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靖,陳 博,陳世棟,劉 冰,羅 棟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廠,陜西西安 710200)
桿式抽油泵其整體可隨抽油桿下入油管內的預定位置固定并密封,而進行抽汲工作,因此也稱做“插入式泵”[1],其檢修方便,直接起出就可;適合氣較大的水井;適合產量低的深井。與管式泵相比,桿式泵在生產過程中存的問題導致檢泵周期偏低,影響全區(qū)泵效的提升工作,需要探索更完善的配套工藝,延長桿式泵的檢泵周期,發(fā)揮其自身的優(yōu)勢特點。
截止2013 年11 月底,全廠共推廣桿式泵327 臺,其中在用212 臺,2013 年推廣桿式泵65 臺,主要是長慶機械廠、山東威馬生產的桿式泵。
目前全廠正常應用桿式泵212 臺,平均日產液2.32 m3,日產油0.89 t,含水58.6 %,平均泵徑28.4 mm,平均泵掛1 865 m、平均泵效34.1 %,平均檢泵周期401 d,低于全廠檢泵周期541 d,桿式泵連續(xù)正常生產天數最長達828 d。
圖1 2013 年桿式泵檢泵原因分類圖
2013 年桿式泵發(fā)生維護性作業(yè)114 井次,其中檢泵107 井次,包括抽油泵故障41 井次、桿柱故障21 井次、管柱故障18 井次,其他27 井次(主要是起測測下24 井次)。通過泵故障41 井次進行分析統(tǒng)計,其主要原因為支撐座漏失、泵閥漏失、卡泵、凡爾罩斷等。
1.4.1 井筒腐蝕、偏磨、結垢 腐蝕穿孔導致漏失,加重了偏磨、結垢速度;密封部位偏磨、機械卡抓斷脫、松脫的問題,導致座封失效;井筒偏磨,油管絲扣漏失;油井結垢導致桿式泵卡泵、造成凡爾失靈、泵閥漏失。
1.4.2 扶正防磨不到位 針對井眼軌跡復雜的油井,扶正防磨措施不到位導致桿故障頻發(fā)。
1.4.3 桿柱組合不合理 桿式泵桿柱故障21 井次,主要原因為抽油桿斷、脫,需優(yōu)化調整管、桿組合。
結合桿式泵故障原因,尋找配套的工藝技術(超高分子復合油管),改善泵筒工作環(huán)境,緩解腐蝕、偏磨、結垢現象,避免桿式泵井(特別針對老井、高含水井)推廣易卡泵的問題,從腐蝕、偏磨、結垢嚴重的井筒頑疾入手,提高這類頻繁上修井的檢泵周期,使其達到并超過桿式泵平均檢泵周期(401 d),有效發(fā)揮桿式泵的優(yōu)勢特點。
(1)超高分子復合油管能給桿式泵提供更好的工作環(huán)境、克服了桿式泵易泵漏、垢卡等泵故障的缺點,最終達到延長桿式泵檢泵周期的效果[2]。
(2)通過測量分析桿式泵最大外徑及超高分子復合油管內徑參數,經過多番論證,最終確定d=28 mm的桿式泵可以通過超高分子復合油管。
(3)該試驗適用于井筒偏磨、結垢、腐蝕嚴重,地層物性好,產量穩(wěn)定的油井,利于長期進行效果評價。經過一系列的原理論證和討論,優(yōu)選SY-1 井2013 年8月12 日開展試驗(見圖3、圖4)。(4)全井使用超高分子復合油管,配套普通抽油桿,不使用扶正防磨措施。
圖3 油管絲扣偏磨、腐蝕
圖4 井筒結垢嚴重
為了確保制定的對策能夠得到落實,工藝所協(xié)同作業(yè)區(qū)及早計劃,選井、選材;8 月23 日現場監(jiān)督下泵過程,具體內容如下:
2.2.1 下入108 根超高分子復合油管 SY-1 油井泵深986 m,全井使用超高分子復合油管,共108 根。
2.2.2 全井配套使用普桿,不采用扶正防磨措施 使用普通抽油桿121 根,大大降低懸點載荷,減少桿柱負荷。
2.2.3 優(yōu)化桿柱組合,延長管桿偏磨周期 SY-1 應用該新工藝前沉沒度888 m,通過上提泵掛、優(yōu)化調整桿柱組合比例,減少桿柱負荷,延長管桿偏磨周期。
通過近一年來跟蹤記錄,SY-1 桿式泵結合超高分子復合油管優(yōu)選工作取得了階段成果,目前井筒動態(tài)穩(wěn)定,生產平穩(wěn),采油指標有所提升,通過進一步跟蹤評價,預計實現延長檢泵周期的目標。
圖5 SY-1 試驗檢泵周期對比柱狀圖
通過對本項目大量的研究工作,得出以下認識和建議:
(1)通過大量資料分析及現場測試,不僅找出了桿式泵推廣受阻的主要的原因,而且一并對偏磨、腐蝕、結垢的井筒頑疾開展治理工作,最終達到預期效果,為后期該試驗的推廣工作提供經驗。
(2)下步繼續(xù)深化該項研究,從實驗中查找問題,解決問題,提出更具針對性、更貼合現場實際生產的配套工藝技術。
[1] 陳博. 提高機采胡尖山油田內襯油管應用與效果評價[J].石油化工應用,2014,33(7):57-61.
[2] 劉俊芹,馮昆明,徐建新,龐強. 桿式泵采油技術應用效果評價[J].石油化工應用,2013,32(4):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