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華
那天上午,風和日麗。
沿著彎曲的水泥道路,來到一個叫落馬的黎村。
酸梅樹、椰子樹、檳榔樹、芒果樹和龍眼樹……到處都是翠綠。
沒有看到船形茅草屋。只看到漂亮的樓房在萬花叢中,見證歲月的變遷。
庭院里,龍眼樹伸展著枝條。小鵝叨啄著從坡上割回的青草,伴著老母雞帶出的小仔,“嘰嘰嘰”地尋覓生活的本味。
黃昏,站在樓頂之上,整個村莊盡收眼底。向遠處遙望,落日的余暉,給西山嶺涂上金黃的色彩。
余暉落在一杯杯甘醇香甜的山蘭酒上,碰觸著主人的熱情和好客。
落馬村的夜晚,萬家燈火,充滿激情。
一陣一陣清涼的風兒吹來,山里的溫馨頓時升騰……
在落馬村外不遠處,有一棵百年酸梅樹。在樹下,我聆聽一個有關落馬村的遠古傳說。
這里,是落馬村的舊址。
沿著小道漫步,尋找歲月的記憶。
酸梅樹成林。正是酸梅花開的季節(jié),黃燦燦的花兒在陽光下舞動。
百年來,一棵一棵酸梅樹,堅守在這方貧瘠的土地上。
經(jīng)歷干旱、烈日、臺風、暴雨……頑強地生長,
花開花落,枝繁葉茂,生生不息……
我站在泰隆水庫的旁邊,一棵老酸梅樹下遠望。
滿目翠綠的水稻在節(jié)節(jié)拔高,坡上種植的芒果樹、龍眼樹連成一片。
山風吹來,親吻著我的臉,輕輕柔柔。
溫暖的陽光,照射著水面,微波粼粼。
這個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建成的水庫,歲月滄桑,鐫刻著歷史的印痕。
流淌的時光,像母親的乳汁,養(yǎng)育著落馬村人,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