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陸春昌
(1.重慶地質儀器廠 400033;2.重慶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 400037)
隨著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高速發(fā)展,國家對礦產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礦產資源的勘查與開發(fā),與之相配套的物探儀器也得到了飛速發(fā)展,特別是電子技術的運用,使我們的物探儀器向集成化,數(shù)字化,智能化方向發(fā)展。
三分量井中磁力儀是鉆孔物探中以單孔就可以實現(xiàn)方位測量的一種有效方法,通過測井能取得地面磁法無法探測到的信息資料,能解決更為復雜的深部地質問題。它能解決普查勘探磁鐵礦或含磁性物的多金屬礦床,發(fā)現(xiàn)井旁盲磁性礦,預報井底盲礦,確定礦體形狀、產狀、規(guī)模以及指導鉆井等。在現(xiàn)有的井中磁力儀是將磁敏元器件安裝在活動框架上,當磁力儀傾斜后,在重力作用下,靠機械系統(tǒng)來保持測量系統(tǒng)的坐標系,這種磁力儀結構復雜,加工成本高、可靠性低,而且只能進行井下定位點測。由于靠機械系統(tǒng)來測量,各支點間會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固然存在的,沒辦法進行消除,直接影響到測量精度,導致測量精度不高,而且每次測量前需要進行校核、標定。這對工程人員來說非常麻煩,進而影響勞動生產率。
由重慶地質儀器廠自主研發(fā)和設計的新一代三分量井中磁力儀,采用了全新的思路,完全舍棄了機械定位系統(tǒng),將傳感器集成在一塊線路板上,依靠軟件來調節(jié)傳感器的自由度,進行自動誤差補償,最后通過坐標變換將測量值轉換到大地坐標系上。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儀器的可靠性和精度,同時也實現(xiàn)了數(shù)據(jù)的連續(xù)測量,自動保存,然后通過地面儀器可以直接進行讀數(shù)。
井中磁力儀傳感器采用正交三軸磁通門傳感器。利用在交變磁場飽和激勵下,磁芯由于被測磁場的作用而使感應輸出電壓發(fā)生“非對稱性”變化來測量弱磁場。傳感器由探頭磁芯、激勵線圖、感應線圈、激勵驅動、交流放大、檢波、反饋補償及積分輸出電路等組成,其工作原理見圖1。在高溫無磁不銹鋼長環(huán)型骨架探頭磁芯兩臂上分別繞制坡莫合金帶若干圈,并把它們串在一起形成激勵線圈,激勵方波由自激多諧振蕩器提供,電流為脈沖波。這種方法能在大大減小功耗的同時降低巴克豪生效應引起的磁噪聲,提高傳感器的分辨率。感應線圈則是繞制在長環(huán)型骨架上,把激勵線圈包在內部。即相當在感應線圈內部放置繞有激勵線圈的鐵芯,鐵芯在脈沖電流的激勵下不斷在正負方向上飽和。外磁場為零時,感應線圈輸出的平均電壓為零,當外磁場不為零時,感應線圈的輸出電壓經檢波后與外磁場成正比,從而實現(xiàn)了從磁場到電信號的轉換。雖然坡莫合金矯頑力小但不可避免的存在磁滯現(xiàn)象,而且具有一定的非線性,通過對磁通門傳感器采用過飽和激勵(激勵電流大于坡莫合金矯頑力100倍)可消除磁滯現(xiàn)象對零偏的影響。采用深度負反饋補償技術及D/A數(shù)字反饋新技術可消除非線性影響,并最大限度提高傳感器的靈敏度。
圖1 傳感器工作原理如圖
在一個絕緣無磁性的立方體(圖2)上垂直加工三個孔分別安裝三個方向上的磁通門探頭。立方體的六個面必須互相垂直,同時在立方體相應的位置加工出埋線槽,所有走線都埋在埋線槽內,以防止探頭引線因碰撞損壞而斷開,提高傳感器的可靠性,同時在立方體上加工線路方孔,可將電路板放入方孔內用環(huán)氧粘牢并與探頭架形成整體。為了方便安裝,立方體上也需加工相應的安裝孔。把做好的正交三軸磁通門探頭安裝在特制的支架上(圖3)。傳感器標定調試時,以此支架為基準。同時安裝傳感器時同樣也以此支架為基準,這樣就可保證探管準確無誤,不用重新標定調試了。
通過精密的結構設計和加工來保證磁通門探頭的三軸正交度的同時,還可使用軟件來進行動態(tài)校正。
探頭外管和接頭全部采用無磁銅合金,在加工外管和接頭前都需要進行無磁測量,以防止磁對傳感器的干擾。探頭能承受20MnPa水壓,能滿足各種測井的需求。
圖2 磁通門立方體
圖3 傳感器支架外型圖
本儀器由井中探頭、地面采集儀、絞車(根據(jù)具體不同測井要求,有300、1000、2000m測井絞車)等組成,通過絞車控制器調節(jié)測井的速度與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