺失。我愿意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不愿被這步伐甩掉。我已年過古稀,我曾說過:“人生七十古來稀,我以古稀做再起。”這是我的愿望,也是我的實踐。
在可愛的共和國六十五周年之際,承白山出版社盛邀,我以一個老兵的身份,和幾位年輕的詩友一起奉獻上這套詩叢,讓它們作為綻放在深藍(lán)的節(jié)日夜空中的幾束五彩的禮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