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紀念館作為博物館總類中的一個主要類別,肩負著弘揚革命優(yōu)良傳統(tǒng),傳承歷史文化,發(fā)揮愛國主義教育職能的重要使命。隨著紀念館免費參觀的開展,游客人數(shù)越來越多,并且以不要求講解的自助式參觀為主,自助式參觀更加確定了紀念館的陳列展覽宣傳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優(yōu)質(zhì)的陳列展覽宣傳也是承擔紀念館教育服務這一基本職能的主要載體。文章將從紀念館的陳列展覽宣傳的角度,對它在教育服務職能中發(fā)揮的作用進行研究,主要以鄂豫皖革命紀念館為例,從服務大眾、以人為本、教育和感動觀眾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探討。
【關(guān)鍵詞】鄂豫皖革命紀念館;教育服務;陳列展覽;職能
1905年,晚清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張謇在江蘇南通建立了“南通博物苑”,這是中國人自己創(chuàng)辦第一所的博物館,這也標志著中國的博物館事業(yè)開始起步。到1949年建國以后,隨著我國各項事業(yè)的蓬勃興起,擔負著文化傳承、教育大眾這一重要職責的博物館、紀念館也取得了初步的發(fā)展。直至1958年,毛主席視察安微省博物館,提出“每個省都應該有一個這樣的博物館”的號召之后,中國的博物館、紀念館建設事業(yè)更是掀起了空前未有的高潮。
紀念館是博物館總類中的一個主要類別,作為緬懷先烈豐功偉績,傳承厚重革命歷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正在古老的中國大地上朝氣蓬勃的向前發(fā)展著,紀念館也成為了社會各界人士了解歷史、熏陶自身、傳承文化,發(fā)揚傳統(tǒng),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第二課堂。從紀念館的內(nèi)容來看,它的紀念對象大都承載著不同的記憶,有的是紅色記憶、有的是文化記憶、有的是精神記憶、有的是民族記憶,而這些種種不同的記憶,往往都離不開愛國主義宣傳教育這條主線,這也成為了紀念館承擔社會教育功能的基本職能,所以,紀念館也責無旁貸地成為了社會群體分工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場所和重要陣地。而宣傳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各種各樣形式的陳列展覽,它是一門邊緣、交叉學科,是一個整體的建設工程,是一門綜合藝術(shù),也紀念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所依托的主要載體。本文將以鄂豫皖革命紀念館為例,從服務大眾、以人為本、教育和感動觀眾等方面對紀念館的陳列展覽宣傳在教育服務職能中發(fā)揮的積極作用進行深入的探討。
一、展陳符合紀念館主題形象,突出自身特色是發(fā)揮教育服務職能的基礎
一直在講展陳宣傳(即陳列展覽宣傳),那到底什么才是陳列展覽呢?
所謂陳列展覽,就是在一定的空間內(nèi),以文物標本為基礎,配合適當圖片等輔助展品,按照一定的主題、序列和藝術(shù)形式組合而成的,進行直觀教育和傳播信息的展品群體,并通過展品、空間和設計來表達信息和情感,影響觀眾的態(tài)度和行為。
(一)陳列展覽宣傳的主題一定要和紀念館的主題形象相一致,這是發(fā)揮教育服務功能的先決條件
在陳列展覽宣傳中,主題的確定,展品的選擇,解釋性材料的運用和展示方式的形式等,都與我們對紀念館的性質(zhì)、任務、認識息息相關(guān),也是紀念館的管理者們對社會群體、觀眾態(tài)度的具體表現(xiàn),它是決定紀念館的教育職能是否能夠成功履行的先決條件。人們進入一個館參觀,大多記住的是陳列的主題,這就要求陳列展覽一定要符合本館主題形象,將其視作陳列展覽的一盞指路明燈。譬如:參觀上海一大會址紀念館,人們記住的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參觀鄂豫皖革命紀念館,人們記住的是“千里躍進 將軍故鄉(xiāng)”。因此,紀念館發(fā)揮教育服務職能的重要前提就是陳展主題的正確定位,一個定位準確的陳列展覽,一方面使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齡階段的游客都能夠相對順利的看懂紀念館所要表達的主題形象,看懂這個館到底想陳列展覽什么內(nèi)容;另一方面也能使觀眾通過陳列展覽有所收獲,對提高自身素質(zhì)有所幫助,不僅要符合歷史,還要簡潔、好記,給人心靈上的震撼和沖擊,這樣才可以很好的履行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這一基本職能。
以鄂豫皖革命紀念為例,主題形象是“千里躍進 將軍故鄉(xiāng)”,陳展緊跟主題,整個紀念館以紅色為基調(diào),外墻和屋頂采用非平行斜面,規(guī)整之中富有變化,傾斜之中構(gòu)成穩(wěn)固,寓意先烈們創(chuàng)立的江山堅如磐石。場館以草書的“千”字為建筑造型,這個“千”也代表著千里躍進大別山“千”,廣場前面的帶型水池則代表著“千”字上的一橫,也象征著劉鄧大軍在鄂豫皖走過的千山萬水,經(jīng)歷的千難萬險,充分的展現(xiàn)了信陽老區(qū)厚重的革命歷史,反映了戰(zhàn)爭年代英雄的大別山兒女創(chuàng)造的輝煌業(yè)績。同時,進入紀念館廣場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廣場上方陳展的八面迎風飄揚的鮮艷紅旗,分別代表了誕生于鄂豫皖大地上的八支紅軍隊伍,使觀眾一目了然,印象深刻,人們一進入這個館,愛國主義教育的氛圍就縈繞其中。
(二)突出特色的陳列展覽使紀念館的教育服務直觀高效
游客來到一個紀念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首先引入眼簾的就是不同形式的陳列展覽,或通過展板的形式進行闡釋,或通過文物進行直觀反映等等。種種這些,都需要突出特色,這樣才可以更加直觀高效的對游客進行教育。在這點上,大致可分為兩個方面:
1.以突出文物特色為本
陳列展覽是一門綜合學科,它將客觀內(nèi)容和主觀視覺形象相結(jié)合,紀念館里的藏品,質(zhì)地各式各樣,經(jīng)過歷史長河的積淀,成為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物品,這是它的文物屬性,當它進入紀念館時,陳展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就是要通過特定的形式,將特定的內(nèi)容傳播給廣大觀眾,從而表達出這個文物特定的歷史感。具體運用在陳列展覽中,紀念館的管理者們采用多層的文物陳列手法進行鋪排,進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服務作用。
以鄂豫皖革命紀念館為例,作為全國首批國防教育示范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的管理者們?yōu)榱耸箙⒂^者更加直觀的感受愛國主義教育,增強紀念館陳列展覽的感染力和說服力,積極爭取上級相關(guān)領導的支持,協(xié)調(diào)了一批戰(zhàn)爭年代以及各個不同時期的重型火炮和飛機。如重型山炮、榴彈炮、高射炮、助教六型教練機、強五飛機、殲五飛機等等。同時,還從不同途徑廣泛征集鄂豫皖各個時期的武器和革命文物,比如:農(nóng)民運動中使用過的土銃、紅軍戰(zhàn)斗時用的軍號、鄂豫皖銀行發(fā)行的錢幣、抗日戰(zhàn)爭時期繳獲日軍的照相機和望遠鏡、日軍侵華時繪制的中國地圖等,這些都更加直觀并且有效的使觀眾接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endprint
2.要以體現(xiàn)地方特色為主
紀念館通過不同形式的陳列展覽,對游客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還要以體現(xiàn)地方特色為主。陳列展覽在保護和弘揚文化遺產(chǎn)的同時,還要保證民族與地區(qū)的文化特性不被破壞。保護和發(fā)展民族文化,增強國民對本土文化認同感正式目前紀念館陳列展覽所要面對的緊迫問題。我們所說的愛國主義宣傳教育不是政治運動,也不是抽象的說教,而是讓人們熟知本地的歷史,因為就算是當?shù)厝耍瑥男∩L于此,在當?shù)氐奈幕尘跋略斐闪吮镜靥卣?,但也并不一定了解自己的文化來源。因此,這就需要通過陳列展覽向觀眾介紹和弘揚本民族、本地區(qū)的歷史、文化、名人等的發(fā)展成長過程,解決相關(guān)問題,幫助當?shù)氐拿癖娏私饷褡逦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以鄂豫皖革命紀念為例,在將軍廳里,有著一面又一面的“將軍墻”,這里陳展的將軍都是出自于鄂豫皖地區(qū),有徐向前、徐海東、王樹聲、許世友等469位叱咤風云的開國將領的相關(guān)照片和資料,他們也是解放后第一批參加授銜的,在當時來說,約占全國將軍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如此一來,既清晰明了的突出了地方特色,有具有直觀震撼的愛國主義教育效果。
二、展陳感動觀眾是紀念館教育服務的最終目的
紀念館作為緬懷先烈豐功偉績、傳承厚重革命歷史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肩負著傳承文化、講述知識、服務大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任。在這一過程中,當人們參觀行為結(jié)束之后,能否有所收獲,使人流連忘返,成為了紀念館履行教育服務功能的最終目的。
陳列展覽的過程也是對館藏文化知識傳播的過程,傳播不僅要注重對歷史知識、科學知識、研究成果的傳播,而且要注意傳播效果,要特別關(guān)注游客的興趣愛好和接受能力,使紀念館的教育服務職能得到更好的發(fā)揮。
以鄂豫皖革命紀念館為例,在游客不要求講解的自助式參觀中,紀念館的管理者們只能用陳列展覽來向人們表現(xiàn)一段歷史,一個故事,一種精神。進入場館序廳部分,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片連綿起伏山脈的微縮景觀,它就是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帶的巍巍大別山,在這個微縮景觀上,詳細的介紹了鄂豫皖地區(qū)的革命斗爭史,上面詳細的介紹著發(fā)生在鄂豫皖地區(qū)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比如:這里是土地革命時期黃麻起義的策源地,抗日戰(zhàn)爭時期新四軍的根據(jù)地,也是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落腳地……在艱苦卓絕的戰(zhàn)爭年代里,這里先后有200多萬人參軍參戰(zhàn),近百萬人英勇犧牲,當時僅百萬人口的信陽地區(qū),就有30萬革命志士為國捐軀,不足10萬人口的信陽新縣,也有5.5萬優(yōu)秀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可謂是村村有烈士,戶戶有紅軍……這里是紅軍的搖籃……這里是將軍的故鄉(xiāng)……。隨后,旁邊的電子感應設備就會自動的播放《八月桂花遍地開》這首出自于信陽的耳熟能詳?shù)母锩枨?,并且大別山微縮景觀旁邊的墻壁上鐫刻的就是《八月桂花遍地開》這首歌曲的曲譜和歌詞。這樣的陳展方式,讓游客能夠一邊先入為主的了解鄂豫皖地區(qū)這段艱苦卓絕的斗爭史,一邊接受革命歌曲的感染與洗滌,撥動游客心弦,使參觀者有所收獲,更直觀系統(tǒng)的接受紅色文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紀念館肩負著傳承革命歷史、緬懷先烈豐功偉績,以及愛國主義教育和廉政教育的光榮責任,其陳列展覽的內(nèi)容和效果極為關(guān)鍵,只有將紀念館的陳列展覽宣傳和愛國主義教育職能有機結(jié)合,才可以使紀念館真正成為社會群體分工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和重要陣地。本文僅從以人為本、教育和感動觀眾的角度出發(fā)進行論述,希望通過優(yōu)質(zhì)的陳列展覽宣傳,使紀念館成為廣大群眾了解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傳承文化的終身課堂,也將華夏民族五千年的光輝歷程發(fā)揚光大,永載千秋。
參考文獻
[1] 吳世儒,姬少華.鄂豫皖革命紀念館[M].香港:中國文化出版社,2009.
[2] 鄂豫皖蘇區(qū)歷史簡編[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3] 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4] 劉宏偉,鄭越文.陳列展覽設計師[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
[5] 齊玫.博物館陳列展覽內(nèi)容策劃與實施[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6] 朱桂蓮.愛國主義教育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7] 博物館如何實現(xiàn)價值體系與社會責任平衡[J].2008.
[8] 博物館的功能與講解員的素質(zhì)[EB/OL].百度文庫, www.chinaqking.com/content/PrintArti,2012-12-29.
[9] “2007年河南十件文化大事”系列報道之七 鄂豫皖紀念館再現(xiàn)“紅軍[EB/OL].news.sina.com.cn/o/2008-02- 29/073513,2008-2-29.
[10] 吳世儒,姬少華.鄂豫皖革命紀念館[M].香港:中國文化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付靜宇(1986.11- ),女,河南信陽人,碩士,鄂豫皖革命紀念館助理館員,講解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