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睿祥,劉 潮,歐秀花
(天水師范學院 化學工程與技術(shù)學院,甘肅 天水 741001)
自古以來,漠北廣袤的地域就是少數(shù)民族活動的區(qū)域,在其發(fā)展壯大過程中,不免與中原文化發(fā)生沖突,游牧文明與農(nóng)耕文明的沖突和融合構(gòu)成了中國北方邊境歷史的主題之一。有史記載以來,殷有鬼方、土方之擾,周有玁狁之侵,后所熟悉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蒙古等少數(shù)民族,也一直是中原王朝備受防范的勢力。
玁狁是活動在西周北方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玁狁常常搔擾周之北疆,劫掠財物和人口,嚴重威脅著周王朝的統(tǒng)治。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時代,征伐玁狁便成了西周王朝政治生活的大事之一。雙方交戰(zhàn)的時間和地域問題,玁狁之侵對于周人的政治生活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等問題,一直以來是學術(shù)界比較關(guān)注的焦點。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遷徙頻繁,兼并、交融戰(zhàn)爭周期短,不同時期稱呼有殊,且不重視文字記錄,而后世文獻記載差異甚大,故究其淵源,實屬不易之事。
玁狁也作獫狁,是我國古代西北的少數(shù)民族,以犬為圖騰,強悍好戰(zhàn)。關(guān)于其族屬問題研究,目前有以下幾種說法。
司馬貞《史記·索隱·匈奴傳》:“匈奴別名也,唐虞已上曰山戎,亦稱熏粥,夏曰淳維,殷曰鬼方,周曰玁狁,漢曰匈奴。”王國維認為:“見于商、周間者曰鬼方,曰混夷,曰獯鬻。在宗周之際則曰玁狁。入春秋后則始謂之戎,繼號曰狄。戰(zhàn)國以降又稱之曰胡,曰匈奴?!盵1]
邛方為方國名,武丁卜辭中,征伐邛方的相關(guān)記載最多。王玉哲認為,從音韻學上,邛方之“方”和玁狁之“狁”均為附加字。前者意為方國,后者乃其族之姓氏,稱其族時可以省略。所以,從古音通轉(zhuǎn)上講,卜辭中的邛方,后來稱為玁狁,完全可以講得通。[2]
玁狁本居西部瓜州,入周以后逐漸分為南北兩支向東遷徙擴展。蒙文通先生認為《漢書·西域傳》所載的“塞種”,即允姓之戎,也即玁狁。[3]斯維至先生撰文進一步指出,塞種本居伊犁楚河,后逐漸由西向東遷徙,到達敦煌、酒泉地區(qū),其后又繼續(xù)東移至甘陜境內(nèi)。[4]沈長云、[5]尹盛平、[6]韓小忙[7]等學者也持相同意見。
以上幾種說法中,王國維先生是最早對商周時少數(shù)民族族屬、族別進行考證的學者,他將西自汧、隴、環(huán)中國西北,東及太行山之間,在整個先秦歷史上先后出沒的各個族別視為后世的匈奴族,而對其族別未加以區(qū)分。而“玁狁即戎”的觀點被大多數(shù)學者接受,并且從民族學、考古學等角度予以證明。玁狁與戎是同一民族在不同時期的稱呼或別稱。西周宣王前后,多記玁狁與周戰(zhàn)爭,至東周時,所記玁狁少見或不見,而戎則較多見于諸史籍。
銘文中記載周與玁狁戰(zhàn)爭的青銅器姑且稱之為“周伐玁狁”銘器。目前發(fā)現(xiàn)這類器物共五件:多友鼎、虢季子白盤、不期簋、兮甲盤和四十二年逨鼎(表1)。這批器物的鑄造年代對于確定戰(zhàn)爭時間有著重要的作用。
表1 “周伐玁狁”銘銅器統(tǒng)計表
多友鼎是“周伐玁狁”銘器中最為重要的一件。銘文對戰(zhàn)爭的原因、過程以及結(jié)果進行了詳細的記載。多友鼎,半球形體,器腹較深,蹄足。裝飾花紋簡單,僅在器腹上部裝飾兩道弦紋。從器形和紋飾來看,與厲王時期的大鼎、宣王時期的毛公鼎頗為相似。鑄器者多友,《史記·鄭世家》:“鄭桓公友者,周厲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鄭。”據(jù)此可確定多友生活在厲、宣之世,一般認為多友鼎是周厲王時期的器物。[8]
不期簋帶蓋,圈形提手,子母口,鼓腹,獸首形雙耳,寬垂珥,圈足外附獸形足??谘叵率礁`曲紋,腹部飾瓦楞紋,圈足飾重環(huán)紋。器形是西周中期以來青銅簋流行的形制,紋飾均為西周中期開始流行的新紋飾。[8]435~436
虢季子白盤口呈圓角長方形,方唇,腹壁斜下內(nèi)收,微鼓,四壁各置一對鋪首銜環(huán)耳,四足作矩形,口沿下一周飾竊曲紋,腹部飾波曲紋。從其器形、紋飾無法判斷其具體王世,但其銘文字體較晚,且又用韻,考慮到幽王無十二年,故本器年代一般定在宣王時期。
兮甲盤相傳宋代出土,原器已失,今所見兩件均為仿器。①兮甲盤在歷代著錄中名稱各異,清吳式芬《攈古錄》卷三作“兮田盤”;吳大澄《愙齋集古錄》卷十六作“兮伯盤”;方浚益《綴遺齋彝器考釋》卷七作“兮伯吉父盤”;王國維與甲骨文對照,釋為“甲”,遂定為兮甲盤。目前原件拓片存世。兩件仿器,一件藏于日本書道博物館,另一件由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收藏。圓形,附耳,缺失圈足。此盤年代多定在宣王五年,彭裕商先生運用“標準器”斷代法,據(jù)清光緒年間出寶雞一盨,認為:其器形和紋飾流行于西周晚期后段宣幽時,盤的年代應(yīng)與之接近,故“兮甲盤的年代恐不能到宣王五年,推測其可能為幽王五年?!盵9]
四十二年逨鼎出土兩件,且兩件器形、紋飾、銘文相同。立耳、口沿平外折,器物紋飾多以環(huán)帶紋為主。依據(jù)與其共藏一窖的逨盤,②逨盤銘文記載了單氏家族八位先祖勤勉輔政及歷代周王文治武功、征戰(zhàn)開疆拓土之功績,王系記載至宣王。故同出的一批銅器時間遂可確定。將其定在宣王四十二年無可爭議。根據(jù)已公布的《夏商周年表》,[10]宣王在位共46年,即該器物為宣王晚期的器物。
從以上幾件“周伐玁狁”銘器的年代看,時間集中在厲王和宣王時期。這段時間正是西周政治上的混亂時期,厲王激進的政治改革,致使國人暴動,厲王逃至彘地病死,之后又經(jīng)過“共和行政”十四年,宣王才登基。動蕩的政局使玁狁有了可乘之機。王國維在《鬼方昆夷玁狁考》中指出“玁狁侵暴中國,以厲、宣之間為最甚也?!盵1]603但這并不能說明在此之前,兩者相安無事,可以推斷大致從文王時起,北方的玁狁就時常對周王室發(fā)動軍事威脅。
從文獻記載還可進一步證明周與玁狁戰(zhàn)爭時間問題?!对娊?jīng)·六月》:“玁狁孔熾,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國?!迸碓I滔壬J為《六月》記載獫狁“侵鎬及方”而“王于出征”,又說吉甫“來歸自鎬”,說明當時周王已不在鎬京,所記乃東周初年事。[9]10《詩經(jīng)·出車》:“赫赫南仲,玁狁于襄……赫赫南仲,玁狁于夷?!蹦现倨淙耍€見于《詩經(jīng)·常武》“王命卿士,南仲太祖,太師皇父”所載?!逗鬂h書·馬融傳》疏:“玁狁侵周,周宣王立中興之功,是以赫赫南仲,載在《周詩》?!惫誓现贋樾鯐r人,則《出車》似應(yīng)為宣王時之作。《詩經(jīng)·采芑》:“方叔蒞止,其車三千……顯允方叔,征伐玁狁,蠻荊來威。”《詩序》曰:“《采芑》,宣王南征也?!编嵭{:“方叔先與吉甫征伐玁狁,今特往伐蠻荊,皆使來服于宣王之威,美其功之多也。”可見方叔與吉甫生活在同一時期,倘若吉甫為上文所及東周時人,那么方叔的年代大抵也要晚至東周初年。
綜上所論,周與玁狁交戰(zhàn)時間集中在西周晚期厲、宣時期,直至春秋初年,玁狁仍是西周邊防威脅中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周伐玁狁”銘銅器記載地名多而廣,對諸地名的考證有利于了解玁狁的活動地域范圍。
“周伐玁狁”銘銅器銘文中提及地名最多者為多友鼎。
“唯十月,用玁狁放興,廣伐京師,告追于王,王命武公遣乃元士,羞追于京師,武公命多友率公車,羞追于京師。癸未,戎伐旬,衣俘。多友西追,甲申之辰,搏于 ……或搏于龔……從至追搏于世……乃逞追至于楊冢……”
銘文中記載雙方交戰(zhàn)的地點共5處:荀、 、龔、世和楊冢。此外,銘中還提到一處地名:京師。對于京師一地,通常認為是國都所在地,京師即鎬京,[11]然周人所謂的“京師”并不是一個固定的地方,公劉居豳,故豳地亦有京師之稱。李學勤、[12]彭裕商先生[9]5認為多友鼎的京師即公劉所遷之豳地。
銘文中的“荀”即今陜西旬邑,[13]據(jù)多友鼎銘,癸未之日戎伐荀,多友自京師西追,次日(甲申日)已與戎搏于 ,故知荀、 二地與京師的距離當在一日路程之內(nèi)。龔、世、楊冢,未詳所在,但以多友鼎觀之,多友甲申之晨與戎“搏于 ”,大有所獲,接著“又搏于龔”、“追搏于世”、“追至于楊?!保?、世和楊冢三地之前均未系日,然從銘文措辭看,似均為甲申日之事,且多友與玁狁戰(zhàn)于荀、 、龔等五地,而其后銘文僅言“汝靜(靖)京師”,說明五地應(yīng)均屬京師地區(qū),故以京師統(tǒng)之。又據(jù)銘文,多友一直向西追擊,諸地均在京師之西。
《詩經(jīng)·六月》:“玁狁匪茹,整居焦獲,侵鎬及方,至于涇陽……薄伐玁狁,至于太原?!薄稜栄拧め尩亍罚骸爸苡薪公@”,郭注:“今扶風池陽縣瓠中是也?!鼻迦撕萝残小稜栄帕x疏》曰:“晉之扶風郡池陽縣,今為西安府三原縣也。”由此可知,焦獲一地在今三原縣西、涇陽縣西北之處。鎬、方二地,鎬即鎬京;方與鎬連言,當在鎬附近。涇陽以地理位置推之,大致在今涇陽縣附近。唯有“太原”一地,爭議頗大。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引顧炎武云:“朱子《集傳》以為今太原陽曲縣,即《詩》之太原。按古之言‘太原’者多矣,若此詩,則當先求涇陽所在,而后太原可得而明也?!倍P(guān)于涇陽的記載,《漢書·地理志》:“安定郡有涇陽縣,開頭山在西,《禹貢》涇水所出。”《后漢書·靈帝紀》:“段熲破先零羌于涇陽。注:‘涇陽屬安定,在原州’?!薄对涂たh志》:“原州平?jīng)隹h,本漢涇陽縣地,今縣西四十里涇陽城是也?!本C上述文獻,太原即今之平?jīng)?。太原?yīng)即大原,指廣大之高原。
虢季子白盤銘文有“搏伐玁狁,于洛之陽”的記載。這次戰(zhàn)爭發(fā)生在洛之陽,《爾雅·釋水》:“水北曰陽”。那么戰(zhàn)爭發(fā)生在洛水北岸一帶地區(qū)。兮甲盤銘有“王初格伐玁狁于 ”, 一地,王國維考證為春秋時的彭衙,[14]漢為左馮翊衙縣,《史記·秦本紀》之《正義》引《括地志》云:“彭衙故城在同州白水縣東北六十里?!蓖菁唇翊罄罂h。
不期簋相關(guān)銘文:
“不期,馭方玁狁,廣伐西俞,王令我羞追于西,余來歸獻禽(擒),余命汝御追于 ,汝以我車宕,伐玁狁于高陶?!?/p>
銘文中提到的地點: 、西俞和高陶。其中、高陶不知所在,蓋古時小地名,今已不可考。王國維認為 即洛。[1]596西俞一地,王國維先生云:“周西之地,以俞 榆名者頗多,皆一字一音之偶合,訖不能指謂何地?!盵1]601李學勤先生認為西俞應(yīng)是“西隅”,并非具體地名,是泛指的地區(qū)名,意即西方。[15]
四十二年逨鼎相關(guān)銘文如下:
“余肇建長父侯于楊,余令汝奠長父,休,女汝克奠于厥師。汝隹克井乃先祖考,闢獫狁,出捷于井阿于歷巖;汝不畏戎,汝長父,以追搏戎,乃即宕伐于弓谷?!?/p>
銘文中記載的地名有楊、井阿、歷巖和弓谷。田率認為長父封地“楊”在陜西,其他地名,如井阿、歷巖和弓谷,也當在陜西求之。[16]2012年李建生、王金平撰文指出“楊”與多友鼎中提到的“楊冢”同為一地,“長父侯于楊”之楊國在晉南洪洞縣,并且認為“獫狁是游牧民族,是要遷徙的,不會固定在一個地域,不必凡見戎、獫狁,必引陜甘之為說。其實,晉南地區(qū),對諸侯封國構(gòu)成的威脅主要來自獫狁?!盵17]
從銘文還可進一步了解到雙方交戰(zhàn)的規(guī)模,多友鼎銘:
“多友西追,甲申之辰,搏于 ,多友又折首執(zhí)訊,凡以公車折首二百又五人,執(zhí)訊廿又三人,俘戎車百乘十又七乘,衣復荀人俘,或搏于龔,折首卅又六人,執(zhí)訊二人,孚車十乘,從至追搏于世,多友或又折首執(zhí)訊,乃逞追至于楊冢,公車折首百又十又五人,執(zhí)訊三人?!?/p>
《周易》卷三《離》:“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醜,無咎。”關(guān)于“折首執(zhí)訊”,即斬首殺敵?!冻鲕嚒贰ⅰ恫绍弧凡⒃疲骸皥?zhí)訊獲醜”,即此意。“訊”字從口,右半部像一人被繩索反縛雙手,那么“折首執(zhí)訊”應(yīng)當指殺死和生擒敵人。
據(jù)此可知,厲王時期多友反擊玁狁一戰(zhàn), 地斬首205人,執(zhí)訊23人,俘戎車117乘;龔地折首36人,執(zhí)訊2人,俘10乘;楊冢折首115,執(zhí)訊3人。此次戰(zhàn)爭共殺敵350余人,俘獲25余人,繳獲戰(zhàn)車127輛,多友凱旋,受周王賞賜。
此外,虢季子白盤銘也有:“折首五百,執(zhí)訊五十”的記載,即殺敵500人,俘獲50人。
盡管所見文獻均為周王室大獲全勝之記載,然對戰(zhàn)爭的重視程度及戰(zhàn)爭帶來的創(chuàng)傷是可想而知的?!对娊?jīng)》中記載玁狁入侵時,所用“孔熾”、“用急”等詞,渲染出一種戰(zhàn)前的緊急氣氛?!对娊?jīng)·采芑》:“方叔蒞止,其車三千……顯允方叔,征伐玁狁,蠻荊來威?!睆某稣鞯年嚾菘?,周王朝對反擊玁狁之事非常重視,取得最終的勝利也絕非輕而易舉。
由文獻與金文材料綜合言之,周對玁狁主要采取防御政策,從而獲得邊境的暫時穩(wěn)定,而玁狁入侵的地點,可以深入到?jīng)苈逯g,直逼西周京畿。
周王朝伐玁狁之事多集中在厲王與宣王時期,這一時期的周王朝,厲王激進的政治改革,使得“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最終爆發(fā)國人暴動,厲王出逃,由共伯和代行政事十四年,宣王即位后,希冀于復興周朝,然而中興的愿望終究破滅。周王朝動亂的政治局勢,使玁狁有了可乘之機。
西周王朝和玁狁的戰(zhàn)爭多發(fā)生在隴東、關(guān)中地區(qū),集中在涇水、洛水區(qū)域,西周中期以后玁狁部族的主要根據(jù)地在王畿西北方的太原及隴東黃土高原,居高臨下,對周朝王畿構(gòu)成地理上的威脅,玁狁從西北進攻以宗周為中心的關(guān)中大平原,而周王朝征伐玁狁旨在保衛(wèi)王畿,抗御強敵。
從文獻和金文中還可以發(fā)現(xiàn),當時威脅西周王朝的不僅僅是玁狁一股勢力,荊蠻也是其中之一,《采芑》詩中有“征伐玁狁,荊蠻來威”,周王朝不僅僅要對付棘手的玁狁,還有荊蠻所帶來的軍事壓力。虢季子白盤全篇敘述玁狁戰(zhàn)事,末尾卻加上“用征蠻方”的字眼,也可為證。周初強盛時期可以主動進攻玁狁,使其臣服,而隨著周王室國力的衰弱,玁狁便聚集實力,入侵周土,劫掠財產(chǎn)、人口,在西周晚年成了周王朝邊境最大的威脅。
[1]王國維.鬼方昆夷玁狁考[C]∥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61:583.
[2] 王玉哲.卜辭邛方即玁狁說[J].殷都學刊,1995,(1).
[3]蒙文通.周秦少數(shù)民族研究·西戎東侵[M].上海:龍門聯(lián)合書局,1958:8-10.
[4]斯維至.從周原出土蚌雕人頭像談嚴允文化的一些問題[J].歷史研究,1996,(1).
[5]沈長云.獫狁鬼方姜氏之戎不同族別考[J].人文雜志,1983,(3).
[6]尹盛平.獫狁鬼方的族屬及其與周族的關(guān)系[J].人文雜志,1985,(1).
[7] 韓小忙.玁狁與戎考論[J].漢學研究(臺灣),1996,12(2):91--102.
[8]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M].成都:巴蜀書社,2003:396.
[9] 彭裕商.周伐玁狁及相關(guān)問題[J].歷史研究,2004,(3).
[10]張豈之.中國歷史·先秦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4.
[11]劉雨.多友鼎銘的時代與地名考訂[J].考古,1983,(2).
[12]李學勤.論多友鼎的時代及意義[J].人文雜志,1981,(6).
[13]何光岳.玁狁的來源和遷徙[J].貴州民族研究,1998,(2).
[14]王國維.兮甲盤跋[C]∥觀堂集林(附別集).北京:中華書局,1961:1207.
[15]李學勤.秦國文物的新認識[J].文物,1980,(9).
[16]田率.四十二年逨鼎與周伐玁狁問題[J].中原文物,2010,(1).
[17]李建生,王金平.周伐獫狁與“長父侯于楊”相關(guān)問題[J].中原文物,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