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暉
6月23日,汶川大地震時勇救七名同學的“全國抗震救災英雄少年”雷楚年涉嫌詐騙被抓獲。據(jù)悉,雷楚年被成都一所重點高中免試錄取,卻經(jīng)常逃課打牌,月花銷萬元以上。由于名聲在外,雷楚年吹噓自己有“關系”,以幫人當空姐、進重點中學、買駕照等為名詐騙包括女友在內的二十一人共四十六萬元。
短短六年時間,雷楚年從一名抗震小英雄淪為涉嫌詐騙的階下囚,令人不勝唏噓。某門戶網(wǎng)站就此發(fā)起調查,有超過四成網(wǎng)友認為“是社會害了他,媒體宣傳太過”。
雷楚年因在地震中勇救同學而一夜成名,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榮譽和現(xiàn)實利益:抗震小英雄稱號、央視專題報道、北京奧運會火炬手、省城重點高中免試錄取……各種光環(huán)排山倒海而至,成年人都很難淡定,何況一個孩子。
社會給予他的獎賞太多太重,足以讓一個孩子飄浮在云端,不知“腳踏實地”為何物。于是,雷楚年開始明目張膽地逃課了,英雄嘛;外出旅游坐頭等艙、住五星級賓館,英雄嘛;身為學生花起錢來卻大手大腳,英雄嘛;拍著胸脯承諾幫人辦事,英雄嘛……
然而,很多時候,榮譽并不能當飯吃。當雷楚年的個人能力并不足以應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諸多問題,而他又想努力維持一個“英雄”的面子和排場時,就只好坑蒙拐騙了。
六年前的雷楚年縱然無愧于少年英雄稱號,但他不是完人。重溫當年媒體對雷楚年本人及其老師、同學的采訪,可以看出,這是一個膽大、機智、古道熱腸的孩子,與此同時,他學習成績不好,經(jīng)常調皮搗蛋。這樣一個優(yōu)點和缺點都很明顯的中學生,其成長過程尤其需要成人社會的正確引導。
地震救人壯舉讓雷楚年的優(yōu)點發(fā)揮到了極致,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算“時勢造英雄”。然而,當雷楚年一夜成名,他的缺點再也無人提及,他的身邊只有鮮花和掌聲。在北京奧運會之前發(fā)生汶川地震這樣的巨大災難,我們太需要英雄來鼓舞民心士氣,可當我們發(fā)現(xiàn)英雄、贊美英雄時,卻忘了雷楚年只是個十六歲的孩子,他還在成長。
雷楚年成為英雄之后,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從這個十六歲少年身上各取所需,地方政府借助表彰雷楚年來展示抗震救災的決心,媒體則通過大時段、大篇幅報道他的英雄壯舉來為版面增色,大家都沒有認真去想,怎樣做才能幫助這位少年英雄克服自身弱點從而健康成長。逃學也好,四處吹噓也罷,雷楚年后來的諸般劣跡并非無人知曉,可就是沒有人給予他應有的忠告。
當年的抗震小英雄,今日的階下囚,雷楚年的人生變奏對其本人和社會而言都是一個相當沉痛的教訓。還有一點,如果說當初我們不應“捧殺”一名十六歲的少年,那么今天也不能“棒殺”一個犯了錯誤的年輕人。雷楚年必須為他所犯的罪行承擔法律后果,但我們不能因為他今日的污點就無視其六年前展露的人性亮色。過度美譽與過度貶損,都是不負責任的。
【原載2014年11月4日《春城晚報·春城時評》】
插圖 / 捧殺 / 佚 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