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季 , 樓軍偉 ,2, 李貴子, 朱 琳
(1.甘肅省機械產品檢測與技術評價重點實驗室,甘肅 蘭州 730030;2.蘭州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甘肅 蘭州 730050)
軸承振動信號具有非線性、非平穩(wěn)、不同復雜性等特征,直接進行傅里葉變換難以揭示頻率分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短時傅里葉變換、小波變換等能夠在時間和頻率上建立信號的分布,可以有效提取特征頻率,然而它們是先驗性的,自適應能力差。經驗模態(tài)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無須預先設定任何基函數(shù),是一種后驗的、自適應的方法,按時間序列將信號多尺度分解為多個內稟模態(tài)函數(shù)(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每個 IMF 包含了原信號不同尺度上時間序列的局部特征[1-4]。度量信號復雜性的方法有Lempel-Zi復雜度、近似熵、樣本熵和頻帶熵等。Yan 等[5]將近似熵(appropriate entropy,ApEn)用于軸承狀態(tài)監(jiān)測并取得較好的效果。Pincus[6]提出樣本熵(sanple entropy,SampEn),是近似熵的改進算法,其優(yōu)越性在于可以較好地依賴時間序列長度,不存在比較自身數(shù)據段的問題;參數(shù)改變時結果一致性較好;能更精確度量非線性信號在時間序列上的復雜性等。這個方法廣泛應用于信號處理[5-9]。
本文采用EMD結合樣本熵的方法,分析它們的算法和樣本熵合適數(shù)據長度的選取。對不同故障程度的滾動軸承信號應用樣本熵和EMD樣本熵的效果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后者度量信號復雜性效果較好,其變化趨勢與信號隨故障變化的趨勢一致。該方法可用于滾動軸承運行狀態(tài)監(jiān)測和預判。
由N E Huang等[10]提出的經驗模態(tài)分解基于如下假設:任何復雜信號都是由一些不同的、相互獨立的內稟模態(tài)函數(shù)組成;信號不論是線性、非線性、非平穩(wěn)的,都具有相同數(shù)量的極值點和過零點,或最多相差一個;上下包絡線關于時間軸局部對稱,任何兩個模態(tài)之間相互獨立。按此假設對輸入的信號x(t)進行分解,也稱為“篩選過程”。圖1為EMD分解流程圖。
圖1 EMD分解流程圖
1)整個循環(huán)中,上下包絡線Ei、Ej是用 3次樣條曲線連接信號x(t)的所有局部極大值點和所有局部極小值點得到。第一次求上下包絡線平均值記為m1(t),令:
如果h1(t)是第一個分量 IMF1,則循環(huán)停止。
2)若不是,則按流程圖所示返回以h1(t)為原始信號繼續(xù)求上下包絡線以及平均值m2(t),令:
判斷h2(t)是否為IMF分量,如此循環(huán)n次,直到:
式中hn(t)滿足 IMF 分量要求。
3)將hn(t)分離出來,記c1(t)=hn(t)為信號x(t)的第一個IMF分量,得到:
4)判斷r1(t)是否單調,若不是,再按流程圖所示重復以上步驟n次,直到得到信號x(t)所有IMF分量為止。
即:
5)原始信號x(t)組成為
式中rn(t)為殘余函數(shù),代表信號平均趨勢。
EMD從信號時間序列出發(fā),把信號中特征模態(tài)從最小到最大逐步分離出來,使波形輪廓更加對稱,整個過程中無需預先設定任何基函數(shù),是一種多尺度、自適應的方法,適合于分解非線性、非平穩(wěn)滾動軸承信號。
1991年Pincus提出了近似熵,但是近似熵存在自身數(shù)據匹配等問題。于是Richman[9]在近似熵的基礎上提出了不需要比較自身數(shù)據的樣本熵。算法步驟如下:
對EMD分解后的其中一個分量c1(t),設其具有N個數(shù)據點。預先定義相似容限r,通常取r=0.1~0.25SD(x),SD 表示x(N)的標準差,模式維數(shù)m=2。
1)重構m維向量:
其中i=1,2,…,N-m。
2)計算c(i)與c(j)元素間的距離dij,dij為對應元素差值絕對值的最大值:
其中k=0,1,…,N-m。
4)求 Bim(r)的平均值:
5)根據維數(shù) m,重復 1)~4)得到 Bim+1(r)和 Bm+1(r)
6)最后計算當 N 為有限值時 SampEn(m,r)
可見樣本熵是用一個非負數(shù)來表示一個時間序列的復雜性,越復雜的時間序列樣本熵越大,越規(guī)則的時間序列樣本熵越小。
當維數(shù) m=2,r=0.25SD(c)時,如何選取數(shù)據長度N,圖2給出了驗證。
圖2 數(shù)據長度對樣本熵結果穩(wěn)定性影響
當數(shù)據長度小于500時,樣本熵計算結果波動比較大,當數(shù)據長度大于1000以后,樣本熵計算結果趨于穩(wěn)定。結合實際測取的軸承信號,本文選取數(shù)據長度為2500,使計算速度、精度和穩(wěn)定性都有保證。
綜上可知,EMD能對信號按時間序列做多尺度分解,樣本熵能度量時間序列的復雜性,可將二者結合起來對信號進行多尺度、深層次分析,即本文采用的EMD樣本熵方法。
選取的電機軸承型號為6205,電機負載為1.45 kW,轉速為1750r/min時采集正常和不同故障下內圈、外圈的振動信號。其中故障程度又分點蝕直徑為 0.17,0.30,0.71mm 3 種,深度均為 0.28mm,分別記為故障1,故障2,故障3。
對故障1和2信號按第2部分樣本熵算法,取m=2,r=0.25SD(c),N=5 000,直接計算樣本熵,得到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故障時信號樣本熵
根據表中數(shù)據可知,在不同故障程度下,樣本熵內、外圈明顯不一樣,相差至少在百分位以上,在Matlab中作圖曲線間隔較大。但是在故障2下,出現(xiàn)內、外圈熵值差僅千分位的情況,在誤差范圍內不容易區(qū)分。原因是樣本熵是單一尺度上的計算,而軸承信號是非線性、非平穩(wěn)的,樣本熵在處理時有局限性,無法進行深層次計算。
圖3 正常軸承信號3層EMD分解
圖4 故障1內圈信號3層EMD分解
圖5 故障1外圈信號3層EMD分解
將所有數(shù)據分別按EMD分解流程進行3層分解,由于篇幅有限給出了部分信號IMF分量波形。圖4,圖5是故障1情況下內圈、外圈信號3層IMF分量。與圖3正常軸承比較,故障情況下信號較復雜,并且內圈信號較外圈復雜。
再計算正常、故障1,故障2,故障3下內、外圈信號每一分量的樣本熵,結果如表2~表5所示。
1)從表2~表5可見,各分量EMD樣本熵故障軸承明顯大于正常軸承,特別是內圈EMD樣本熵更大,說明信號中產生新模式故障信號。
2)故障情況下,任何一個分量EMD樣本熵內圈較外圈大,與內、外圈EMD 3層分解圖4、圖5波形變化趨勢一致。
表2 正常軸承EMD樣本熵
表3 故障1時EMD樣本熵
圖6 故障1時IMF1分量0~1000Hz包絡譜
表4 故障2時EMD樣本熵
表5 故障3時EMD樣本熵
3)在故障情況下,各分量的EMD樣本熵均是IMF1>IMF2>IMF3,與EMD分解越后面的層信號相對越簡單一致。
4)從EMD樣本熵值看故障1時較故障2時的大,較故障3時的小。說明故障初期的EMD樣本熵較大,一定程度后樣本熵減小,到故障嚴重時樣本熵又變大,符合軸承故障對信號影響的變化趨勢。
5)表3~表5中不管是同種故障模式還是不同故障模式下,內、外圈各分量EMD樣本熵相差在百分位以上,與表1中差值僅在千分位形成明顯對比。這表明EMD多尺度分解彌補了樣本熵單尺度分析,效果比樣本熵好。
上文提到,EMD樣本熵越大信號越復雜,產生新模式的概率越大。為此,選取故障1時內圈的IMF1分量進行包絡譜分析,圖6為該分量0~1000Hz的包絡譜。
通過計算得知電機軸轉頻29.12Hz,內圈固有頻率157.7Hz。包絡譜中標記的頻率值與計算頻率值幾乎一致。損傷時出現(xiàn)電機轉頻29.3Hz及其2倍頻,內圈固有頻率157.5Hz最高峰值,以及2倍頻、3倍頻、4 倍頻、5 倍頻分別為 314.9,472.4,629.9,786Hz。 在157.5Hz兩邊出現(xiàn)了間隔為29.3Hz的邊頻帶。包絡譜得出診斷結果的同時也驗證了EMD樣本熵越大信號越復雜性,產生故障模式的概率越大。
本文采用EMD樣本熵度量滾動軸承信號復雜性,實例比較結果表明:
1)EMD是自適應的,能對時間序列進行多尺度分解的方法,有效地彌補樣本熵單一尺度上分析的缺陷,二者結合能有效度量信號復雜性。
2)分別計算了不同故障下的滾動軸承信號樣本熵和EMD樣本熵,比較結果表明后者度量信號復雜性效果更好,在不同損傷程度時熵值明顯不一樣。
3)在故障程度逐漸變大的情況下,EMD樣本熵先大-后小-再大的變化趨勢準確反映了信號隨故障變化的趨勢,在軸承狀態(tài)變化預測方面有較大的應用價值。
[1] 趙榮珍,楊娟,馮如只,等.信息熵與廣義集合集成的軸承-轉子系統(tǒng)故障辨識方法[J].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10,36(4):28-32.
[2] 胥永剛,何正嘉.分形維數(shù)和近似熵用于度量信號復雜性的比較研究[J].振動與沖擊,2003,22(3):25-27.
[3] 蘇文勝,王奉濤,朱泓,等.基于小波包樣本熵的滾動軸承故障特征提取[J].振動、測試與診斷,2011,31(2):162-166.
[4] 王小玲,陳進,從飛云.基于時頻的頻帶熵方法在滾動軸承故障識別中的應用[J].振動與沖擊,2012,31(18):29-32.
[5]Yan,Gao R X.Approximate entropy as a diagnostic tool formachine health monitoring[J].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2007,21(2):824-839.
[6] Pincus S M.Approximate entropy as a measure of system complexity[J].ProNatl Acad Sci,1991(88):2297-2301.
[7] Lake D E, Richman J S, Griffin M P, et al.Sample entropy analysis of neonatal heart rate varability[J].Am J Physiolregul Integrcomp Physiol,2002,283(3):789-797.
[8] Pincus S M.Assessing serial irregular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health[J].Ann N Y Acad Sic,2002(954):245-267.
[9] Richman J S,Moorman J R.Physiological time series analysis using approximate entropy and sample entropy[J].Am J Physiol Heart Physio,2000(278):2039-2049.
[10]Huang N E, Steven Z H, Long R,et al.The empirical modede composition and the Hilbert apectrum for nonlinear and 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 analysis[J].Proc R Soc Lond A,1998(454):903-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