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慈
記者:讓青少年接受慈善文化的熏陶,有什么深遠的意義?
張苑發(fā)(南海區(qū)教育局副局長):在校園中弘揚慈善文化,培育了青少年的慈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讓他們從中學習到關愛他人、扶貧助困、助人自助等文化精髓。
在活動中,同學們感受到濃濃的愛意,這種愛來自于對社會的感恩、對父母的感恩、對伙伴的感恩。孩子們從小學習慈善文化,長大傳承慈善文化,這必將是有收獲的。
記者:《慈善讀本》在校園的反響情況如何,教育部門對這一特色教育有哪些探索和經(jīng)驗?
張苑發(fā):《慈善讀本》在校園傳播開后,學生們愛讀悅讀,也得到家長們的好評。我們在小學、中學做了不同的嘗試與探索。主要讓同學以自學為主,結合班會課、隊活動等開展慈善教育;通過講愛心故事、傾聽愛心童話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慈善教育。
在開展的過程中,我們總結出了不少經(jīng)驗。借助課堂主陣地,采用適合青少年身心特點的認知方式,結合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方式,將慈善文化滲入學生的心靈,指導學生的言行,讓學生受益終生。
記者:下一階段怎么繼續(xù)推進這項工作?
張苑發(fā):下一階段,我們將繼續(xù)把慈善文化教育與課堂教學、德育教育等有機結合,也計劃舉辦慈善故事會、慈善演講會、慈善知識競賽、慈善故事征文等多種形式的活動。
此外,我們將樹立慈善教育先進典型。以鎮(zhèn)街教育局為主渠道,在全區(qū)各中小學推廣,形成可借鑒的力量,促進慈善教育往更高更深層次發(fā)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