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松落
作家,娛評人
這一年快要翻過去的時候,王力宏在微博上宣布了自己的戀情,對方是在哥倫比亞讀研究生的李靚蕾,緊接著,他們登記結(jié)婚的消息出現(xiàn),于是,他和李靚蕾,在長達一周時間內(nèi),都在微博搜索熱榜上出沒,他和李云迪的“似情非情”,李靚蕾的身世、學歷、相貌、私生活,得到細致的挖掘。
王力宏和李云迪,在這個“玩得起”游戲中的收獲,是不一樣的。
他的婚戀為什么這樣引人注目?一方面,是因為明星地位,另一方面,或許因為,他是娛樂圈的白襯衣男子。白襯衣,代表了一種形象,一種期待,和娛樂圈的幽深莫測,恰好形成對照。
他生于知識分子家庭,家中所有成員,都在頂級名校受過教育。1995年,19歲時,他加入福茂唱片,但始終不溫不火,直到三年后約滿,轉(zhuǎn)投SONY,開始主掌自己專輯的創(chuàng)作,他的時代方才開啟。不過,真正讓他成為全能偶像的,卻是2007年的李安電影《色,戒》,他扮演鄺裕民,一個穿白襯衣的青年,或者說,有白襯衣氣質(zhì)的青年。唱片業(yè)低落之時,他的另一道門,為他的白襯衣形象敞開。
他是明星之中,少數(shù)幾個從未遭遇形象創(chuàng)傷的明星之一,一直順風順水。歌唱事業(yè)自不用提,MUSIC MAN II 演唱會的頻率,是一個月兩到三場,在華語流行樂萬馬齊喑的當下,這可不多見,演電影,也都是頂級配置,搭檔過的是成龍、章子怡和湯唯,就連開個微博,也迅速成為微博之王。
但似乎,僅僅這樣,還不夠,太正,太平和,太溫良。于是,一點點異色的緋聞追上來了,他和李云迪常常被放在一起討論。春晚合作《金蛇狂舞》,一起觀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感恩節(jié)一同聚餐,面對調(diào)侃不置可否。在他們的每一條微博下,都有群眾呼聲“在一起”,他們的策略是不否認也不承認,在被問到某種可能性時,李云迪的回答是:“我覺得我們的音樂是在一起的,這是可以在一起的,雖然人沒有在一起,但音樂是在一起的。”
2013年的春晚節(jié)目中,至今也有回響的,當屬劉謙的魔術。之所以爭論不休,原因也非常簡單,小品中的一句“找力宏”,讓此前只是在網(wǎng)絡發(fā)酵的王力宏和李云迪的“緋聞”,登上了全中國最為人矚目的舞臺,也讓本屆春晚成為“18歲以上父母必須在孩子陪伴下觀看”的春晚,因為背后的故事,實在需要由年輕人出面解釋。
圍繞王力宏、李云迪的爭論,那些曠日持久的傳言,當事人沒完沒了的辟謠、說明,核心的精神都是“看看誰能玩下去誰玩不下去”,兩個人和背后團隊,拼命表現(xiàn)出“我是最能玩得起”的姿態(tài),生怕落后一步就成為網(wǎng)民詬笑的對象。
當然,王力宏和李云迪,在這個“玩得起”游戲中的收獲,是不一樣的。
今年夏天,某雜志的記者,在跟蹤采訪了李云迪全國巡演之后,寫了長篇報道,引起軒然大波,最后連李云迪本人也出面回應,認為報道有夸大和斷章取義的成分。那篇報道最引爭議的部分,在于質(zhì)疑了李云迪的職業(yè)狀況,并對李云迪用在鋼琴上的時間提出了疑問。
技藝的訓練是一件孤獨的事,甚至是私密的事,李云迪到底用了多少時間在鋼琴上,他的時間劃分到底是怎樣的,只有當事人才知道。但在看得見的部分,他正在把自己變成一個娛樂明星,配合人們的娛樂化,甚至主動提供材料。
不這樣,似乎又不行?,F(xiàn)代社會,藝術家同時得是個媒體人,得用一切辦法把自己鍛造成一個傳播綜合體,否則就會淹沒在這流沙一樣的信息世界里。這個年月,對古典音樂家來說,也格外嚴苛。在鋼琴家格倫·古爾德的時代,他可以因為不喜歡音樂廳演出,不想討好觀眾,而在極盛時期從幕前消失,退回到“像母親子宮一樣黑暗”的錄音棚去,但在唱片業(yè)崩塌的時代,尤其是古典樂團的生存越來越困難的當下,李云迪或別的演奏家,已經(jīng)沒法退回錄音棚了,他們得設法停留在公眾的視野,哪怕得娛樂化,得開掘自己的媒體興奮點。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沒柴燒。
就在這樣一個嘈雜的時刻,嘈雜的地點,也在自身的嘈雜中,白襯衣男子在萬葉叢中過,努力做到片葉不沾身。白襯衣像一道耀眼的白光,佑護著他,讓他和世事親近,卻也保持著距離。endprint
南都娛樂周刊201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