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勇加
歷史的真相往往有很多是被遮蔽的,莫言跟他的前輩作家不同,在他的作品中,呈現出了另外一副圖景……近日,莫言的重要研究者、《收獲》文學雜志社編輯部主任葉開做客廣州“嶺南大講壇”,演講《讀懂莫言——莫言與新時期文學三十年》,在他縱論新時期文學三十年的敘述中,讓我們進一步看到了文學的和真實的莫言。
《紅高粱》歷史確有其事
根據莫言小說改編的電影《紅高粱》里, 并不高尚甚至有些痞氣的“我爺爺”帶領鄉(xiāng)親們與日寇殊死搏斗的場景令人唏噓不已。葉開告訴說,這段故事真有其事。《紅高粱》的歷史背景是1938年發(fā)生在莫言的老家,叫東陀廟大屠殺。曹氏兩兄弟在國民黨游擊隊。在一場多勢力伏擊日寇一支部隊的非常血腥的戰(zhàn)斗中,擊斃了日本的一個中將。該事件在后來的革命史里有記載,當時國民黨還曾通令嘉獎。但曹氏是當地的一個大地主,曹氏兄弟壯烈犧牲,整個家族也幾乎消亡。應該說,他們也都是中華民族的英雄,也是好漢。這段歷史真有其事。但是莫言在寫這個故事的時候,不再用我們過去傳統(tǒng)的革命小說的方式切入,而是直接切入,寫“我爺爺”是個高密東北鄉(xiāng)方圓18里地一個著名的大好漢,什么都干,16歲就捅死了他的繼父,成年之后當個轎夫,在抬轎時碰到了“我奶奶”,被漂亮的“我奶奶”所吸引,就把“我奶奶”帶到了一個地方。就是這樣一個野蠻分子,一個土匪,被莫言當做了一個正面角色來寫。
莫言也曾遭遇過退稿
文學創(chuàng)作遭遇退稿,大概是很難躲過的,早已蜚聲文壇的莫言也不例外。上世紀90年代前期的時候,莫言很是無聊,無聊到什么程度呢?編發(fā)過好幾部莫言作品的葉開在演講時透露,那時莫言家種了兩畝地的向日葵,里面長滿了很肥的大蒼蠅,像手指頭這么大,莫言就每天在那拍蒼蠅玩,打完之后就覺得自己是武林高手。然后莫言就寫了一篇《武林高手》,他寫《沙家浜》,沙家浜的阿慶嫂、郭建光、胡司令、刁德一,全是武林高手,郭建光會飛鏢,兩個飛鏢出去濺血飛落。寫了4萬多字的中篇小說寄給了《花城》雜志社,但被退稿。莫言之后就把這份稿子燒掉了。葉開詼諧地說:“很可惜,現在哪位要是有這份手稿,不得了,發(fā)財了,這份手稿價值起碼值150萬?!?/p>
莫言曾渴望逃離家鄉(xiāng)
“莫言其實是第一代農民工”,這是把莫言稱為“老大哥”的葉開告訴我們的一個有趣的事實真相。莫言在他的一篇文章《超越故鄉(xiāng)》里寫到,他青少年時期最大的夢想是逃離高密縣,他說看厭了一些人群陰險、刁鉆、欺詐和兇狠,看慣了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過著牛馬一般的生活,永遠沒有出頭的日子,一生中最大的夢想是逃離高密縣。為了逃離,莫言就想去當兵,但因為家庭問題,報名年年被刷下來。莫言1973年時18歲,因為有一個五叔在縣棉花加工廠當會計,走了后門,進了高密縣的棉花加工廠做“季節(jié)工”。這是莫言走出他自己那個渴望逃離的土地的第一步,終于勝利大逃離了。從1973年一直到1976年,莫言這三年時間就待在縣棉花加工廠里。1976年2月,趁著村里的營長、村支書都去修膠萊河的空隙,莫言在縣里報名參軍,等他報名之后并且通知書下來之后,村里的那些人氣得半死,但已經來不及了。莫言在1976年2月順利地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一名戰(zhàn)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