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平
【摘 要】根據(jù)《高考考試大綱》對高考作文的要求,結合筆者所任教班級學生的實際,淺談在高三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循序漸進、有序有效地開展高三作文寫作訓練。旨在為高考作文寫作教學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高考作文;命題三大走向;審題;角度;文章亮點
作文對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其重要性顯而易見。在時間緊、任務重的復習階段,有沒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認為關注高考命題走向,緊扣高考作文評分標準,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
一、命題三大走向
1.關注社會生活
近幾年各地作文命題繼續(xù)遵循了“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人生”的原則,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并對其有所悟、有所感。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與歸宿,高考作文命題對社會生活的關注是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和課改的要求。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對考生知識的積累和生活的積累的檢驗。
2.崇尚理性思考
寫作是思維的藝術,文章是思維的結晶。寫作是思維展開的過程,文章是思維的載體與表現(xiàn)出??v觀幾年來的高考作文,可以發(fā)現(xiàn),高考作文在重視考查學生情感體驗的同時,高度重視以思維能力為核心的智能考查,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智慧,走向解放思想和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這是對寫作活動本質的肯定與回歸。
3.呼喚人文個性
新課標指出:鼓勵學生個性、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根據(jù)個人特長和興趣自主寫作。這體現(xiàn)出我國作文教學從教師規(guī)定學生寫作到學生自主寫作的重大變革。
有人把高考作文說成“帶著鐐銬跳舞”。這是因為考場作文是有嚴格規(guī)矩約束的,這個“規(guī)矩”就是《高考作文等級評分標準》,對照評分標準,結合命題趨勢,在寫作中以下問題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二、提高審題能力
審題就是分析話題,明確范圍。針對學生寫作中偏題,甚至離題的現(xiàn)象,首先要讓學生從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要使他們充分認識到“審題錯誤,是方向性錯誤,也是致命性錯誤,審題不慎,滿盤皆輸?!逼浯我嘧鰧忣}訓練。再次要養(yǎng)成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仔細閱讀,分析試題中的每一句話、每個詞,包括寫作中每一項內(nèi)容,確保無一遺漏,在此基礎上理解材料的整體性,不能只抓枝節(jié),不及其余。
三、選擇恰當角度
對照考綱,它對“意”(文章中心)的要求是明確的:一要正確,能激發(fā)人們奮發(fā)向上;二要新穎,能啟發(fā)人之未見聞;三要深刻,能接觸并提示事物的本質。
考生存在的問題往往是在明確話題范圍后,不善于選擇恰當?shù)乃季S角度。所以很有必要在考前進行思維訓練。
1.定角度思維
這種思維方式,往往針對話題,用提問的方式層層推進,從而觸及并揭示事物的本質,挖出“深意”。如“誘惑和個人素質”這個話題,思路也可以圍繞問題來展開:“誘惑和個人素質”是什么關系?(要經(jīng)受住誘惑就要提高個人素質)要提高哪些素質?(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克制能力)如何提高素質?這種思維方式尤其適合那些在考場上思路相對混亂的考生。
2.多角度思維
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問題,這是思維素養(yǎng)高的表現(xiàn),而不是“認死理”、“一條道上走到黑”。如“毀樹容易種樹難”這個話題,我們既可從“綠化祖國,愛護樹木”的角度立意,也可以把“培養(yǎng)人才,愛惜人才”作為文章中心,然后兩相比較,擇其優(yōu)者。
3.反角度思維
反角度思維也稱為逆向思維,俗稱“反彈琵琶”,就是試著從已有的思維判斷去作反面的思考,這種思考往往會帶來新的發(fā)現(xiàn)。宋代大文豪王安石,是“反琵琶”的高手,他的八十八字的《讀孟嘗君傳》,因為逆向思考分析,使他的評價平中見奇、陳中出新,閃射出智慧的火花,成為名副其實的“千古奇文”。
4.類比聯(lián)想思維
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的翅膀,對相關生活現(xiàn)象進行思考、判斷、評價,并把這種判斷、評價用語言表達出來。如以“做人講誠信” 為話題的作文,有考生由做人講誠信聯(lián)想到為官、治國、經(jīng)商、創(chuàng)業(yè)都要講誠信,由此判斷:誠信是做人之本、治國、經(jīng)商、創(chuàng)業(yè)都要講誠信,由此判斷:誠信是做人之本、治國之本、治國之根、經(jīng)商之要、創(chuàng)業(yè)之基,意蘊深刻,令人感動。又如:有人從“南郭先生”聯(lián)想到當今某些官僚,“瞞”和“騙”的典型,南郭先生最終落得個“逃之夭夭”和“貽笑天下”的下場,對比當今某些官僚尸位素餐,自以為是,從而得出判斷:南郭先生尚且有自知自明,知道一走了之,而這些官僚卻無動于衷,“占著茅坑不拉屎”,豈非南郭先生都不如,觀點令人耳目一新。
總之,有必要在考前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使他們的文章出“新”、出“彩”。
四、突出文體特征
高考作文“文體自選”意味著考生可以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文體,施展寫作才能,但并非以不講究文體。2004年高考評分標準就非常重視文體要求,考生一旦選定文體,閱卷教師就用這種文體的基本特征和寫法來評判作文。一要熟練掌握各種文體的特征,千萬不要寫“四不象”的文章;二是掌握幾種自己感興趣的文體,如:寓言、小說、日記等,盡可能發(fā)揮自己的寫作個性。
五、設置文章亮點
亮點,就是文章的精彩之處,也就是得分點。它有賴于扎實的寫作基本功,主要包括新奇的材料、新巧的構思、跌宕的情節(jié)、瑰麗的想象、深邃的意境、美好的感情、精致的標題、精彩的鳳頭、詩化的結尾等等。
我認為,只要摸清“走向”,緊扣“標準”,注意方法,講求效率,就一定能夠做好“考前作文總復習”這篇大文章,高考作文也會得高分。
【參考文獻】
[1]高考語文《考試大綱》
[2]2011版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