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驕
韓非子有云:“小信誠,則大信立?!弊怨乓詠?,誠實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千百年來,人們講求誠信,推崇誠信,誠信之風質(zhì)樸醇厚。它早已融入我們民族的文化中,被無數(shù)名人、墨客所稱贊。
一諾千金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無論是伍子胥,還是韓信,都向我們證明了——誠信,乃立身之本。它既是儒學大師們發(fā)自肺腑的吶喊,又是無數(shù)飽學之士終身恪守的行為規(guī)范。然而,到了21世紀的當下,誠信卻變得越來越淡薄了。
古人云:“不信不立,不誠不行?!睎|漢的郭汲,官至大司空、太中大夫。他一貫注重誠信。他在并州任職的時候,一次下去考察,在經(jīng)過美稷縣時,孩子們竟自發(fā)聚集起來夾道歡迎他,并且,還想在他離開時趕來送他。在問及他返回日期的時候,他立即讓隨從計算,告訴了孩子們。因為事情辦得很順利,返回的時間比預定的早了一天。為了不失信于孩子們,郭汲竟在縣城外的野亭宿了一夜。
郭汲是并州的大官,他本可以不用露宿,但他為了不失信于孩子,竟肯如此委屈自己。更何況,倘若他品德敗壞,不對人以誠相待,以信立身,孩子們又怎會主動的親近、信任他,甚至自發(fā)夾道歡迎他呢?想必,他日后官至大司空、太中大夫,也跟他的真誠守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吧!
誠信,是一輪閃耀于天地間的圓月,唯有與高處的皎潔相依,才能沉淀出讓生命為之感嘆的精華;誠信,是一枚沉重的砝碼,當生命搖擺不定時,放上它,天平便不再傾斜;誠信,亦是高山之顛的流水,可以洗凈鉛華,撫平躁動,留下啟悟心靈的妙諦。
想想社會上多起“扶老人事件”,多少人因為好心扶了老人,而反被敲詐,使得人人心驚,不敢再去幫助別人,大呼“誠信去哪里了”?!又有多少人因為“毒奶粉”,而關(guān)注起令人憂慮的食品安全問題?這一切使人不由感嘆——我們在社會發(fā)展、生活進步的同時,是否也丟掉了人性中最為重要的東西?
以誠為本,以信立人,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堅守誠信,讓誠信之花綻放在身邊的每一處角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