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開放包容的經濟合作倡議
“一帶一路”的倡議從本質上看,是要把東亞、南亞和中亞連接起來。這三個地區(qū)國家之間經濟上有很強的互補性,“一帶一路”的構想將會推動這三個地區(qū)之間的合作,為亞洲經濟的持續(xù)增長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
吳建民
曾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發(fā)言人
中國駐荷蘭大使
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常駐代表、大使
中國駐法國大使
國際展覽局主席
外交學院院長
全國政協外委會副主任
現任外交學院教授
歐亞科學院院士
歐洲科學院院士
國家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2013年9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fā)表講話,提出了構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同年10月3日,習主席又在印度尼西亞國會提出了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這兩個倡議被概括為“一帶一路”開放包容的經濟合作倡議。這是在中國外交史上,中國領導人第一次提出涉及65個國家、44億人口、影響深遠的倡議,倡議提出后引起了國內、國際輿論的廣泛關注。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2015年3月8日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強調指出全面推進“一帶一路”的建設是中國外交的重點。
“一帶一路”是習近平主席經過深思熟慮提出的重大倡議,既考慮到全球形勢,又考慮到亞洲的需要以及中國國內的情況。
從全球情況看,當今的國際形勢呈現出三個中心:
冷戰(zhàn)、對抗、局部戰(zhàn)爭與沖突的中心在中東和北非。2010年的阿拉伯之春引發(fā)了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大地震,一個個強人倒臺,整個地區(qū)陷入了長期的動蕩之中。敘利亞內戰(zhàn)持續(xù)了3年多,造成20萬人死亡,幾百萬難民流離失所。2014年6月29日又冒出了一個伊斯蘭國,兇狠殘暴,遭致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國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個反伊斯蘭國聯盟,有54個國家和歐盟、北約以及阿盟等地區(qū)的組織參加。而北非地區(qū),利比亞戰(zhàn)爭之后,利比亞陷入了長期動蕩的局面,正淪為伊斯蘭國在北非的基地。中東、北非地區(qū)是當今世界各種矛盾集中反映的地方:大國在這里較量;地區(qū)大國在這里角逐;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沖突在這里延續(xù);民族矛盾在這里惡化;教派仇殺愈演愈烈。這個地區(qū)的動蕩眼下還看不到一個完結的時候,給中東、北非地區(qū)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這么一個動蕩、沖突、局部戰(zhàn)爭的中心吸引了國際社會和大國外交上的注意力。
全球金融危機的中心在歐洲。2008年一場突如其來、破壞力極大的金融危機首先在美國爆發(fā),美國成為金融危機的中心。但是后來,隨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惡化,全球金融危機的中心逐漸轉移到歐洲。金融危機已經持續(xù)了快7年,但是歐洲人仍然在同金融危機的后果進行苦斗。2014年爆發(fā)的烏克蘭危機對于歐洲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使本來在國際關系中非?;钴S的歐洲,注意力內向。
全球經濟增長的中心在東亞。過去幾十年,東亞是全球經濟中增長最迅速、最有活力的地區(qū)。東亞的經濟增長率大約為全球平均增長率的一倍以上。東亞作為全球經濟增長中心的形勢在延續(xù),這就帶來以下三個影響深遠的結果:
一是東亞國家特別珍視東亞作為全球經濟增長中心的地位,不會做任何事情來破壞這一地位。
二是世界上的主要大國和國家集團沒有一個想要破壞東亞作為全球經濟增長中心的地位。因為東亞的增長是全世界所需要的。
三是東亞所面臨的有利于自身發(fā)展的國際環(huán)境依然存在。盡管在東海和南海,中國與鄰國圍繞領土爭端出現了一些摩擦和緊張局勢,但是大家都主張通過外交途徑來解決現存的分歧,沒有一個國家主張武力解決。
三個中心的形勢告訴我們,東亞作為全球經濟增長中心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從亞洲看,亞洲包括東亞、南亞、中亞和西亞。東亞發(fā)展最快,勢頭最強勁;南亞正在積極趕上;中亞相對滯后;西亞動蕩。東亞有大約22億人,南亞有16億人,中亞有1億人?!耙粠б宦贰钡某h從本質上看,是要把東亞、南亞和中亞連接起來。這三個地區(qū)國家之間經濟上有很強的互補性,“一帶一路”的構想將會推動這三個地區(qū)之間的合作,為亞洲經濟的持續(xù)增長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
從中國的情況看,30多年的大發(fā)展,我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舉世公認。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使中國接近世界舞臺的中心。2014年中國的GDP總量突破了10萬億美元的大關。但與此同時,我們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諸如經濟增長速度放慢、環(huán)境污染嚴重、經濟發(fā)展模式轉型步履維艱、產能過剩。
30多年改革開放的經驗告訴我們,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所面臨的問題、亞洲所面臨的問題乃至世界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只能通過國際合作才能解決好。
習近平主席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他還指出:“中國夢是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夢?!笔置黠@,閉關鎖國是無法實現中國夢的。實現中國夢一定要改革開放,一定要高舉合作共贏的旗幟,同世界各國進行合作才能實現。因此,“一帶一路”也是實現中國夢的一個關鍵性步驟。
“一帶一路”的倡議也適應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期望。隨著中國接近世界舞臺的中心,國際社會期待中國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耙粠б宦贰本褪俏覀兿驀H社會提供的公共產品。“一帶一路”的根本目標是為了實現歐亞大陸的持久和平和共同繁榮。隨著“一帶一路”這個宏偉的倡議逐步實施,東亞、南亞、中亞的合作進一步加強,必定會對美國、歐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經濟增長均有很強勁的推動作用。習近平主席倡導以合作共贏為核心構建新型國際關系,“一帶一路”的倡議就是我們?yōu)闃嫿ㄐ滦蛧H關系的具體行動。
當然,“一帶一路”的倡議目標宏偉、內涵豐富、時間跨度長,要實現起來絕非易事,絕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習近平主席提出要共商、共建、共享,這一連用三個“共”字是很有道理的,這就是說中國一家辦不了,必須同人家商量辦才能辦成。中國有自己的利益,有自己的需要,“一帶一路”上的國家也有自己的利益,自己的需要。共商就是要找到雙方利益的匯合點,在利益匯合點的基礎上開展合作,共同構建利益共同體,使雙方的利益得到發(fā)展,雙方的需要得到滿足,只有這樣才能談上共享。
實施“一帶一路”必須高舉合作共贏的旗幟,一切背離合作共贏的思想和觀念都必須堅決摒棄。近些年來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有人說在對外合作中,“中國的國家利益要最大化”。此言聽起來非?!昂肋~”,但你仔細想一想,這是自作聰明。你對別人說“我的利益要最大化”,對方會怎么想?對方會想:“你的利益最大化,那就意味著我的利益最小化?!比思視蓡幔?/p>
還有人說,“一帶一路”必須中國掌握主導權。什么是主導權?主導權就是控制權。國家與國家是平等的,你來主導,我就是被主導。請問在今天的世界上誰愿意被主導?如果一方想主導另一方,最后肯定不會有好結果。還是習近平主席倡導的共商、共建、共享是有生命力的。
實現“一帶一路”的倡議必須按規(guī)則辦事。這個規(guī)則必須是國際公認的規(guī)則,不是一家定的規(guī)則,也不是潛規(guī)則。我們在實現“一帶一路”的過程中,必須堅決按照大家都接受的國際規(guī)則辦。國內有些不符合國際規(guī)則的東西、各種各樣的潛規(guī)則必須堅決摒棄。
“一帶一路”的倡議是開放的、包容的,不僅是中國和“一帶一路”上的國家參加,而且歡迎美國、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和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洲開發(fā)銀行等國際組織參加。發(fā)達國家、國際組織有很多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我們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認真吸取他們的成功經驗,避免過去所犯的錯誤。
“一帶一路”是一個嶄新的事物,我們過去沒有做過。我們在做的過程中缺點和錯誤勢必難免。我們要允許試錯,關鍵是要認真聽取各方的意見,有錯就改,及時糾正。
實現“一帶一路”關鍵是人才。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培養(yǎng)了不少對外合作的人才。然而,考慮到“一帶一路”的規(guī)模是如此之大,時間跨度是如此之長,需要好幾代人才能建成。在實現“一帶一路”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把自己的人才用起來,包括今天在跨國公司里工作的有成就、有經驗的人才,而且把國際上的人才也可以用起來。這就是全球化提供的便利。全球化使得資本、商品、技術和人才在全球流動?!耙粠б宦贰笔窃旄H祟惖氖聵I(yè),當然需要把全球的優(yōu)秀人才吸引過來才能做好。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確實是一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倡議。實現這個倡議,需要我們同“一帶一路”上的各國以及國際社會一道持續(xù)不懈地努力,共同構建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