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發(fā)明了火鍋?嗯,這個現(xiàn)在還沒有誰說得上來。在中國,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元朝的時候,蒙古皇帝忽必烈在行軍途中突然想吃羊肉,但又沒有時間烤或煮。于是,廚師情急之下,將羊肉切成薄片,放入滾開的熱水鍋里,隨燙隨吃,反而讓忽必烈覺得美味無比。從此以后,這種“涮羊肉”的吃法就在中國的北方流行開來。
其實,火鍋就是一種將肉和菜煮著吃的方式。因為用的是滾開的水,所以煮的時間較短,還可以邊煮邊吃,非常方便。在生活在北方的一些民族中,獵人們在野外打獵時就經(jīng)常這樣臨時煮食,既快捷又暖和。所以說,火鍋肯定不是蒙古人發(fā)明的專利啦!在國內(nèi),已經(jīng)出土了東漢時期的青銅器“鑊(huò)斗”,這個東西就是當時人們用來煮火鍋吃的。
到了明朝時期,無論是皇帝還是平民百姓,冬天吃火鍋已成為尋常之事。當時的文學家楊慎(shèn)小時候曾隨其父入宮,參加弘治皇帝在御花園設(shè)的酒宴。席間端上了涮羊肉的火鍋,火里燒著木炭,皇帝見此便出一上聯(lián):“炭黑火紅灰似雪。”要大臣們應對。年少的楊慎立刻悄悄說出下聯(lián):“谷黃米白飯如霜。”他父親把兒子的對句念給皇上聽,皇上頓時龍顏大悅,當即賜以重賞。而清代的皇帝是來自北方的滿族人,特別喜歡吃火鍋。乾隆皇帝曾多次游歷江南,每到一地,都要品嘗當?shù)氐幕疱?。到了正月,宮中更是一日三餐都要保證有火鍋上桌。
過去的火鍋都是專門制作的銅鍋,中間帶一個“煙囪”,在里面生上炭火。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出現(xiàn)了燒酒精、煤氣和通電的火鍋,使用起來更加方便。這些五花八門的火鍋,為冬天的餐桌平添了幾分熱鬧的氣氛。而從烹(pēng)調(diào)的方法來說,火鍋其實只有兩種,一種是鍋中只有湯料,所有的菜品都要由吃的人自己放進去涮熟;還有一種是里面已經(jīng)有了做熟的菜,只是用下面的爐火來為它們保溫,例如四川的“酸菜魚鍋”、“燒雞公鍋”都是這類的火鍋。
火鍋雖然味美,但關(guān)于它的各種爭議也不少。下面就列幾條有關(guān)火鍋的“科學八卦”:
火鍋衛(wèi)生嗎?
一直以來就有這樣的說法:吃火鍋時,一大幫人把筷子都伸到一個鍋里去夾菜,萬一有人是有傳染病的,那么……可是,如果說筷子上有細菌,那么放進鍋里去涮的生肉、生魚和海鮮身上的病菌就更多啦。既然連它們都會被火鍋的高溫殺死,筷子上的細菌又怎么能扛得住呢?所以一般情況下,一起吃火鍋是沒有衛(wèi)生問題的。如果實在對這方面有所顧慮,現(xiàn)在也有了每人單獨一個的小火鍋,這下可以放心了吧?
火鍋煮得越久越好嗎?
既然高溫可以給生菜、生肉“消毒”,那么是不是讓它們多煮一會兒再吃更好呢?也不是這樣。因為隨著高溫燙煮,很多蔬菜、肉類里的營養(yǎng)成分也會被破壞。而煮得時間過長,鍋里的調(diào)料、鹽、油脂的濃度也會越來越高,甚至變成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zhì)。所以在吃火鍋的時候,一是不要讓食物在里面煮太久,確認熟透了就可以吃了;二是煮火鍋的湯是不能喝的。
銅火鍋有毒嗎?
銅確實是一種對人體不太安全的“重金屬”。特別是沾水后生成的綠色的銅銹,是有毒的。那么,為什么過去的人一定要用銅做火鍋呢?這是因為銅的導熱性非常好,用銅做的火鍋比其他材質(zhì)的開鍋都要快。所以不少人認為吃銅火鍋才有“傳統(tǒng)風味”?,F(xiàn)在生產(chǎn)的銅火鍋都經(jīng)過了鍍錫處理,本身并不讓銅與鍋里的食物接觸。而即便是純粹的銅火鍋,只要吃完后注意擦洗,不要讓鍋里出現(xiàn)銅銹,也是不會對人體產(chǎn)生危害的。
此外,吃火鍋的時候,要注意葷素搭配。不要心急,一定要等食物確實熟了再吃,也不要急著撈出很燙的東西就吃,否則牙齒、舌頭都可能受傷。盡管火鍋會吃得人很熱,但不要在吃火鍋時喝冷飲,不然的話,忽冷忽燙的食物在肚子里“熱脹冷縮”,胃可要受不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