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啟亮,劉秀宏,張校強
(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230)
某30萬噸級原油碼頭工程為孤島式原油碼頭,碼頭與庫區(qū)采用約1.5 km海底管線連接。碼頭為蝶形布置,包括工作平臺1個、靠船墩2個、系纜墩6個、立管平臺1個,泊位長度455 m。工作平臺、2個靠船墩及立管平臺采用64根大直徑、大斜度嵌巖樁(其中鋼管樁φ1 800,嵌巖樁φ1 600),6個系纜墩采用60根大斜度嵌巖樁(其中鋼管樁φ1 500,嵌巖樁φ1 300)。
該工程施工區(qū)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據(jù)地質資料顯示,場地區(qū)域內自上而下主要分布:第四系全新統(tǒng)濱海相沉積層、第四系全新統(tǒng)沖洪積相沉積層、第四系殘積層、燕山期晚期花崗巖風化層。中風化花崗巖層頂標高變化較大,據(jù)施工過程資料顯示:工作平臺巖面標高-24.3~-37.89 m;4號靠船墩巖面標高-22.1~-33.5 m;5號靠船墩巖面標高-29.8~-42.1 m;立管平臺巖面標高-28.1~-35.9 m;其余6個系纜墩巖面標高變化幅度5~10 m。綜上所述,該區(qū)域內巖面變化很大,最大變化幅度達15 m,中風化花崗巖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最大為143 MPa,最小為35.5 MPa,平均為96.95 MPa。圖1是該區(qū)較典型的地質剖面。
以工程樁(鋼管樁)為基礎,上下平聯(lián)采用2HM588X300型鋼作主橫梁,上平聯(lián)橫向分配梁采用I22a,間距750 mm,局部加密,面層采用鋼板網(wǎng)。
本項目采用的嵌巖鉆機有2種。
圖1 工程地質剖面圖Fig.1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file
1)德國寶峨公司BG型旋挖鉆機
由于該鉆機配套設備不齊全,未能解決復雜地質條件下的護孔問題,對斜樁嵌巖效果不理想。
2)反循環(huán)鑿巖鉆機
以ZSD-300型鉆機為主,配置相應的發(fā)電機、空壓機和滾刀鉆頭。該鉆進工藝靠滾刀刻碎巖面,形成長短約2 cm、厚0.5 cm的碎石,采用氣舉反循環(huán)排渣。
ZSD-300反循環(huán)鑿巖鉆機雖然鉆進速度較慢,但適應性較強,本項目絕大部分樁都由該型號鉆機完成。
1號、5號、8號系纜墩覆蓋層較厚且鋼管樁已進入強風化巖層,墩臺鋼管樁平均入土深度20.1 m,中風化巖面與鋼管樁樁底平均強風化層厚度約3.5 m。在采用清水鉆進、氣舉反循環(huán)排渣時出現(xiàn)塌孔現(xiàn)象。后采用泥漿護壁,泥漿濃度為1.3,約每25 min排渣1次,成孔后稀釋泥漿,直至滿足規(guī)范要求的濃度和含砂率[1-5]。
立管平臺強風化層薄,巖面高低不平,該墩臺鋼管樁平均入土深度約11.7 m,淤泥層下是6 m厚砂層,強風化巖層平均厚度不到0.5 m。墩臺在鉆進過程有4個孔出現(xiàn)串孔現(xiàn)象,排渣時出現(xiàn)大量中粗砂混貝殼,夾雜極少量中風化顆粒,鉆進速度極其緩慢。這種情況,現(xiàn)場采用壓漿封堵的方法護孔。串孔形成原因:樁尖沒有完全進入強風化巖層,致使樁端與巖面形成約30 cm的縫隙,鉆進工藝采用氣舉反循環(huán)排渣,導致樁外中粗砂順著縫隙流入樁內,在樁端外側形成較大的漏斗串孔區(qū)。處理方法:采用壓漿處理方案,用φ5 cm常見鋼水管人工順著樁內壁插入樁底,在樁底澆筑2 m厚素混凝土封堵樁底,待混凝土強度達到70%后,采用壓漿工藝順著預埋水管在樁底壓漿,同條件壓漿試塊強度達到70%后開鉆。問題分析及處理方法詳見圖2。
工作平臺及4號靠船墩巖層較薄,基本處于裸露狀態(tài),需拋填碎石及砂作為穩(wěn)樁層。出現(xiàn)鋼管樁尖卷邊,這些卷邊的鋼管樁進行水下切割后均出現(xiàn)塌孔現(xiàn)象。
造成串孔主要原因:覆蓋層為松散層,摩擦力小,再加上打樁船采用D180錘,在很少的擊數(shù)下樁尖即達中風化巖層,導致鋼管樁卷邊。采用反循環(huán)法清除樁內砂土后,潛水員進行水下切割。由于水下很難準確控制切割塊體尺寸,切割尺寸普遍偏大,形成較大的漏斗塌孔區(qū)。
經試驗,采用泥漿、壓漿、旋噴等方法無效后,采用鋼內護筒的護孔方法。由嵌巖鉆機把鋼內護筒鉆進一定深度中風化巖層中,其中鋼內護筒外徑略小鋼管樁內徑15 cm,壁厚2 cm,底端加焊合金鉆頭,鋼內護筒上部與鉆桿加4個支撐焊接,鉆桿下放完畢后鉆機保持適當加壓下鉆,轉動速度不宜過快,防止鉆桿扭壞內護筒,待鋼內護筒全截面進入中風化巖層50 cm后停止鉆進,潛水員水下分離鉆桿與內護筒,然后提起鉆桿重新下鉆頭順著鋼內護筒開鉆,從而阻斷漏斗區(qū)的砂石落入孔內。具體處理方法見圖3。
圖2 壓漿法處理串孔Fig.2 String hole grouting treatment
圖3 鋼內護筒護孔工藝Fig.3 Hole protecting technology of steel inner casting
個別孔在進入2 m中風化巖層后,還有1 m多的強風化巖夾層,采用回旋鉆進法難以抵達下層中風化巖層。這種情況,現(xiàn)場采用跟管鉆進的方法,即滾刀鉆頭與鋼內護筒同時鉆進,待鋼內護筒到達下層中風化巖層后,滾刀鉆頭鉆具與鋼內護筒分離。
4.4.1 泥漿護壁
1號、5號、8號系纜墩采用該工藝成孔比較順利,未出現(xiàn)塌孔現(xiàn)象,平均15 d完成1根嵌巖樁,并且泥漿還可以部分重復使用,處理費用較低。
4.4.2 壓漿法處理
該護孔工藝主要在壓漿處理上花費約10 d時間,平均20 d完成1根嵌巖樁,過程中還出現(xiàn)個別樁一次壓漿不成功還要再壓一次,主要由于壓漿量大小及壓漿后強度很難掌控,處理費用較低、時間較長。
4.4.3 鋼內護筒工藝
該工藝成孔比較順利,鋼內護筒下放時間約3 d,平均13 d完成1根嵌巖樁,其中需要潛水員在約40 m水下分離鉆桿與鋼內護筒工作,每根處理費用約10萬元,處理時間較短。
4.4.4 塌孔樁處理后試驗結果
塌孔樁處理后試驗結果見表1。
檢測結果表明,經過護孔處理后的嵌巖樁,滿足設計及相關規(guī)范要求。
表1 塌孔處理后樁檢測統(tǒng)計表Table1 Piletest after holecollapsetreatment
本項目出現(xiàn)塌孔現(xiàn)象較多,主要是由于項目所在地的地質條件復雜造成。本項目的嵌巖鉆孔過程中,由于對困難預測不充分,在前期花了大量時間摸索。為此建議在進行復雜地質條件下的鋼管樁嵌巖施工時,應注意如下問題:
1)對鋼管樁沉樁區(qū)域進行加密地質鉆孔,以便摸清地層變化和各巖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
2)在覆蓋層較薄的情況下,鋼管樁應以到達巖面控制沉樁標高,不能按貫入度控制,以免鋼管樁發(fā)生卷邊。
3)應根據(jù)不同的地質情況合理選用不同的護孔工藝,特別是在覆蓋層較薄時,盡量避免采用氣舉反循環(huán)清渣,該清渣工藝在孔底形成較大負壓區(qū),極容易造成樁端覆蓋層擾動。
[1]王文.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施工常見問題及處理[J].低溫建筑技術,2010(3):125-126.WANGWen.Common problems and treatment of mud supporting bored pile construction[J].Low Temperature Architecture Technology,2010(3):125-126.
[2]申學賓.淺談樁基施工中塌孔與串孔漏漿的處理[J].建材與裝飾,2012(11):30-31.SHEN Xue-bin.Treatment of the hole collapse and hole connection grout leakage in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J].Construction Materials&Decoration,2012(11):30-31.
[3] 師鈞,張瑞峰.復雜地質情況下樁基塌孔原因及處理方法[J].交通標準化,2005(8):43-44.SHI Jun,ZHANG Rui-feng.Cause for collapsed-bore of pie in complex geology condition[J].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2005(8):43-44.
[4] 肖婧.大直徑鉆孔灌注樁施工及事故處理[J].建材技術與應用,2004(3):41-43.XIAO Jing.Construction of the large-diameter uncased concrete pile and treatment of its accidental faults[J].Research&Applica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s,2004(3):41-43.
[5] 彭修權,羅超云.樁基施工中塌孔與串孔漏漿的處理[J].公路,2006(6):216-218.PENG Xiu-quan,LUO Chao-yun.Treatment of the hole collapse and hole connection grout leakage in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J].Highway,2006(6):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