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勝
結腸癌合并腸梗阻臨床較為常見, 由于低位腸梗阻具有特殊的解剖和生理, 因此臨床很難對其進行有效的處理, 患者的預后受到所選擇的處理方法直接而深刻的影響, 目前認為急診手術是治療該疾病的有效手段。為進一步探討手術治療該疾病的具體方法及效果, 特對河南省太康縣人民醫(yī)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間收治的67結腸癌合并腸梗阻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67例患者均為本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間收治的結腸癌合并腸梗阻患者, 所有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腹脹、腹痛等典型腸梗阻癥狀, 立體復平面提示氣液平面、腸管擴張。其中有男性患者38例, 女性患者29例,年齡在51~73歲之間, 平均年齡為(61.3±4.2)歲;從發(fā)病到就診時間在12 h~2個月之間, 平均為(1.1±0.4)個月;從入院到保守治療時間為3 h~3 d, 平均為(1.6±0.8)d。入院時有32例患者合并了其他疾病, 其中11例患者合并了貧血, 13例患者合并了低蛋白血癥, 4例患者合并了冠心病, 2例患者合并了心律失常, 2例患者合并了電解質紊亂, 有2例患者同時合并了兩種以上疾病。
1.2 腫瘤部位和分期 在腫瘤部位方面, 左半結腸癌39例,右半結腸癌28例;在癌癥類型方面, 有28例患者為高分化腺癌, 13例患者為中分化腺癌, 20例患者為低分化腺癌, 3例患者為粘液腺癌, 3例患者為未分化癌;在Duke’s分期方面, 有34例患者為C期, 33例患者為D期。
1.3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均行常規(guī)治療, 包括胃腸減壓、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 合理使用抗生素抗感染等,積極治療合并癥。常規(guī)治療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癥狀體征,根據(jù)常規(guī)治療結果選擇限期手術或急診手術, 對于治療8~72 h后腸梗阻癥狀有明顯緩解的患者, 繼續(xù)保守治療7~11 d后行限期手術, 對于治療72 h后癥狀無明顯緩解的患者則行急診手術, 具體手術方式根據(jù)患者身體情況、腫瘤位置、腫瘤侵犯程度等確定。術后持續(xù)胃腸減壓, 常規(guī)抗感染, 放置腹腔引流管5~10 d無腸瘺跡象則拔除。
2.1 患者手術情況 67例患者手術具體方式包括Ⅰ期結腸切除吻合術、回腸-橫結腸側側吻合術、單純造口等, 其中57例患者行急診手術, 10例患者行限期手術, 患者具體手術方式可見表1。
表1 手術方式選擇
2.2 臨床效果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67例患者中1例行急診Ⅰ期結腸癌切除吻合以及橫結腸造瘺者發(fā)生嚴重肺部感染死亡, 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行限期手術的10例患者無吻合口瘺及切口感染發(fā)生, 行急診手術的57例患者, 發(fā)生吻合口瘺2例, 切口感染3例。
結腸癌合并腸梗阻屬于一種急腹癥, 在外科較為常見,疾病從隱匿性起病逐漸發(fā)展而來, 通常情況下缺乏典型的起病初癥狀[1], 時好時壞反復發(fā)作, 對于該類患者, 特別是年輕患者, 臨床醫(yī)師的警惕性嚴重匱乏, 當患者的低位梗阻表現(xiàn)十分典型時, 患者的病情往往已經(jīng)十分嚴重。右半結腸癌性梗阻的常見癥狀是腸套疊, 乙狀結腸癌性梗阻的常見癥狀為腸扭轉。有關醫(yī)學文獻報道, 急性結腸癌性梗阻患者手術之前均具有一定的癥狀, 如腹脹、腹部隱痛等, 時輕時重。因此, 如果患者有慢性病史, 結腸套疊和乙狀結腸扭轉十分典型, 那么臨床醫(yī)師應該考慮為急性結腸癌性梗阻, 并給予患者的病情以充分的重視。
急性結腸癌性梗阻在回盲瓣的作用下會呈閉袢性梗阻,極易發(fā)生腸管血供障礙, 引發(fā)各種并發(fā)癥, 如穿孔等, 急診手術處理顯得尤為必要。急性結腸癌性梗阻多發(fā)于老年晚期患者身上, 一些患者合并了高血壓、冠心病等, 通常還會伴有低蛋白血癥、水電解質紊亂等, 手術死亡率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很高, 臨床很難對其進行有效的處理。結腸癌性梗阻的手術原則是將梗阻解除, 爭取根治性切除腫瘤[2,3]。右半結腸腸腔較大, 腸壁較薄, 容易擴張, 腸內(nèi)容物多為半液態(tài)或液態(tài), 腸梗阻的發(fā)生率較左半結腸癌低, 現(xiàn)階段, 臨床廣大醫(yī)學工作者和患者均已普遍接受了運用一期切除吻合術對右半結腸癌性梗阻進行治療[4,5], 從本院本次治療中來看,右半結腸癌患者多行Ⅰ期切除吻合術, 患者術后無一例發(fā)生吻合口瘺。左半結腸腸腔較細, 腸內(nèi)糞便因水分被吸收干硬,腸內(nèi)容物主要呈固態(tài), 且多為浸潤型結腸癌, 更易發(fā)生腸梗阻, 對于左半結腸癌合并梗阻采用Ⅰ期切除吻合術的療效是否令人滿意目前尚無統(tǒng)一結論。近年來, 臨床較為推崇Ⅰ期切除吻合術, 但有關醫(yī)學文獻報道, 左半結腸癌的Ⅰ期切除的5年生存率為29%, 分期切除的5年生存率為38%, 二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 分期手術會擴散癌腫,再次手術無法根治。此外, 患者還必須忍受再次手術的痛苦,患者的生活受到造瘺的嚴重不良影響, 精神、心理負擔不可避免會加重, 并且還要承擔較長的手術時間和較高的手術費用。因此, 臨床治療中采用Ⅰ期切除吻合術治療結腸癌合并腸梗阻時必須嚴格把握好手術適應證, 以提高手術治療效果。
結腸癌患者梗阻的原因多是由于腫瘤增殖阻塞腸腔, 而腫瘤炎癥水腫則會進一步加重梗阻, 一般結腸癌發(fā)生腸梗阻時若就診早, 及時治療則可阻止梗阻進一步發(fā)展[6], 經(jīng)常規(guī)治療后患者梗阻癥狀緩解, 做好充分準備后行限期手術可較好地保證手術效果, 從本院研究結果來看, 行限期治療的10例患者均未發(fā)生術后并發(fā)癥。但由于結腸癌合并腸梗阻疾病較為隱匿, 患者就診時往往疾病已較為嚴重, 此類患者需及時行急診手術, 從此次研究中看, 67例患者中即有57例行急診手術。但急診手術的風險較大, 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幾率較高, 因此在臨床中必須慎重選擇, 同時須做好術前準備, 以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減少手術損傷。
[1]李煥朗,林偉明,譚木秀,等.60例結腸癌致腸梗阻的手術治療體會.河北醫(yī)學, 2010,16(11):1346-1348.
[2]梁棟.結腸癌合并腸梗阻手術治療46例.重慶醫(yī)學, 2010,39(16): 2214-2215.
[3]張偉忠,粱金榮,張玉惠,等.老年人結腸癌合并腸梗阻手術治療分析.中國基層醫(yī)藥, 2011,18(15):2090-2091.
[4]丁思勤,周總光.左側結腸癌伴急性腸梗阻一期手術的療效觀察.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0,17(9):980-982.
[5]李祥世.結直腸癌并急性腸梗阻48例治療分析.廣西醫(yī)學,2011, 33(2):250-251.
[6]唐余根,袁錦華.結腸癌致腸梗阻14例手術治療體會.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2,22(3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