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部落
兩處部落的黑螞蟻,在相距不遠(yuǎn)的雜草荒疏的土墻角,各有洞穴。洞穴前,各筑有碉堡。碉堡在螞蟻部落是巍峨工程。佛知之曰:烽煙,戰(zhàn)火,凱歌,于血泊都是低矮的。
甲部落的曾經(jīng)撤退,原是為了再次進(jìn)擊。
乙部落的曾經(jīng)讓步,原是為了再次反擊。
佛,雙手合十,面對(duì)千年萬年未能解釋之螞蟻相殘的死結(jié),
佛,
閉上了佛的慈悲之光……
(2013.8.9)
夕陽無言
滄?!L铩IL铩獪婧?。
夕陽,看見千年萬年一時(shí)桑田,一時(shí)滄海之變遷。千年萬年,夕陽目光中的瞬間。史籍記憶只幾千年,太輕太薄,夕陽何以緘默無言。
無言中,
桑田有時(shí)是桑田,滄海有時(shí)還是滄海。
變遷,又變遷,再變遷,仍舊是桑田——滄海。
夕陽,如何言之,仍舊無言……
(2013.8.6)
未能忘卻
禪曰:不忘卻終將忘卻。墓碑,能記住幾何?
鳥答:忘卻,天空會(huì)戳以“背叛”,除非沒有了天空,無有了鳥在天空的飛。
禪曰:忘卻!
鳥答:豈敢。
并非自己有意留傷疤于己,留饑渴于籠……
(2013.8.3)
黑白風(fēng)塵
白的天上,天堂。黑的地下,地獄。
風(fēng)塵人世,黑黑白白,黑白混雜。黑白塵世,白的白,黑的黑,黑黑白白,孰是孰非,各有各的回答。
耕子回答:黑的黑,白的白,黑白黑白,黑黑白白的黑白,黑白自己明白。
明白明白,明白了,依然黑黑白白……
(2013.2.2重寫舊作)
鳥·鳥籠
鳥籠疏忽,鳥破籠高飛。
融融翅音,翅出狂翔之姿,洋洋于己之云端的啁啾。拓藍(lán)天又一角邈闊、空曠之野。
鳥籠疑惑:鳥籠是囚鳥的。鳥籠不死,或天下無有了鳥,然后又無了鳥籠,鳥籠,豈可有鳥的存在而有鳥籠存在哉。
上帝聞之,苦笑,然后默然……
(2013.2.2重寫舊作)
岸
礁的岸,不愿聽朝朝之潮汐的狂濤與碎浪的齟齬不休,年年歲歲,從無了結(jié)。以奚落相互冷落或激憤。一日朝暮相遇的過客,何苦彼此言說自己的“狂”與“碎”。
聽多了,聽舊了,便覺俗了。
礁岸,聽天邊無聲的云,只覺空茫。使悅于聽,海浪上別樣漂泊的彪悍的風(fēng)帆。
帆,蝴蝶的夢(mèng)的姿態(tài)……
(2013.4.5重寫舊作)
江 問
風(fēng)暴狂飆,汨羅鷗鳥,飛離楚疆。汨羅蘭芷菖蒲,未棄汨羅遠(yuǎn)云,隱汨羅一角。汨羅熱土,相知于己,香草美人,何以懷沙自沉汨羅。
問汨羅,汨羅不語,
汨羅,汨羅,只知晝夜哭泣,沉淪大夫于江……
(2013.寫于端午)
距離 無距離
山巒海洋,汝居遠(yuǎn)方。遠(yuǎn)方的一角,何樣的一角,何樣的籬墻田園。
阡陌風(fēng)月,落葉蕭蕭,瓦檐溫馨,全在自己腳下。我腳下的熱土一角,開門見山,山又山外山,是汝的遠(yuǎn)方一角。
藍(lán)天同,斜陽夕照同,我等的遠(yuǎn)方,遠(yuǎn)方與遠(yuǎn)的土地?zé)o縫間隔。
距離,是疆界的隔。
疆界:墻,或鐵絲網(wǎng)……
(2013.7.18 憶密尼克邊境教堂和哨棚)
匕 首
無了鋒芒且已銹蝕近泥,剩下的,是變形的尸體。
一角腐鐵,被拋棄時(shí),隨在上者的唾沫吐出惡語,無有用的家伙,不是門檻內(nèi)的角色!
這角重不過三兩的曾經(jīng)嗜血的犀利之徒,再次熔為鐵水,再次成為器具時(shí),仍求以鑄成匕首。
悲哀,太悲哀……
(2013.1.5)
佛:和尚·鐐銬
石佛巍峨。斷佛之首拋入盱江古潭,和尚無奈。
和尚“背叛”搗佛,判無期伴鐐銬羈獄十二年,佛無奈。和尚無辜,被釋。和尚于“文革”后化緣搭起深潭之佛首接引于寺宇。無辜落潭之佛的頭顱,使石佛之角度巍峨于佛的尊嚴(yán)。有了再度尊嚴(yán)的和尚,索取伴其十二年的鐐銬,置于佛陀之蓮花座,以示劫難之去。
耕子問和尚演成:鐐銬,豈可與佛佛之?
答:鐐銬入寺“背叛”鐐銬,便立地成佛了……
(2013.2.3縮寫散文《南豐石佛》)
草 根
蚯蚓的鄰,蛐蛐的友,幾莖野菊幾簇蛇莓伴之。野風(fēng),搖曳野荷在風(fēng)中動(dòng)之,風(fēng),是山野不露形體的知友。
雀之翅羽亂飛,寄籬棚屋檐下,彼此距離時(shí)遠(yuǎn)時(shí)近,是世俗中的淡淡之交,都被圈在山野這片有山有水的風(fēng)景中。
耕子何為耶?無為而為之:前生草根,今生草根,來生愿自己還是草根!
草根,足下的泥土,是自己的……
(2013.2.27)
水葫蘆
眾物都覺有些浮腫時(shí),舊塘中的水葫蘆,浮腫得猶覺浮腫。渾圓的腰,漂漂浮浮于水之波,不著泥土,空空蕩蕩,又不覺自己的空空蕩蕩??帐幨幵陲L(fēng)中飄浮著巡游于塘岸邊的蜈蚣草,菖蒲,青蒿之間,看去有不淺的醉意。
大的肚片,不知是何種空虛的氣體。
欲言說什么,未說。
說,也無非是一些虛虛浮浮的空話、謊話……
(2013.3.3 憶“文革”時(shí)一官員)
霧夜,也是風(fēng)景
霧夜朦朧,朦朧得迷迷茫茫,比黑還黑的迷茫霧夜。迷茫埋沒得夜太黑,黑得無有了星斗和螢火。
太陽,從不知曉霧夜和留在暗黑泥屋的夢(mèng)。夢(mèng)里,沒有太陽。夢(mèng)說:這樣的霧夜這樣的夢(mèng),有了太陽,也是黑的。
真有了太陽或星星,這樣的霧夜的風(fēng)景便無了……
(2013.3.6重寫舊作)
黑 屋
——小憶
迫入黑屋(或曰“囚棚”)的門檻。門檻,是黑白的邊界。
囚在黑的屋里,人是黑幫,話是黑話,寫的“曙光”的文字也是黑的。黑袖套,黑牌子,黑的帽子,黑的“靈魂”,也圈入黑的門檻。人與“鬼”的邊界。
只覺自己的黑影,堂堂正正。
黑影堂堂正正站在自己的熱土上。
黑白,無需以不分黑白的黑白,去辨黑白。等待!
也曾沉落于黑的黎明之曦,挺起曙光從黑中升起來……
(2013.3.3重寫舊作)
有 鳥
高飛的鳥,高飛。欲飛越眾鳥之高,逍遙云天。高飛的鳥,不知天空的空的高度,也不知高處不勝寒,欲扶搖直上,飛得比風(fēng)還高。不明白自己的天造的翅翼之弱之懦或力不從心。不明白適度的高度,是自己適度的高度。
低飛之極,也是一種天賦。強(qiáng)求,會(huì)觸于崖觸于礁觸于末路之境。
不求高飛無度,不求低飛無度。
適度高飛,適度低,平民姿態(tài),平平常常,平平安安……
(2013.3.3重寫舊作)
山野不單調(diào)
蟬,太癡,熾熱酷夏,不停其鳴,以己之單調(diào),于夏日的聲與色的不單調(diào)。蟈蟈太文,關(guān)入秸籠,并不掙搏,只得自命命苦,詮釋小蟲的又一種苦的模式。蚯蚓太隱,壁虎太靈,蜈蚣蝎子太狂。
蟈蟈語于蜈蚣:天造的差異,不改的秉賦,野得無有枯燥的單調(diào)。
耕子曰:改造,同一的單調(diào),則天下若矣……
(2013.3.6重寫舊作)
深 巷
深秋深巷,庭院也深深。
小雨深院,緣院內(nèi)梧桐芭蕉依院墻滴下。深院寂寞,唯紅杏一枝不甘寂寞出墻,為灰的深院添色,為灰的深巷添色。
深院,一曲琵琶《雨打芭蕉》,伴我從雨的深巷走過。步音叮咚,與“芭蕉”雨聲共節(jié)拍。
深巷芭蕉雨中,只聞“芭蕉”一次。一次,便不得忘……
(2013.3.6重寫舊作)
蜂的感覺
山河破碎時(shí),蜂于花,默契于始終。勤于造蜜的節(jié)奏、過程始終且又完整。破碎山河無感知,只求花尚在,便是蜂的歲月。
也不愿知曉一點(diǎn)“剩余價(jià)值”么?
釀蜜的蜂巢,自己的。
蜜的被割而失蹤,無感覺不憂慮?懼于訴訟……
(2013.3.6改寫舊作)
船
狂濤跟蹤,細(xì)浪捉弄,伴飛的鷺,為之厭煩,飛得艱難疲困。
岸,在召喚。帆便抖擻著鼓起風(fēng)尋覓泊靠的港灣,不理睬船的沉重,鷺的為之沮喪。鷺不伴飛,船便太寂寞了。
拋錨于港灣,卸下疲勞的沉重。
拋錨,又是起錨。
面對(duì)的,又是狂濤、細(xì)流和沉重。
從不得登岸于酒樓一醉……
(2013.3.6改寫舊作)
佛光看見
佛的目光中,每只受傷害的螻蟻或受傷害的鳥都是佛自己。佛光一角,便是凈土,是已渡去的岸。是被光詮釋的慈悲之角。
這樣的螻蟻,飛鳥的一角,是佛光慈悲得之的一角。
耕子問:
世塵被慈悲或未被慈悲過的,也會(huì)慈悲待之該慈悲的么……
(2013.3.6改寫舊作)
籬笆已枯
竹或貓兒刺。無根于泥,是竹或貓兒刺的雕塑狀的遺體。形體猶在,忘卻了籬笆內(nèi)成熟過的蛇莓果,凋落過的木槿的葉,飛入籬笆又飛出籬笆的鳥和蝶。
籬笆,枯枯禪立于自己的枯,自己的已無夢(mèng)的夢(mèng),成了田園的衛(wèi)士但已不知自己已是田園衛(wèi)士的衛(wèi)士。
籬笆,遺忘了籬笆自己……
(2013.3.7重寫舊作)
一 瞬
帝王一生一瞬,乞丐一生一瞬。生之長(zhǎng)時(shí)間一瞬,生之短時(shí)間一瞬。
長(zhǎng)的一瞬,也許是蹉跎歲月的自己難以避開蹉跎歲月的一瞬。王勃生之一瞬,一瞬著文于滕王閣,是王勃的短又恒久的一瞬。
一瞬一瞬,
貴在創(chuàng)造的一瞬,沉淪在貪婪的醉迷昏庸的一瞬……
(2013.3.7重寫舊作)
夕陽一刻
黃昏夕照,殘陽一縷,霞焰點(diǎn)燃西山一角,將熄未熄?;秀敝?,感到夕陽此刻太疲累,疲累于斜陽正落。
落日落日,一日之晝,隨之而落。落,便落,不落,也得落。
落,也覺疲累……
(2013.3.7重寫舊作)
獵手·鵓鴣
鵓鴣被網(wǎng)。網(wǎng)后囚于籠?;\后又被獵手從籠中放飛。
放飛時(shí),獵手語于鵓鴣:飛,歸汝之故里。山的烏桕樹還在,汝棲宿的巢還在。飛,有自己的藍(lán)天。咕咕之唱,有自己的山野。
烏桕樹,是鵓鴣被網(wǎng)時(shí)的見證。
烏桕樹對(duì)飛歸的鵓鴣耳語:注意,獵手的網(wǎng)未拆毀,并在林中添了新網(wǎng)。
鵓鴣見之,愕然!
烏桕樹明白:這是獵手放歸一只,誘捕一群。飛遠(yuǎn)點(diǎn),遷徙出這網(wǎng)的魔界。
鵓鴣猶豫,誰在騙我……
(2013.2.6)
墓 影
昏暗塵土,昏昏于黑夜的降臨。再往前走去,是更黑的黑夜。
佝僂的影,熟悉的光明。在夜的暗途匍匐,浮浮飄飄而進(jìn),飄忽一盞螢的燈。熠熠磷光,已無聲息,咳嗽時(shí)的微音,也已無了。
我問:無以為答。向何處走去?前后。
我知道,通向墓地。我便說,前面是墓地,再前面還是墓地。
影,依舊向墓地走去。
又一日的暮夜。又一個(gè)熟悉的影,走向墓地。影,一盞螢的小燈。
我,有些惶恐!
走向墓地的路,是路的終點(diǎn)。走進(jìn)墓穴,是不可以出來的……
(2013.7.30)
寒夜宿山寺讀寒山詩
寒山風(fēng)寒。寒山水寒。寒山和尚詩中風(fēng)水寒。
寒山和尚,枕寒山寒云之寒石,敲寒竹節(jié)拍,邀寒鳥對(duì)歌,讓寒山雪飄飄于寒山之寒。
寒山詩,讓我讀于寒山寒雪之夜。寒山棲于寒山之寒苦且超凡俗之不苦不寒,并著寒山詩于寒山之寒,為讀寒山詩者棲于寒山為之抖擻。
寒山或寒山詩,也是一種溫度……
(2013.1.7)
末路王孫
山,何以不見鳳凰山。山,何以不見花果山。山,何以遭遇火焰山。
山,山,山。
過了一山又一山。末路王孫山山尋,尋不見陵墓尋碑塔。
尋,尋,尋。
難以越過亂葬山……
(2013.3.7)
極 峰
山的峰,有一處是極峰。
極峰,是登山者的景仰之極。立于峰之極,看日出日落,看亂云亂飛。卻無一條登極之路是相同的,也無登山者的腳音是相同的,也沒有登山者登極的感受是完全相同的。
極峰,峰的極點(diǎn)。
登峰者,
峰之極曾在腳下,各有自己的感知或感覺的深淺。
智者,
在記憶中,會(huì)深化其登極峰的極峰的誘惑和極峰的啟示……
(2013.3.7)
作者簡(jiǎn)介:
李耕,原名羅的。1928年生于江西南昌,1943年開始文學(xué)創(chuàng)作。1956年參加創(chuàng)辦《星火》,1957年被劃“極右”,1978年“改正”后任《星火》文學(xué)月刊詩歌組長(zhǎng)、編審。中國作協(xié)會(huì)員。曾任江西省作協(xié)副主席,中國散文詩學(xué)會(huì)副會(huì)長(zhǎng),現(xiàn)任湖州師范學(xué)院中國散文詩研究中心顧問。已出版《不眠的雨》《夢(mèng)的旅行》《沒有帆的船》《粗弦上的顫音》《爝火之音》《暮雨之泅》《無聲的螢光》《老樹三葉·李耕卷》《疲倦的風(fēng)》等9部散文詩集,并主編《十年散文詩選》《中外散文詩鑒賞大觀(現(xiàn)代卷)》。2007年獲“中國散文詩終生藝術(shù)成就獎(ji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