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
“一個罐罐,裝些飯飯,不吃飯飯,要吃罐罐?!边@是流行在重慶、貴州、云南等地廣大農(nóng)村的一個通俗謎語,謎底其實就是一種生長在山坡野地的小果子——刺梨子。不過,它的名字雖然帶了個“梨”字,但實際上跟梨并沒有關(guān)系,它是一種薔薇科植物的果實,又名“送春歸”、“文先果”等,是一種滋補健身的天然營養(yǎng)珍果。
刺梨子得名于其獨特的外觀。這種扁圓球形的果子體型較小,一般直徑只有2~4厘米,比成人大拇指稍大。成熟之前果實呈青色,表面有一層密密麻麻的小肉刺,相當(dāng)堅硬,能讓絕大部分動物無從下口。隨著成熟度的增加,刺梨子的顏色由青轉(zhuǎn)黃,直至徹底熟透時,會變成燦爛的金黃色。刺梨雖是營養(yǎng)珍果,富含維生素、糖分、胡蘿卜素等,是加工保健品的上等原料,但其藥用價值也極高,有健胃、消食、滋補、止瀉的功效。
每年農(nóng)歷四五月間,在向陽的山嶺、坡地上,就能零星地見到刺梨花逐漸開放。這種小灌木一般只有半米高,莖干上每隔幾厘米就有一組對生的尖刺,甚至連葉片上也長有小刺。它的花瓣多為粉紅色,花蕊則為金黃色,并有獨特的芳香,能充分吸引一些昆蟲前來幫忙授粉。
到農(nóng)歷八九月間,刺梨子把自己的美味大方地呈現(xiàn)給人們面前。刺梨子成熟后,肉刺依然存在,采摘時最好要小心,不過對于有經(jīng)驗的采摘者來說,這些小刺可以用手輕松捏斷,然后就能享受到美味的果肉了。捏斷肉刺,削掉果冠,咬破果實,掏盡籽粒,然后放進口里,一股清香沁滿心脾。吃不完的果實可帶回家,一刀橫切,放進糖水里腌后再吃,甜味更加厚重、悠長。還有一種“刺梨茶”,就是把采摘來的刺梨子剖開蒸熟,然后在烈日曬干,就成了一種天然的泡飲佳品。
別看刺梨子小小的果子不起眼,但在歷史上它還得到諸葛亮的贊譽。相傳諸葛亮出兵討伐孟獲的時候,他率領(lǐng)的大軍進抵今貴州安順一帶,途經(jīng)一個瘴氣彌漫、瘟疫流行之地,士兵們?nèi)旧狭肆〖病Nky之時,有個自稱“醉葫蘆”的人前來急救。生病的軍士們喝下“醉葫蘆”帶來的酒之后,立馬痊愈,精神抖擻,為奪取關(guān)隘、七擒孟獲打下了基礎(chǔ)。事后,諸葛亮問“醉葫蘆”這酒為什么有如此神力,他說云貴邊界常有瘴氣和瘟疫,人們都喜歡吃刺梨子來治療,效果非常明顯。諸葛亮急忙讓隨軍醫(yī)師記下,并讓軍士采集,稱之為“軍中圣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