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東
早晨起床,突覺左耳堵塞脹痛,以為是睡前洗澡進了水,找根棉簽在耳中捅巴捅巴,再沒當回事。發(fā)現(xiàn)耳聾已是三天后的事情。
那天,給遠方的同學打電話,屏幕顯示通了,放在左耳邊卻聽不到對方聲音,于是便掛斷了。過會兒,同學回電說,來電為啥嘀嘀咕咕又掛了?我說,明明是你那頭沒聲音,以為是手機信號問題呢。后來,又有幾回類似情況,才發(fā)現(xiàn)我的左耳真的失聰了。
人這一生?。∈裁炊伎梢杂?,偏不可有病的。有了病,自己痛苦,家人受累,工作也要受到影響。一直認為,如果一個人的一生必定要經(jīng)歷痛苦,也應該大喜大悲,不該瑣瑣碎碎。
之前也曾想過,聾了一只耳朵,興許不是件壞事呢。對一些不順耳的話,可以裝聾作啞,有選擇性地聽。就像有的領導一樣,對一些無關(guān)大局的事情或自己人,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辦法忽略掉,一則省心,二則省力??蛇^了幾日,發(fā)現(xiàn)右耳也有點不大對勁,與人交流,要側(cè)耳聆聽,反復追問,否則真的聽不清對方在講啥。
想想,要是上帝賜給我的兩只耳朵都喪失了功能,世間的良言善辭、甜言蜜語,還有美妙音樂、悅耳歌聲等等,所有美好的東西,飄耳而過,全然不覺,并不是件好事情。
黃玉東,筆名冬歌, 1967年11月出生,江蘇響水人。中共黨員,碩士學位,海軍大校軍銜?,F(xiàn)為中國散文詩研究會會員、《全軍政工網(wǎng)》建言獻策頻道責任編輯、《人民海軍》報特邀撰稿人,曾任《海南日報》《海南特區(qū)報》《??谕韴蟆贰逗D锨嗄陥蟆诽丶s記者。先后在《解放軍報》《人民海軍》報、《海南日報》《海南人民廣播電臺》《海南特區(qū)報》《海南青年報》《??谕韴蟆贰度娬ぞW(wǎng)》《好心情》《灌河潮》《中國轉(zhuǎn)業(yè)軍官》《海軍雜志》《后勤》《后勤學術(shù)》《政工學刊》《艦連政工》等刊物及媒體發(fā)表作品40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國家級媒體及網(wǎng)站轉(zhuǎn)載,多次在軍地征文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已出版文集《軍旅青春別樣紅》(合著)、個人作品集《向往大?!?。
人只有在飽受病痛折磨、深知病情危重之后,才會想起醫(yī)院、想到醫(yī)生,進了醫(yī)院又才能由衷地感受到患者對醫(yī)生的那種托付與依賴。
除了工作,我是個很少走進醫(yī)院的人。頭痛感冒的小病,忍一忍就過去了,況且還有當醫(yī)生的媳婦侍候著呢。因此,腦子里對進醫(yī)院的概念不太深,醫(yī)院里的流程也知之不多,就連在哪掛號、如何檢查、怎樣拿藥,一直犯糊涂,說是“醫(yī)盲”,一點也不過分。
那天,掛了個號,著實跑了不少冤枉路。進了門診大樓,見到掛號窗口排著長長的隊伍,十分自覺地排在隊后,等輪到我時,掛號的姑娘告訴我,軍人在六樓。于是,又前一腳后一腳,氣喘吁吁地爬上了六樓。六樓的掛號窗口照樣是長長的大隊??偹爿喌轿伊?,遞上軍人保障卡,負責掛號的護士卻說,師職干部有專門的窗口,頓覺崩潰……
醫(yī)院耳鼻喉科當班專家是我多年的老朋友,詳細地詢問了情況,又給我做了聽力測試,立下結(jié)論——左耳突發(fā)性耳聾,右耳聽力下降,須要立即治療。即轉(zhuǎn)至該院的高壓氧科。
高壓氧科是該院的特色科室,設備先進、醫(yī)術(shù)高超、經(jīng)驗豐富,也是全軍醫(yī)院高壓氧??浦械念I軍科室,故掛牌“全軍高壓氧中心”,上世紀七十年代葉劍英元帥親筆題詞,曾多次為軍隊和國家重量級人物進行過治療。進了這樣的科室,作為病人,心里自然會踏實不少。
接診的醫(yī)生是位身材修長、長得俊俏的美女博士,治療突發(fā)性耳聾是她讀博士時的研究方向。有了先進的醫(yī)療設備,加上賞心悅目的美女醫(yī)生,幸福感滿滿的,頓時增添信心不少,我的聽力似乎一下子恢復了許多。有人說“病由心起,心悅病輕”,這話還真有點道理呢。
坐在身邊的她,用柔甜細語,詳問一番病情后,精心給我開了一個療程的藥,還主動聯(lián)系高壓氧艙留位。美女醫(yī)生與這兒的醫(yī)務人員一口一個“首長”,態(tài)度之熱情,服務之周到,不免讓我這個算不上首長級別的小領導,多了幾分“尊嚴”,心生幾分感動。
事后又覺得,是否有“朝中有人好當官,道上有人好辦事”之嫌呢?畢竟我是本院的專家朋友介紹而來。據(jù)了解,在這家醫(yī)院肩扛大校級別的病人,每天多如牛毛,能否都像我一樣受到禮遇,心情如我一樣的滋潤溫馨,就不得而知了!
單體高壓氧艙,外形有點像潛水艇,艙內(nèi)很像地鐵車廂,十八個固定座位排列兩側(cè),艙內(nèi)空間不足十平方米,里面燈光柔弱,過道書架上插著幾本少了封面、卷了角的舊雜志。
做一次治療,從進艙準備到加壓,從吸氧到減壓出艙,前后大概需要兩個小時。為了保證安全,艙內(nèi)是禁止帶入任何火種和電子設備的,上不了微信,發(fā)不了短信。戴上面罩吸氧這段時間,唯有兩只眼睛閑來無事,幾本舊雜志便成了患者消磨時光的唯一工具。
醫(yī)院倒也周詳,只是可讀的書甚少,遠不能滿足患者之需。天下讀書人和寫書人,皆有傳知勸學之性情,營造學習氛圍之本能。這點,我也不例外。在這個絲竹亂耳、目迷五色、文化浮躁、讀書興致與熱情減退的年代,尚存如此一片閱讀縫隙,實屬難得。于是,我陸續(xù)將個人珍藏的《四川文學》《散文詩世界》以及《大詩歌》《我們》《有理想的人》,連同去年與我一起在北京圖書大廈簽售的作家宓月所寫的《明天的背后》一書,擺上了書架,供病友們選讀。
一個療程,需要半個月左右的時間。
頭一回進高壓氧艙,有點像“大姑娘上轎,難免有忐忑不安之感,好在艙內(nèi)有護士指導,有熱心的病人幫助,終未鬧出因插錯管子,吸入眾人廢氣的笑話來。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艙內(nèi)治療的人,大多與我無異,患有“突出性耳聾”病癥。人只有在生了病的時候,才是平等的。在這里,沒有年齡性別之分,沒有高低貴賤之別,大家都是走在一座獨木橋上的同命人,互相攙扶,彼此關(guān)照,共同前行。盡管多數(shù)病人的聽力較弱,但我們依然會不厭其煩地大聲交流,談病因、說癥狀、講經(jīng)歷、教方法,相互鼓勵。
在生命、時間、病痛面前,人們永遠同命相憐。病中的好友才是諍友,齊心協(xié)力,目標一致,簡單純潔,既無利益沖突,亦無世事紛爭。走進來的愁眉苦臉,大家勸慰;走出去的笑逐顏開,共同祝福。
一日,艙內(nèi)來了風姿綽約的女人,怒氣沖沖,大聲訓斥陪伴而來的男士,并不耐煩地揮手讓其“快滾!”男人一臉無奈地離去。
關(guān)上艙門后,女人滿含淚水道出了實情。
大學畢業(yè)后,她遇到了從部隊上轉(zhuǎn)業(yè)的男人,婚后為全力支持男人的事業(yè),她義無反顧、含辛茹苦地辭職當起了全職太太。如今,男人的事業(yè)有成,家庭富裕,有房有車,吃穿不愁,孩子聰明可愛。
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的時候,女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男人總是借口最近生意忙應酬多,不僅回家的次數(shù)少了,而且回來也越來越來晚了。天生敏感的她,起了疑心,感覺到對方出了問題。
百無聊賴中,女人從網(wǎng)上購買一款跟蹤定位軟件,乘男人不備,植入了手機,對男人實施了實時監(jiān)控。經(jīng)多次定位,男人幾乎每天都在同一個點上,這個點正是他的辦公室。
于是,女人幾次深夜摸進辦公樓察看。他的男人和一個陌生女人同在一個房間,竊竊私語,專心致志地商談著什么。沒抓住啥把柄,女人只好悻悻離去??墒牵腥嘶氐郊依?,又給不出合理的解釋。男人著急,女人生氣。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反反復復地吵鬧著,直到女人左耳出現(xiàn)突發(fā)性耳聾。
這樣的事情,如果放在大街上,估計除了圍觀淡漠,不會有人去多管閑事,在醫(yī)院里呢,卻不一樣。
聽完女人的故事,病友們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勸說:“你男人曾是軍人,經(jīng)過部隊培養(yǎng),素質(zhì)肯定不一般。事情并非你所想象的那樣復雜,感情也沒到破裂的程度?!迸寺牶蟛徽Z。
“行業(yè)競爭激烈,生活節(jié)奏快,工作壓力大,創(chuàng)業(yè)的男人更需要理解關(guān)懷?!币晃唤?jīng)理模樣的人,如是說。
“心,越猜越疑;情,越冷越遠。你如此多心猜疑,還采取了不正當?shù)氖侄?,容易產(chǎn)生矛盾,傷害感情?!弊谂松砼缘陌⒁?,直言快語。
“婚姻要理解,更要經(jīng)營,如果彼此失去了信任,離婚的那一天也就不遙遠了!”
……
連續(xù)幾天,病友們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的勸導,女人的心結(jié)漸漸打開,疑云漸漸消去,一改往日的冷漠偏執(zhí),話語多了,臉上的笑容也漸漸地多了起來。
提前出院的那天,男人激動地拉著女人的手來到艙內(nèi),對大家說:“醫(yī)院治好了我媳婦的耳聾,你們卻治好了她的心病。謝謝各位了!”然后,舉起右手敬了個標準的軍禮,并深深地鞠了一躬。
上個周日,因病人較少,醫(yī)生將兩個艙的病號集中到一個艙室。原來,緊挨著我們艙的是一個重癥艙室,多為腦外傷和開顱手術(shù)后奄奄一息的患者,或躺在病床上,或坐著輪椅。
我的左側(cè),躺著一位來自安徽突遇車禍而昏迷的中年男人,術(shù)后三個月,依然毫無知覺,昏昏欲睡。日夜陪護守候的女兒,顯得疲憊,卻無怨無悔。輕手輕腳,不停地為父親吸痰、按摩,不時地俯首帖耳,以濃濃的淮北口音,輕輕呼喚著“爸爸!”“爸爸快醒醒吧!”
盡管病床上的父親,沒有絲毫表情,女孩仍不舍不棄地一聲聲呼喊著,她堅信父親終有一天會聽到女兒的心聲。
在真愛里,人是忘我的。女孩今年24歲,參加了工作,也談了男朋友,但她決然地放棄了人生中的一切,來到北京陪伴父親,耐心地等待著父親的蘇醒。仿佛眼前的父親,才是她的未來、希望和幸福的全部。
在我的右邊,病床上躺著一位做完開顱手術(shù)不久的中年女人,意識清醒,但因氣管切開,不能說話。陪著進艙的是與她生活了近20年的丈夫。
自關(guān)上艙門起,這個男人就一刻不停地在艙內(nèi)來回走動,顯得厭倦,煩躁不安。
“加壓完成,請戴好面罩,開始吸氧?!睆V播里下達了醫(yī)生指令,男人將氧氣面罩生硬地扣在了女人的臉上。
男人一邊按著面罩,一邊滔滔不絕地抱怨著:“人生了重病,尤其在生不如死的時候,還不如死了算了!”“大把大把給醫(yī)院掏錢不說,家人還得陪著受罪?!薄吧獠荒茏?,朋友見不了,酒也喝不成,生活沒了質(zhì)量?!?/p>
病床上的女人,似乎聽清了男人的言中之意,纖細的雙手,吃力地抓撓著,似要推開臉上的面罩。憤怒的男人,左手死死地按著面罩,右手指著女人的鼻子,惡狠狠地說:“你丫的,不要不知好歹,為了給你治病,我搭上了那么多?”女人軟綿綿地放下了雙手,眼角流下了兩行近乎絕望的淚水……
一左一右,一恩一怨,一舍一棄。窄小的空間里,上演了一幕美與丑、善與惡、高尚與卑劣的人間故事。在這簡單的劇情背后,折射出了多少生活本質(zhì)與世事滄桑呢?我不敢輕言,也無法猜測。
女孩的呼喚,聲聲繞耳;男人的責罵,句句鉆心。而坐在一隅的我,努力地思索著,苦苦地求解著,這道關(guān)于“親情與愛情”的不等式。
親情,愛情,孰重孰輕,誰是誰非,尚難一言定論。
人的一生,離不開親情,少不了愛情,現(xiàn)實中能妥善處理好二者關(guān)系、讓其相得益彰的人并不多。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愛情,無意地疏遠了親情,忽略了親人,直至情死去、愛終結(jié),方悟“親情才是真愛”的人間真諦。
旭日東升、紅霞滿天之時,親情濃郁,愛情甜蜜,幸福的陽光下,找尋不到陰暗的濕地。就如同眼前的這對病婦怨夫,在女人美麗健康之時,男人興許也會與常人一樣,卿卿我我,恩愛有加。而在災難臨近、江河日下之時,親人能更近,親情會更親,即使有過“老死不相往來”的怨結(jié),此時也會煙消云散;可那披著華麗外衣的愛情,還能天長地久么?那曾經(jīng)永結(jié)同心、生死相伴的“誓言”,又能堅守多久?
親情,雖骨感粗糙,卻真實純美;愛情,雖豐盈華麗,卻暗藏虛偽。生活中的許多事情,我們明知其虛偽、無果,卻又樂此不疲……
“爸爸的手動了!”女孩喜極而泣的尖叫聲,打斷了我凌亂糾結(jié)的思緒。
一個療程就要結(jié)束了,聽力恢復了很多,熱心的朋友再次給我做了聽力檢測,并約了高壓氧中心主任親自為我復查。
主任是美女醫(yī)生的導師,也是醫(yī)院里的權(quán)威。那天,他聽了情況,看了報告,點了點頭。便說,明天進艙再吸一次氧,就可以出院了!
興許是年齡相仿、兵齡相當、閱歷相近的緣故吧,那天在主任辦公室,除病情、病因,我們談的更多的卻是生活與人生。
人過四十日當午,夕陽西下是定律。意思是說,人到了四十歲生命過半,身體也到了極限,就像中午的太陽一樣升到了最高處,接下來便要日薄西山,走下坡路了。所以,過了四十的人一定要注意健康,多鍛煉,少生氣,不能太勞累了。
現(xiàn)代人的病,大多是累出來的、氣出來的。生病,是人的欲望造成的,欲無止境,欲壑難填。沒當官的想當官,當了官的還想當大官;沒錢的想有錢,有了錢后又想發(fā)大財。要想當大官、發(fā)大財,就得挖空心思去爭取、努力、拼命。成與不成都得受累,如果不成呢,肯定還要受氣,受了氣,肯定會生病。就如我現(xiàn)在,當了主任至少要少活5年,為什么?累的呀!如果當不上主任,至少要少活7年,又為什么?氣的呀!因此,人真的要想開點,學會舍棄和放下,有了好的心態(tài),比有什么都重要。
沒想到,主任不僅醫(yī)術(shù)好,對人生的見解,也很獨到。盡管未講什么大道理,但說的都是實實在在、對人有益的大實話,有醍醐灌頂之感,讓我茅塞頓開。
最后一次走進高壓氧艙,我心情很輕松,但似乎又有些不舍??纯赐摰呐c我一起治療的病友,有的已堅持了數(shù)日,仍在與疾病抗爭。那個昏迷的父親,意識已清醒,女兒信心百倍地陪伴著他繼續(xù)前行。而那位近乎絕望的女士,已多日未見,不知她的命運如何?坐在我對面的,又多了幾張新面孔。
吸氧結(jié)束,眾人摘下面罩,艙內(nèi)開始減壓。
對面一位年輕病人,突然起立,情緒有點激動,拿著《明天的背后》大聲地朗讀了起來:“從遙遠的海邊,我走向你;懷著朝圣般的虔誠,我靠近你。珠穆朗瑪,深海里站起來的女神,你屹立在世界最高處,不是為了第一,只為縮短與太陽的距離。億萬個默默無聞的日子,無法消退你的情;億萬個寒冷與孤寂相伴的日子,無法摧毀你的愛……”
激情朗誦宓月散文詩《珠穆朗瑪,太陽的驕子》的人,據(jù)稱是河北興隆縣六道河中學畢業(yè)的學生,4年前曾與來校視察的時任總理溫家寶,一起學習討論過此文。
那天,是我康復出院的日子;那天,也是第三十個教師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