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IL-17和IL-23在成人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中的變化及意義

2015-01-02 08:43:26周韻嬌張麗紅葉鮮嫵牛建英
檢驗醫(yī)學 2015年6期
關鍵詞:亞群尿蛋白尿液

周韻嬌,張麗紅,李 鵬,葉鮮嫵,牛建英

(1.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yī)院中心實驗室,上海200240;2.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yī)院腎內(nèi)科,上海200240)

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水腫和高脂血癥為臨床表現(xiàn)的一組綜合征,可由多種不同病理類型的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引起。目前認為多數(shù)腎小球疾病是免疫介導的炎性反應,T細胞免疫功能紊亂及一些炎癥細胞因子的刺激是PNS發(fā)病過程中的主要環(huán)節(jié)[1]。自Th17細胞被確立為單獨的T細胞亞群后,白細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和白細胞介素23(interleukin 23,IL-23)逐漸成為炎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熱點[2]。IL-17、IL-23和白細胞介素 6(interleukin 6,IL-6)分別由Th17細胞、樹突狀細胞等抗原遞呈細胞、活化的單核細胞產(chǎn)生,分別發(fā)揮促炎癥作用、穩(wěn)定Th17細胞表型和促進Th17細胞增殖、介導Th17細胞分化的功能[3-7]。為了探討IL-17和IL-23在成人PNS疾病發(fā)生和進展中可能的作用,我們對臨床激素治療有效的35例PNS患者強的松治療前后外周血T細胞亞群及血清和24 h尿液中IL-17、IL-23、IL-6水平的變化分別進行了觀察。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從2010年9月至2013年11月初次于上海市第五人民醫(yī)院就診的86例PNS住院患者中選取35例激素治療有效的患者作為實驗組,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齡(29±7)歲,臨床和實驗室檢查排除繼發(fā)性病因和遺傳性疾病引起的腎病綜合征,并且均符合 PNS診斷標準[8],近期內(nèi)未接受過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上述患者入院后使用強的松進行治療,按1 mg/(kg·d)進行起始治療,4~6周緩解后開始減量,每1~2周遞減10%,直至停藥,強的松治療臨床完全緩解的指征為24 h蛋白定量<300 mg/d。對照組為上海市第五人民醫(yī)院同期健康體檢者20名,其中男11名、女9名,年齡(30±6)歲,肝、腎功能檢查正常,無心、肝、肺、腎等重要臟器疾病。兩組性別構成及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二、試劑和儀器

1.試劑 雙色淋巴細胞亞群分析檢測試劑盒[抗體組成為 CD3/CD4、CD3/CD8、IgG1/IgG2a,均為異硫氰酸熒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xiàn)ITC)/藻紅蛋白(phycoerythrin,PE)雙色標記]購自美國Becton-Dickinson公司,溶血素和標準熒光微球購自 Beckman-Coulter公司,IL-17、IL-23、IL-6檢測試劑盒均購自美國R&D公司,24 h尿蛋白定量試劑盒購自Roche公司。

2.儀器 Beckman-Coulter Epics XL流式細胞分析儀,Thermo公司 MK3酶標儀,Modular公司4P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三、方法

1.標本采集 空腹采集對照組、實驗組強的松治療前和治療4~6周完全緩解時的靜脈血5 mL,分成2份,一份為乙二胺四乙酸二鉀抗凝全血,用于T細胞亞群分析,另一份無添加劑,分離血清,-80℃保存,用于細胞因子檢測;同時,留取研究對象24 h尿液標本,用于尿蛋白定量和細胞因子檢測。

2.T細胞亞群檢測 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所有研究對象的外周血T細胞亞群,具體操作嚴格根據(jù)試劑盒說明書進行。為了獲得準確可靠的實驗結(jié)果,每次檢測前,采用標準熒光微球?qū)x器進行光路校準,使得Half變異系數(shù)<2%;為了消除背景熒光對實驗的干擾,采用同型對照調(diào)節(jié)電壓。

3.細胞因子檢測 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檢測所有研究對象血清和24 h尿液中IL-17、IL-23和IL-6的水平,具體操作嚴格根據(jù)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所有標本的檢測采用復孔,結(jié)果取平均值。

4.24 h尿蛋白定量 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24 h尿蛋白定量。

四、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齊性時多組間的兩兩比較采用LSD分析,方差不齊時采用Games-Howell分析,相關性研究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jié) 果

一、對照組與PNS患者強的松治療前后外周血T細胞亞群結(jié)果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NS患者治療前外周血CD3+、CD3+CD4+細胞數(shù)明顯減少(P <0.05),CD3+CD8+細胞數(shù)及CD4/CD8比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PNS患者 CD3+、CD3+CD4+細胞數(shù)較治療前明顯增加(P<0.05),CD3+CD8+細胞數(shù)及 CD4/CD8 比值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P>0.05)。見表1。

表1 不同組別外周血T細胞亞群檢測結(jié)果比較 (±s)

表1 不同組別外周血T細胞亞群檢測結(jié)果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P <0.05;與 PNS組治療前比較,#P <0.05

CD4/CD8對照組組別 CD3+(%) CD3+CD4+(%) CD3+CD8+(%)24.55 ±7.67 1.91 ±1.16 67.92 ±6.56 37.38 ±3.72 22.56 ±5.44 1.77 ±0.50 PNS組治療前 63.63 ±6.07* 34.17 ±4.07* 24.78 ±4.86 1.45 ±0.38治療后 68.11 ±6.82# 39.94 ±5.95#

二、對照組與PNS患者強的松治療前后血清中 IL-23、IL-17、IL-6 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NS患者治療前血清中IL-17和IL-6水平明顯增加(P<0.05),IL-23水平雖有增加趨勢,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治療,PNS患者血清IL-17、IL-23和IL-6水平較治療前雖有減少趨勢,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組別血清IL-23、IL-17和IL-6水平比較 (±s,pg/mL)

表2 不同組別血清IL-23、IL-17和IL-6水平比較 (±s,pg/mL)

注:與對照組比較,*P <0.05、**P <0.01

組別IL-23 IL-17 IL-6對照組310.96 ±74.03 436.74 ±80.81 54.99 ±11.65 PNS組治療前 371.08 ±65.90 524.56 ±83.35** 63.43 ±8.11*治療后353.53 ±129.24 503.19 ±144.87 61.63 ±12.08

三、對照組與PNS患者強的松治療前后24 h尿液中IL-23、IL-17、IL-6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NS患者治療前24 h尿液中IL-17、IL-23、IL-6水平明顯增加(P <0.01);經(jīng)治療,PNS患者 IL-17、IL-23、IL-6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 <0.05)。見表3。

四、PNS患者外周血T細胞亞群與24 h尿蛋白定量相關性分析

表3 不同組別24 h尿液中IL-23、IL-17、IL-6水平比較 (±s,pg/mL)

表3 不同組別24 h尿液中IL-23、IL-17、IL-6水平比較 (±s,pg/mL)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與 PNS組治療前比較,#P<0.05、##P <0.01

組別IL-23 IL-17 IL-6對照組108.21 ±9.84 71.02 ±9.16 51.06 ±3.95 PNS組治療前 118.47 ±10.47*79.20 ±6.29* 55.64 ±7.04*治療后 106.48 ±9.66## 70.42 ±10.85## 51.21 ±5.28#

PNS患者治療前外周血CD3+、CD3+CD4+、CD3+CD8+細胞數(shù)以及CD4/CD8比值與24 h尿蛋白定量無明顯相關性(r=-0.248、-0.290、0.286、-0.317,P 均 >0.05)。

五、PNS患者血清和24 h尿液IL-23、IL-17、IL-6水平與24 h尿蛋白定量相關性分析

PNS患者治療前血清 IL-17、IL-23水平與24 h 尿蛋白定量呈顯著正相關(r=0.850、0.703,P均<0.01),見圖1;IL-6水平與24 h尿蛋白定量無相關性(r=0.228,P >0.05)。24 h 尿液中IL-17、IL-23水平與24 h尿蛋白定量呈顯著正相關(r=0.695、0.637,P <0.01),見圖 2;而 IL-6 水平與24 h尿蛋白定量無相關性(r=0.113,P >0.05)。

圖1 血清IL-17、IL-23水平與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關性分析

圖2 24 h尿液IL-17、IL-23水平與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關性分析

討 論

PNS由多種不同病理類型的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所引起,是一種常見的免疫性腎病,發(fā)病機制十分復雜,與細胞免疫、體液免疫、自由基的毒性、白細胞介素功能紊亂等因素有關。感染、血栓栓塞、急性腎功能衰竭是PNS常見的并發(fā)癥,嚴重影響著疾病的預后,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因此探索PNS可能的免疫學機制,對尋找合理有效的治療手段,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不同病理類型的PNS發(fā)生的免疫學機制不同,對激素治療的敏感性也不同,因此本研究僅選取激素治療有效的35例PNS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治療前后細胞免疫狀態(tài)和細胞因子的變化進行分析。

有研究表明,細胞免疫功能紊亂和T細胞亞群失衡是 PNS發(fā)病的重要因素[9]。CD4+和CD8+細胞是T細胞的2個亞群,兩者形成的T細胞網(wǎng)絡在維持和調(diào)節(jié)機體正常的細胞免疫平衡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任何原因引起的CD4+和CD8+T細胞比例失調(diào)均會導致機體免疫功能的異?;蛭蓙y。有文獻報道,4周的激素治療可緩解PNS患者的臨床癥狀,但免疫功能紊亂的狀態(tài)未得到糾正,激素治療8周達到完全緩解時,T淋巴細胞失衡得到改善[10]。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PNS患者治療前 CD3+、CD3+CD4+細胞數(shù)明顯減少(P<0.05),CD3+CD8+細胞數(shù)和 CD4/CD8 比值分別有增加和減少的趨勢,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PNS患者可能存在細胞免疫功能紊亂和T細胞亞群失衡;經(jīng)治療,PNS患者CD3+、CD3+CD4+細胞數(shù)較治療前明顯增多,提示4~6周的激素治療能夠改善PNS患者的免疫失衡狀態(tài),該結(jié)果與此前的一些研究結(jié)果相似。本實驗結(jié)果還提示,CD4+T細胞是造成T細胞亞群失衡的主要因素,T淋巴細胞數(shù)量的減少,導致PNS患者細胞免疫功能降低,這可能是PNS患者易并發(fā)感染的原因之一。

CD4+T細胞根據(jù)產(chǎn)生細胞因子的不同,可以分為 Th1、Th2、Th17 和調(diào)節(jié)性 T(regulatory T cell,Treg)細胞4個亞群,各自通過分泌相應的細胞因子發(fā)揮免疫學作用。以往關于PNS發(fā)病的細胞免疫學機制的探討多集中于Th1和Th2細胞,關于Th1和Th2的優(yōu)勢應答存在較大的爭議[11-12],直到2005年HARRINGTON等[2]確立了 Th17作為單獨的T細胞亞群存在后,IL-17作為Th17表達的重要細胞因子在實驗研究中受到關注。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IL-23/IL-17軸在炎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13-14]。PAUST等[15]通過基因敲除小鼠闡明了IL-23/IL-17軸在實驗性腎小球腎炎的小鼠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機制。LIU等[16]的研究表明,IL-17在腎臟局部微環(huán)境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為了進一步探討IL-17和IL-23在成人PNS疾病進展中可能的免疫學機制和產(chǎn)生的免疫學效應,評估其對臨床激素治療的指導意義,本研究對入選的35例PNS患者強的松治療前后血清和24 h尿液中IL-17、IL-23和IL-6的水平進行了檢測。結(jié)果顯示,PNS患者治療前血清中IL-17和IL-6水平以及24 h尿液中IL-17、IL-23和IL-6的水平較對照組明顯增加(P<0.05),經(jīng)治療,PNS患者血清中的IL-17、IL-23和IL-6水平較治療前有減少趨勢,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24 h尿液中IL-17、IL-23和IL-6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說明PNS患者在病情緩解的過程中,24 h尿液中IL-17、IL-23和IL-6水平的變化較血清更為敏感,對尿液中 IL-17、IL-23和IL-6水平的檢測可能成為PNS病情緩解的一個較為敏感的指標;同時也提示強的松可能通過調(diào)節(jié)IL-17和IL-23的分泌使PNS病情得到緩解。

既往的研究發(fā)現(xiàn),微小病變型腎病患者腎組織中IL-17的表達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IL-17異常增高[16]。我們的相關分析顯示,PNS患者血清中IL-23和IL-17水平的變化以及24 h尿液中IL-17和IL-23水平的變化與24 h尿蛋白定量均呈顯著正相關,結(jié)合已有的研究,IL-17能夠誘導足細胞凋亡,減少足細胞相關蛋白podocalyxin的表達,是引起兒童PNS患者大量蛋白尿的因素之一[17],提示 IL-17和IL-23可能與PNS患者大量蛋白尿的形成有關。IL-17不僅能夠促進成纖維細胞和上皮細胞分泌趨化因子和細胞因子,促進炎癥細胞向腎組織招募,引起腎臟組織細胞的浸潤和破壞,導致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增加,而且還能夠誘導IL-6表達,后者協(xié)同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在IL-23的參與下介導 Th17細胞的分化,導致IL-17水平進一步增加,發(fā)揮其生物學效應,促進了PNS患者大量蛋白尿的形成。此外,過表達的IL-6作為攻擊性炎癥介質(zhì)發(fā)揮作用,促進腎組織的損傷,參與疾病的病理過程[18]。然而,缺乏腎臟病理學基礎是本研究的局限性所在。另有研究表明,兒童PNS患者外周血Th17細胞數(shù)量較正常人增多,Treg細胞數(shù)量減少,兩群細胞平衡的破壞與PNS患者蛋白尿的出現(xiàn)和病理過程密切相關[19],因此未分析Th17和Treg細胞間的平衡是本文所存在的不足。

綜上所述,PNS患者存在細胞免疫功能紊亂和T細胞亞群失衡,CD4+T細胞是引起T細胞亞群失衡的主要因素;IL-17和IL-23可能與PNS患者大量蛋白尿的形成有關;通過對PNS患者治療前后血清和24 h尿液中IL-17、IL-23水平進行檢測,有利于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和指導免疫治療,尤其是24 h尿液中的水平變化,可能成為PNS病情緩解中一個較為敏感的指標。進一步研究IL-23和IL-17在激素治療無效的PNS患者中的變化,將有助于全面認識其在病情判斷和臨床治療中的指導意義。

[1]王波,劉志紅,吳燕,等.特發(fā)性膜性腎病患者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和B淋巴細胞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09,18(4):322-328.

[2]HARRINGTON LE,HATTON RD,MANGAN PR,et al.Interleukin 17-producing CD4+effector T cells develop via a lineage distinct from the T helper type 1 and 2 lineages[J].Nat Immunol,2005,6(11):1123-1132.

[3]MIYAMOTO M,PRAUSE O,SJ?STRAND M,et al.Endogenous IL-17 as a mediator of neutrophil recruitment caused by endotoxin exposure in mouse airways[J].J Immunol,2003,170(9):4665-4672.

[4]KORN T,OUKKA M,KUCHROO V,et al.Th17 cells:effector T cells with inflammatory properties[J].Semin Immunol,2007,19(6):362-371.

[5]VELDHOEN M,HOCKING RJ,ATKINS CJ,et al.TGF beta in the context of an inflammatory cytokine milieu supports de novo differentiation of IL-17-producing T cells[J].Immunity,2006,24(2):179-189.

[6]HOEVE MA,SAVAGE ND,DE BOER T,et al.Divergent effects of IL-12 and IL-23 on the production of IL-17 by human T cells[J].Eur J Immunol,2006,36(3):661-670.

[7]VOLPE E,SERVANT N,ZOLLINGER R,et al.A critical function for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interleukin 23 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in driving and modulating human T(H)-17 responses[J].Nat Immunol,2008,9(6):650-657.

[8]陸再英,鐘南山.內(nèi)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513-525.

[9]丁楠,郝麗,黎淮,等.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免疫指標變化的臨床意義探討[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1,27(4):356-359.

[10]彭小梅,葉琨,熊禮佳,等.激素敏感型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及調(diào)節(jié)性T淋巴細胞的變化及意義[J].中國臨床新醫(yī)學,2013,6(7):624-628.

[11]LAMA G,LUONGOI,TIRINOG,etal. T-lymphocyte populations and cytokines in childhood nephrotic syndrome[J].Am J Kidney Dis,2002,39(5):958-965.

[12]HURTADO A,JOHNSON RJ.Hygiene hypothesis and prevalence of glomerulonephritis[J].Kidney Int Suppl,2005,97(Suppl):S62-S67.

[13]HREGGVIDSDOTTIR HS,NOORDENBOS T,BAETEN DL.Inflammatory pathways in spondyloarthritis[J].Mol Immunol,2014,57(1):28-37.

[14]ZHENG L,YE P,LIU C.The role of the IL-23/IL-17 axi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Graves'disease[J].Endocr J,2013,60(5):591-597.

[15]PAUST HJ,TURNER JE,STEINMETZ OM,et al.The IL-23/Th17 axis contributes to renal injury in experimental glomerulonepritis[J]. JAm Soc Nephrol,2009,20(5):969-979.

[16]LIU LL,QIN Y,CAI JF,et al.Th17/Treg imbalance in adult patients with minimal change nephrotic syndrome[J].Clin Immunol,2011,139(3):314-320.

[17]WANG L,LI Q,WANG L,et al.The role of Th17/IL-17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in children[J].Kidney Blood Press Res,2013,37(4-5):332-345.

[18]胡波,陳忠誠,羅敏琪,等.腎病綜合征患者TNF-α與IL-6水平變化及其意義[J].廣東醫(yī)學,2006,27(3):355-356.

[19]SHAO XS,YANG XQ,ZHAO XD,et al. The prevalence of Th17 cells and FOXP3 regulate T cells(Treg)in children with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J].Pediatr Nephrol,2009,24(9):1683-1690.

猜你喜歡
亞群尿蛋白尿液
TB-IGRA、T淋巴細胞亞群與結(jié)核免疫的研究進展
沒聽錯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軍事文摘(2022年16期)2022-08-24 01:50:52
一種病房用24小時尿蛋白培養(yǎng)收集器的說明
甲狀腺切除術后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與術后感染的相關性
尿液檢測可能會發(fā)現(xiàn)侵襲性前列腺癌
跟蹤導練(三)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媽媽寶寶(2017年4期)2017-02-25 07:01:26
不同時段內(nèi)尿蛋白量的變化及其對子癇前期的診斷意義
外周血T細胞亞群檢測在惡性腫瘤中的價值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診斷中的意義
彭州市| 于田县| 且末县| 黄陵县| 陕西省| 宝应县| 五华县| 合水县| 横山县| 黄石市| 大连市| 桂阳县| 彰武县| 富阳市| 龙川县| 会理县| 历史| 哈巴河县| 二连浩特市| 罗定市| 张家界市| 南华县| 株洲市| 遂川县| 扶余县| 阳曲县| 托里县| 临潭县| 舞钢市| 安福县| 布尔津县| 吉木萨尔县| 罗平县| 北宁市| 衡阳县| 板桥市| 祁门县| 郧西县| 自贡市| 太康县| 淮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